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渔歌的保护和传承价值
2016-03-09李建萍
李建萍
(中国农业博物馆社教部,北京 100026)
中国渔歌的保护和传承价值
李建萍
(中国农业博物馆社教部,北京 100026)
渔歌是流传于中国沿海沿河地区的民间“山歌”。渔歌内容丰富、富有哲理,涉及渔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反映了渔区的风土人情,体现了渔民不同的思想道德观念,是纪录渔区社会历史和文化的档案和活字典。渔歌”没有书面记载,完全靠老一辈的口传心授。渔歌是我国沿海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亟待保护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视,渔歌的艺术风格、人文价值、历史文化价值也逐渐被人们发现和重视。在当前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如何抢救和保护这一原生态文化,不能让渔歌成为消失的记忆,正成为政府、民间及社会各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渔歌;价值;传承;保护
渔歌是流传于中国沿海、沿江、沿河、沿湖渔区的一种民间歌曲。由生活在社会底层众多的渔民创作,是广大渔区人民在渔业生产、生活中,为了抒发情感、传递情意、消除疲劳,调节情绪而自编自唱的歌曲。渔歌有近千年的传承历史,具有丰富的音乐价值、民俗价值、文学价值,是我国沿海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渔歌起于何时无从考究。唐代诗人王勃《上已浮江宴序》中写道:“榜讴齐引,渔歌互起。”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就有“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的记载。清代秦蕙田《燕子矶》:“帆影悬残照,渔歌入暮烟。”清李调元《南越笔记》记载:“粤俗好歌,凡有吉庆,必唱歌以为欢乐”。居于舟楫、随潮往来的渔民们常以歌自娱、以歌解忧。民间有“渔歌勿唱喉咙痒”的比喻。
民歌有“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调”之说,我国地域辽阔,海岸线漫长,江河湖泊众多,各地民风民俗各不相同,因此,也就有不同的渔歌渔曲。按地区来分,有海南临高渔歌;广东惠东渔歌、汕尾渔歌、沙田咸水歌;北海咸水歌;浙江舟山渔歌、岱山渔歌;江西鄱阳湖渔歌;江苏太湖渔歌;黑龙江的赫哲族渔歌,遍布中国渤海、东海、黄海、南海以及长江流域、乌苏里江流域。渔歌记载着历史发展的轨迹,是纪录渔区社会历史和文化的档案和活字典。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传承,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渔歌是记载渔区生活的活档案和百科全书
渔歌是渔区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论在海上捕鱼、回港避风,或是节庆、祭祀、婚丧等场合都用渔歌唱之。渔歌按其演唱内容上看,可以分为劳动歌、仪式歌、生活歌、时政歌、历史传说歌、情歌、儿歌七大类。
(一)劳动歌。劳动歌是人类社会最早的歌谣,《礼记·郑注》:“古人劳役必讴歌,举大木者呼邪许。”早在原始时代,凡“举重”,必唱“劝力之歌”。所谓“劝力之歌”就是后来的劳动号子。渔业生产是一项繁重的劳动,渔民在整网、晒网、抬船、拉船、起锚、摇橹、撑篷、撒网、收网、捞鱼、装仓时,为了统一劳动节奏、协调劳动动作、调解劳动情绪,都有不同的渔家号子相伴。
从前,鱼汛时节,码头上下,渔船前后经常能听到渔歌号子。《起蓬号子》:“一拉金嘞格,嗨呦!二拉银嘞格,嗨呦!三拉珠宝亮晶晶,大海不负抲鱼人!”号子以原始劳动的节奏、韵律,给自然的呼声填上实词,表现一定的思想内容。
渔歌号子节奏鲜明急促、顿挫有力、粗犷豪迈,展现出渔民团结有力的集体力量和劳动精神。千百年来,号子伴随着渔区人民劈波斩浪,生产劳作,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渔家汉子。
(二)生活歌。“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渔区民歌中的生活歌,所唱的是渔区民众的日常生活。渔歌:“三寸板内是娘房,三寸板外见阎王”,真实地反映了旧时渔民海上生产的危险处境。他们是“睏睏湿舱板,吃吃雨淘饭”。“隔壁厨房,灶头爬起是便缸。”像这样描绘渔民海上生活的歌谣,渔歌中为数不少。
