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话语修辞研究

2016-03-09汤云莹

甘肃开放大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修辞

于 琼,汤云莹

(1.福州大学 至诚学院,福建 福州 350018;2.福建农林大学 金山学院,福建 福州 350018)



网络话语修辞研究

于琼1,汤云莹2

(1.福州大学 至诚学院,福建 福州350018;2.福建农林大学 金山学院,福建 福州350018)

[摘要]基于网络社交媒介的互动沟通模式彻底颠覆了传统媒介的“广播”模式,该模式的兴起加快了网络话语的产生、传播和消费。基于社会民生问题生成的网络话语可以从一个网络社区传递到其他相似或不同的网络社区;网络话语是普通民众表达利益诉求的直接而迂回的方式;是对社会发展走向的一种关注和推进社会公平、公正的心理期待。

[关键词]网络话语;修辞;利益诉求

21世纪初,互联网技术和网络社交媒介的迅猛发展不仅为现代人的沟通交流提供了便利性和丰富性,而且极大地改变了人们沟通交流的方式。同传统媒介(报纸、广播、电视和杂志等)与受众单向度的交流方式相比,基于网络社交媒介的互动沟通模式(以博客、微博、微信和论坛等网络社区为基础)彻底颠覆了传统媒介的“广播”模式。新的沟通模式的兴起加快了网络话语行为和网络话语内容的产生、传播和消费。网络话语行为和内容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吸引了不同研究者的关注。有些研究者(如,宋铮[1]、邹慧民[2]、许谦[3]、林纲[4]、赵万里[5]、王红璐[6]、刘和林[7]、李慧[8]等)尝试从传播学和语言学角度对网络话语的行为、话语权、特点、影响或意识形态等方面进行探讨。然而,少有研究者基于话语产生的背景从修辞视角来关注目前的网络话语。本文从网络话语产生的社会语境入手,聚焦网络话语段子文本中的文体特征,尝试从网络话语的修辞主体、修辞方式和修辞效果三方面进行分析,发掘网络话语背后的利益诉求。

一、网络话语产生的社会语境

2003年7月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发布了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Shayne Bowman and Chris Willis)联合提出的 (自媒体)研究报告。他们认为,自媒体是普通大众在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的依托下,提供与分享他们自身事实和新闻的一种途径。根据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的定义,自媒体给普通大众(即网络使用者)提供了一个划时代的广阔平台,普通人可以随时随地分享他们自身或身边的事实新闻。他们还指出:“操作简便的网络发布工具、永久性网络连接和不断强大的移动设备使得网络用户能在新闻和消息的创造和传播中成为积极的参与者。”[9]当然,分享的内容既包括他们支持的积极正面的事实或事件,也包括他们所极力反对的消极负面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后者,会在短时间内,传遍国内外不同的社交网络社区。

网络话语借助各种形式的社交网络媒介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以智能设备和新科技为载体,通过互联网进行快速传播成为网络话语的区别性特征。资讯信息以文字、图片、动漫、音频或视频等众多形式的结合传播,是网络话语的另一特点。此外,网络话语的传播和消费群体多元,不受阶层和职业等因素的限制。网络话语的传播扩散不受官方机构的制约,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网民或者网络使用者的言论自由。可见,在社交媒体的推动下,网络话语不仅可以避开“主流媒体”声音的挤压,更为普通民众的声音传播和扩大提供了通道。网络话语的出现,使多种声音交织混杂,契合了孕育它的时代语境。

施旭认为:“在进行语境研究时,我们还必须清楚一点,那就是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10]作为发展中国家,势必面临许多历史原因造成的遗留问题,也同时面临由于改革和发展而产生的新问题。社会问题的不断凸显和增多,在相当程度上指向了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焦点,也由此投射到网络话语的行为和内容上来。从社会问题的角度来看,网络话语会涉及环保、生态、婚姻、教育、伦理、腐败、内政外交、服务、人权、民生安全、住房保障和娱乐等方面。

