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6-03-09徐旺生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于2016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非盟会议中心召开。11月30日下午,委员会经过评审,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称“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是人们经过长期观察后,了解到一年中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具有重复的规律,并依靠这些规律,而建构的用来指导生产流动的知识体系和农事安排序列。聪明智慧的中国的古人,经过西周到汉代的漫长岁月,通过观察天象,了解物候,认识作物生长过程,将自然界的气候变化的规律与农业生产的过程安排有机地耦合,产生了一个用来指导农业生产的专门历法,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
纵观世界各国,我们发现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是农耕文体的产物。农耕是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主要生产或生存方式,至少在秦汉时期,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为辅的生产格局便已经形成,这是一种有别于西欧游牧民族掠夺色彩浓厚的生产方式,它是需要付出比游牧方式更多智慧的生产方式,需要高度依赖自然界,接受大自然的馈赠,并需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依赖巧妙智慧才能获得好的收成。基于这一要求,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孕育了“三才”思想,孕育了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这种哲学要求人们的各种需求,都要建立在充分地尊重自然的基础上。
任何抽象的哲学理念都要有具体的操作措施才能实现其应有价值。在天人合一哲学理念下,人们便开始通过实践,发明了“二十四节气”概念。可以说“二十四节气”是天人合一抽象哲学理念下析出的一个极其具体的操作办法,它以时间序列的方式,指导人们何时耕耘、播种、收获与贮藏,通过充分地认识自然规律,将作物的自然生长与农民生产过程的社会生长高度结合,获得尽可能多的收成。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实现天人合一的另一个操作方法是汉魏以来形成的精耕细作技术体系,该体系主要是基于黄河流域一带春天多风少雨,因此发明了一种以抗旱保墒为目的的耕作技术,以耕、耙和耱三者配套的办法,辅以中耕除草,成为以少量土地养活众多人口的技术依靠。二十四节气与精耕细作技术体系,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了通往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路,成为中华民族的生存法宝。
我们也可以总结为,是农耕基因促成了天人合一哲学的生成,进而孕育了二十四节气概念和精耕细作技术体系两种操作方式。如果说“天一合一”是一个中心的话,那么“二十四节气”与“精神细作技术系”就是实现其价值的两个支点。
二十四节气在古代中国不仅指导人们的生产活动,而且还深入到日常生活之中,成为生活的历法,以节气为依据的节日文化涂上二十四节气色彩,在今天它依然在指导我们的生活,举行节令仪式和开展民俗活动,安排家庭和个人的衣食住行。
为确保“二十四节气”的存续力和代际传承,在文化部、农业部的领导下,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作为协调单位,中国农业博物馆作为牵头单位,协同相关社区、群体于2014年5月成立“二十四节气保护工作组”,联合制定了《二十四节气五年保护计划(2017—2021)》,并共同约定了彼此的责任和义务。河南省登封市文化馆、内乡县衙博物馆,湖南省安仁县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花垣县非遗保护中心,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非遗保护中心、衢州市柯城区九华乡妙源村村民委员会、遂昌县非遗保护中心、三门县亭旁镇杨家村村民委员会,贵州省石阡县文化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天等县文化馆等相关社区,将建立并依托二十四节气传习基地,结合富有地域特色的仪式实践和民俗生活,开展相关调查、传承和宣传活动,使这一传统知识体系得以存续。以中国农业博物馆和中国民俗学会为代表的社团群体长期从事“二十四节气”的相关文献、传统知识及民俗实践的保存和研究工作,将为该遗产项目的保护提供智力支持,分别负责征集、收藏、展示和研究、宣传、弘扬等工作,承担起专业机构和专业学会的责任。
随着“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必将促进人们对与其相关的知识的了解,有利于对其相关的文化现象的传承。(徐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