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朝三大好皇帝之一的宪宗为何终生不立皇后

2016-03-10米小粥

山海经 2016年17期
关键词:郭子仪节度使皇后

■米小粥

唐朝三大好皇帝之一的宪宗为何终生不立皇后

■米小粥

唐宪宗和唐太宗、唐玄宗并列被称为唐朝最好的三个皇帝之一。他也是历史上第一个不设皇后的皇帝。作为一个有见识有魄力的皇帝,他为什么要做出有损国本,不立皇后这样的事情呢?

宪宗李纯是唐朝第十二位皇帝,也是历史上第一个不设皇后的皇帝。

郭氏是李纯的嫡妻,李纯继位以后,并不册封郭氏为皇后,只封她为贵妃。终其一朝,也一直没有立过皇后。

唐宪宗不册封郭氏,急坏了朝中大臣。皇后为国母,母仪天下。国家要没有国母,那会乱了纲常,天下不稳。于是元和八年(813年),百官多次联名上奏,要求宪宗册封郭贵妃为皇后。但是宪宗每次都只是笑笑,不听。宪宗为什么不立皇后呢?《新唐书》里的解释是说,宪宗在后宫宠幸的嫔妃非常多,恐怕立了郭氏为皇后后,她会干涉自己,让自己不能够想爱谁就爱谁,所以不立。

这个说法给人一种感觉,宪宗与那些花花皇帝一样,乐于终日流连后宫,不理朝政。但事实并非如此,唐宪宗在他当皇帝的十五年时间里,并没有过这样的劣行。不但没有,而且他还被称为唐朝最好的三个皇帝之一。哪三个皇帝呢?唐太宗、唐玄宗、唐宪宗。而且在他的手上,唐朝还实现了“元和中兴”。既然是这样一个有见识有作为的皇帝,却为什么要做出有损国本,不立皇后这样的事情呢?

影视剧中的唐宪宗

要想参透这个玄机,咱们需要注意唐宪宗时期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削藩”。藩镇割据是造成唐王朝由盛到衰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藩镇割据又是因安史之乱直接造成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在安史之乱之前,唐朝的藩镇是不少的,毕竟唐王朝有那么宽的边境线,没有藩镇守边是不可能的。但藩镇并未作乱。后来唐玄宗把边关交给了安禄山等胡人,才造成安史之乱。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一方面,唐王朝需要依仗大量的地方势力,这些地方势力虽然帮助唐王朝打败了安史,但也因此成为新的不大听号令的藩镇。另一方面,平定安史之乱也非常不彻底,763年,史朝义兵败自杀,历时8年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参与安史叛乱的叛军将领张忠志、田承嗣、李怀仙等先后率部向唐诸军投降。朝廷下诏:“东京及河南、北受伪官者,一切不问。”

照理说,这些人参与了叛乱,就算不问罪,但也不能重用。然而唐王朝却不但不问罪,还都封为节度使,张忠志任成德节度使、田承嗣任魏博节度使、李怀仙任幽州节度使。这河北的三个重镇,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不进行好好打理,却交给叛将,这不是养虎为患吗?果然建中二年,河北三镇节度使联合上书朝廷,要求确立节度使世袭制,也就是父死子继。这种在千年前秦王朝就已经废弃的诸侯世袭制,又再一次死灰复燃。唐德宗当然坚决不同意。但是三个节度使不理会他,自行定了世袭制的规矩。最后唐德宗也没办法,只好认了。

唐德宗的孙子唐宪宗上台以后,他就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而雄才大略的唐宪宗,一上台便举起历史的大旗,发动了著名削藩之战。这场长达15年的削藩之战,一直延续到唐宪宗去世。

