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塔县“1151”产业富民增收工程对羊产业发展的政策效应分析
2016-03-10高生云甘肃省金塔县畜牧兽医局甘肃金塔735300
高生云(甘肃省金塔县畜牧兽医局,甘肃 金塔 735300)
金塔县“1151”产业富民增收工程对羊产业发展的政策效应分析
高生云
(甘肃省金塔县畜牧兽医局,甘肃 金塔 735300)
摘要:2014年以来,受疫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肉羊市场开始下滑,金塔县作为全省农区养羊的主要地区,及时转变产业发展思路,保障了羊产业健康发展。笔者对该地区在羊产业发展方面实施的政策及效应进行了全面分析及思考。
关键词:金塔;1151;羊产业;政策
自2008年全省开展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以来,金塔县被确定为全省农区养羊大县之一,金塔县抢抓机遇,积极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重点发展以肉羊为主草食畜牧业,全县羊产业得到了快速稳定发展。
1 基本现状
近年来,金塔县紧紧围绕全省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计划总体要求,主攻以羊产业为主的草食畜牧业,把羊产业作为推动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健康稳步发展,保证农民持续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全县羊业得到了快速稳定发展。2014年以来肉羊市场动荡不稳,价格不断下跌,给羊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影响。2015年金塔县适时提出了“1151”产业富民增收工程 (人均1亩万元田、人均1亩5 000元田、户均养羊50只、户均输转1名收入2万元以上的劳动力),大力推广“五配套”高效肉羊养殖模式,按照“种草养畜抓普及,建园抓场扩规模,散户大场同步走,标准养殖上水平”的发展思路,突出“扩张总量和提质增效”两大重点,狠抓“良种繁育体系、规模养殖基地、饲草料资源开发、延伸产业链条、产品质量安全”五项工程,促使羊产业在发展规模、肉羊品质、饲养方式、经济效益稳中有升,在农民增收方面逐步凸显,品牌效应初步形成,成为调整农业结构最有效、挖掘增收潜力最大、最具发展前景的重点产业之一。至2015年底,全县肉羊饲养量达到了185万只,比上年增长7.6%,其中年底存栏97万只,比上年增长5.4%,出栏88万只,比上年增长10%。
2 金塔县发展羊产业的政策思路及成效
2.1“两手抓”,规模化养殖水平不断提高
为进一步推动全县肉羊产业转型跨越发展,金塔县按照“一手抓千家万户促增收,一手抓示范带动上水平”的思路,坚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和适度规模养殖同步推进,以“五配套”养殖示范户创建培育为基础,以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园区为重点,全面深入组织实施整村、整组推进战略,发展千家万户“五配套”高效肉羊养殖,努力实现“户均养羊50只”的目标。同时,鼓励支持有能力的养殖大户发展壮大养殖规模,采取政府引导、农户投入、项目扶持、社会参与的办法,以酒航路沿线“三百”(百公里、百个场、百万只羊)设施规模养殖产业带为中心,建立草食畜生产基地,大力发展标准化设施养殖,不断提高草食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至2015年底,全县共建成“五配套”模式化养殖示范村15个,“五配套”模式化养殖示范组76个,培育肉羊饲养量50只以上“五配套”养殖户7 786户,建成存栏660只以上肉羊标准化养殖场51个,标准化设施养殖园区12个。
2.2“同步走”,良繁体系建设逐步完善
金塔县在充分发挥现有优势的基础上,按照“调品种、上品质,增产量,提效益”的工作目标,大力开展肉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以金塔镇、三合乡、大庄子乡、古城乡为主,建立了草食畜良种繁育基地。结合畜禽良种补贴项目的实施,积极培育建设种畜场、扩繁场、配种点、商品场四级良种繁育网络。同时采取县、乡补贴,农户自筹的办法,进一步提高能繁母畜比重,大力引进无角陶塞特、特克赛尔、白萨福克、杜泊等良种羊,开展杂交扩繁,提高良种覆盖率,切实提升良种自主繁育和良种供应能力,加快良种肉羊繁育基地建设步伐,推动了全县由良种羊“调入县”向“调出县”的根本转变。全县每年引进调剂良种羊10 000余只,全县70%以上农户饲养的基础母羊全部进行了品种改良,建成种羊场1个,良种羊扩繁场6个,肉羊温精授配改良点55处,高代肉羊杂改点2 500个,全县良种羊覆盖率达到了80%以上,肉羊品质得到了全面提升。
2.3“重疫控”,羊产业健康发展
金塔县认真落实“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工作责任制,全力推进春秋两季“分片包干、集中免疫、整村推进”和适时补针的免疫制度,对规模养殖场、养殖大户等养殖密集区,全力推行程序化免疫,确保了重大动物疫病应免密度和免疫抗体合格率常年保持在100%及70%以上。同时完善乡镇畜牧兽医体系,改扩建乡镇畜牧兽医站,强化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监测工作,加强重点区域和重点疫病的监管,加大监测范围和频率,多渠道了解掌握疫情动态,严防疫情的传入。不断完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机制,积极做好物资储备,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了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与此同时全力做好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按照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原则,注重源头管理和综合防治,强化易感人群宣传教育及从业人员职业保护,提高人畜共患病防治水平,降低疫情发生风险,确保了羊产业健康良好发展。
