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莓保护地栽培技术

2016-03-09许文西

河北果树 2016年2期
关键词:花芽分化花序白粉病

许文西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林业局 053000)



草莓保护地栽培技术

许文西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林业局053000)

衡水市桃城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适合发展保护地栽培。保护地栽培有温室大棚栽培和拱棚栽培,下面重点介绍大棚栽培技术要点。

1 品种介绍

1.1章姬章姬草莓为上世纪90年代育成的大果型高糖系鲜食品种,是日本用极早熟品种久能早生与女峰杂交育成。在日本被誉为草莓中的极品。

该品种植株健旺,腋芽分生能力强,繁育子株能力强,植株对高温、低温耐力比丰香、女峰强,较抗白粉病、灰霉病和黄萎病,但易感炭疽病。章姬休眠期浅,需冷量较丰香低,花芽分化较丰香提早10 d,是大棚温室栽培较理想品种。章姬草莓花茎长,粗壮,大棚种植不需使用赤霉素。果实大,长圆锥形,鲜红色,有光泽,果实整齐,畸形果少,平均单果质量22~25 g,最大单果质量72 g,果肉细嫩多汁,味甜,可溶性固形物12%以上,品质优。果实七成熟即可采收,此时果实硬度较高,适于贮运。果实完全成熟风味最佳,但果实完熟易软化,保鲜性能差。章姬丰产性能好,单株产量425 g,最高可达600 g以上,667 m2产量达到2 500~3 000 kg。

1.2丰香亲本为绯美子×春香。丰香休眠期浅,需冷量50~100 h。叶片较圆,大而厚,植株长势较强,株态较开展,较抗草莓炭疽病、褐斑病、黄萎病,对草莓白粉病、灰霉病抗性较差。该品种单株着生花序3个,每花序着花7~8朵,单株着花20~22朵,两性花。果实较大,平均单果质量18~22 g,最大单果质量42 g,短圆锥形,果实鲜红有光泽,外观美,果肉白色,肉质细软致密,风味甜酸适中,可溶性固形物10%,有香味。果实硬度属中等,较耐贮运。平均株产为210~250 g,667 m2产量达1 600~2 500 kg。

1.3甜查理美国品种。果实形状规整,圆锥形或楔形。果面鲜红色,有光泽,果肉橙色并带白色条纹,可溶性固形物7%,香味浓,味甜,品质优。果实硬度中等,较耐贮运。植株生长势强,直立。匍匐茎生长势强,每株抽生匍匐茎8~10条。两性花,主花序和第一侧花序大多从基部分枝,每个花序有15~20朵花。

一级序果平均单果质量41 g,最大达105 g,所有级次果平均单果质量17 g。丰产性强,单株结果平均达500 g以上,667 m2产量可达3 000 kg以上。该品种栽培管理容易且效益比一般品种高30%~50%。抗灰霉病、白粉病和炭疽病,但对根腐病敏感。休眠期短,早熟品种,适合我国南北方多种栽培形式栽培。

1.4红颜是日本草莓繁育场以幸香为父本、章姬为母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大果型草莓新品种。植株生长势旺,株形直立。果实圆锥形,果实表面和内部均呈鲜红色,有光泽,果心红色,果形端正、整齐,着色一致,畸形果少;平均单果质量18.6 g,最大果质量36.4 g。酸甜适口,香味浓,品质极佳。果实硬度适中,耐贮运性较好。该品种各花序发生的间隔时间短,连续结果性强,丰产性好。耐热耐湿和耐旱能力较弱,育苗困难。耐低温能力强,在冬季低温条件下连续结果性好。田间表现抗白粉病能力较丰香强,对灰霉病、炭疽病抗性较弱。适于保护地各种形式栽培。

2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2.1温度草莓根系的生长温度为 5~30℃,适温15~22℃。茎叶生长适温20~30℃。芽在-15~-10℃发生冻害。花芽分化期温度须保持5~15℃,开花结果期4~40℃。草莓越夏时,气温高于30℃并且日照强时需采取遮荫措施。