郭贵妃是唐朝名将郭子仪的孙女,同时也是郭子仪儿子郭暖与唐代宗外孙女升平公主的女儿。安史之乱最终能够平定下来,有两个最重要的人功不可没,一个就是郭子仪,另一个是李光弼。当然,不管郭子仪还是李光弼都是忠臣,他们不可能像其他节度使那样拥兵自重。但是作为皇帝的唐宪宗不能不提防郭家。

我们现在都知道一个戏叫作《醉打金枝》,里面说的事就是郭贵妃的父母之间的事情。升平公主嫁入郭家后,仗着自己是公主的身份,对公公爹郭子仪不尊敬。郭暖看在眼里,气在心里。平常还能忍一忍。有一次喝醉酒,终于惹不住,把公主狠狠地揍了一顿。一边揍一边说狠话:“你依仗你爹是天子是吧?那有什么了不起,我爹只不过不做天子而已!”公主被打后,愤愤进宫,把这样大逆不道的话向她爹代宗告状。谁知道代宗听后,却默然说道:“郭暖说得不错啊,如果他郭子仪想当皇帝,天下还能为我家所有吗?”同时劝慰公主,让她赶紧回家。郭子仪听到这件事后,吓得赶紧把他儿子绑起来,送到代宗那里请罪。代宗笑呵呵地说:“儿女的私房话,怎么能够当真,你可别在意啊!”郭子仪回家后,将郭暖杖打数十下,才了事。

这段典故,估计宪宗肯定是听说过的。代宗虽然好脾气,对郭子仪宽宏大量,但是志在削藩的宪宗一定记得这件事。所以他不立郭贵妃为皇后的目的,就是避免郭家坐大。郭子仪忠臣不造反,难保郭家后人中没有人效仿藩镇割据的事情发生!

不过,宪宗虽然在皇后问题上有此深沉的考虑,但是他终究没有彻底解决藩镇割据的问题。他所做的削藩,不过只是把作乱的藩镇打压下去了,并没有形成限制藩镇发展做大的措施,所以藩镇问题此后依然屡禁不止。而另一个诡异的事情是,郭贵妃虽然没当过皇后,但是宪宗去世,宪宗与郭贵妃的儿子穆宗登位后,却把他母亲尊为太后,而且此后在敬宗、文宗、武宗三朝均为太皇太后,可以说享尽尊贵。

大师就是低调

宋朝时,肃王和大臣沈元用一起到金国出差,寄住在燕山的悯忠寺。

闲来无聊,二人一同游览寺院,偶然看见一块唐朝遗留下来的石碑,文辞非常优美,沈元用便将碑文抄下来,边走边朗诵。

肃王一边听一边走,好像不在意的样子。

回到住处后,沈元用当着众人的面将碑文默写下来,记不起的地方就空着。沈元用写完后,极其夸张地把笔放到桌子上,摆出一副得意扬扬的样子。

沈元用写的时候,肃王一直在和别人聊天,待沈元用写完,他看了一遍,随即拿起笔将所有的缺字补齐,又将沈元用记错的地方修正过来,然后将笔轻轻放下,转过头继续和别人聊天。

自此后,沈元用再也不敢随便显摆了。

宋朝时,翰林院的众学士在一起讨论一个药方,其中有一味药不知出自何处,有一个学士说:“如果赵彦若在就好了。”其实,赵彦若早就来了,但由于他坐的地方比较隐蔽,所以那学士没看到他。

听到有人提到了自己,他便应声说这个药方在某一卷书的第几页。大家忙按照他的提示去找,果然找到了。

有人问他既然在,为何刚才不说话,赵彦若笑着说:“大家没有问我,所以我不敢说。”

猜你喜欢

郭子仪节度使皇后
《于谦小酒馆》 “相声皇后”为美食捧哏
辽代节镇体制研究
为什么皇后镇被称为“冒险之都”?
日天皇退位后皇后或改称“上皇后”
以德报怨,终将化敌为友
论后唐庄宗明宗嬗代事
目不识丁
郭子仪感动奸臣
糊涂郭子仪
皇后“投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