江苏如东渔歌《十二月鱼鲜》:“万里黄海水连天,我家住在黄海边。一年四季十二个月,月月鱼儿离水鲜。正月龙灯鱼来报喜,二月刀鱼正当时。三月黄花鱼儿上了市,红烧清炖随你意。四月鯠鱼大眼疸,五月马鲛正当家。六月条鱼肥又大,老酒拷拷乐哈哈。七金八板九箭头,十月鲻鱼数铁头,十一月带鱼白如银,十二月鲈鱼最闻名。要吃鲜鱼把网开,要吃龙肉自下海;渔民雄心比海大,金银财宝捞回来!”赞美黄海渔乡独有的十二月鱼鲜之美不胜收。
洞庭湖打鱼郎常年在湖里撒网捕鱼,爱唱《十二月打鱼歌》,充满着凄凉悲愤:“正月打鱼是新春,洞庭湖水一掌平;渔即荡起双飞燕,网打鱼冷浸浸;拉得肥鱼寒了心。二月打鱼二月二,土地菩萨祝寿辰;渔郎撒下春光网,想起老板黑良心;打得鱼来肚子空。七月打鱼七月七,牛郎织女会佳期;洞庭水涨湖面大,湖霸收租按水仪;渔郎无钱难娶妻。十二月打鱼雪花飞,冰凌衣帽雪白眉;热汗溶合伤心泪,点点化作打鼓槌,击响春雷闪光辉。”这首脍炙人口的湘北“五句歌”,描绘的虽是悲惨的生活,但抒发的却是昂扬的斗志,充满着与天斗、与地斗和与人斗的激昂情绪。
《洞庭湖打鱼歌》:“太阳一出万里红,满湖绿水闪金粼,篙子一点八百里,风里浪里船不停,我是洞庭打鱼人。一张渔网手中提,飞手一甩出长龙,脚踩船头看水面,慢收细扯悠网绳,打出水面聚宝盆。”唱出了打鱼人以四海为家,搏击海浪讨生活的情景。
还有一首《要抲大鱼到远洋》的渔歌,把海洋生产的艰难险阻唱得有板有眼:“天外天,海外海。山外山,湾外湾。风夹风,雨夹雨。浪里浪,礁底礁。大戢小戢浪顶大,青滨庙子海蜒多。要抲大鱼到远洋,要享清福屋里坐。”
(三)仪式歌。用于节日、礼俗、祭祀等仪式上的民间歌谣称为仪式歌,有社会仪式歌、家庭仪式歌两类。
过去渔民出海前,都要举行祭海仪式。大连长海渔民在出海前要唱《出海敬酒歌》:“打鱼郎啊离开乡,举碗敬酒请喝光:一杯酒啊敬龙王,让俺打鱼装满舱;二杯酒啊敬娘娘,给俺施灯不迷航;三杯酒啊敬大船,船行千里人平安;四杯酒啊敬风王,顺风相送莫掀浪;五杯酒敬赶鱼郎,赶来鱼虾驱妖忙;六杯酒啊敬爹娘,儿子祝你身板壮;七杯酒啊敬贤妻,在家织网莫哭泣;八杯酒啊敬妹妹,哥不在家陪嫂睡;九杯酒啊敬亲戚,常来常往多接济;十杯酒啊敬邻居,互祝平安皆欢喜!杯杯米酒喝肚里,爆竹声中扬帆去。”旧时,由于渔业生产工具落后,海上风高浪急,出海是件高危工作,谓之“海里讨生活”,因此,出海前要祭祀龙王爷、海神娘娘、风王神、鱼神等各路神仙,祈祷神仙保佑出海平安,这种渔歌带有强烈的祭祀祈祷祝福意义。
旧时在洞庭湖水上行船,船民要“开船敬菩萨,上船绕船头,说话避禁忌,睡觉分高低”,谓之行船规矩。在开船或者途中遇到阻滩风险时,船民要在船头洒米,并且一路行船一路唱歌:“益阳开船望浏公,清水塘下走顺风。沙头羊角抬头看,毛角先生八字灵。姑嫂二人拜关公,白马头上妄虱子。铃子(临资)一响到芦林,船到芦林往前看,芦林底下白花滩。白花滩上走不远,青竹云田磊石山。鹿角城陵矾下水,上头毛伍石头关。嘉鱼桃洲金口湖,黄鹤楼中玉笛吹得乐悠悠。”敬神是船民的重要习俗,不管是平常日还是庙会日,人们都要敬神灵。把水上风险的避免,寄托于冥冥之中的神灵。
渔歌中有反映渔民风俗习惯的,如婚礼中的“哭嫁歌”、“看嫁妆”、“送令盆”、“看新人”、“贺郎调”等等,几乎涵盖了婚俗的全过程。定海青年男女结婚时,在新郎新娘被送入洞房后,由一位善歌能诗的民歌手演唱民歌《贺郎调》。开头一段敬酒词通常是这样唱的:“日落西山月东升,今晚厅堂贺新人。新郎新娘上位坐,众位亲朋两厢登。
长生喜果摆满桌,龙凤花烛放光明。红绿纱灯挂四面,新郎新娘笑盈盈。第一杯酒敬新郎, 新郎开口把酒尝。尝在嘴里甜在心,知心人儿配成双。第二杯酒敬新娘,新娘接酒喜洋洋。夫妻恩爱到白头,美满姻缘赛鸳鸯……。”唱毕,演唱者捧起桌上剩下的喜果抛向在场客人,以示庆贺;新郎新娘再度向亲朋好友敬上糖茶,表示感谢。整个结婚仪式在贺郎调的余韵中结束。
渔民婚俗与陆居群众有所不同,东平渔民有斗歌“抢亲”习俗。当夜幕降临,迎亲小船向女方船靠近,靠近后开始互相唱答、斗歌。唱:乜鱼出身搽面粉哩?乜鱼出身披金银哩?乜鱼双双不离影哩?乜鱼出水带烟尘哩?答:牙带(鱼)出身搽面粉哩,黄鱼出身披金银哩,比目(鱼)双双不离影哩,墨鱼出水带烟尘哩。“抢亲”时女方将新娘藏起来,男方这边派人来抢,双方互泼海水,用竹篙打闹一阵后,男方把新娘抢到船上,燃放爆竹归来。
在葬礼中有“醮杠”(即哭丧歌)、“哭七七”、“哭百日”、“招魂歌”等等。