二、网络话语的修辞主体

谭学纯和朱玲认为,修辞活动是“言语交际双方共同创造最佳交际效果的审美活动”[11]。从理论上来说,修辞活动包括表达者和接受者两个不可或缺的修辞主体,但网络话语修辞的表达者和接受者很难判断。一则网络话语从生成到传播再到消费,速度快、范围广、受众复杂,想要确定究竟是谁在言说而谁又在接受往往不得而知。在社交媒体上引用或转发率很高的段子和帖子往往很难确定制造者的真实身份。严格地讲,修辞表达者可能是非网民也可能是网民。“网民”自然成为修辞表达者的公开或公共身份。由于“自媒体”强有力的传播力量,人们在网上和网下生活的界限也逐渐呈现出模糊的态势。网络话语修辞的接受者大部分应该是网络社区的网民,同时也不乏不使用网络的其他间接受众。

三、网络话语的修辞方式和效果

(一)辞格运用

辞格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让网络段子更具表现力和传播力。其中双关和仿拟的灵活运用能使网络话语修辞更加生动形象。例如:

(1)2012年“敢动中国”和“中国敢动”名单新鲜出炉: 一、“敢动中国”获奖名单:1.日本、2.菲律宾、3.朝鲜、4.韩国、5.泰国、6.帕劳、7.印尼、8.缅甸、9.索马里海盗、10.尼日利亚。二、2012年度“中国敢动”获奖名单:1.临时工、2.拆迁户、3.外来务工人员、4.乡村医生、5.流动商贩、6.游行群众、7.薄熙来、8.捐款、9.公积金、10.养老保险。

(2)沁园春·上班

上班路上,千里车流,万里人潮。望大街内外,车行如龟,司机烦躁,一步不动,总是红灯憋出尿。交通如此多焦,引无数大款上公交。惜奥迪A6,慢如蜗牛。奔驰宝马,无处发飙。一代天骄,兰博基尼,泪看电驴儿把车超。俱往矣,还数自行车,边蹬边笑。

例(1)中,修辞表达者巧妙利用了“感动”和“敢动”二词的谐音,构成了语音双关,把受众从一个熟悉的电视节目引入一个令人诧异但又具有一定合理性的事件中去。“敢动中国”和“中国敢动”虽然只是两个词汇的前后位置变化,却折射了中国政府近年来遭受周边国家的挑衅局面和某些政府派出机构对弱势群体粗暴执法、滥用权力,这种形象受到广大网民的诟病。例(2)这首仿拟诗中用调侃自嘲的方式反映出城市交通拥挤为上班族带来的不便,让读者在忍俊不禁中体会和思考现代城市生活的另一面。

(二)互文性运用

互文性也在网络话语生成和传播过程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由符号学家克里斯蒂娃(J.Kristeva)首次在1986年提出。她认为,新语篇包括的词汇都是从对旧语篇的吸收和改造上得来。关于互文性的划分,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见解。本文采用辛斌教授的二重划分:具体的互文性(specific)和体裁的互文性(generic)。“具体互文性指一个语篇中的有具体来源的(有名有姓的或者匿名的)他人话语。”体裁互文性“指的是一个语篇中不同体裁、风格(style)或者语域的混合交融。”[12]6-10体裁互文性现象也经常出现在网络话语之中,对于话语在网络空间的传播起着相当积极的作用。

网络话语段子与名人诗词互文,而且诗词大多都是普通民众耳熟能详的,这样的处理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也有利于在网络社区的持续传播。例如:

(3) 一行白鹭上青天,老子挤在最中间; 借问酒家何处有,又被堵在收费口。犹抱琵琶半遮面,车上忘带方便面;天生我材必有用,五个小时就不动。寒雨连江夜入吴,高速路上看日出;两岸猿声啼不住,家里不住车里宿。路见不平一声吼,高速路上来溜狗;万里山河一片红,欢喜出门个个熊。

