APP下载

临夏市养殖场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03-10马玉忠甘肃省临夏市动物卫生监督所甘肃临夏731100

甘肃畜牧兽医 2016年7期
关键词:养殖场监管问题

马玉忠(甘肃省临夏市动物卫生监督所,甘肃临夏731100)



临夏市养殖场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马玉忠
(甘肃省临夏市动物卫生监督所,甘肃临夏731100)

摘要:以当前临夏市养殖场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现状,分析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对养殖场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建议和对策,为做好养殖场的动物卫生监管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临夏市;养殖场;监管;问题;对策

近年来,甘肃省临夏市从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的实际出发,把畜牧业作为实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的支柱产业来抓,充分发挥农牧过渡带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畜禽资源优势,通过优惠政策激励,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参与产业开发的积极性,通过加大投入,科技服务为产业开发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撑,畜牧业生产驶入快速发展的轨道。随着畜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畜产品数量迅速增加。截止2015底,临夏市共有43个畜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小区)、157户规模养殖户、550户小型养殖户,大牲畜(牛)存栏量达1.24万头、羊存栏2.9万只、猪存栏2.2万头、鸡存栏6.17万只,肉蛋奶总产量达8 591t。文章分析了当前规模养殖场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1 存在问题

1.1选址不科学,布局结构不合理

大多数养殖小区都能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选址,但规模养殖场的选址还不符合动物防疫条件规定要求,场地受地理位置及面积的限制,加之受经济条件及传统养殖观念的影响,对场地没有进行科学规划,能省就省,能简就简,凑合应付,场内零乱,卫生状况不容乐观,管理、生产和生活区无有效的屏障隔离,增加了疾病传播机会,影响周围环境。

1.2防疫条件差距较大,防疫制度落实不力

虽然养殖小区(场)取得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建立了相关制度,但部分场防疫条件,各种制度不健全,消毒防疫制度落实不到位,加之监管出现的空挡,有些场未建立防疫制度,免疫标识佩戴率低,虽有相关记录,但记录不全,书写不规范,填写简单,反映不出本场真实的防疫情况。

1.3硬件设施不全,排污治污工作滞后

消毒工作重视不够,养殖小区(场)生产区有更衣消毒室、兽医室的不多,多数养殖场大门、圈舍门口未设标准化消毒设施,有消毒设施的使用率不高;排污治污工作滞后,多数场无粪污处理设施,粪便存储简易,随意堆放,未作无害化处理,很少进行消毒,环境卫生极差;少数小区虽然修建了沼气池等设施,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利用率不高,无害化处理设施更是未建设,导致养殖存在安全隐患。

1.4科学养殖意识不高,规范化不强

现纳入监管的小区(场)总体科学化程度不高,有专职兽医和管理人员的养殖场很少,大多数场场长既当管理人,又兼饲养员和兽医;有些场虽然建立了制度,但只留在纸上未落实到位,凭经验管理生产,没有进行规范化管理。

1.5监督检查力度还有待加强

虽然临夏市安排执法人员按照省州文件要求,开展了养殖场监管工作,但由于受季节、效益等因素的影响,对部分养殖场存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造成了养殖场监管覆盖面较小。

1.6现有人员监管水平不高

现有的执法人员受限于文化水平、年龄等因素,对现有的法律法规了解不深、掌握不够,对新的业务知识、监督程序也不太熟悉,监督管理能力相对较弱。

1.7监督管理成本高,工作经费缺乏

养殖场分布零散、偏僻,监督管理面大量多,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大笔工作经费,监管成本极高。而基层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多数是工作经费少,交通工具紧缺,让监管人员自掏腰包干工作不现实,要真正落实监督管理工作必须解决工作经费和交通工具问题。

2 养殖场监管建议与对策

2.1加强对养殖场选址、布局的监管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规定,加强对新修建养殖小区(场)的防疫条件审查,切实提高准入门槛。养殖场的选址布局应符合动物防疫条件要求,生产区与生活区要分开,要有完善的隔离、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和清洗消毒设施设备。健全各种制度、建立防疫程序、作好生产记录。应严格进行审核和技术指导,促使规模养殖场、大户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确保其具备动物防疫的基本条件。其次,从水源、消毒设施、污水处理、病畜隔离、疫病的预防等方面严格审查,对开始建场有一项不符合动物防疫规定的不予审批。从源头抓好对于防止动物疫病发生有重大的意义,严格防疫条件审查。

2.2建立健全责任制及各项管理制度

督促养殖小区(场)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指导帮助现有养殖小区(场)按照规定逐步建立完善经营规章制度,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为进一步规范养殖行为,建立责任承诺制度,监督机构要与场方签订“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责任承诺书”,明确养殖场场主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监管人员是直接责任人。

2.3加强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的宣传培训

通过举办培训班、宣传活动等,力求养殖小区(场)负责人从思想意识上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从而使饲养方式由粗放向科学饲养转变,守法意识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履行转变,自觉推进规范化运作。

2.4加大养殖小区(场)的监督检查力度

对养殖小区(场)各项指标达不到要求的,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尽快完善,改造升级和事后监管的方式,确保工作监管落实到位。改变现有检查方式,将日常监督检查和专项检查工作结合起来,及时查处违法行为,确保养殖业健康快速发展。

2.5保障经费,改善设施设备

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养殖场监管费用纳入财政预算,保证基本运转费用。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改善基层动物卫生监督人员装备,特别是快速检测设备,开展切实可行的快速监督检测,配备好动物监督执法中所必需的交通、取证、办案等设备设施,逐步改变办案难的问题。

(编辑:高真贞)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799X(2016)07- 0031- 02

作者简介:马玉忠(1971-),男,甘肃临夏人,兽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物卫生监督。

猜你喜欢

养殖场监管问题
规模养殖场防疫现状及对策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综合监管=兜底的网?
规模化养殖场猪的繁殖障碍发生原因与防制
新建规模养殖场的环保新要求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监管和扶持并行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