(四)时政歌。昔日渔民的海上生活是十分艰辛的,时政歌是渔民们有感于切身的政治状况而创作的歌谣。有反映旧社会渔民悲惨遭遇和不合理政治制度的,如《渔民苦》、《渔工泪》等等。广东潮州渔区《渔民苦》:“渔民苦,渔民苦!十日风,九日雨。寒禽啼空山,冯夷(海神)擂大鼓。薪桂与米珠,谋朝不谋午。衣裳典当尽,衫破无人补。渔民苦,渔民苦!”广东汕尾《渔工泪》:“正月桃花江,想起前情泪汪汪;天下穷人都有苦,无人苦过俺渔工。二月二月寒,世上渔工最艰难;一日三餐无顿饱,一夜五更身湿通。三月是清明,细雨纷纷泪零零;祖上世代受压迫,渔霸欺俺太无情。四月新鱼生,大涝大汛掠鱼虾;拼到腰痛脚手软,财主当俺无母生……。”渔民世世代代栖身于小木船上,风里生浪里长,四海为家,漂到那里,那里就是家,“出海三分命,上岸低头行”。
有控诉旧社会渔霸、鱼行、奸商剥削、压榨渔民血汗的渔歌。《渔民头上三把刀》:“渔民头上三把刀,渔霸海浪加风暴,渔家面前三条路,挨饿跳海坐监牢。”又如《渔民七煞》:“风暴吃着要吓煞,强盗碰着要怕煞,鱼抲勿着要愁煞,六月出海要晒煞,冬天抲鱼要冻煞,老天无风要摇煞,鱼行杀价要气煞,抲鱼郎们真苦煞。”《十二月织网歌》:“……十二月织网又一年,一年辛苦一年酸。金梭穿断银梭线,织网千张没得钱。渔霸强征泪涟涟,奴与渔郎不团圆。”富春江渔歌《燥地毛蟹》:“燥地毛蟹实在凶,两只蟹钳毛茸茸;眼睛长在头顶上,横行霸道在路中……。”痛骂渔霸、奸商。舟山渔歌《黑秤手》:“黑风黑水黑沙滩,黑天黑地黑老板;黑船黑网黑风帆,捕来黑鱼赚铜板;铜板赚得万达万,买田砌屋做棺材;一长恶脸像黑炭,黑袖伸出黑手掌;十指拍拍算盘板,黑秤称出黑机关……。”浙江舟山渔歌:“小门子秤打重八(小门子秤即十四两秤),七折八扣九三圆账另头挖,账房先生簿子划,帮凶、勤杂算盘刮,长元、老大中间拿,渔民兄弟犯七杀(七杀:吓、冻、气、饿、摇、愁、哭)。”把旧社会渔行黑心老板揭露的淋漓尽致。
(五)情歌。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在渔歌中,反映爱情的歌谣不但数量多,艺术上也最为成熟、最为完美。鄱阳湖情歌对唱,哥唱:“鄱阳湖上好风光,妹挽鱼钩哥撒网。情歌送妹几大船,为何不见你答腔。”妹和:“莫夸自己文才好,莫持自己歌喉亮。要听妹妹心里话,请问金银可满舱。”反映了鄱阳湖的男女青年,在捕鱼作业中建立的深厚爱情。
汉水渔歌有歌唱幸福生活的、也有表达友谊与爱情的。“山对山,水连水,无根的花木会枯萎;莫道我说语不中听,雏鸡怎和凤凰飞,休再干拌嘴!山对山嘞,崖对崖哟!驾起小舟云中来哟,一篙刺破水中天,朵朵银花江面开啰。汉江东去归大海哟,戏水鸳鸯紧相挨哟,小小渔郎虽不才,愿为渔妹作伴来哟!”词语通俗上口、风趣、诙谐。
舟山渔歌《盼郎五更》:“一更里来月儿弯,银钩走青山。奴把郎来思念,面对拉格明月独坐织衣衫。细把那多情丝理出我心怀,织件连心衫。二更里来月上弦,寒风阵阵起。吹起花花布窗帘,那个寒风好似吹在我心间。我的郎在洋地,冷热自留意,莫忘把衣添……。”《小哥哥侬要早回家》:“小哥哥侬要早点回家,勿要抲到日头落西山。小哥哥侬要早点回家,勿要抲到白鸥归沙滩。小哥哥侬要早点回家来,天暗了大洋里厢要出水妖怪。小哥哥侬要早点回家来,风起了虾公恶煞要来把船翻……!”就是反映渔民出远洋以后,渔家媳妇牵挂、关爱、期盼丈夫平安归来的心情。
(六)儿歌。儿歌古称童(子)谣、孺子歌、小儿语,除具有增长知识、启发智慧与想象、培养品德、传承文化等重要意义外;伴随游戏唱诵、重在音节和谐,还起到统一游戏动作的作用。
岱山流传有一首讲姊姊出嫁的儿歌,歌词是这样唱的:“笃笃笃,碰墙角,姊姊抬去娘要哭。阿姆哎,勿哭喽,轿到堂前喽。大阿哥抱上轿,小阿哥送过桥,送到乌漆墙门好人家。窗门开开地板房,白骨嵌锒大眠床,金漆夜桶放叠床。新花棉被捂新郎,生出囡来老酒甏,生出儿子状元郎。”以儿童的眼光,儿童的语气,来反映旧时婚嫁习俗似乎比一般化的记述更为生动、有趣。
《鲤鱼娶亲》是流传海丰的儿歌:“古古古,鲤鱼娶查嬷:龟担灯、鳖拍鼓,蚊子吹“哒嘀”、山蚂擎彩旗,田蟹背布袋、胡蝇做嫁姨,虾姑载囊箱、鲫鱼做新娘,蛤鼓来相贺、蟾蜍来放尿。”将娶亲场面表现的风趣形象。
舟山童谣《猜鱼歌》:“啥鱼头上两根须,啥鱼走路扑通扑通会摇橹,啥鱼头上七颗星,啥鱼背脊画麒麟?雄鱼头上两根须,弹涂鱼走路扑通扑通会摇橹,乌鳢鱼头上七颗星,鲟鳇鱼背脊画麒麟。”“啥鱼眠床在娘肚,啥鱼阿娘当老婆,啥鱼捉牢眼泪流,啥鱼嘴巴生在脚夹缝?鲨鱼眠床在娘肚,鲎鱼阿娘当老婆,海龟捉牢眼泪流,望潮嘴巴生在脚夹缝。”童谣往往是儿童游戏时自然流露的童言,也有成人教育儿童对事物简要认识的知识性歌谣。以童趣、娱乐为主。
《鱼名谣》:“鳗鱼长,鲳鱼扁,大头梅童短身材。飞鱼飞,鲻鱼跳,无眼海蜇水上漂。黄鱼黄,带鱼亮,箬鳎眼睛生单边。乌贼乌,两根须,背着砧板游江湖。”童谣内容浅显、语言活泼,节奏明快、朗朗上口、易念易传,具有传播知识,寓教于乐的作用。
二、渔歌的文学、音乐、历史文化价值
