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效教学,“问”亦有道
2016-03-09杨伟
杨伟
[摘要]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科学地设计并进行课堂提问,就能及时唤起学生的注意,促进学生知识迁移,创造积极的课堂气氛,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本文以教学法和心理学为两条主线,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角度探究了提高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课堂提问;有效性;提问技巧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课堂提问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手段,更是“有效教学的核心”,由此可见,提出一个好的数学问题是增强数学课堂有效性的重要环节,数学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消除不恰当的提问,研究提问的类型、表达、候答、理答等策略及技巧,实现数学课堂提问的优化,点亮初中数学课堂.
“问”之无道,“学”亦无效
基于“问”亦有道的重要性,实际教学中,由于对课堂提问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数学课堂提问呈现的问题不少,我们可以称其为“问”之无道,下面列举其中一二:
1.口头禅式提问
有的教师漫不经心,问题未经精心设计,如“是不是”“好不好”,行同口头禅,发问是不少,甚至教师自问自答,但收效甚微,表面看来,学生兴致勃发,情绪高昂,课堂气氛热烈,其实,这样的提问不仅无益于活跃思维、解决教学问题,反而会使课堂结构松散,学生注意力分散.
2.随意性提问
一些教师,课前没有精心钻研教材,而是上课后想到什么就问什么,随意性很强,看似课堂热热闹闹,学生一问就会,实际上学生只是在应付教师的各种问题,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而且,由于提出的问题随意性很大,影响了教材的整体性和教学的连贯性,问来问去,教师不知所问,学生不知所云,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问”亦有道,“学”之有效
1.预设问题,重在设计推敲
课堂提问是为了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种手段,要使学生在这一目标中得到发展,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兴趣,教师在备课中要反复推敲,精心设计“好”问题“好”问题要从以下方面去推敲:
(1)两个“抓住”,精心提问
①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提问,所谓兴趣点,就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理解的知识点.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提问,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开始积极思索和主动探究,那么教学就成功了一半.例如在讲解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时,可进行如下提问:“已知△ABC是等腰三角形,AB=AC,若一不留心,它的一部分被墨水涂抹了,只留下底边BC和一个底角∠C同学们想一想,有没有办法把原来的等腰三角形ABC重新画出来?”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不是由教师给出,而是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想办法将原来的等腰三角形重新画出来,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状况,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兴趣.
②抓住知识的迁移性提问.许多数学知识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类似之处,其间有密切联系.教师可在学生回顾旧知识的基础上过渡到对新知识的提问,将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思维方式迁移到新内容中去.例如在讲“分式的通分”这一内容时,可先让学生回忆如何进行分数的通分,分数通分的依据是什么,分数通分的关键是什么,然后进行迁移性提问:什么是分式的通分?分式通分的依据是什么?分式通分的关键是什么?这样的提问能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借助思维定式帮助学生很快掌握知识,提高教学效率;又能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从而促使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牢固掌握知识.
(2)把握“两度”,适度提问
①频度,一讲到底被认为是“填鸭式”教学,是不足取的,而频繁的提问却往往借着“讨论式”的幌子而被人们容忍,事实上,提问过多不仅繁琐费时,而且会导致学生随大流,增大回答问题的盲目性,使课堂教学的重点不突出,难点得不到解决,从而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因此教师的提问次数应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②坡度.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要求教师在筹划课堂问题时必须抓住教材的整体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使提出的问题按知识点的难易级差递升,体现一定的坡度和有序性.例如“一元二次函数的图象性质有什么特点?如何根据这些特点求最大值、最小值?”这样的问题可以从直观例子人手,分层次提问.如可先问:“如何快速作出函数y=2x2,y=2(X-1)2及y=2(x-l)2-1的图象?”再问:“这些函数的最小值分别是多少?”及“若各小题中二次项系数分别是-2时,结果又如何呢?”等.
(3)贴近实际,形象提问
数学教材呈现给学生的大多数是抽象化的数学模型,数学教师如果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和生活背景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生活背景,学生就会感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例如学习“位置与方向”时,开始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有机会去北京的天安门游玩,而你不小心迷路了,你的手上只有一张地图,你会怎么做?”生活化的问题不仅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了,也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还使他们切实地感受到了数学就在身边.
2.课堂提问,巧在“恰当适度”
(l)把握提问火候,引发学生思考
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年龄特点、心理特点,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向学生提问,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他们的思维.
例如在讲“黄金分割”时首先就问:“在舞台上报幕员或独唱演员为什么都不站在台中央或台角?在美术、摄影方面,为什么画家和摄影师都不把画的主体形象放在正中?为什么成年女士喜欢穿高跟鞋?”连续提问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他们迫切想知道这种熟悉的生活现象,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凸现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2)选择提问句式,引导学生探究
在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接受、理解、思考水平与课堂发问选用的句式有较大关系,恰当的发问句式不仅能起到遍询诸生、温故知新、启发思维的作用,而且还能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认同,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教师无论是创设情境启迪思维,引导探究开阔思路,还是归纳演绎、概括新知都应考虑问句的形式.
(3)准备必要候答,给予学生耐心
教师在提问后,总希望学生能对答如流,如果学生不能很快作出回答,教师就会重复这个问题,或重新加以解释,或提出别的问题,或叫其他的同学来回答,根本不考虑学生是否要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形成答案并作出反应,
此时,教师就需要候答.候答是指从教师提出问题、指名回答到学生说出答案经历的时间,其本质是一种教学等待.这个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将已经内化的数学知识,从已有认知结构中提取并与问题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做出决策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真正有效的提问,必须有适度的候答,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
(4)及时反馈评价,树立学生信心
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要做好及时、客观、正确的评价,当学生的回答正确时,应及时给予肯定,再问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的想法”;当学生的回答不完全正确,教师要肯定正确的部分,而后探问其他学生“有没有补充或建议”;当学生的回答错误时,教师可用婉转的语言采取探问、转向或重新设问等教学处理策略,也能让回答错误的学生“体面”地坐下;当学生的回答和教师的预设不一致时,教师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善于接纳学生的新观点,让学生的智慧火花尽情绽放.
3.课堂提问,贵在自我反思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注意培养自己的反思习惯,提高对自身教学行为有效性的自我分析、评价能力,这种自我分析、评价,主要是教师对自己设计问题的难易程度、发问时机的选择把握.教师对课堂提问的有效评价是提高教师提问技能、增强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也是一个教师不断成长,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数学课堂的精彩不是教师表演得精彩,而是教师能够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内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的提问才是有效的提问,这样的数学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精彩的课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