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培训见闻与思考
2016-03-09张庆玲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培训见闻与思考
张庆玲
关键词:护理人力资源;护理质量;护理科研
2014年12月14日,在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和北京市卫生人才培训中心工作人员的协调下,笔者参加了中国护理管理人才培养项目国际交流子项目——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Johns Hopkins Hospital)培训团,成员主要是来自全国各省市部分综合医院及专科医院的护理管理人员,培训5 d,两个下午在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病房见习参观,其余时间均在约翰霍普金斯医院护理研究所学习相关知识。课堂学习包括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部概况介绍、约翰霍普金斯医院护理组织和委员会结构、磁性医院认证、质量改进和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病人安全、循证护理实践、在职培训、以病人和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卓越服务、绩效管理、警报安全、护理研究19个专题讲座,另外还参观了模拟训练中心。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建于1879年,置身其中,从古朴的建筑风格和得体的楼房布局及典雅的室内装饰能感受到它悠久的历史、浓郁的人文气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新建的绚丽多彩的儿科大楼又体现了约翰霍普金斯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包容吸纳的气度。1889年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在外科领域率先使用橡胶手套,1913年开始肾脏透析,20世纪50年代开发了心肺复苏术和除颤仪。同时也是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内分泌科和儿科的诞生地。医院的很多楼房均以人名命名,都是在这个医院工作过并载入世界医学史的人。约翰霍普金斯医院享有很高的美誉度,在全美最佳医院评比中连续21年位居榜首。医院使命清晰,战略目标明确,其使命是建立医疗、教育和科研的卓越标准,促进社会和世界健康;战略优先目标包括人才、生物医学发现、以病人和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教育、融合及行为表现6个方面。护理研究所也根据医院的使命和战略目标设定了护理人员的使命和战略优先目标。
1多方面了解护理领域的先进理念和实践
19个专题讲座的内容涵盖了国内护理工作中的一些难点、热点问题,对国内的护理工作改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质量是永恒的话题,在护理质量改进的讲座中,着重强调了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管理,提到了全国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数据库。绩效管理强调通过管理促使个人成长,行为计划一定是基于医院、病区和个人目标的基础之上制订的。绩效管理得好可以达到多赢,即个人能发挥最大潜能,医院和病区目标能很好实现,病人和工作人员满意度能进一步提高。这堂课还特别强调了在绩效管理中不要等到最后1 min来计划和等到最后来提供反馈。病人安全讲座中特别强调了安全文化、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讨论了临床警报的危害、护士对报警不敏感的根本原因,讨论了减少不必要的警报和避免错过重要警报的系统警报管理方法。以病人和家庭为中心的护理虽然目前并不是一个全球接受的概念但其实已是一个全球知道的实践,核心是尊重和尊严、信息分享、参与和合作,其实质是在卫生保健人员、病人和家人互利的伙伴关系基础上的卫生保健的计划、传递和评估的一种方法。护士培训尤其是新来院者的培训非常强调从医院、科室、病区各个不同层面进行,培训内容实用性很强,护士继续教育也有较为详细的规定,强调终身学习理念。网络培训内容十分丰富,去约翰霍普金斯医院之前院方要求通过网络学习了专门为临床参观者提供的课程。这些讲座让了解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的护理现状同时也带给一些新的启示。
2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约翰霍普金斯医院拥有1 051张病床,配有2 638名注册护士,一个普通精神科病房22张床,有22个护士,另还有3名协调员、数名生活助理。1名护士对1例新入院病人进行7个条目的精神状态评估时间是35 min。在评估中,这个病人反应非常慢,护士循循善诱、耐心细致地反复给病人讲述和解释各个问题条目。培训中提到护士人力资源时是看每班的护患比,而我国通常是指整个病区的床护比,而且是编制床位的床护比。注册护士与病人比例与护理质量或病人结局有关。如果我国的床护配置也达到1∶1,护士人力配置就合理了吗,其实不然,在目前的医疗护理体制和工作方式下1∶1的配置可能带来护士人力资源浪费。毕竟,在我国大部分医院住院病人的生活护理工作依靠家属和护工承担[1]。随着工作人群工作压力增大,我国社会老龄化加快,独生子女开始承担赡养老年人义务,依靠家人在医院的陪护将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开展无陪护护理服务是人们对护理服务需求增强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2]。田丽等[3]在开展无陪护前期所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大多数病人、家属、医护人员对无陪护持认同态度。因此,医院及卫生行政部门在考虑增加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时也要考虑改变现有的护理内容和改革现有的护理模式,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从满足病人需求扩大到对家属的关怀,逐渐将家属从对住院病人的照护中解放出来。
3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
指标是评估护理服务的程序和结果,能定量评价和监测影响病人结果的护理管理、临床实践等各项功能的质量,是指导护士照护、病人感知及组织促进的监测评价标准。指标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同质的工具。有了质量的指标,对质量的管理和评价,就能从模糊到清晰、从感觉到数据、从定性到定量、从抽象到具象。美国有全国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数据库,有某个具体的指标基线。国内现有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以定性评价护士的直接护理措施为主,对病人结果及整体评价关注较少[4],不能很好地满足现阶段护理工作的需要。因此,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迫在眉睫。每个专业都会有代表本专业或者学科特点的指标,通过这些指标就能抓住专业的主要问题。然而因为护理服务的特殊性,还有些指标是交叉的。最典型的就是医院感染指标,如切口的感染率、导管相关性的感染等。因此,完全代表护理特点的指标和护理相关指标比例怎么确定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建立的过程中,有些工作应该是自上而下的,也有一些工作是自下而上的。总之,指标的建立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不断改进的过程。目前护理人员需要边做边研究,边研究边做,以便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
4临床工作与科学研究的关系
约翰霍普金斯医院每年对护理科研的资助力度并不大,项目也并不多,一般情况下是1项或2项,资助金额1 000美元。然而,一旦发现真正有价值的研究项目,他们会从院外的一些渠道获得资助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目前,我国无论在评优评奖还是职称晋升、调职调级方面,科研都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医护人员都希望多一些课题、多一些论文、多一些专利和成果奖,尤其是医生有发表SCI论文的压力,有些人甚至不得不选择离开本来还比较喜欢的职业。过多强调科研带来了较多SCI论文的同时,也培养了会写SCI论文却不太会看病的医生,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评价指标体系。国内有些医院在这方面也有了一些好的实践,如北京阜外医院把临床医生和热爱科学研究医生的工作进行了很好的定位和分工,效果不错,使医院临床和科研都保持较好水平。因此,无论是医务人员、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还是国家卫生行政管理部门,都应该思考如何正确定位临床工作与科学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建军,杨丹,梁爽,等.病房临床护理工作工时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10):28-31.
[2]魏岩.对我国医院开展无陪护护理服务现状的思考[J].全科护理,2012,10(4A):947-948.
[3]田丽,贾红,王晓萍.实施无陪护管理模式 优化服务质量[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6):10-12.
[4]侯小妮,刘华平,刘绍金,等.综合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2):50-53.
(本文编辑苏琳)
(收稿日期:2015-01-19;修回日期:2015-10-26)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6.03.048
文章编号:1009-6493(2016)01C-0380-02
作者简介张庆玲,主任护师,硕士研究生,单位:400037,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