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性评价在中医养生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6-03-09
(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合肥230038)
形成性评价在中医养生学教学中的应用
徐亚静,牛淑平
(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合肥230038)
中医养生学;考核;形成性评价
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养生正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对中医养生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中医养生学也逐渐成为中医院校最具特色的重要课程和必选课程之一。本课程包含了古代哲学思想、现代科学思想、各种学术流派的基础理论、养生技术方法,以及各种疾病的预防和康复,具有覆盖面广、信息量大、课时数有限等特点[1],给课程考核增加了难度。现阶段高校课程的考试,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团队合作等重视不够,却对终结性的评价过分关注,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2]。为适应素质教育要求,需要建立新的教学评价体系。笔者尝试在中医养生学教学中引入形成性评价,以便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1 形成性评价理论
哈佛大学著名评价学家斯克里芬(Scriven GF)1967年在《评价方法论》中提出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assessment)的概念,又称为过程评价。斯克里芬认为教学评价不能仅仅以标准化考试为终结性评价,而是应该依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更加注重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它是通过对学生的态度、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进步进行检测和评价,让教师明确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方法,最终通过反馈来提高教学质量,以期获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的一种评价方法[3]。
2 形成性评价在中医养生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中医养生学吸纳了佛、儒、道、医、武的思想精华,秉承了从简到繁、从分散到系统的发展规律,以中国的哲学思想为理论基础,将各种防治疾病、健身运动的方法融为一体,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课程,是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中逐渐形成的一门应用科学,它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品格、民族心理以及思维方式[4]。该门课程覆盖面广、信息量大、课时数有限。我们在中医养生学教学过程中引入形成性评价,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加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具体实施如下。
2.1 经典原文背诵古人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中医养生学教材中含有大量的中医养生基础理论,所以为了避免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和临床技能的提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必须加强对中医经典知识的强化记忆和存储。为了正本清源,使学生对中医养生学的理论与实践特色把握更加准确,真正理解中医养生之道,并将其用于指导日常养生方法的选择,强化中医养生基本理论是中医养生课堂教学的关键。故在讲授原文的过程中,随时抽查学生背诵《黄帝内经》《伤寒论》等经典段落、句子的情况。抽查时以寝室为单位,每个寝室每次推荐一名同学进行背诵,在学期结束时全班每个学生必须在老师处过关一次。在考查学生的背诵时,如遇到学生晦涩难懂、背诵困难的文章时,老师要及时、重点给予讲解。经典背诵考核总分10分,其中流利程度满分5分,完整程度满分5分,根据学生背诵情况给出相应的分数。
2.2 课堂提问为了检验学生课后的复习情况,了解教学过程中的遗漏,课堂提问也是教师向学生输出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每堂课上课之前,老师就之前所教授的内容进行课堂提问,每个学生保证每学期最少被提问3次。课堂提问考核总分10分,根据学生回答中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表达情况给出相应的分数,课堂提问3次中的最好成绩计入最终成绩。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处于积极愉快的状态,增添课堂气氛和魅力。课堂提问可以及时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了解教学中的遗漏,以便及时查漏补缺。
2.3 案例讨论在中医养生学教材中,每一章节都包含了很多学术流派的观点以及养生方面的经典语句,在授课过程中可以以案例引导教学,突出实用性。学生可以围绕不同案例进行分组讨论,然后每组推举一人对案例进行讲解,讲解结束后由教师实施提问、评价。例如,在饮食养生这一章节的授课过程中,可以把现代文明病作为切入点,分析饮食观念、饮食结构、饮食习惯等不合理因素会产生哪些疾病。分析完这些因素后,请学生基于饮食因素所造成的身体病症进行思考,这些患者下一步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这样以案例为先导进行代入式教学,学生就会更容易接受养生的思路与方法。再比如,在针灸养生章节的授课过程中,可以以脑力劳动者的亚健康状态为切入点,分析脑力劳动者的体质、易患疾病等,请学生思考以针灸、推拿、康复、中药等角度应该如何防治。老师对学生答案的合理性、准确性、科学性等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可以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对学生的思维状态与合作状态进行考察,促使学生将不同学科的内容融合在一起进行思考,能够有效地促进中医思维的构建。案例讨论考核总分10分,根据各小组学生合作状态,对案例的综合思考、分析和理解情况给出相应的分数。