2.2光照草莓为喜光植物,但又有较强的耐荫性。光强时植株矮壮、果小、色深、品质好。中等光照、果大、色淡、含糖量低,采收期较长;光照过弱,不利于草莓生长。

2.3水分草莓不耐涝。不同生长期对水分的要求稍有不同。早春和开花期,草莓需要水分不低于土壤最大含水量的70%。果实生长和成熟期需求最多,达80%以上。采收之后,抽出匍匐茎和发新不定根,也需土壤含水量不低于70%。秋季是植株积累营养和花芽形成期,土壤水分也不得低于60%。

2.4土壤草莓适宜生长于肥沃、疏松的中性或微酸性壤土中。过于黏重土壤不宜栽培。沙土多施厩肥,勤灌水,也可种草莓。

3 选地、整地

草莓园应选光照充足,地势稍高、地面平坦、灌排方便、土壤肥沃疏松、前茬作物为豆类或葱蒜类蔬菜地。园地应先除杂草、灭地下害虫。可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喷洒(湿润土层5~6 cm),防治蛴螬、蝼蛄、地老虎等。一周后,667 m2施优质的腐熟农家肥5 000 kg、过磷酸钙100 kg、硫酸钾50 kg。结合深翻园地,精细整地,做成高20 cm、宽50 cm的畦面,畦沟宽30 cm。

4 移栽

元月底至2月初上市的草莓,繁育圃草莓苗移栽到大棚畦面的时间应在9月上旬。要随起苗,随移栽,每畦栽2行,行距27 cm,穴距20 cm,667 m2栽11 000株。栽植时同一行植株的花序朝同一方向,使草莓苗弓背朝花序预定生长方向,苗心露出畦面,以深不埋心、浅不露根为宜。根系平展埋入疏松土层,及时浇水,浇水后外露的根应及时埋入土中。

5 种植后管理

5.1中耕与施肥1)中耕松土,利于透气。11月至12月应浅中耕3次。初花期与坐果初期各追肥一次。667 m2施尿素10 kg、磷肥20 kg、硫酸钾10 kg,或三元复合肥35 kg。2)起垄栽培。垄距60~80 cm,垄高20 cm,垄顶宽30~40 cm,每垄两行。促成栽培时,株行距15 cm×20 cm,666 m2种植草莓8 000~10 000株;半促成栽培株行距为10 cm×15 cm,666 m2种植草莓12 000~14 000株。

5.2花芽分化前期的管理9月上旬移栽的草莓苗,除及时补充水分外,应加盖遮阳网遮荫。遮阳网离地面1.2 m,以便于人员操作。要及时摘除枯叶、老叶及腋芽和匍匐茎,保持6~8片叶。花芽分化需较低温度和短日照,可在遮阳网上加盖草苫(草帘)。通过揭与盖草苫的操作过程,人工造成短日照的条件及较低温度,促进顶花序和腋花序的分化,时间有月余。或用黑膜遮盖,日照时数控制在8 h以下,连续15 d即形成花芽。

5.3薄膜覆盖1)大棚盖薄膜,一般10月底到11月初开始盖薄膜保温,当气温继续下降到夜间低于5℃时,在大棚内加扣套棚;最低温降至0℃以下时,在草莓垄上加扣小环棚。2)拱棚栽培,采用三膜覆盖技术保温防寒。我区一般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覆盖地膜保温(也就是夜晚有冻,白天能化开,这个程度最好)。扣膜早,影响花芽分化,有些花会发黑;扣膜晚,植株矮化,花不饱满,果有大有小。2月上旬开始扣棚,这时草莓叶子有些返青。2月上旬扣棚后草莓顶芽开始萌发,破膜提苗。为提高温度,拱棚内也可再加扣小拱棚保温。

