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素质教育之我之见
2016-03-09武海英
武海英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青海西宁 810001
高校图书馆素质教育之我之见
武海英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青海西宁 810001
本文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如何利用自身优势,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
高校图书馆;素质教育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的决议提出,要加强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要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优良的品德。要实现这一目标,素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人的素质是多方面的,按教育的理解,素质是指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形成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它包括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这些素质构成全面的综合素质。显然,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一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情操,爱祖国,为人民,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二是具有科学文化知识、专业知识。科研知识、创新能力等。高校图书馆本身就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图书馆,学校素质教育就会失去一个关键的途径和重要场所,可以说图书馆本身就是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课堂。
1 高校图书馆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何谓素质教育?目前乃是理论界进一步探讨的课题,但是有一点似乎已达成了共识,既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是使其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其内涵包括;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政治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和业务素质教育等。也就是说使大学生在政治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知识,专业技术技能,思维创新能力及身体心理健康等各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自身素质得到全面提高。(1)
1.1 图书馆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
教师备课和教学,学生的课外学习和知识的积累,科研课题的开展及学术交流的进行,很多情况下都是以图书馆作为空间场所和内存纽带开展的,因而图书馆理所当然地就成为高校中最重要的文化活动中心之一。置身于图书馆,每个人都显得那么单薄,只是沧海一粟你能切身感受到自身知识的贫瘠,进而激发自己求知的欲望;在图书馆,每个人都可以变成一块海绵,尽情吸收人类积累的知识的甘泉;在图书馆里,在可以有选择性地于先贤交流,也可以和优秀的同辈对话,还可以在这里结识志同道合的人。
1.2 图书馆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组织的重要形式,那么图书馆则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内涵丰富、知识多样的第二课堂。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我们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不可能完全地表达和囊括学生应具备的所有知识技能。这就促使我们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必须依赖于第二课堂的全面开展,尤其是需要图书馆加以补充。图书馆拥有的丰富藏书、报刊等各种文献资料对于学生、教师起到了良师益友的作用。
1.3 图书馆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地
如果说课堂教学更多地是一种知识的传授过程,那么图书馆的阅读活动和其他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更多地是一种思想影响和熏陶过程,它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影响细致入微,这是高等学校中其他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境界。高校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学生在这个阶段,不仅要学知识。学文化,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做人,图书馆丰富的藏书,是学生学知识、学文化、学学专业、学做人的精神食粮。通过推荐优秀的文献资料,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也是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
2 高校图书馆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和方法
高校图书馆丰富的馆藏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馆藏质量直接影响到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发挥。文献资料也是一种精神产品,它通过外借、内阅和咨询活动,将文献的主题意识、价值取向、科学理性思维,深植在每个读者心中,使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实现对每个人的文化塑造。试看50年代一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几十年来激励着多少优秀青年为理想、真理去奋斗、拼搏?一套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启发了多少人对科学的兴趣、热爱和追求?一部好书可以带人步入科学的殿堂,一部坏书可以诱人步入罪恶的深渊,特别是对青年学生影响更甚。因此,高校图书馆采访人员必须严格把好文献资料采购关,切实防止格调低下、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书刊文献进入高校图书馆。要优秀作品,让健康有益的书刊文献占领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和空间,为大学生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食粮。同时,高校图书馆要调整藏书结构,完善藏书建设,在根据自己的性质、任务,系统、重点收藏教学、教研所需专业文献资料的同时,还要根据素质教育的需求,注意到藏书的兼容性和结构性的和理性,广泛而又选择地入藏各文种、各类型、各专业、各载体的文献资料,满足大学生对各种文献的需求,保证对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2.2 提高馆员素质是图书馆进行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
