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农机化人才培训的探讨

2016-03-09梁炯波南宁市农机校530000

广西农业机械化 2016年3期
关键词:农机化农机人才

◎梁炯波(南宁市农机校530000)



当前农机化人才培训的探讨

◎梁炯波
(南宁市农机校530000)

阐述了农机化人才培训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存在问题,提出了发展建议。

农机化人才培训;问题;建议

长期以来,各级农机化技术学校是农机化人才培训的机构,是开展各类农机培训工作和技术普及的中心。多年来,培养了大量的农机管理、驾驶、操作、维修等农村实用技术型人才,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农机化人才培训现状

(一)农机化人才培训机构基本情况。目前,南宁市辖区内尚保留有机构牌子或编制的农机化技术学校8个,占农业县区比例66.7%;经许可且有效的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8个,占农业县区比例66.7%;已批准设立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站1个、培训鉴定基地2个,覆盖农业县区的比例数分别为8.3%、16.6%;辖区近两年承担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任务的农机培训机构数量均为8个。

(二)农机化人才培训主要模式。南宁市各级(农业)农机局培训机构(农机校)通过驾校学时模块式、职业农民项目式、集中理论专题授课式、集中现场演示、技能鉴定考前辅导等5种培训模式开展农机化实用人才培训。近两年,共培训拖拉机驾驶员5505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356人、插秧机等操作技能658人、农机修理工技能3701人、农机合作社负责人223人、农机化师资或管理干部培训221人。

(三)农机化人才培训主要经费投入。近两年,政策扶持农机行业享受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1850人,扶持资金总计93000元,辖区其他农机化人才培养项目经费投入10000元。

二、农机化人才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机教育培训经费投入有待加大。各级财政对农机校投入严重不足,造成教学设备落后,基础设施陈旧老化和农机教师队伍建设跟不上发展形势。据统计,全市各级农机校共有教学设备36台(套),正常使用的仅为20台(套),使用比例55.6%,并且都是陈旧的中型拖拉机、手扶拖拉机,而目前农户普遍使用的大型拖拉机、水稻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等与现代农机教具或电教设备配套几乎没有。农机教育培训经费投入不足,影响了农机培训工作的开展,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机培训生源有待扩展。随着城镇化发展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从事农机生产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加上部分机手安全意识淡薄,参加培训意识不强,不主动参加培训,没能完全按照教学大纲进行培训,同时考试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能跟上形势的发展,加上农机执法力度和农机宣传力度不够,造成农机培训生源不稳定,招生人数逐年下降,执证率不高。

(三)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各级农机校教职人员普遍存在结构老龄化、人员少,在编人员数不能满足当前农机化快速发展的需要。目前,全市具有教员资格的教师为39人,其中35岁(含35岁)以下2人;35岁至49岁28人;50岁(含50岁)以上9人。并且大部分只具有中型拖拉机、手扶拖拉机教练员资格,年龄结构偏老龄化。在职教师得不到知识更新培训,综合素质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求,适应不了农机新机具、新知识、新技术的教学需要。

(四)教学方法有待创新。

大部分农机校的教学思路仍停留在过去你来报名我来教的陈旧思路,只使用在学校集中培训的教学方式,墨守陈规,不敢创新,不敢突破,跟不上农村变化、农民需求、农机发展的步伐。

三、加强农机化人才培训的建议

(一)提高对农机人才培训的认识。一是加强对农机培训工作的领导。农机人才是农村人才的主要代表,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实施者。因此,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加强农机教育培训工作落到实处。二是要明确认识农机培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先进实用的农机新技术、新机具以及安全驾驶操作知识,只有通过农机培训教育部门组织广大农机驾驶、操作、维修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学习培训,才能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成为农村里先进科学技术推广应用的带头人和示范者。三是清醒地认识到农机安全生产和农机培训的必然联系。加强对机手的专业教育培训,让他们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娴熟的驾驶操作技术,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提高安全意识,从源头上预防事故的发生,促进农机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要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重视直观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员的实际动手能力。二是提高师资素质。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参加学习进修,不断补充新的知识,适应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发展的需要。

(三)拓展农机培训生源。

近几年,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深入民心,农民购机积极性日趋高涨,农机户数量与日俱增。但与之不匹配的是,新机手水平低、技术差、事故率高,这就要求农机教育培训要紧紧跟上,大力开展农机驾驶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操作技能,为农业安全生产服务。同时加大农机培训宣传力度,调动农民主动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四)创新教学思路,改变培训方式。要充分利用新型农机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政策,以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组织、跨区作业、农机维修网点审定工作、农机示范推广、“阳光工程”培训为重点,将培训班开办到机具作业现场,实地讲解常见故障,提高教学效果。农机培训要有针对性、时效性和实效性,培训方式要灵活多样。通过送教下乡,深入乡镇、村屯、田间地头开设农机技术培训班或开辟农民购机培训专栏及农机化培训网页,利用多媒体网络远程教育等高科技教学方式,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学到技术和知识。

(五)加大农机培训经费投入。政府要加大对农机培训的支持力度,要根据各地农机培训实际情况给予培训经费支持,进一步加强县级农机校硬件、软件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发展与竞争活力。要逐步增加对农机校的资金投入,逐步充实和更新与农机教育培训相适应的现代教学设备和仪器,完善和配齐现代化教学电教设备。要争取模拟教学场地和考试场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学校的发展后劲。要提高教师待遇,为教学提供保障,确保农机教育培训工作平衡有序开展,保证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农机化农机人才
沃得农机
人才云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不一样的农机展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