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华金东区道情书场生存发展状况喜忧参半

2016-03-10王悦丰

企业文化·下旬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道情书场书社

王悦丰

金华道情是浙江省的五大曲种之一,几百年来一直为本地基层老百姓所忠爱,即便是在上世纪改革开放初期的八十年代,金华还有许多道情艺人以此作为谋生的主要手段,不少在金华小码头茶馆演唱的道情艺人收入还较为可观。但是进入二十一世纪,由于社会物质条件的极大改善、视听传媒技术的迅猛发展,这门草根艺术的生存发展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扰,道情艺人的境况堪为担忧。部分优秀中年道情艺人收入捉襟见肘,缺乏相应保障。笔者十几年来分管金华曲协具体工作,阐述一下金东区道情书场当今发展的实际状况。

一、金东区道情演出书场发展喜人

(一)演出红红火火,演出场次惊人

金东区现有六家道情书场。第一家是位于孝顺镇的“和风书社”,于2007年7月10日开业,演出时间是每周二、四、六晚上六点半至八点半,到2014年9月30日,共计演出1110场次。

第二家是孝顺镇和风书社“下范分社”,于2008年7月9日开业,演出时间是每周三、日晚上7点至九点;2012年2月26日改为每周日晚上一场,到2014年9月30日,共计演出475场次。

第三家是孝顺镇和风书社“车客分社”,于2008年7月12日开业,演出时间是每周一晚上7点至9点,每周一场,到2014年9月30日,共计演出298场次。

第四家是孝顺镇和风书社“南仓分社”,于2013年10月11日开业,演出时间是每周三晚上7点到九点,每周一场,到2014年10月30日,共计演出47场次。

第五家是曹宅镇“北麓书院”,于2010年11月12日(农历十月初七)开业,演出时间为农历一、四、七集市当天上午八点至十点,每月有九场,到2014年10月30 日,共计演出409场次。

第六家是金华澧浦积道山书场,于2014年9月7号开业,演出时间为农历一、四、七集市当天上午,每月九场,到2014年10月30日,共计演出8场次。(见附图:书场演出时间安排表一、附图:书场演出时间安排表二)

(二)曲目依仗民间传说(以演出前后时间为序)

1清《双珠花》、2宋《还魂带》、3宋《飞刀记》、4明《蛟龙扇》、5清《双玉球》、6宋《连环扣》、7明《三门街》、8宋《紫金鞭》、9宋《小八义》、10明《大红袍》、11明《七星剑》、12明《八卦图》、13明《借伞记》、14清《借银证》、15清《双刀记》、16唐《绿牡丹》、17明《玉连环》、18清《梅花桩》、19元《天宝图》、20明《双珠球》、21宋《万花楼》、22宋《五虎平西》、23清《银牌记》、24清《双子记》、25明《麒麟豹》、26清《吞蛇记》、27唐《粉妆楼》、28清《黄犬告状》、29唐《月唐》、30清《尼姑记》、31唐《龙凤宝钗缘》、32明《文武香球》、33清《阴阳壶》、34明《百花龙袍》、35元《再生缘》、36唐《二度梅》、37唐《五女兴唐》、38明《双龙寺》、39明《仙女宝图》、40明《九美图》、41宋《龙凤玉珍》、42明《合同记》、43宋《撞船记》、44清《雕屏记》、45汉《双凤奇缘》、46宋《黑虎闹东亲》、47清《火烧双林寺》、48清《盗印记》、49宋《包公》、50清《万年青》、51清《双金花》、52清《剖肚记》、53明《悔亲记》、54清《两重恩》、55明《侠义风月》、56明《龙凤庚书》、57清《逃婚记》、58清《龙凤钗佩》、59清《恩仇记》、60清《玉簪记》。从下面表格来看,距离现在时间近的曲目更受欢迎。(元朝除外,个中原因不展开论述)(见附图:书场演唱曲目年代分图)

