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喆教授运用搓针手法的临证经验
2016-03-09吴泽民金巧丽
吴泽民,金巧丽
(1.浙江中医药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浙江杭州310053;2.嵊州市甘霖镇中心卫生院,浙江绍兴312462)指导刘喆
刘喆教授运用搓针手法的临证经验
吴泽民1,金巧丽2
(1.浙江中医药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浙江杭州310053;2.嵊州市甘霖镇中心卫生院,浙江绍兴312462)指导刘喆
针灸;搓针;临床经验
搓针手法简称搓法,是将针柄朝一个方向捻转,使肌纤维适度地缠绕针体,利用其牵拉作用,激发经气,促使出现热、凉针感的针刺手法[1]。搓针手法是针灸传统手法,以其操作方便、针感强烈而在临床有广泛的应用。《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搓针法能显著激发经气,促使气至病所,是一种很实用的针刺手法。
刘喆教授为博士生导师,早年曾跟随“西北针王”郑魁山教授学习针法,对郑氏针法颇有心得,刘教授善于将传统针刺手法与现代医学理论结合治疗临床各科疾病,尤擅运用搓针手法。余有幸随师侍诊,受益匪浅,本文通过介绍搓针手法,并列举刘喆教授临床治疗病案,对刘喆教授临床运用搓针手法的经验进行总结。
1 搓法
搓法首见于金·窦汉卿《针经指南·手指补泻》:“搓者,凡令人觉热向外卧针,似搓线之貌,勿转太紧。治寒而里卧针,依前转法,以为搓也。”明确了搓法的特点为似搓线之貌及主治寒而里之证;明代汪机《针灸问对·十四法》所言:“下针之后,将针或内或外,如搓线之状。勿转太紧,令人肥肉缠针,难以进退。左转插之为热,右转提之为寒,各停五息久。故曰搓以使气。”描述了搓法的操作要领、注意事项和补泄操作;现今针灸学者在搓法的基础之上发展出“滞针术”这一新的手法[2]。临床上搓法常和其它手法组成复式补泻手法,往往取得良好的效果。
刘教授认为,搓法作为传统针灸针法,其特点是能够迅速得气,其关键在于辨证施针,其难点是使气至病所。针身在皮下单方向捻转,轻度缠绕肌纤维,可迅速产生针感,随捻转角度大小而刺激强度不同。需注意的是,在使用搓法时,应避免过度缠绕,导致滞针,造成患者疼痛;疾病发展千变万化,但总离不开脏腑经络的病机反应,临证施针,首先应辨清病因、病位、病性,再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在经在脏,按照“补虚泄实”的原则选穴施针、运用手法,辨证准确,治病方有准绳[3];得气为针刺治疗疾病的根本,得气与否和快慢直接影响疗效,即所谓“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得气之后通过补泄手法进行调气使气至病所是针刺的难点所在,若要达到气至病所的效果,除了调整针尖方向外,刺手和押手的配合至关重要。《难经·七十八难》言:“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当刺之时,先以左手压按所针荥俞之处,弹而努之,爪而下之,其气之来。”即进针之前,当以押手在所取穴位之处弹拨爪按,其一能找准穴位或敏感点;其二可以激发经气,“左手见气来至,乃内针”;其三“左手重而多按”可将皮下筋肉血管拨开,“欲令气散”,在进针之时,避免疼痛。针刺入穴,患者产生针感,欲使气至病所,当与押手配合控制针感传导方向,押手拇指或食指压于穴位下方,可令针感上行,压于穴位上方,可令针感下行。如《金针赋》所说:“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运气走至疼痛之所”。
2 病案举隅
2.1 面瘫患者,女,26岁,2015年3月1日初诊。主诉:右侧口眼歪斜1日。患者于1天前外出感受风寒致右侧颜面肌肉瘫痪,额纹消失,闭目露睛,鼻唇沟消失,嘴角歪斜,舌淡,苔薄白,脉浮紧。西医诊断:周围性面瘫。中医诊断:面瘫,证属风寒型。取穴:双侧风池、合谷,患侧头维、阳白、四白、巨髎、地仓、颊车、颧髎、承浆。操作:嘱患者坐在床上,押手(左手)拇指指腹按于右侧风池穴下方,采用1寸毫针使针尖朝向内上方快速进针,刺手(右手)拇指向外向前搓捻针柄,使针感传至前额,守气1分钟左右,随即出针,左侧风池依前法,随后嘱患者平躺,余穴进针之后不捻转。留针30分钟,隔日1次,1个月后随访患者症状明显好转。