渔歌是渔民见景生情,即兴抒怀,随口编唱的歌曲,被渔民们称为“丫口腔”。渔歌演唱内容丰富、富有哲理,涉及渔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是纪录渔区社会历史和文化的档案和活字典。内容上说,渔歌具有史料性、民俗性、文学性三大特征。
(一)渔歌的历史纪实价值
渔歌是伴随着社会发展和历史进程,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渔歌记录了渔区社会的历史变迁过程,记录了渔民们的劳动、生活、民俗、爱情婚姻生活,是历史活档案,
旧社会渔民的生活是“落海三分命,上岸低头行”,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不能栖身在岸上,只好四处漂泊,四海为家。不仅要在恶劣的自然环境讨生活;还要受到渔霸、黑心鱼商的压榨欺辱,苦不堪言。“以前是捕鱼时唱渔歌,为的是消遣生活、排解苦闷。”渔民生活在极度艰难的环境之中,因而只能以歌自慰,以歌解忧。“现在,渔民是随时都唱,为的是庆祝、娱乐。如今生活好了,就要唱身边的变化,让大家知道渔家人过得开心!”渔歌见证着时光的变迁,也记录着渔区社会、渔民生活的变迁。
渔歌还记录了旧时渔区社会的民风民俗。风俗歌中的“醮杠歌”“醮梁歌”,原是民间丧葬和竖屋上梁时颂唱的仪式歌,现在也已无人传唱了。旧时渔民出海前,要祭拜祷告海龙王、海神娘娘、观世音菩萨保佑平安。船民在洞庭湖上行船,要“开船敬菩萨,上船绕船头,说话避禁忌”,途中遇到阻滩风险时,要在船头边洒米边祷告,把水上风险的避免,寄托于冥冥之中的神灵。舟山民间传唱至今的“贺郎调”,就是从新昌、嵊县一带的“花烛词”传承而来,随着内陆交通文化的发展,新昌一带“花烛词”之类的民歌早已消失,而在舟山由于旧时交通相对闭塞、文化落后,“贺郎调”一直传唱至今。过去,渔民每逢年节都有泊船在避风港内聚集的习惯,特别是每年中秋夜晚,他们都有对月而歌的习惯。特别是在婚嫁时有唱歌、斗歌的习俗;亲人分离、相聚,或是老人去世时都是以歌代言,表达情感。但是,这些濒临失传的歌谣,作为劳动人民的口头文学遗产,至今仍有民俗学、社会学等学科研究价值。
长岛渔民出海要熟悉经常活动的渔场和出航返航一路经过的地名,他们常把这些地名编成歌谣,在渔民中流传。流行于长岛的一段渔歌:“羊角沟,靠掖县(今莱州市)。虎头崖,太平湾,长岛有个大黑山。砣矶岛,叭狗山,小钦岛,鳖盖山,隍城岛,锯牙山,南城有个上凤山。八湾篮子靠龙山,海猫砣子老铁山,大连有个大连湾。安东(今辽宁丹东)有个大花船,上海出个硬木杆。”将海上航行的历史地理坐标,即海上航行路线图,以口头传唱的形式记录传承下来,指导船民、渔民绕开险滩、暗礁、风暴,保障航行安全,避免船倾人亡危险发生。
渔歌通过渔民广泛传唱,口耳相传,将渔区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传承。作为一种口头文学,渔歌不仅富有浓郁的海洋气息和渔乡风情,而且含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生活知识。许多歌谣,是渔民专为传授知识而创作的,通过口传心授,将航行知识、海洋生活、海洋气象、鱼类习性、捕鱼技巧,以及船网工具、船员职责等知识,以歌谣的形式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古往今来,很多大字不识的渔民,就是靠这种方法学习海洋生存知识,掌握渔业生产技能的。
(二)渔歌的文学艺术价值
渔歌是一种十分珍贵的本土文化,它是我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本土文化的鲜明性和艺术特色。渔歌的艺术魅力还在于它的语音修辞,大量的运用比兴、夸张、比拟、双关等修辞方式。
比兴手法是渔歌最常用的形象化手法。浙江洞头的《何时一日结成双》:“仙叠石顶石叠山,白迭岙内白间红;阿哥讨海妹结网,何时一日结成双。”用来起兴的物象与主题没有直接的关联,仅仅起到触媒作用,也含一定的渲染铺垫之意。临高渔歌哩哩美的歌词善用“比”、“兴”、“叠”等直述形式,歌男唱女见景生情地自由抒发,尤其是双关比喻更成为这一民歌中最突出的艺术韵味。
拟人、排比、对偶、设问、双关也是渔歌善用的文学手法。拟人,如儿歌《清水塘边真热闹》“风儿吹,柳儿摇,清水塘边真热闹。青蛙敲起小皮鼓,鸭子吹响扁嘴号,白鹅戴顶小红帽,唧嘎唧嘎唱小调。”排比,如广西京族《海歌》“潮涨潮退不离海,风吹云走不离天,大路不断牛脚印,海上不断钓鱼船”。对偶,如浙江洞头《渔歌》“鲳鱼出世直头进,螃蟹出世横横走,鲻鱼出世啃涂底,乌贼出世倒头撞”。以及夸张、重复、歇后等多种创作手法。
