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江市推广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现状及趋势预测
2016-03-10枝江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服务站孙曼丽湖北工业大学张凯鑫
枝江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服务站 孙曼丽 湖北工业大学 张凯鑫
枝江市推广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现状及趋势预测
枝江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服务站 孙曼丽 湖北工业大学 张凯鑫
棉花生产机械化是指在棉花耕、种、收等环节中实现的全程机械化。枝江市棉花生产机械化程度不高,直接影响棉农种植棉花的热情和棉农的经济收入。2015年,枝江市农机局在农业部、湖北省、宜昌市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市成功推广示范棉花全程机械化项目。推广棉花全程机械化意义重大,实现机械化全程服务不再是个梦。
枝江;棉花;全程机械化
0 引言
枝江市地处鄂西山区与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全市国土面积1 310 km2,耕地面积67万亩(1hm2=15亩)。境内土壤肥沃,气候宜人,农业资源丰富,是国家和湖北省确定的优质粮、棉、油和水果、水产生产基地。枝江处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土地肥沃,自然条件极利于棉花生长。但由于当前劳动力价格大幅度提升,棉花种植成本升高,其种植面积正在逐年减少。
表1 :枝江市棉花种植面积近6年的情况
通过走访种棉大镇——枝江市百里洲镇和七星台镇,发现的棉田面积逐步缩小,而转型种了玉米、大豆以及红薯等作物。是什么造成棉农不愿种植棉花呢?如何提高棉农的收益?是当前我们农业工作者务必思考的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 棉农不愿种植棉花的原因剖析
1.1 棉花生产的人工成本逐年增加
棉花田间管理繁杂,从种到收有40多道劳动强度较大的工序。从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当前农业(除设施农业外)只适宜种植农机化水平高(节约人工成本)的农作物,而棉花生产除耕整实现了机械化外,其他环节机械化水平极端低下。目前,枝江市棉花全程机械化水平相比粮食作物仍然存在明显的差距,特别是采收环节机械化率基本为零。
据调查,枝江市植棉物化成本平均(不包括人工)达538元/亩,包括肥料、种子、农药、耙地、机播、地膜、灌溉、拔棉秆等。若按亩产籽棉225 kg、平均售价5.6元/kg计算,亩产值1 260元。若按农民种自己的土地、自己拾棉花计算,不包括人工费,扣除物化成本538元/亩,亩收益722元。若按雇人拾棉花计算,每斤按0.6元的人工费计算,每亩人工拾棉花成本需花270元,亩成本已达808元,亩收益452元,其中人工拾棉花费用占整个收益的60%。可见,劳动力成本高、棉花机械化程度不高将直接影响到棉农的收益。
1.2 国家取消最低保护价收购,棉花价格更加低迷
国家宣布从2014年起,除新疆棉花价格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外,其他各省市棉花按市场价运作。受市场的影响,棉花从最高价3.5元/kg跌到目前的1.5元/kg甚至更低,跌幅高达57%。一方面棉花价格下降,另一方面生产投入成本逐年增加,棉农的收益呈减少趋势,甚至到了单靠棉田收入无法维持生计的地步。
2 枝江市未来棉花种植的趋势预测
由于农村植棉劳动力大幅减少,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造成没有多少人愿意种植费工的棉花。过去农村45岁以下的劳动力出去打工,45岁以上的劳动力在家里种地。现在50~55岁左右的劳动力都选择外出打工。笔者从枝江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班上了解,前来培训的农民平均年龄达到57岁。所以未来枝江市棉花生产将面临严峻挑战,种植面积会加速下降,分散式植棉农户会大大减少,规模化植棉大户会逐步增多,种植方式由以前的营养钵移栽向油后或麦后机械直接方式转变,种植密度增加、简化栽培将成为主流。种植方式的转变,将会带来棉花种植的一次大革新,棉花全程机械化将成为棉花种植的必然趋势。
3 枝江推广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必要性
2014年底,全国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项目落户枝江。在枝江市首次推广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是对棉花传统种植模式的挑战,是对优化棉花市场,发展农业现代化赢得的一个契机,是提高广大棉农收益、提高棉农种植棉花积极性的重大举措。此项目的成功示范,并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更加说明了在枝江市推广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必要性。
3.1 推广棉花生产全程机械项目示范过程
项目示范区定于湖北省棉花高产创建示范乡镇——百里洲镇,总实施面积12 000亩,重点试验面积100亩。项目示范品种为中棉63和苏棉24,棉花机直播环节示范机具为农哈哈多功能精量播种机,棉花机械采摘环节示范机具为约翰迪尔单行采棉机。通过项目实施,示范区从耕整、播种、植保、机收、储存等各个环节全部实行机械化作业,项目区内综合农机化水平达到90%。
(1)棉花播种机械化。2015年5月24~25日机械旋田,采用浅旋方式旋耕3次,大田未施肥、打药。5月25日对第一批示范田块进行机械播种,6月5日对第二批示范田块进行机械播种,并借此召开了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机播现场会。棉花机械播种过程中,严格按照机采棉标准,株距19cm,行距76cm,保证株行距与采棉机要求一致,每亩4 500株以上,为后期机械采收创造条件。