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离不开图书馆,这一点已经得到教育界人士的广泛认同。高校图书馆在加强全面自身建设中,“馆员素质”建设至关重要,没有高素质的馆员,图书馆就不可能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目前高校图书馆应着力加强馆员的三大素质建设:(2)
(1)观念素质。第一树立平等观念。馆员服务,“爱”字当头,注意感情投资,追求师生间情感的交流与和谐,对学生的说教要严而有度,严而有情。馆员只有在情感上获得学生的认同,才能使服务及育人工作落实到实处;第二树立引导观念。馆员要明确意识到在素质教育中自己地位作用的变化。馆员已不再是机械地为学生提供资料,不再是单纯的信息传递者。馆员应当是帮助学生在自学道路上迅速前进的向导,应教会学生自我学习的本领;同时,官员要着力养成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人梯”精神,因为这种精神在服务过程中也时时刻刻影响、感化和教育着学生,对学生身心素质及思想品德素质的养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知识素质。图书馆员坐拥书城,每天与信息为伍,以知识相伴。若不具备良好的知识素质,将无能力为读者“书山”引路,“书海”导航。因此,为了拓展知识视野,主观上,每个馆员都应该根据自己的薄弱环节,规定自己的“充电期”。客观上图书馆要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有计划。按步骤分期批地对馆员进行在职业务培训。或在科研就学深造等方向创造一定的方便条件,使馆员具备即能全面理解馆藏特色、了解学校重点学科文献需求。又能熟练掌握一门专业基础知识及相关文献知识。掌握计算机检索技能,具有较强的文献研究能力等方向的素质,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3)能力素质。在新的教育形式下,大学生从追求“学多少”发展到“怎样学”,这些。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施教者本身――图书馆员首先要具备信息素质教育的能力,包括信息获取教育能力,只有这样,才可能在读者教育中,将获取信息、利用信息这一终身学习的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把图书馆服务中的从满足读者的文献需求上升到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这一素质教育的高度。
2.3 营造良好环境是图书馆开展素质教育必要途径
图书馆在有好书的同时,还要努力营造一个好的环境。这个环境不仅有利于读书学习,其本身就有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的内涵。首先,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情景环境,让学生在其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内在素质。如;把阅览室、借阅室等布置的清新雅致,处处体现文化品味、渗透文化气息,对于学生来说这就是一种教育。我们要从细微处入手,全面营造这一种环境。如;图书馆悬挂一些名人肖像、格言是各高校的普通作法,不同的是做得细致程度不同,如果我们在各主要学科领域都挖掘出其顶尖人物和至理名言,并按图书存放的不同区域悬挂,效果肯定会比千篇一律地只廖廖悬挂几幅爱因斯坦级的人物肖像好。其次,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如:制止学生代占座位、劝导学生不能大声交谈,不允许男女勾肩搭背等等,这既是保证良好学习环境的需要,又是对学生进行基本道德素质的教育过程。第三,以工作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影响学生。教职工的师范作用对学生无疑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图书管理人员这一作用自在其中。他们认真负责的精神、热情服务的态度、严谨求实的作风和虚心好学的品质,势必无意中留在默默读书人的脑海之中,对学生势必起到持久的熏染作用。
2.4 现代化手段的应用是图书馆提高素质教育的有利条件
高校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为大学生素质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如果说传统教育强调了培养学生“学了多少”,那么,素质教育强调的则是培养学生“怎么学”。而高校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后,大学生只要拥有一台电脑,便可通过电子图书馆的远程教学,在任何时间都能接受高等教育,学到大学生在校学习的所有课程,修得学分。获得学位。美国费蒙特大学图书馆馆长Rebecca Marfin 分析了现代高等教育的变化,指出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学习环境正在形成。高校图书馆就是营造这一新的教育环境的最好场所。随着中国教育与科研网及因特网在大学校园的开通,网络教育倡导自助学习,使大学生子自己查阅电子图书资料,根据自己的实际确定完成学业所需的时间和进程。网络教育倡导多样化,学生可以利用图书馆视听资料、多媒体,通过网上人文知识社会化、产业化运作以影响大学生休闲趣味、艺术修养、道德规范乃至生活信念。通过网上世界名曲欣赏、名画艺术品鉴赏等,享受到高雅的文化教育。高校图书馆网上丰富多彩的世界将日益影响着大学生主体的全方位的素质教育。
总之,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时代赐予的光荣使命。同事,素质教育对高校图书馆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高校图书馆要求强化其教育功能,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条件,积极围绕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开展工作,把高校图书馆真正建设成为提高大学综合素质的重要基地,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RG251.6
A
1672-5018(2016)10-3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