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临床分析
2016-03-09黄丽李宝瑞曾海燕
黄丽 李宝瑞 曾海燕
广元市第四人民医院 四川广元 628000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临床分析
黄丽 李宝瑞 曾海燕
广元市第四人民医院 四川广元 628000
新生儿听力损伤为常见的出生缺陷的之一,正常分娩新生儿发病率0.1-0.3%,NICU可达5%。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早期发现听力障碍的有效手段,只有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才可以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现将我院2015 年1 月至12月出生的新生儿的听力筛查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及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1月--12月共筛查新生儿2011例,男孩1184,女孩827。其中高危28例,包括低出生体重儿、颅面部畸形(外耳道畸形)、缺血缺氧性脑病、高胆红素血症、孕早期病毒感染及听力损伤家族史等。
1.2 筛查采用仪器丹麦MADSEN公司的耳声发射分析仪(瞬态声诱发耳声反射transit ecoked otoaocousticemission,TEOAE)。刺激声为短声,速率80次/s,强度为70-80dBpeSPL,信号叠加50-260次。测试时,周围坏境处于安静状态,噪音分贝≤40dB。测试前,用棉签清理外耳道分泌物(胎脂、羊水),向后牵拉耳廓,轻轻地将后下牵拉,置入耳塞。放入探头时动作应轻柔,不可用力过猛损伤耳道。测试时患儿均处于熟睡状态,测试耳朝上。对首次检测未通过的新生儿,三天内复查,结果仍未通过者,视为初查未通过,嘱其家长于新生儿出生42d 后进行复查,经复查后仍未通过的患儿建议到上级医院行AABR检查或其他检查,然后诊断。
2 结果
2015年1月- 12月我院活产新生儿2020例,完成听力筛查2011例,筛查率为99.5%,初筛通过率93.3%(1878/2011);应复筛135,实际复筛133,复筛通过率96.2%(128/133);转诊5人,确诊听力损失2例。
3 讨论
听力障碍是新生儿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位居五大残疾之首。听力障碍婴幼儿由于语言发育最重要和关键时期缺乏语言刺激和环境,导致聋哑残疾,导致语言和言语障碍, 学习困难,社会适应能力低下等心理行为问题,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负担[1]。
首先我们要加强宣传,让家长知道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重要性,。以提高初筛、复筛率。对于初筛未通过患儿家属要正确解释筛查结果,以免造成家属的心理负担。其次对于复筛未通过者进行转诊。已确诊听力障碍的儿童,要引导家属在6个月前佩戴助听器,并长期随访患儿听力及语言能力。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尽可能减少听力损失对儿童的不良影响,从而提高患儿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这才是我们筛查的目的。
总之,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实施将为减少我国耳聋残疾人起到积极的作用,对提高听力障碍婴幼儿的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1]Desloovere C1, Verhaert N2, Van Kerschaver E3,et al.Fifteen years of early hearing screening in Flanders: impact onlanguage and education[J]. B-ENT, 2013, 21:81-90
R764
A
1672-5018(2016)10-32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