(4)男一夜未归第二天早上到家,妻以为有外遇怒问何故。男:昨夜路口遇一黄灯闪烁不停一直等到早上六点才恢复正常,闯黄灯扣6分,路口倒车扣9分。妻:为何不打电话?男:打电话扣3分!冻得直哆嗦,妻问:在车内,何故冻成这样?答:下了一夜的大雪,我在外不停擦号牌,遮挡号牌扣12分。

例(3)中的诗句分别摘自杜甫的《绝句》、杜牧的《清明》、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将进酒》、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和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最后两句分别演化自《好汉歌》歌词和特殊年代名为“全国山河一片红”的罕见邮票。值得注意的是,每两句形成一个意义片段。前句通常是互文原句,后句是真实表达。显然,互文的出现,既起到吸引受众的作用,又在对比中形成期待落空这样的巨大心理反差。互文性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在例(4)中,该日常对话中夹杂了有关最新《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的专门用语。丈夫巧妙地引用交通法规来规避一夜未归可能引起的家庭摩擦,也反映出新交通法规的试行为车主们带来的突然影响。同时,日常对话和交通法规用语的共存也部分揭示了国人当下的婚姻状况,耐人寻味。

辛斌认为,互文性“是作者有意识使用的一种修辞手段;他们策略性地指涉其他语篇,目的是促成特定的读者反应”[12]6-10。在以上案例中,表达者策略性地指涉其他语篇,目的就是激发具有相同经历和感受的受众产生认同感,以期获得更多受众的回应、参与和转发。

(三)叙事视角

叙事是一种被运用于文学或非文学话语中的写作手段。它关注的是事件被叙述的视角和先后顺序。叙事视角在网络话语段子中也有体现。例如:

(5)广东一伙劫匪在抢劫银行时说了一句至理名言:“通通不许动,钱是国家的,命是自己的!”大家都一声不吭躺倒。(这叫观念转换。改变原有固定思维方式。)……银行行长看到新闻联播后激动地对主任说:“妈的,你小子可以,胆儿够肥的啊!”主任笑而不语,如卸重负暗自心想:“妈的,终于通过劫匪把买中石油股票的窟窿补上了。” (这叫抓住机会顺势而为,且要敢于冒险。) 各位如果你看了,并且笑了,请您分享到朋友圈,大家一起乐轻松下。

在例(5)中,首先,叙述者采用了全知视角。大量的直接引语说明叙述者既知道劫匪和银行负责人说了什么,也知道银行主任在想什么。故事结尾处,银行主任“如卸重负暗自心想”说明叙述者可以自由进入银行主任的内心世界。其次,尽管全知视角的叙述者按照时间顺序交代事件发生的全过程,但叙事结构并非劫匪最后被警察抓捕这一传统路径,而是大家相安无事,皆大欢喜。每部分情节以对话结束,而每个对话的结尾让受众心理期待落空,有力地增强了故事的可读性。再次,如同运用全知视角的传统小说一样,叙述者会在每轮对话末尾和故事的结尾处站出来亲自点评,提醒读者读懂对话。如此叙事安排让读者去反思美丑颠倒、正义与非正义颠倒的社会畸形心理。

四、网络话语修辞背后有利益诉求

表面看来,网络话语起着娱乐化的作用,让受众在阅读中开心一笑。但从它产生的社会语境和传播内容来看,网络话语显然并非简单地满足受众的娱乐需求,而是在于激发目标受众和潜在受众对众多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体验、认同和行动。这就构成了网络话语生产者努力实现他们利益诉求的心理路线。

王四新指出:“互联网上普遍存在的电子邮件服务、电子公告栏、在线聊天和网络博客等都支持用户以匿名的方式参与其中,使公众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参与各种公共讨论,并可以通过言论来改变自己在网络社区的不同地位和不同层面的公共决策,实施改变现实生活中不合理的政策和法规。”[13]因此,例如“博客”“微博”“人人”“QQ”“微信”等社交网络媒介都成为利益诉求扩大的重要推手。这样,基于社会民生问题生成的网络话语可以从一个网络社区传递到另外相似或不同的网络社区,最终形成网络话语诉求的“蝴蝶效应”。

