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医妇科学教学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2016-03-09缪江霞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香港沙田区
缪江霞(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香港沙田区)
香港中医妇科学教学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缪江霞
(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香港沙田区)
中医妇科学;香港;教学方法;问题与对策
中医妇科学是一门临床主干学科,是香港中医师执业资格考试的主要临床考试科目。笔者曾经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妇科教研室工作十余年,从2005年至今又在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工作,主要从事中医妇科学的教学和临床工作,深感二地的医疗环境和教学目标大不相同,教学面临的挑战各异。笔者在解决各类问题时逐步积累了一定经验,制订出一些对策并付诸实践,取得较好的效果。
1 香港中医妇科学教学面临的问题
1.1香港“纯中医”的医疗环境根据香港《中医药条例》,中医学院的本科或硕士毕业生,必须参加并通过由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举办的执业资格考试,才可申请成为注册中医师而执业。根据香港《注册中医师专业守则》,注册中医师采用的治疗方法,应依照以传统中医药学为基础的原则,开出中药材或中成药的处方,不能用西药治疗,因此,香港中医必须采用“纯中医”的治疗方法。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必须与中医医疗环境相适应。
1.2中医妇科学内容繁多与学时不足中医妇科学博大精深,包括经带胎产杂五大类疾病,内容较多。但香港中文大学每年两个学期,每个学期只有13周,中医妇科学只有52个学时,与内地的中医妇科学课时比较,明显不足。
1.3教材不统一香港地区的大学教育不规定用什么教材,教师有自主权。中医学院在香港成立的历史较短,没有自己的教材,采用的均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中国内地中医院校的教材,发展和更新很快,从五版到了八版,各版的特色不同。一般来说,最新版教材较能反映学科知识的发展和临床的需要。虽然香港中医师执业资格考试没有规定选用哪一套教材,但很多考题的内容来源于五版。
1.4学生中文基础较差,年龄参差中医妇科学以中文教学,对学生的中文水平要求较高,尤其对《内经》、《金匮要略》等古代经典有关妇科病的条文的理解,更加需要深厚的中文背景。香港本科学生普遍英文基础好,中文较薄弱。硕士研究生班学生的本科学历都是非中医学专业,再加上年龄较大,25~60岁,记忆力较差,所有这些因素都给教学增加了难度。
2 教学对策
2.1加强中医妇科学的理论教学
2.1.1把握中西医学知识的教学比例中医学院的学生,所学当然应以中医知识为主。在内地中医院校,中、西医学课程的比例不等,分别有五五、六四、七三不等。基于香港纯中医的医疗环境和中医妇科学学分的限制,西医学的知识不可能讲述太多,笔者以八二的比例分配,即中医内容与西医内容的比例为8∶2。西医知识侧重于临床应用,例如讲述现代诊断检查技术、化验单的临床意义、治疗最新进展、中西药的相互作用、中西医各自的优势等。这样使得学生认清中医妇科的优势和不足,取长补短。
2.1.2选择合适的中医妇科学教材纵观中医妇科学教材,五版的中医理论较完善,证候分析详尽,理法方药合理。但书中现代医学检查的内容不足,鉴别诊断论述不详,且缺少调护方面的内容。七版以后的教材增加了相关内容,但是西医内容略多,显得头重脚轻。针对香港的临床实际需要和执业考试要求,选择一本既能切合临床又能满足考试需要的教材尤其重要。所以在教学中,笔者选择以五版教材中医内容为蓝本,再依据最新版教材的内容,适量补充现代诊断和鉴别诊断知识以及调护要点,以资权衡。
2.1.3强化基础理论知识基础理论训练不仅仅有赖于中医基础学、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基础学科的教学,还必须在临床科目中不断加深理解并巩固深化。在中医妇科学教学中,布置学生在课后背诵《内经·上古天真论》中有关女子肾的论述的原文,讲到《傅青主女科》的方剂时引用该书原文并详细讲解,以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古代妇科专著。教学中也强调肾和胞宫的理论、肾肝脾的生理作用和病理特点、冲任督带在调经种子安胎中的作用、妇科病治疗特色等。
2.2加强中医妇科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训练
2.2.1以案例教学培养临床思维在中医妇科教学中,经常通过案例教学来加强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主要采用三种形式:①名家医案赏析:通过分析名家的临床思辨过程及理法方药特色,让学生博采众家之长。例如:癥瘕的辨治,通过列举岳美中用水蛭配山药治癥积案、张锡纯治癥瘕案、王渭川治癥瘕案、赵绍琴治子宫肌瘤案、施今墨治宫颈癌3期等名家医案,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医药治癥瘕的不同方法和显著成效。②临床验案分享:以笔者临证中的典型病例和有效病例为例,在课堂进行示范分析和讨论,阐述临证思维过程和证治体会,分享临床经验,更加生动直观和真实地还原临床思维过程,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临床要领。③课堂诊疗示范:预约一至二名患者到课堂,教师示范如何望、闻、问、切,如何与患者沟通交流,如何抓住辨证的要点进行辨证,如何确立治法和处方用药。还邀约患者在课堂复诊,让学生亲自体会诊治的疗效。