2.4“多元化”,饲草料开发利用率不断提升
为切实解决羊产业发展饲草资源不足的问题,金塔县按照“以草养畜、以畜定贮、草畜同步、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三合乡、东坝镇、西坝乡、鼎新镇、羊井子湾乡为主,建立优质牧草生产加工基地。积极引导养殖户购置铡草机械,开展农作物秸秆青贮、氨化;大力推广采用农作物秸秆铡短粉碎、相互搭配、清水滤净、加拌精料的科学饲喂技术,进一步加大农作物秸秆综合加工转化利用力度;大力提倡养殖户利用三荒地种草,夏收闲田复种牧草,鼓励种草大户扩大规模,实行机械化作业;引进优质苜蓿品种、饲用青贮玉米品种开展试验示范,组织实施200 hm2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基地建设,扩大人工种草规模,推进牧草生产向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同时,大力引进牧草生产加工企业,鼓励发展专业青贮饲料制售企业,不断提高秸秆资源专业化、规模化加工水平,确保饲草供应与肉羊产业发展相适应。2015年全县秸秆综合利用量达到37万t,其中秸秆三贮一化量11万t,秸秆铡揉粉碎加工18万t,秸秆利用率达到70%。建成200 hm2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基地4个,全县人工种草面积达到1.17万hm2,其中:紫花苜蓿0.67万hm2,人工种植甘草0.2万hm2,种植一年生牧草0.31万hm2。建成金畜源草颗粒生产加工企业1个,年可产优质苜蓿草颗粒4 000 t左右。
2.5“创龙头”,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金塔县按照“抓生产先抓流通、抓流通先抓市场”的工作思路,把创建龙头企业作为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推动肉羊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来抓,进一步加大招商、融资力度,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投资发展草食畜牧业,重点扶持金苗农业万只肉羊养殖、晟豪农业3万只肉羊养殖、金畜源草颗粒生产加工等企业生产上规模、产品创品牌、经营出效益。支持万荣牛羊交易市场、正天农业冷链配送等畜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畜禽屠宰、加工、分级、储运和连锁销售,不断拓展销售市场,延伸产业链条,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进程。同时,积极培育畜牧专业合作组织。按照“民创办、民经营、民受益”的原则,支持和鼓励规模养殖场(小区、户)组建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积极稳妥地发展各种形式的养殖业行业协会,强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羊产业的组织化生产程度和产业化经营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至2015年,已在县工业园区建成年屠宰、分割、加工50万只肉羊的生产线;在距县城16 km的酒航公路旁,建成占地2万m2的肉羊交易市场,每天的交易量1 000只左右;建成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40余个;创建了“沙草肉羊”和“一口香”、“西盛”“老徐家”羊肉等品牌,生产的羊肉远销北京、广东、上海、新疆等地。为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肉羊产业打开了销售市场,有效解决了群众养羊卖难的问题,促进了肉羊产业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的发展。
2.6“强投入”,产业效益日益凸显
按照“抓项目、强产业”发展思路,金塔县为进一步加大羊产业发展投入力度,积极向上争项目、引资金,年投入资金1 500余万元,重点围绕现代农业肉羊产业发展资金、“菜篮子”工程、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建设等项目的实施,年扶持肉羊养殖场20余个,进行改扩建,上规模、上水平。通过项目实施,加强对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逐步培育了一批标准化、规模化程度较高,经济效益显著,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标准化设施养殖示范场。同时以妇女创业贷款、草食畜牧业贴息贷款为契机,在养殖场建设、品种改良、购置机械等方面进行扶持,有效调动全县农户发展养殖业的积极性。近年来,金塔县充分利用项目引导、金融撬动、信贷推动的作用,年吸引社会闲散资金近亿元投入发展肉羊产业,逐步形成以“政府、金融撬动为辅、民间注入为主”的资金投资模式,有效解决了全县肉羊产业发展资金困难的问题,羊产业总产值达到4亿元,占到畜牧业总产值的70%。
2.7“抓服务”科技应用水平不断提高
为进一步加大科学技术成果在羊产业发展中的转化和利用率。金塔县在加快推进全县肉羊产业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建设进程中,坚持设施养殖和科技推广紧密结合,加大畜牧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畜牧科技培训和推广。一方面不断健全完善相配套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按照“贴近农村实际、满足农民需求、推进产业发展”的原则,在全县86个行政村每村择优选聘了1名畜牧技术人员,实现了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全覆盖,同时加强乡村农技人员技术培训和业务管理,强化乡村农技人员岗位职责和服务能力,让乡村农技人员切实成为畜牧业发展的领头人、指导员和宣传员,带动了肉羊养殖的发展。另一方面抓好畜牧科技培训。结合县上冬春季集中教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精准”扶贫行动,大力实施科技入户工程。采取集中培训,现场讲解、发放科普资料等办法,安排县乡畜牧技术人员深入村组、小区、农户、畜牧科技示范基地大力开展科技培训,年举办各类技术讲座40余场次,培训农户11 000余人次。发放科普宣传资料15 000余份,科技入户率达到了87%以上。有效搅活了群众思想、激发了群众发展养羊的热情,提高了养殖场户科学养殖水平,不断夯实了羊产业发展的基础。