(2)田间管理机械化。在项目实施整个过程中,棉花长势良好,没有发生任何病虫害等问题,棉花生产期间的植保、施肥、控制株高等管理环节均实现了机械化操作,为了进一步提高棉花全程机械化程度,还邀请了“极飞农业”植保飞机对示范区进行无人机喷药,并组织了观摩。
(3)棉花采棉机械化。2015年11月4日进行棉花机械采摘,组织开展机采棉现场会。棉花专家现场对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进行了验收,并测了产量。
3.2 推广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意义重大
(1)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民增收。传统植棉模式棉花生育周期长,用工量大,人工工价高,导致棉花成本不断攀升,实现采棉机械化后,全部环节均实现机械化作业,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和物资成本。通过项目的实施,尤其是通过农机农艺的融合和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集成与应用,可实现亩平节本增收300元以上,经济效益明显。
(2)机收解决棉花收获期间用工荒的问题。按一个拾花工在一个收获季节平均采收0.53 hm2棉花(约300~3 200 kg)计算,若人工收获666.67 hm2棉花,需要1 250人,工作60多日,而采用机械收获仅需3台采棉机和6个工作人员,工作不足30 d,可彻底解决棉花收获用工荒的问题。
(3)解放生产力,加快产业化进程。通过项目的实施,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劳动力紧缺的矛盾,为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创造条件,加快了棉田的土地流转,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棉花机械化生产的“瓶颈”是收获问题,棉农要负责拾花工的吃、住、行,占用了较大的精力,由于生产成本过高,导致种田大户不敢种植过多的棉花。推广棉花全程机械化后,经营面积的规模能提高5倍以上,一般地,种植手采棉承包面积约2.7 hm2,而机采棉承包面积可超过13.3 hm2。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项目的实施,使广大农民亲眼目睹了机械作业的效率,促进农民的用机、购机热情,从而提升了枝江市农机化综合水平,优化了农机装备结构。另外,随着土地流转速度的不断加快,大批农田集中到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组织,种植方式将以机械化作业为主,为此重点选择扶持了项目区3个农机专业合作社:枝江市守华农机专业合作社、枝江市吴超农机专业合作社、枝江市曹家河农机专业合作社。对合作社进行相关技术培训与规范化建设,依靠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在项目区内开展棉花生产机械化相关技术的试验示范,形成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生产模式,促使棉花生产耕、种、收、储存、销售产业链显现雏形。
(4)提升棉花秸秆综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通过项目的实施,组织农机合作社对示范区棉花秸秆进行秸秆回收再利用或进行棉花粉碎还田,这样既可以减少农民焚烧棉花秸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又通过棉花秸秆回收增加棉农收入,通过秸秆粉碎还田来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地肥力,提高下茬作物产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4 推广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任重道远
枝江市推广示范棉花全程机械化项目虽说取得了成功,但离全面推广还存在很大的距离。主要存在的问题:
4.1 棉花品种需要进一步改良
参与试验的2个品种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株型不紧凑、接桃不够集中等问题。
4.2 播种机具构造不合理
由于选用的棉花播种机械构造不尽合理,动力轮和播种盘在一条直线上,导致播种后动力轮碾压造成播种沟过深,容易积水,遇上阴雨天气就会严重影响种子发芽和后期生长。
4.3 棉田管理技术需要进一步加强
控制株高和株型是完成棉花机采的关键环节,棉花打顶及化控技术还需加强。后期施肥的用量和时间还需要改进,示范区部分棉花出现早衰现象。
4.4 采棉机性能及配套的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美国是最早开始从事棉花采摘机试验研究的国家,其工作可以追溯到1850年,到了1970年,美国棉花收获机械化程度达到95%,居世界第一位。原苏联也从1924年开始开展了机械化采棉的研制工作,目前棉花较集中的乌兹别克共和国机械采棉率达90%以上。目前,我国棉花生产的棉田耕整、播种(直播)、植保、排灌等环节已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作业。棉花收获仍成为主要的难题。除了引进国外先进采棉机械外,我国也大力开展了自主研发工作,但是其产业化效果并不理想。通过推广示范,我们发现采棉机主要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有4个方面:一是机采棉的质量不高,含杂质较多;二是交花时,被扣除的杂质比例太高;三是使用机采作业成本过高;四是用人工采棉的标准来评定机采棉的等级,造成棉农收入下降。
2016-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