(三)忠孝节义曲目受欢迎

没有最受欢迎的曲目,只有最受欢迎的艺人。同样一本道情曲目,由于每个道情艺人的唱功、表情、节奏等等相关艺术水平的差距,决定了到场观众数量的多寡,也决定演出质量的优劣。如果单纯以曲目相比较,以下五类曲目普遍受欢迎。1、忠奸类,如《包公》《大红袍(海瑞)》《紫金鞭(呼家将等)》;2、情义类,如《七星剑》《阴阳壶》《玉连环》等;3、侠义类,如《三门街》《粉妆楼》《绿牡丹》等;4、爱情类,如《双珠花》《五女兴唐》《银牌记》《双玉球》《文武香球》《龙凤庚书》等;5、家庭故事类,如《黄犬告状》《借伞记》《麒麟豹》《借银记》等。

二、老艺人权作奉献,听众是精神寄托

(一)艺人听众老龄化严重,经济拮据,传承保护紧锣密鼓

朱顺根、叶永生、施存草、周根产、傅得月等,年龄都已七十岁多,王加兰六十多,谢文记、胡云钱、朱流荣等是五十岁多。三四十岁的道情爱好者只会演唱摊头(几十分钟),没有一人能唱短篇(两个小时)、中篇(两到五个小时)、长篇(一般五小时以上),更不用说十几个小时、几十个小时的长篇。

金华道情的听众主要集中在乡镇大村,他们的岁数大、收入低,使得道情艺人报酬微薄。金东区道情艺人报酬按场计算,场次随曲目的长短而变化。省级会员每场九十元,其他的每场八十元。每场演唱时间在一个半小时左右。省级会员即便每天都在书场演出一场,收入也抵上如今一个饭店的服务员。这些娴熟道情艺术、受听众欢迎的老艺人,经常风雨兼程仅能糊口,传承发展道情艺术就很是艰难。

2014年初,金华市文广新局出资近三十万,由金华市曲艺家协会负责给金东区及义乌道情传统经典曲目进行录制,完成录制音频十三部长篇、五个汤头,共计约两百个小时,视频长篇两部约二十个小时,并对音频整理成文字印制出书,将视频曲目打上字幕,这是对金华道情实施的一项及时抢救的保护举措。随着老艺人年岁的增大,能演唱长篇道情曲目的老艺人会逐年减少,金华道情生根开花的工作还望各级相关部门必须大力推行。

(二)书场运作方式独特,听众乐于前来

和风书社和北麓书院演出模式统一。每场演出为两个小时。起先是《老盛讲新闻》,即由金东区曲艺家协会主席盛根旺主讲,时间为半小时。他将报纸刊登的新闻有选择性的归纳,以方言口语化、故事化、现场互动的形式演讲并作点评,类似周立波的《壹周立波秀》。每场内容不但及时更新,而且讲述的都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深受听众喜欢。此形式是书社、书院能够持续多年的主要原因。继而是道情演唱,道情艺人轮换说唱、换人即换曲目,增加听众的新鲜感。同时,借书社书院的演出平台,吸引曲艺爱好者,培养曲艺爱好者,适时安排曲艺爱好者登台表演,并积极提倡和鼓励,所有也经常有道情爱好者参加短时间的演出,这样既会增加观众的兴趣和乐趣,也锻炼和提高爱好者的演唱水准。

听众人数因地理位置和演出时间不同而有差距。和风书社晚上演出听众有一百人上下,遇有特殊活动如庆典,人数多达300人左右。曹宅镇的北麓书院,每逢农历一、四、七在集市日的上午演出,听众人数约有两三百人,场场如此。孝顺的下范、南仓分社在村庄,每场听众也有约四十人;车客是社区,每场听众有六十人以上。(见附表4)

(三)书场是农村老年人精神世界的小花园

书场听众年龄一般都在六十五岁左右,男女对半,文化层次相对偏低。这个年龄段的老人出行由于比较方便,所以观众的数量比较稳定。稍有变化有以下原因1:季节变化。冬天人数较少,夏天最多;春秋相对稳定;2:天气变化。雨雪天人数略有减少;3:艺人演唱水平至关重要。水平高的,听众就多,观众反应就是“有听头”,相反人数就会很少。曾有个别道情艺人演唱,两三场后听众骤减,草草收场。