至此则出现一个问题:不诉诸法律反倒诉诸网络社交媒体真的有助于大众民生问题的解决吗?如此迂回的做法,或者说如此直接的解决方式,正是借助于网络媒介平台,有助于同一网络社区内或者不同网络社区间社会资本的扩大和积累。罗伯特·帕特南在 “Tuning in, tuning out: The strange disappearance of social capital in America”一文中认为,“社会资本”是包括网络、规范和信任等构成的社会生活特征,能使参与者一起有效地追求共同利益。网络话语是在社会问题的推动下形成的。网络使用者将民生问题在不同社交媒介上发布会产生两种结果。其一,具有相同社会生活经历的受众会与之建立联系;其二,不同网络话语生产者之间也会产生互动式联系。这两种互动式联系的混杂存在,让网络话语生产者即网络话语的表达者拥有了无限可能的受众或接受者。同时,社会资本的进一步积累和扩大,有助于推进共同社会利益问题的解决,例如腐败行为得以惩戒,食品安全有所保障,环境治理有待好转等。

五、结语

网络话语既是变革中的社会问题的折射,也是普通民众表达利益诉求的直接却又迂回的行为方式的体现。该话语方式轻松的调侃和讽刺性的批判揭示出社会热点问题,有利于增强更多民众维护自身利益的意识。网络话语中辞格、体裁互文性和具体互文性以及叙事方式的采用,契合了普通民众在社会变革时期渴望实现公平、公正等利益的愿望。网络话语关于当前社会问题的批判和嘲讽,是以“网民”公共身份出场的广大民众对社会发展走向的关注和推进社会公平、公正的心理期待。不可否认,网络话语在生产和传播中也没有摆脱一些粗俗、格调不高,甚至把社会不良现象及影响蓄意放大等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宋铮.后现代主义文学网络话语[J].宁波大学学报,2001 (3):28-30.

[2]邹慧民.语境模型与社会身份认同[J].当代中国话语研究,2009(1):100-113.

[3]许谦.从符号学的视角探究网络话语符号体系的形成与特征[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2):73-75.

[4]林纲.网络新闻话语与话语权变迁[J].社会科学家,2009 (11):151-154.

[5]赵万里,王菲.网络事件、网络话语与公共领域的重建[J].兰州大学学报,2009(5):112-119.

[6]王红璐.从网络话语看汉字写词的新方式——论谐音字在网络话语中的盛行[J].枣庄学院学报,2011(3):99-101.

[7]刘和林.网络话语·意识形态·人际关系[J].外语学刊,2012(4):100-103.

[8]李慧,李经纬.网络购物话语中的称呼语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5):11-15.

[9]S Bowman,C Willis,S Bowman,C Willis. We Media:How audience are shaping the future of news and information[R].The Media Center at the American Press Institute, 2003:7.

[10]施旭.文化话语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01.

[11]谭学纯,朱玲.广义修辞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69.

[12]辛斌.语篇研究中的互文性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1).

[13]王四新.网络空间的表达自由[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303.

[责任编辑张亚君]

收稿日期:2016-03-24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B类社科项目“中国网络话语的修辞研究”(JB13460S)。

作者简介:于琼(1979- ),男,甘肃宁县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文体学、修辞学教学和研究。

[中图分类号]H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4630(2016)03-0059-04

猜你喜欢

修辞
漫谈修辞研究的起源
莫言《红高梁》的语言艺术特色
浅析设计中的修辞
可口可乐广告语修辞应用及其汉译分析
浅谈语文写作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运用修辞
李白诗歌修辞与英译赏析
修辞与“高师教师口语”的研究报告
浅析在功能理论指导下的广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