著名艺术评论家叶林先生说:渔歌常常运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把人的思想感情和自然结合起来,借景抒情。如有一首反映青年渔民爱情的渔歌:“阿兄安弓去射鸟,射鸟唔着射着人。阿兄安弓去射鸟,射鸟唔着射着娘”。用比兴的手法,借一只金鸟来歌唱那位青年的心上人,运用得非常巧妙。此外,渔歌还有双关语、对偶、排比、歇后语、顶真等多种创作手法,甚至比《诗经》还丰富,文学性非常高。
(三)渔歌的音乐艺术价值
歌谣和其他民间文学体裁的明显区别,就是具有音乐美。我国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认为在歌谣所有的艺术表现形态中,“音节的谐美”至为重要,它是“歌谣打通人们情思的主要力量”。他在《民间艺术探究的新展开》中强调:“歌调正是民间歌谣的生命”。“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调”,语言声调对于渔歌音调的形成有很大影响,语系和方言决定了各地渔歌的特点*万建中:歌谣学运动的代表性成果,《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P10。。
艺术来源于生活,渔歌蕴含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素材,我国很多渔歌的音乐元素来源于地方戏曲或民间小调。“洞庭湖渔歌”的曲调主要来源于洞庭渔民中广泛流传的地方小调,它是在渔歌、湖歌、灯调的相互影响、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小调。灯调也是民间歌舞中的一种,再加上打击乐器伴奏,并化妆表演的一种小调。在洞庭渔民中广泛流传的有地花鼓、采莲船、鱼虾灯等,如《迎客歌》,出灯调《武花鼓调》,曲调热烈欢快。
“惠东渔歌”也吸收了庙堂音乐、地方戏曲及其他地方音乐素材,以福佬语(属闽南语系)演唱,曲种繁多,现已搜集的就多达29种。渔歌的曲调品种繁多,大多采用潮语演唱。其中以“妹仔调”、“哦哦香调”、“啦打嘟调”、“贤弟调”、“罗茵调”等为代表,歌词形式是七言四句,八句一节,或杂以三字句,五字句。歌词曲式结构多为上、下句,一呼一应句式,歌曲旋律具有浓厚的地方戏曲音乐和庙堂音乐韵味,节奏自由多变。
“汕尾渔歌”,地域性音乐特点强,分深海、浅海两类。传统的汕尾渔歌,是指瓯船渔民用闽南方言(福佬话)歌唱的疍歌。汕尾是我国渔歌的发源地之一,汕尾渔歌产生于宋、元时期。渔歌流传于汕尾(原汕尾镇)、捷胜、马宫、鮜门、小漠、碣石、甲子。渔歌曲式简短,多为七言四句体,基本上保留着民歌五音调式,每句都加有衬词,乐曲有明显的有音无义的拖音,还有“复沓”(即拖腔处唱词的重复)。节奏和缓,音韵和谐,旋律优美细腻,分为担伞调、东风调、丰收调、姑妹腔等调式。歌词简朴通俗、生动活泼,充满江海生活的韵味。
“舟山渔歌”的曲调来源于太湖流域吴语地区流传的吴歌,是吴歌的一个组成部分。宋元学者胡仔曾说:“舟人樵子往往能歌,俗谓之山歌,即吴歌也。”“一唱众和”是舟山渔歌的基本歌唱形式,另外还有齐唱、独唱和二声部重唱。渔歌运用舟山方言,曲调中的音乐在速度上变化较大,风格粗犷豪放,纯朴直率,歌谣内容与舟山传统海洋渔业生产及渔村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具有浓郁的海洋文化特点。
“临高渔歌”是流传于海南省临高县渔民中的一种民歌。据专家考证,渔姑的叫卖声“卖鱼(雷),大家来买鱼(罗)……”,就是“哩哩美”渔歌的最初旋律。后来,渔民在生活和劳动中,如赶海、织网、婚嫁等,都以该旋律为音乐主题,并不断延伸发展,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优美动听的“哩哩美”渔歌。哩哩美的音乐基本结构以三个乐段组成,第一、二乐段为主歌,第三乐段为副歌。独唱多用主歌,对唱以主歌为领唱,副歌为齐唱衬托对唱气氛。
渔歌因曲调品种多样,旋律韵味独特,为音乐创作提供了丰富而珍贵的素材。很多词曲作家曾先后来渔村采风,体验生活,创作了大量渔歌题材的文学作品和音乐作品。著名作曲家吕远创作的歌曲《西沙,我可爱的家乡》,就是从临高渔歌哩哩美独特的音调风格中提炼出来的。时代名曲如《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天的故事》等的音乐源头均为广东汕尾渔歌,《军港之夜》则直接取材于渔歌。《乌苏里船歌》也是取材于赫哲族民歌《嫁令阔》为音乐素材而创作的著名民歌。
三、渔歌的现状和传承保护途径
