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在预防初产妇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6-03-09云恩芳
云恩芳
安顺市平坝区人民医院 贵州安顺 561100
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在预防初产妇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观察
云恩芳
安顺市平坝区人民医院 贵州安顺 561100
目的:观察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在预防初产妇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8月于我院行阴道分娩的120例初产妇临床资料,按有无采用产后预测评分表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未应用预测表,行常规护理,观察组(65例)应用预测表,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后出血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7.69%比对照组30.91%低,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总满意度95.38%比对照组72.73%高(P<0.05)。结论:初产妇应用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降低出血率,减少出血量,且提高产妇满意度。
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初产妇;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并发症之一,可引发产妇感染、贫血或减少乳汁分泌等不良现象,甚至可致死亡,严重危及产妇生命安全[1]。我院对收治的120例初产妇采用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再根据高危产后出血因素筛查结果行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8月于我院行阴道分娩的120例初产妇临床资料,均为单胎;按有无采用产后预测评分表分为两组,观察组65例,年龄22-38岁,平均(26.14±2.13)岁,孕周36-40w,平均(38.15±2.24)w,体重48-68kg,平均(52.36±5.14)kg;对照组55例,年龄20-39岁,平均(28.10 ±2.42)岁,体重 50-67kg,平均(55.21±5.31)kg;对比两组基线资料未显示统计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入院后,护士密切监察产妇孕况,安抚产妇耐心待产,多与其交流,放松精神,告知产妇孕期注意事项,在娩出胎儿前肩后按医嘱为产妇肌注20U缩宫素。观察组行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入院评估:产妇于入院后结合其病史、妊娠情况、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评估孕情,按评估结果为产妇做对症治疗,提前备血;产妇评分≥1分,宫口开3cm,则送入产房,助产士用预测表评估产房分娩期,按评估结果采取对应防护措施。②护理措施:心理护理,护士为产生介绍分娩知识及相关事宜,说明产后出血预测评分目的,告知家属评分结果,待商量后酌情告知产妇;助产士多关心产妇,尽量满足其需求,多与其交流,予以安慰、鼓励,成功娩出胎儿后告知产妇。产程护理,做好急救措施,禁脐带过早牵拉,助产士为产妇按摩子宫,注意胎盘剥离征兆,记录子宫收缩程度、宫高、出血量。行为指导,宫缩时,嘱产妇侧卧、深呼吸,助产士抚摸、轻捏其脊柱、腰椎部或四肢,告知产妇注意保暖,宫缩期间护士轻微掐、捏、牵拉产妇乳头予以刺激,1-2min,出现宫缩时停止,缓解宫缩后继续刺激。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观察两组产后出血情况;根据我院设计的调查表评定两组产妇满意度,从护理的态度、技巧及质量等方面评价,总分100分,满意:>90分;较满意:80-90分;不满意:<80分;总满意度=(满意+较满意)/总数×100%[2]。
1.4 统计学应用
数据用 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t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x2检验,P<0.05,表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产后出血情况比较
观察组产后出血共5例,产后出血量(320.44±100.17)ml;对照组产后出血共17例,产后出血量(476.58±159.13)ml;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7.69%比对照组30.91%低,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产妇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满意52例,较满意10例,不满意3例;对照组满意32例,较满意8例、不满意15例;观察组产妇总满意度95.38%(62/65)比对照组72.73%(40/55)高(P<0.05)。
3.讨论
子宫收缩乏力、凝血功能障碍及软产道裂伤等均是造成产后出血的原因,其中宫缩乏力是常见病因,胎盘因素、多胎及巨大儿等均可引起宫缩乏力[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7.69%比对照组30.91%低,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提示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的应用可有效预防产妇产后出血。分析其原因可能如下:通过应用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可筛查出高危出血人群,针对危险因素,比如妊娠高征、贫血或妊娠合并症等,予以积极治疗措施,改善疾病;临产时,助产士密切监测全产程,针对性予以护理干预,从而可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出血发生率。同时,护士根据评估结果,对产妇实行抚摸、乳头刺激等护理措施,在产妇第二、三产程,助产士对产妇乳头按、捏刺激,有利于分泌内源性宫缩素,以缩短产程,减少出血量[4]。通过对产妇抚触脊柱、腰椎部或四肢,对神经纤维产生刺激,阻碍细小神经纤维传导痛觉感,消除产妇紧张情绪,放松骨骼,加强产妇分娩信心,提高产妇分娩配合度,促使子宫平滑肌平衡收缩,缩短产程,减少出血[5]。另外,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总满意度95.38%比对照组 72.73%高;提示护士根据产后出血预测评分结果进行护理干预,可提高产妇满意度。护士于产妇入院后对其孕况采用预测表评估,做好产前指导工作,并对产妇实施心理疏导,以缓解分娩紧张、压力,消除产妇负性情绪,可减少继发宫缩乏力发生,从而预防产后出血发生,提高产妇满意度。
综上所述,初产妇应用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减少出血量,使产妇满意度提高,值得推广。
[1]毛秋葵.改良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2):1656-1657.
[2]刘文秀,李红兰,练碧湖,等.护理干预预防产后出血在阴道分娩产妇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6,37(z2):274-276.
[3]邓华艳,洪涛,贺英英,等.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在预防初产妇产后出血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1):77-78.
[4]麦桂霞,赖翠婷,江妙珍,等.改良“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效果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8):1245-1246.
[5]李正俭,黄伟嫦,陈慧等.改良式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临床应用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3):120-121.
R473.71
A
1672-5018(2016)10-09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