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正风反腐需“对症治理”

2016-03-09李廷远

廉政瞭望 2016年2期
关键词:正风腐败问题问政

李廷远

十 八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明确要求:县乡党委要发挥关键作用,县乡纪委要把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主要工作任务。笔者认为,基层正风反腐需“对症治理”。

从近年来查处的案件看,农村党员干部受处分人数占总处分人数的66.5%。其违纪形式主要表现为:以截留侵吞为目的,套取、骗取国家补偿款、专项资金,是村干部违纪的主要形式;侵害集体资产,主要采取收入不记账、记假账和公款私存、挪作他用等违反财金纪律方式;违反有关规定在申报、审批、分配等环节,收取好处费;失职渎职懒政怠政,主要表现为不履职、乱用职。

基层产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原因有多种:一些党员干部尤其是农村党员,疏于学习党纪国法,法纪观念淡薄;运用“四种形态”加强基层干部日常教育监管不力,没有把惩前毖后、挺纪于法前贯彻到党员干部的工作中、生活中,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教育针对性不强;在村级账务监管上,乡镇财政、农经等部门职能归位还不够明确,存在“都不管”和未批先支、难以实质审核等问题;行政权力、村(居)务公开内容不具体、公开形式单一,对上谎报、对下瞒报,成为“民生腐败”的根源;行业监督往往在事后,发现问题处理不及时、不到位,乡镇、部门落实“两个责任”顾虑较多,乡镇纪委碍于情面不愿监督,执纪监督不力。

基层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形势依然严峻,县乡党委、纪委要深刻领会并落实中央纪委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对症下药,综合施策、标本兼治推进基层正风反腐工作。

深化落实主体责任。抓紧制定落实主责清单制度,把抽象的责任转化为具体任务。建立主体责任分析通报和考核问责机制,切实防止责任虚化、泛化。按照“行业监管、系统治理”要求,把握运用“四种形态”,开展常态化监督管理。把违反“八项规定”精神,发生系统性、区域性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责任追究重点,综合运用批评教育、书面检查、诫勉谈话、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等多种问责方式,严肃追究主体责任。

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加大职能部门监督工作的再监督,前置监督环节,实施过程监督,确保党的惠农政策真正落地生根。进一步深化“三转”,推动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尤其要优化纪检监察室分片联系等工作机制,强化对乡镇纪检监察工作指导,解决不愿、不敢、不会的问题。进一步细化村纪检小组长职责,整合力量、发挥廉情监督员作用。加大新《准则》、《条例》学习宣传力度,让广大党员牢记高线、坚守底线。以新《条例》等党规党纪为戒尺,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减存量,遏增量,持续震慑。加强警示教育和日常监督,对违纪苗头抓早抓小,用纪律管住大多数。

优化信访举报工作。拓展信访举报渠道,发挥“随手拍”等便捷工具作用。延伸信访举报工作触角,主动、及时、有效收集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加大信访举报线索查处力度,坚决防止投诉无门、举报无果的情况发生,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典型事项公开曝光,及时回访反馈,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

理顺村镇财务体制。明确“村财乡管”的管理职责,紧扣村级账目“站所审计、会计代理、村民理财、收支公开”四大环节,加强审计监督,明确账务流程,堵塞村级财务管理漏洞。建立资产台账,及时反映资产使用及其变动情况。资金使用、开支等情况及时向群众公布。

加强权力运行监管。严格落实监督、民主、议事等制度,满足群众知情权。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对突出问题通过“电视问政”、“广场问政”、“村头问政”等方式及时解决。优化整合大调解中心、信访投诉接待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资源,构建为民服务系统工程,大力解决好基层权力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猜你喜欢

正风腐败问题问政
做好人大代表问政需要三个条件
新形势下我国腐败问题分析以及治理策略
网络问政节目应为公众所期盼
政教与自然:《诗经?北风》与变风的诗教意义
刍议医学科技新闻腐败问题
在正风肃纪中推动蔡甸地税事业蓬勃发展
新形势下企业应坚持不懈解决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杭州市村干部腐败问题及其治理研究
便民正风 彰显行业形象
『广场问政』应『去戏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