渔歌作为一种无形的、非物质的历史文化遗产,随着时代的变迁,正在日渐淡出历史舞台,被人们所淡忘。20世纪80年代,随着渔区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渔区的面貌也发生了变化。科学技术水平得到提高,渔业生产工具、通信设施逐步现代化,新式渔具和高科技设备降低了渔业生产的危险系数;电视、网络等多样化的娱乐方式出现,使渔民不再局限于通过渔歌来表达情感;渔村改造规划的实施和渔民内迁现状的出现,使传唱渔歌渔谚的渔民越来越少。
再加上海洋资源的衰退,渔业从业人员减少,渔歌失去了往昔赖以生存、发展和表现的舞台,其流传范围日益缩小,民间渔歌手后继乏人。目前,相当一批懂渔歌并能引吭高歌的老渔民、老艺人已相继过世,仅有的一些年逾古稀的老人也因年事过高,记忆力衰退,歌词、曲调只能哼唱个大概;年龄稍小的群众,当被问及渔歌时则反应淡漠,知之甚少。严峻的现实情况说明,如果对渔歌再不加以高度重视,不及时进行抢救和保护,不久的将来渔歌终会成为“绝唱”,濒临失传。传承后继无人,亟待保护。
1.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
增强抢救保护意识,开展渔歌的普查和抢救工作,做好渔歌的普查建档工作。首先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渔歌摸底普查工作,尽量多地掌握第一手的渔歌原始资料。将所有搜集的资料分类汇编成册,录入电子档案保存。建立全国和地方性的渔歌传承保护基地,利用文字、图片、音像、实物,多媒体设备宣传渔歌。利用基地平台,培养人才,研讨技艺,组织节目对外交流系列工作。建设渔歌业余学校等传习机构。
培养渔歌传承人、录制渔歌代表性传承人原始音像资料。举办渔歌专场演出等工作,为渔歌的保护与传承发挥推动作用。编辑出版发行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充满海洋气息的渔歌音响、音像、图书作品,使渔歌这一民间音乐能够传承下去。组织全国性渔歌(号子)比赛,通过比赛的形式推动渔歌的抢救保护、传承发展。为加强对渔歌资料的搜集、整理、保存、研究等保护工作,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提供经费保障。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工作,为渔歌的传承提供了人才保障。
2003年,随着“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启动,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始走上了全面、整体性的保护阶段。2006年5月20日,中山咸水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5月12日,惠东渔歌被列入广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7日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5月23日,临高渔歌被国家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洞庭渔歌被列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4年12月03日,洞庭渔歌、汕尾渔歌被国家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通过成功申遗,不仅抢救和保护了中山咸水歌、临高渔歌、惠东渔歌、洞庭渔歌、汕尾渔歌等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为保护和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璀璨的文化遗产提供有利契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人类的智慧与辉煌。渔歌列入“代表作名录”或“急需保护名录”,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抢救、保存、保护和振兴该项遗产。应该说申报是手段,保护才是真正的目的。通过申报,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各级政府和全社会更多的关注,从而调动各方力量,更好地保护这些人类珍贵的遗产。
