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养老模式浅议
2016-03-10赵丽李博王智
赵丽 李博 王智
从1999年起,我国开始进入老龄社会。之后,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十年之中有了快速发展。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2010年,我国有60岁以上人口1.77亿,占全部人口总数的13.26%。根据预测,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会一直加速,而且这种态势,会持续到21世纪中叶。
这些年来,不断加剧的老龄化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政府对养老机构建设的投入不断扩大,各种公办的、民办的养老机构不断增加,从事养老服务的人员越来越多。然而,这一措施,还是应付不了快速增长的老龄化人口。于是,一种新的养老模式油然而生,那就是居家养老。
从目前情况看,老年人中选择居家养老的占到了90%以上。这是因为:机构养老,公办的养老院太少,住不进去;民办的养老院收费高,住不起。而居家养老,没有床位和高费用问题,而且它最突出的特点是:老年人在家养老不离“老窝”,心里觉得踏实,有安全感;熟悉的老邻居、老朋友就在周围,想见就见,不寂寞,不孤独;大多数老年人的子女上班忙,顾不上,但他(她)们还在跟前,情感有依托、不失落,这些都是机构养老远远不能比拟的。更重要的是,居家养老大大缓解了机构养老的压力,不失是应对我国快速老龄化社会的一种有效方式。
然而,居家养老虽然颇受老年人欢迎,但是从目前看,问题还比较多,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缺少机构养老中的服务体系。所以,要使居家养老模式得到发展,各级政府就要从公益的角度,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构建居家养老的助老服务体系。
居家养老的老人需要哪些助老服务呢?
一是吃饭问题。一般来讲,60—70多岁的老人,身体尚健康,自己能买又能做,吃饭不成问题。但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身体进入了多病期,吃饭就成了问题。如果所在社区有专门针对老年人的食堂、餐厅、或者小饭桌,让老年人吃上可口的饭菜;针对那些因病、年老而行动不便的老人,有服务人员送饭上门,那就给老人解决了一个很大的问题。目前这样的社区有没有?有!但为数极少。
二是看病问题。高龄老人的看病问题,可以说和吃饭的问题一样重要。现在在党中央和国家政府的关注下,医疗进社区已成为一种要求,并得到一定的普及。据报上反映,有的社区医疗点还创建了“片医”制度,像公安派出所的片警一样,将社区楼房划片,医疗点大夫分片包干,定期上门巡诊(前提是要建立社区内老年人的健康档案)。但笔者认为,目前医疗进社区的力度、深度差距还比较大。像我们兰州石化的各小区内,有医疗点的仅个别。而且一个医疗点的服务面是几个小区,那么医生的服务方式就只能是坐等患者上门,属于一种被动服务。大多数老年人还是有病往医院跑,打120向救护车求助,医疗进社区的作用没有很好发挥出来。
三是卫生清扫问题。这不是指过年过节的大扫除,而是指日常房间保洁,这对那些高龄孤独老人和有病的老人,也是一个难题。自己干不动,让家政公司来干麻烦,你得老联系不是?即便来了人,家政公司是经营性的,质量难以保证,让老人不省心,也不信任。如果社区有一支专门针对老年人的服务队伍,定期上门给有重点情况的老人保保洁,甚至是洗洗衣服(可以是有偿服务),让老人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地居家养老,那该有多舒心!
从以上提到的老年人需要的助老服务内容来看,构建助老服务体系,社区是一个关键点。因为在我国,现在对城镇居民基本上实行的是社区管理模式,社区工作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居家养老的老人更是如此。现在的社区工作主要是负责辖区内居民的低保、医保、就业、计划生育、90岁以上老人高领补贴发放,还有退休党员的管理工作等,涉及助老服务内容的基本上没有。当然也不否认有少数社区对一些高龄、多病的孤寡老人的照顾,但这也只是社区工作人员的志愿服务,而不是政府的要求与支持,因此形不成助老服务体系,更没有普及。
笔者认为,要使居家养老的老人老有所养,各级政府必须提升对构建助老服务体系的认识,把助老服务体系的切入点放在社区上,扩大社区工作职责,增强社区工作功能,形成大社区的工作格局,支持社区开展助老服务工作。而社区工作人员也应该增强助老服务意识,通过细致地调查了解,根据居家养老老人的需求,创造性地开展助老服务工作,把社区建成居家养老老人温馨的家。
2011年8月17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讨论通过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并由国务院印发。这说明党和国家对老龄问题的重视已上升为前所未有的高度。针对中国庞大的老龄人口数这一特殊情况,《规划》强化了家庭养老建设问题,把居家养老助老服务建设作为重点,提出:要建立健全县(市、区)、乡镇、社区(村)三级服务网络,城市街道和社区基本实现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全覆盖;要求有80%以上的乡镇和50%以上农村社区,建立包括老龄服务在内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站点;提出要大力发展社区照料服务,把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互助式老年服务中心等社区养老设施,纳入小区配套建设规划,本着就近、就便、实用的原则,开展全托、日托、临托等多种形式的老年社区照料服务。《规划》的措施非常有针对性,非常细化,它告诉我们:居家养老,将成为中国社会养老模式主流。
《规划》的诞生对我们所有的老年朋友都是一个喜讯,也是福音。我们有理由相信,有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有得力的应对措施,将近2亿的中国老年人,一定会过上幸福快乐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