2.2 肩凝证患者,女,53岁,2015年11月13日初诊。主诉:肩部活动受限半年。患者半年前因受寒致肩部受限遂就诊于当地卫生院,口服消炎止痛药稍有缓解,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处就诊。现症见右侧肩关节后伸及内收受限,冈上肌、冈下肌及大圆肌压痛明显,畏风寒,舌淡,苔薄白,脉弦。西医诊断:肩关节周围炎。中医诊断:肩凝证,风寒湿阻型。取穴:天宗、肩三针(肩前、肩髃、肩贞)、肩髎、手五里、曲池。操作:取天宗穴,押手拇指置于穴位下放,刺手快速进针,针尖朝向肩井穴方向行搓法热补法,刺手拇指向右前推努,押手在穴位下方加压,似将指力通过针身传至患者肩部,守气1分钟左右,将针退至皮下,针尖朝向肩贞穴方向操作如前,另外沿肩胛骨内侧朝肩关节方向围刺。操作完毕,患者自觉肩部温暖舒适,活动度增加,此即郑魁山教授特色针法“穿胛热”。余穴采用搓法补法,红外线灯照射30分钟后出针。治疗后患者疼痛大减,肩部活动度增加。
2.3 痿证患者,男,24岁,2015年10月9日初诊。主诉:右小腿麻木伴行走不利3个月。患者半年前因事故致右侧腓总神经部分断裂,行腓总神经吻合术后,进行康复训练至今。现右侧小腿肌肉萎缩,小腿腓侧至脚背麻木、发凉,足背屈受限。西医诊断:右侧腓总神经吻合术后。中医诊断:痿证,脉络瘀阻型。取穴:患侧阳陵泉、足三里、阳交、光明、阳辅、丘墟、上巨虚、条口、下巨虚、解溪、冲阳、八风。操作:取阳陵泉,针尖略朝足部进针1寸左右,患者并无针感,向外搓捻针柄,患者自觉局部胀满,顶住针身,胀满感愈发强烈,余穴操作如前,红外线灯照射半小时后取针。患者每周治疗2次,2个月后,于阳陵泉与足三里处使用搓法,患者自觉针感传至脚背,小腿皮肤温度正常,麻木感大减。
2.4 呃逆患者,男,80岁,2016年8月7日初诊。主诉:突发呃逆2小时。现症见呃声连连,胸胁胀满,自主呼吸困难,气短,气急,需氧气枕辅助呼吸,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数。既往肺心病史。西医诊断:膈肌痉挛。中医诊断:呃逆,气机郁滞型。取穴:膈俞(双侧)、膻中、内关(双侧)、肝俞(双侧)、胃俞(双侧)。操作:取一侧膈俞穴,进针1寸左右,向内旋转针柄,使针身适度缠绕肌纤维,轻微向上提插针柄,针感传至肋间后,提起针身向内上发力守气1分钟左右,另一侧膈俞穴与膻中穴操作同前,余穴予平补平泄法。约20分钟后,患者呃逆止,呼吸较前顺畅。
3 讨论
针刺手法运用是针刺诊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刘教授强调,在临床实践中,针刺入穴使患者产生针感并不是施治的结束,而是运用手法的前提,辨证准确,采取相应的补泄手法能增强治疗效果。搓法之补泄在历代古医籍中记载较为详细。《难经·七十八难》:“推而内之谓之补,动而伸之是谓泄”。《针灸问对》有:“左转插之为热,右转提之为寒”。《针灸大成》云:“转者,左补右泄,以大指次指相合,大指往上,进为之左,大指往下,退为之右”。即以右手持针为例,向外(顺时针)捻转针柄为热为补,向内(逆时针)为寒为泄。刘教授强调,“左”“右”固然重要,“进”“退”同样必不可少,“进”要求医者在施术时,拇指有一个向前推努的力,“退”要求医者有向上提拉的力。“进”与“退”既能增强刺激强度,又能引气至病所,且更易使患者有热或凉的感觉。滞针术是在搓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的针刺手法,其特点是有意使结缔组织或肌肉组织缠绕针身,从而增强刺激强度,与滞针在形态学上并无二致[4]。搓针与其相比,肌纤维并无缠绕或适度缠绕,以患者耐受为度,甚或只有搓针之形,而无搓针之实。在起针时,不会出现滞针的情况。搓针手法与滞针术既有区别,又互相借鉴,如在实施泄法或在一些组织薄弱的部位(如膻中)施针时,增加旋转度数,适量缠绕肌纤维,可方便操作,防止针身退出皮肤,临床上当灵活运用。
[1]陆寿康.刺法灸法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58-59.
[2]王尚臣,单文哲,孙淑芬.滞针术[J].中国针灸,2011,31(3):227-231.
[3]刘喆.试论针刺得气补泻与气至的关系[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0,7(3):28-32.
[4]董中国,潘颖华.浅谈滞针术[J].中国针灸,1995(6):50-51.
(编辑 熊 瑜)
R245.31
B
2095-4441(2016)04-0029-03
2016-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