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下习作类式的新突破

2016-03-10耿立志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胡家读后感西游记

◆耿立志

(唐山市乐亭县胡家坨镇胡家坨中心小学)

新课程下习作类式的新突破

◆耿立志

(唐山市乐亭县胡家坨镇胡家坨中心小学)

只要真实地反映童心,即便幼稚甚至错误,同样可以在文作的时空里自由地表述学生的感悟,畅谈所悟,无拘无束,任兴地感作。任兴而作,让感作的天地童思无忌,童言无忌,童心无忌!让儿童的天性灵性活脱脱地展现在感作中。

如果深入地体察学生的生活,我们不难发现一些他们极其朴素真实的生活感受——当学生接受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后,会情不自禁地感叹:哇!今天的作业真多……当学生跑完了长跑之后,会深有体会地说:哦!跑步可真够累的……当学生面对突如其来的冷空气时,会自言自语地提醒:惨,天气有这么冷……当学生抓起金黄酥香的肯德基时,会喜形于色地欢呼:酷,味道妙极了……其实,这一切一切的感言,都是学生最为真实的心情流露,是他们最为真切的心灵独白。如果把这些最为原始质朴的真情、真性、真意,书化成他们的书面语言,就成了最为珍贵最为鲜活的真话作文。

同样,当学生看完了一个故事、一篇文章或是一本专著以后,他们也会对其中的人物产生或好或坏的评判,也会对其中的构思产生或精或粗的评价,也会对其中的内容生发或雅或俗的感慨,也会对其中的文采发出或优或劣的感触……如果把这些最为真实、真本、真原的评判、评价、感慨和感触及时地书化笔录下来,也就成为了一篇篇展现生命本色,倾泻生命真情的读后感。而本文,正试图突破新课程下习作类式的干瘪、狭隘和机械,以多样多元本真原色的呈现方式为引领,来思索、梳理、强调和扩张学生在“读后感”习作进程中的精神内脉。

一、率性而作,张扬生命的独特个性

凡是流传千古的文章都是作者鲜明个性的凸现,读后感的本质是学生的内在“精神”和独特“个性”的自由显现,是生命力、创造力的文字外化。学生所看的文本是丰富多彩、五彩缤纷的,每个人对文本的认识和理解又因人而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率性而作”就是为了“顺着”学生的“个性”直白内在的“精神”与“个性”,让一千个学生写出一千个生命。

这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指出的: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我们应该以此为导向,创造条件让学生高扬起天马行空的个性化行文的理想,随性而作,使其张扬的思想与个性跃然纸上,让其生命的灵性在读感中自由飞扬。何况,一本书、一篇文章、一首诗歌,不同的人读了,会产生不同的感想和体会;同一个人,也可能会在阅读后产生不同的想法。这是因为思考的角度是多样的,人的感情更是多种多样的。

再举几则我班学生读《西游记》之后所张扬的独特个性:

生1:有人说猪八戒贪生怕死,那可不然。他也曾经大战过白象、南山大王等,有气势的八戒也是勇敢的战将;有人说八戒愚笨,他也有耍小聪明的时候,说的好听点也可以说他大智若愚;有人说他没义气,这可是大错特错了,尽管他有时不愿取经,但再怎么,他不是也陪着唐僧过了八十一道坎儿吗……

生2:……我最不喜欢猪八戒,他懒惰多嘴,对任何事情都是草草了事,没有一点耐心……

二、随意而文,流淌生命的蓬勃生机

“儿童语言的发展是以其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为前提,以自我意识、自我行为标准为条件的”。而且儿童涉世不深,社会化水平不高,常常会有一些幼稚可笑的感想。这正是儿童天真无邪、憨态可掬、童趣洋溢的表现,我们切不可因此而丧失信心或责备学生,应该让学生顺其自然,随意而文,保持本色。这是因为“本色、真实”是读后感的高境界,而这个特点决定了读后感的基点应是个性生命原生态的展示。虽然这种生命原生态往往有时牵强甚至不无偏颇,但它是“纯天然”的、素面朝天的、自然的、合理的,理应得到教师的尊重与呵护。

随意而文,就是为“真实地、自然地、自由地”展露儿童的“天性”,随意流泻生命的情感,还感作以本色和真实,给生命以蓬勃和生机。

还是以学生的《西游记》读后感为例:

生1:看了《西游记》,觉得我班同学中的阮某某、沈某某、俞某某等很像猪八戒,胖鼓鼓,懒洋洋,学习没有劲头;章某某、杭某某、姜某某等很像沙河尚,诚恳老实,默默无闻,做任何事都不马虎;大陈某、小陈某、杨某某等像孙悟空,调皮活灵,聪明好动,对学习有很好的兴趣……

生2:……孙悟空有那么大的本事,无所不能,为什么不叫他一个人直接取回真经?我认为作者故意在兜圈子,所以这个小说前后出现了自相矛盾……

生3:读了《西游记》我发现孙悟空开始根本不守纪律,只要自由,大闹天宫,大闹龙宫,闹得天地不得安宁,最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后来他变好了,还立了许许多多的功劳。所以我想到,一个人错了不要紧,要紧的是错了之后能立即改正……

三、任兴而作,表露生命的丰富灵性

学生无论是阅读文本还是感悟世界,总是和自己的兴趣和好奇心相联系。因此他们所呈现的读后感也是凭自己的兴致和喜好而下笔成文,是一种基于个体兴致之上的理会和感悟的自由表达。如果学生在文本中感悟到的是“长大要当官”“想当大老板”“读书真累”,我们也没有理由不让他们明明白白地说出来。

总之,作为对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历史内涵的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读后感言,断不能以几篇稚嫩抑或是老到的读后感所能论深、论透、论全的。但作为小学生从他们纯真拙嫩的字里行间所透射出来的真情、真性和真意,是新课程习作教学所期待和厚望的,他们流诸于笔端的性情袒露、真情告白无非也就是他们在这一历练和提升过程中所力求达到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读后感,这种并不陌生并不新鲜的习作类式是个性张扬、真情流露的极佳载体,是真话生成、生命呈现的自由王国。这种传统经典的习作类式尽管被《课程标准》(第一、二学段)所弱视和轻掂,但也丝毫不会影响我们对习作类式的突破和拓展,也根本没有可能阻挡我们为之付出智慧的思想和为之付出心血的行动!

猜你喜欢

胡家读后感西游记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nonlinear spectral broadening aiming at a few-cycle regime for 10 ps level Nd-doped lasers
春意盎然——《春》读后感
“擅自偷笋者罚5000元”是否有效
抉择——《给我一个拥抱吧》读后感
执着的设备守护者——记中盐镇江公司胡家林
“读后感”等十七则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西游记
西游记
Analyze the Benefits of Using Films for Language Teaching in Classroom and Offer Some Strategies for Effective 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