2.渔歌进校园,传承从孩子抓起。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既离不开物,更离不开人,对传承人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从2006年惠东渔歌入选广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惠东县从渔歌进课堂抓起传承海洋文化,平海等各渔区中小学开始教学生唱惠东渔歌。经过渔歌进校园活动,会唱渔歌的学生已逾千人,仅巽寮中心学校就已有300多名学生会唱渔歌。惠东还通过举办渔歌比赛的形式,来传承渔歌文化。获奖学生说“我们参加渔歌大赛,不光是注重演唱技巧,更多的是加紧对惠东渔歌的文化认同”。惠东县还挑选并规范了十首渔歌、两首儿歌式的渔歌,配以普通话与方言,作为进校园、幼儿园推广传唱的范曲,受到师生欢迎,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从学校中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不失为一种保护渔歌发展的好方法,而且可以将其作为主渠道。在岱山,当地提倡让每个孩子至少会用方言唱唱家乡的一种歌,这样不仅能让孩子对家乡产生一种热爱,而且能让那些渔歌得以在下一代身上继续传承和发扬。如今,舟山渔歌、岱山渔歌已经进入浙江海洋学院、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等大专院校,并且在以自身的魅力吸引着全国各地的大学生来岱山进行渔歌采风活动,这不能不说是渔歌保护的一大契机。地方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融合地方历史文化,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校园特色。将渔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才艺素养、丰富校园生活,也宣传和保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3、对传承地实施活态保护
渔歌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作为活态遗产,其精髓是与传承人紧密相连的,对传承人的筛选和保护才是保护工作的重点,也即我们所说的活态传承。活态传承在国外是有经验可以值得我们借鉴的。日本把传承人定为“人间国宝”,每年在经济上给予必要的补助,同时还赋予他们相当高的社会地位。在韩国则每个月给“活的人间珍品”相当于850美元的生活补贴,还为他们提供免费医疗和其他的特殊待遇。国家和政府应该有效地保障传承人的生活,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为渔歌传承人提供良好的生活待遇和物质保障,能使他们能够安心于传承渔歌文化。
此外,为传承人提供开展传习活动的必要场所,资助他们开展授徒传艺,以期培养更多的后继人才。对学艺者采取助学、奖学的鼓励方式,也可以鼓励更多的人来学习渔歌这一艺术。培养渔区渔歌歌手骨干队伍,也是加强渔歌传承保护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办渔歌培训班,培训渔歌发源地学校的音乐教师,以及文化馆(站)的骨干,把渔歌向更广泛的地方传播。
在各省整理恢复一批有影响力、有艺术感染力的渔歌作品并在区域内外展演,使之既成为遗产保护的示范性模式,又为打造地方文化品牌积累经验奠定作品。
针对当前渔村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可按照“一村一案”的方式,就做好城镇化进程中文化遗产保护,彰显区域文化特色,留住乡愁记忆,保护村落这一精神家园的守望地开展试点保护工作。通过试点模式,有效地保护好渔歌的生态环境和活态保护,推进渔村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实现“留住乡愁,守得住家园”的美好目标。
营造有利于渔歌发展的社会环境,创新有利于渔歌发展的各种文化新形式,是保护和传承渔歌的新路径。创新和挖掘、保护并不矛盾。吸收传统渔歌的音乐元素,经现代音乐再创作后搬上舞台,使之传播更广、受众更多。然而,渔歌中那些本质的东西,是其价值所在,必须加以保护。保护渔歌这一传统悠久的民间文化遗产,不应只是静态的、过去时的,而是要让它真正进入民众的生活,为人们提供愉悦的精神元素。