曲艺界有句行话叫“开口饭难吃”。现在大众传媒娱乐文化铺天盖地,曲艺书场没有优势,如果没有上好的艺术水准,听众绝对敬而远之。朱顺根是金华道情国家级传承人,在金东区家喻户晓,拥有一批忠实的听众,如没特殊情况他们每场都到,这批“道迷们”尤以和风书社和北麓书院最具明显。

为减轻老年人经济负担,所有书场实行双免政策,即免费供应茶水,免费听道情,再因老人乘公交车免费,公交车四通八达,书场就成了农村老年人最喜欢去的文化场所。老人们尽管家中有电视、或许还有电脑,但是这些老人们觉得,去书场听道情才是他们老年生活的一大主题,是他们消磨时间,相聚老朋友的好去处。

三、书场不会赚钱,只为传承和推广

(一)金东区书场经营持续时间之长在全省比较罕见,书场数量逐年增长在全国也属凤毛麟角。和风书社能够坚持八年多,得益于孝顺镇政府免费提供场地,每场补贴三百元。然而书场正常运作只有靠三位热心人,也即负责人,道情艺人(不固定),勤杂服务人员。三人的薪水,再加上购置茶叶、茶杯,修理演出常用器具,每人的收入甚微,相比义乌、温州、宁波等地,书场热心人每人收入抵不上一个小工。金东区道情艺人是为给家乡人争口气,把道情永远传承下去。

敬重道情艺人、大力培养听众是道情艺术走向正常发展轨道的决定性举措。蕴含精妙故事和说唱技巧的道情,沦落为非遗的主力军,是由于文化艺术可以被任意被摧残和糊弄。艺人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没有任何地位和独立人格。没有一个人人平等的大环境,文化艺术永远都是儿童游乐场。

(二)书场的影响力大、支持力小。金东区道情以书社书院来推广的模式是农村曲艺文化的一个亮点,曾引起国家省市区诸多领导的重视。省委《宣传半月刊》《浙江日报》《中国农民报》《金华日报》《金华晚报》,省电视台、金华电视台都做过相关报道。省委宣传部长葛慧君曾视察过和风书社,原金华市委宣传部长陶诚华为北麓书院揭牌。

金东书场的开创者盛根旺为了金华道情在金东区的传承、振兴和发展,不顾七十多岁高龄,一年四季奔跑在几个书场之间,从金华市区来回孝顺约有五十公里,天气好,就驾驶破旧的电动车。天气不好,就乘坐公共交通。盛根旺的热心执着让人佩服,但是细细想一下,这样的人还会继续有吗?答案是目前不会再有,以后更加不会有。还有道情老艺人的唱水平会传承下来?答案是不可能了。

七八年来,物价年年涨,工人工资年年加,道情艺人收入止步不前。金华道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想真正传承道情演唱的精髓,不光是要录像保护老艺人的经典曲目,还要解决老艺人的后顾之忧,解决老艺人的切身利益,提高老艺人的生活待遇。譬如对在全年为老百姓演唱超过五百小时的老艺人,政府给予五万元的补贴,待遇按照事业单位中级职称标准予以落实,这个才是对传承文化的民间艺人本人和后继者的鼓励和号召。只要唱出精彩的道情曲目,又常年为老百姓演出,还深受听众喜欢,这样的道情艺人就会有丰厚的回报,倘若能够这样,相信道情就会良性发展。

注:具体数据都由盛根旺提供,在这里表示感谢。

猜你喜欢

道情书场书社
苏州市2个书场入选 江苏省首批非遗曲艺书场
利群书社
总体规划 精准扶持
义乌道情:唱出生活好滋味
义乌道情:道不尽情长
上高道情说唱艺术初探
“文化公益时代和全媒体时代”的评弹书场
公益型书场生存困境与出路探析
齐鲁书社
兑门书社里的快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