这些实例,不仅使学生体会到基础理论如何得到临床应用,而且切实的疗效加强了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和热忱,同时也训练了临床思维,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2.2早临床、多临床,加强临床见习与实习临床见习和实习是中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中医理论知识和提高临床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早临床、多临床是本学院特色。我们在新生入学第一学期,还未正式学习中医课程前就安排了见习,每个学期有10天见习时间,学生通过临床各科跟诊,通过运用望、闻、问、切获取病例资料,分析疾病的病因病机、病机转化规律,提高了做出正确的病名诊断及证候诊断的能力,并对临床各科常见病证的治法、方药、预防调摄措施等有了初步的了解,为未来学习临床科目及临床实习打下了良好基础。为了提供尽量多的实践机会予学生,学院安排了一年半的实习时间,比其他院校一年的实习期要长。第一年的实习在广州和深圳,以轮科为主,中医妇科实习2个月时间,病房和门诊各1个月。最后半年的实习,学生可以选择感兴趣的专科实习,地点可选香港或内地,许多学生也会选择中医妇科作为专科实习。通过长时间的实习,学生巩固了中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医学理论以及中药、方剂学等基本理论知识的临床应用,并能熟练掌握中医临床各科常见病证的临床特点、辨证论治、诊疗技术和急、重症的处理以及与中医学有关的现代科学技术和西医学的基本知识;熟悉了内地及香港医疗运作模式。
2.3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形式和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列表归纳,有助于记忆。中医妇科学教材中证型相对简单,但是方剂相对复杂,同证型不同方剂普遍存在,难以记忆,尤其对于一些大龄或40岁以上高龄的学生而言,背诵更是一个难题。为了加强妇科方剂的记忆,在教学中对异病同证不同方的方剂通过列表作出详细的比较,明析异同的原因,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也会不定时在课堂提问方剂的组成,并把妇科的方剂编成歌诀,朗朗上口,也方便背诵。
融合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如通过综合使用案例教学、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启发式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把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幽默,把填鸭式的灌输变为主动式的接收。突出授课重点,在有限的时间内,重点讲述常见病种和中医治疗优势病种,如月经病、带下病、产后病、妊娠病中的胎漏、胎动不安、滑胎、杂病中的癥瘕和不孕症等。
自学与讲授结合。中医妇科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课堂上不够时间讲述的部分妊娠病、前阴病、产时病,教师常会精密梳理,把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有条理地整理出来,供学生自学参考。或者通过对未讲解的病种作病案讨论,间接督促自学相关内容。
课堂教学与课外导修互补。在课后增加导修课是弥补课时不足的另一个途径。在课时外每星期另设二节导修课,重点作病案讨论及解答学生问题,形式不拘,可以集体讨论,又可单独辅导,既促进了师生情谊,又加深了课程理解,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香港中文大学有一个网络教学平台BLACKBOARD,在这个平台师生可以充分交流,教师把PPT课件、妇科检查、体检、产检视象或教学录影等相关学习资料放上网,学生可以自由下载和学习,而且教师也可以观察到有多少学生已经学习过,学生也可对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教学模式多样化、趣味化、互动化,并可加强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2.4重视地域因素和岭南特色罗氏妇科的学术思想充分体现了岭南妇科的精髓,在岭南地区包括香港的应用甚广。罗元恺教授是岭南妇科的杰出代表人物[1],他创制的多首妇科经验方,如滋肾育胎丸、二稔汤、田七痛经胶囊、橘荔散结片、罗氏内异方等等,充分体现了岭南妇科用药的特色,为岭南中医妇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罗氏妇科的学术思想主要包括[2]:扶正则先后天并重,重视调理肾与脾;益气与养阴兼顾,重视养阴保津和益气。祛邪则清热与化湿并行,活血与行气相兼。处方则经方与时方结合,不落窠臼;用药则南药北药并蓄,温和不峻。香港位处岭南之南,湿热、脾虚、阴伤导致妇科病非常常见,所以在中医妇科学讲课过程中会适当介绍岭南流派的学术理论。另外,岭南人也非常重视食疗及调护,煲汤及凉茶成为平常人家的养生习惯,所以在妇科病的调护中增加食疗的内容,更切合临床的需要。
3 结语
香港和内地医疗与教育制度不同,如何在香港的“纯中医”环境下完善中医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临床能力,是我们中医教学人员面临的课题。期望我们因时因地的“传道授业解惑”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中医妇科学的知识,掌握中医临床的技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1]罗颂平,张玉珍.罗元恺妇科经验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87.
[2]缪江霞,罗颂平.从罗元恺经验方探析岭南妇科用药特点[J].香港中医杂志,2011(4):48-50.
(编辑汤敏华)
R271
B
2095-4441(2016)01-0128-02
2016-02-26
缪江霞(1966-),女,汉族,江苏无锡人,中医妇科博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生殖调节的研究及围绝经期病证的中医药治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