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愿景,并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会上强调:“要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渔歌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是沿海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宝贵财富,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保护好渔歌这一文化遗产,不仅是我国文化多样性的需要,也是我国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吴成根:浅析我国渔区民歌的类型与功能,http://blog.sina.com.cn/zjjdwcg 2007-04-21。
[2]徐波:《东海渔歌语言的韵律美》,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吴成根:《再析渔歌的本质特征和艺术特点》,2007年,《渔文化》第1期。
[4]刘婷婷:《渔歌渔谚及其历史文化价值研究》,《中国海洋大学》 2014年。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Value of Chinese Fishermen’s Song
Li Jianping
(China Agricultural Museum,Beijing 100026)
The fishermen’s song as “folk song” is popular along the coastal areas and rivers. The fishermen’s song,rich in content and full of philosophy,involving all aspects of the fishermen’s life,reflects different local customs and practices in the fishing area,shows fishermen’s various ideological and moral notions,and records social history and culture in the fishing area. “Fishermen’s song” has not been recorded literally but spread by the older generation’s verbal and mental instructions.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astal folk literature of our country,but also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Chinese nation which needs to be protected urgently. With the national emphasis on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ance,the artistic style,humanistic value,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alue of fishermen’s song have gradually been discovered and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accelerating modern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process,how to save,protect the original ecological culture and avoid its disappearing from our memory,now are becoming urgent problems for the government,civil society and all sectors of the society to deal with.
Fishermen’s song,Value,Inheritance,Protection
李建萍(1966——),女,北京人,中国农业博物馆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农业文化研究和博物馆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