2.4 撰写小论文小论文写作中教师不提供现成的知识,学生要做的是主动探索,去获取这些知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选题目,经授课教师同意后在课后通过网络或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写出小论文,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加深了对书本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并拓宽了知识面。学生可以通过写小论文的方式把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老师,老师便可以了解学生的要求,及时对教学做出调整。每位学生须在本门课程授课期间撰写一篇小论文,写完后即可上交给老师。小论文考核总分10分,教师根据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切入、思考以及通过主动探索得出的结论给出相应的分数。
2.5 实践教学目前,中医养生学的教学没有实现师生互动以及让学生参与教学实践,该门课程的教学主要是老师的课堂讲授,这种教学方法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不好。在讲授养生技能时,要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在掌握养生机理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掌握养生技能的适用范围、注意事项以及操作要领等。从学生的动手操作也可以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以便老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优化教学过程。例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杏仁茶、山药薏米粥、茯苓霜等,亲自体验药膳制作的过程。在制作过程中老师对各组学生进行提问并评分,例如该药膳的功效、禁忌以及制作时的注意事项等。让学生分组练习传统的养生功法,例如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等,老师对各组学生功法的准确性、协调性等进行评分。增加体育养生的内容,可增强学生的精、气、神,使其掌握导引行气运动的本领,还可引导学生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提高生活质量,真正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平衡观的思想,是中医特色的体育教学[1]。实践教学考核总分10分,根据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动手能力对各小组给出相应的分数。
2.6 制定合理的形成性评价量化指标学生最终成绩=期末理论闭卷考试成绩(50%)+形成性评价成绩(50%),其中形成性评价成绩由经典原文背诵(10%)、课堂提问(10%)、案例讨论(10%)、撰写小论文(10%)和实践教学考核(10%)成绩构成。
3 体会
以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临床学院2014级养生保健班43人为研究对象,该班最终成绩为78.33±9.42分。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学生反映对于课程有了更大的兴趣,参与感增强,学习主动性增加,自学能力提高。本研究构建了中医养生学形成性评价体系,取得较好的效果,体会如下。
3.1 提高学习积极性在授课过程中,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形式,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学生在课前广泛查阅文献资料,做好充分的预习;在课堂上积极踊跃参与讨论,提高了学习热情;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确了学生的学习目标。
3.2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学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由理解力、判断力、论证力等多种能力组成。学生主动性和独立性的充分发挥可以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性评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和平台。形成性评价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论文写作、典型案例讨论、实践学习等方式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拓展了知识范围,不断地深入思考,增强了自学能力。
3.3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在形成性评价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科学地评价学生的表现,这就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除了教材,教师们在备课时还需要参阅相关书籍,将中医养生学知识与临床医学等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与临床医生多交流,了解临床医学的新动态、研究的新热点,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3.4 提高学生协作能力在案例讨论和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自行在网上收集资料,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然后一起讨论、相互补充,通过协作、交流和沟通,学生体验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形成性评价在中医养生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不仅使班级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能够公平、公正地反映学生真实学习过程,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值得在各门学科中广泛应用。形成性评价在实施过程中会使教师的工作量以及学生的课外学习负担有所增加,另外,形成性评价的各方法、流程以及各个项目的权重分配等方面还需不断的优化,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1]徐亚静.中医养生学教学方法初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5):112-113.
[2]朴杰.关于形成性评价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5):4-5.
[3]杨波.新课程背景下形成性评价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7.
[4]杨世忠.中医养生学概论[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9:5.
(编辑 汤敏华)
G642.0
B
2095-4441(2016)04-0107-02
2016-06-30
安徽中医药大学教学研究重点项目(编号:2015xjjy008)
徐亚静(1984-),女,安徽合肥市人,讲师,硕士,从事中医养生学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