5.4温度、湿度的控制由于大棚草莓开花结果连续不断,故现蕾后白天一般保持24~28℃、夜间6~8℃,高于30℃或低于5℃都不利于草莓开花结果。大棚内空气湿度太高,易滋生病害。故除了畦垄覆盖黑地膜外,在垄沟底还应加铺稻草,阻止水分蒸发。

草莓果实发育期的适宜温度是15~18℃,要力争棚内白天温度达到25~28℃,夜间5℃以上、最低温0℃以上,相对湿度保持在70%~80%。具体的温湿度控制参照值如下:现蕾期白天25~30℃、晚上15℃,相对湿度80%;现蕾到开花期间白天22~28℃、晚上10℃,相对湿度70%;开花后,白天温度20~25℃、晚上5℃,相对湿度70%;结果后,白天15~25℃、晚上3~8℃,相对湿度80%;果实膨大期,白天18~20℃,夜间5~8℃。

5.5授粉每天上午10:00到下午03:00,用毛笔或鸡毛轻轻蘸花药全花都涂到;也可在棚内放蜂,蜜蜂授粉的效果好于人工授粉。半促成栽培的草莓,开花量大时中午要大量放风,授粉才好。

5.6灌排方法灌水宜在上午进行。灌水后先提高室温,而后加大放风量。浇水不能过勤,一次浇透。开花前1周左右要停止浇水,花后15 d左右结合施肥浇水一次。

5.7通风操作草莓苗生长的土壤湿度应该保持在70%~80%。棚内空气湿度以70%~80%为好。因此,当棚内气温超过30℃时应通风。11-12月应于上午10:00至下午03:00揭开大棚及中棚两头塑膜通风。当棚内湿度超过80%时也应通风,以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大棚通风的另一作用是防治草莓白粉病。

5.8忌重茬草莓种植切忌重茬。

6 病虫害防治

6.1叶斑病又称蛇眼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果梗、嫩茎和种子。及时摘除病叶、老叶。发病初期用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喷施,10 d后再喷一遍。或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喷雾。

6.2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也侵害花、果、果梗和叶柄。叶片上卷呈汤匙状。在发病中心株及其周围,重点喷布15%粉锈宁乳油1 000~1 500倍液。采收后全园喷布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或15%粉锈宁乳油1 000倍液。

6.3灰霉病是开花后的主要病害,在花朵、花瓣、果实、叶上均可发病。现蕾到开花期,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霉多克800倍液、50%扑海因500~700倍液等喷雾。

6.4根腐病从下部叶开始,叶缘变成红褐色,逐渐向上凋萎,以至枯死。植株中心开始变褐,根系腐败。避免过量灌水,防止垄上积水而造成土壤通气不良导致发病严重。比较好的药剂是恶霉灵,金雷多米尔。6.5黄枯萎病1)引入无病植株种植,缩短更新年限。2)蘸根消毒。青枯立克150倍液稀释进行蘸根。3)种植前,667 m2土壤施入10~15 kg硫酸亚铁,或喷30%恶霉灵300~500倍液,喷后浅耕,再种植。4)对已经发病的用600~700倍恶霉灵灌根。

6.6二斑叶螨这是一种寄主多、危害重、抗性高的害虫。每年在2月中下旬以后发生,危害叶片和茎秆儿,受害的叶片和枝蔓变为焦糊色,并造成大量落叶。用螨死净或阿维菌素防治。

中图分类号:S66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9402(2016)02-0021-02

收稿日期:2016-01-08

猜你喜欢

花芽分化花序白粉病
大葱花芽分化研究进展
一些花序的新定义和一个新的花序分类系统
——植物学教材质疑(六)
一到春季就流行 蔬菜白粉病该咋防
11个葡萄品种在乐山地区的花芽分化规律
葡萄花芽分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葡萄花序整形修剪技术
花序最大的木本植物
花序最大的草本植物
拉萨设施月季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用于黄瓜白粉病抗性鉴定的InDel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