3 产业发展中的几点思考
3.1农民增收是产业发展的核心
发展产业的目的是促农增收,只有农民群众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看到了真正的效益,产业才能持续发展,发展羊产业也是如此。金塔县作为全省农区养羊大县之一,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发展羊产业资源丰富,效益空间明显。虽然近几年肉羊市场不景气,但是通过从投入、饲养、市场等几个方面,采取算账对比、效益分析的方法,使广大农民进一步认识到了发展肉羊产业投入少、见效快、饲养简单、市场前景好的优势,增强饲养肉羊的积极性。同时不断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积极转变农民群众思想观念,结合典型模式、典型事例,使农户充分认识到发展羊产业是促农增收的重要途径。
3.2政策引导是产业发展的前提
政策是推动羊产业发展的最大资源,政府管理部门应该站在产业发展的角度上,制定适合时宜的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和强化社会化服务功能。近年来,金塔县先后制定实施了“双百万工程”、《关于建设百万只羊产业生产基地的实施意见》、《金塔县酒航路沿线百公里、百个场、百万只设施规模养殖产业带建设规划》、《金塔县“十二五”羊产业发展规划》,以此实现全县肉羊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努力把金塔县建成国内知名全省一流的肉羊生产大县和良种羊生产供应基地。2014年制订了《金塔县200万只肉羊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及《金塔县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划分方案》已达到“提质”、“增量”的目标。特别是2015年适时提出了“1151”产业富民增收工程,给广大农民吃了“定心丸”,为全县羊产业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3.3农民群众是产业发展的主体
农民群众作为产业发展的主体,是产业发展的推动者,只有尊重农民群体的主体作用,产业发展才有基础,才有强大的生命力。近年来,金塔县在羊产业发展中一面引导规模养殖户发展标准化设施养殖,起到示范推广的作用;一面动员千家万户发展“五配套”模式化养殖,调动广大农民群众修建暖棚式圈舍,引进小尾寒羊对全县基础母羊群体进行改良,同时引导农
民群众种植或复种饲草,采取“秸秆粉碎铡短、清水滤净、加拌精料”的科学饲喂方式,进行小群体养殖,通过多年来不间断的示范推广,全县70%以上农户饲养的基础母羊全部进行了品种改良,更换为多胎多羔的母羊群体。全县人工种草面积达到1.27万hm2,秸秆饲草转化利用37万t,其中秸秆铡揉粉碎加工18万t。在全县肉羊饲养总量、基础母羊改良及秸秆饲草转化利用方面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
3.4科技助推是产业发展的保证
科技是推动产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近年来金塔县为加快羊产业快速发展,在全县大力推广暖棚圈舍、小尾寒羊多胎多羔杂交育肥技术,大大缩短了当地土种羊羔羊的育肥出栏时间。同时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总结出了“五配套”模式化高效养羊技术及秸秆综合加工转化利用技术,通过在全县的推广,降低了肉羊舍饲养殖的成本。同时积极推广肉羊杂交改良技术、标准化设施养殖技术、玉米秸秆带穗青贮技术,重大动物疫病防制等使用技术,降低了养殖风险,提升了养殖效益。此外结合各类科技培训项目,利用短期培训、技术下乡、科技赶场等形式,大力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按照“贴近农村实际、满足农民需求、推进产业发展”的原则,积极开展新型农民培训。通过各项措施的落实,全县羊产业良种化程度不断提高,产业化程度逐年提升,饲养方式得到了根本转变,初步形成了产业化发展格局。
3.5规模化养殖是肉羊产业持续发展的保障
实践证明,发展规模化养殖有利于先进技术的推广,有利于生产管理水平的提升,有利于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近年来,金塔县在发展规模化养殖方面,将项目建设作为羊产业规模化发展的突破口来抓,紧密结合现代农业肉羊产业项目、菜篮子工程、标准化设施养殖等项目,着力建设了一批规模大、标准高、品种新、技术精、效益好的养殖示范场(小区),在全县羊产业发展中树典型、做示范,带动全县养殖户发展规模化设施养殖。同时结合畜牧良种、粪污减排、退牧还草等项目在标准化设施养殖场大力推广小尾寒羊杂交育肥、秸秆饲草综合加工利用、青贮氨化、粪污无害化处理等先进科学养殖技术,将各项科技成果转化成真正的生产力,提高规模养殖场抵御市场及疫病风险的能力,将养殖效益及生态效益最大化,为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编辑:高真贞)
中图分类号:S8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9X(2016)04-0024-03
作者简介:高生云(1987-),男,甘肃金塔人,助理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技术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