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丝战略”背景下的侨批档案研究

2016-03-09蓝静红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6年2期

蓝静红

(广东开放大学、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091)



“海丝战略”背景下的侨批档案研究

蓝静红

(广东开放大学、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091)

【摘要】侨批是侨乡一个时代、一批海外华侨的集体记忆,是研究华侨史、中国近现代金融史以及侨乡民间传统文化的珍贵档案文献,具有历史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等多元价值。侨批档案“记忆”海丝之路,“海丝战略”重塑今日历史。在国家实施海丝之路战略背景下,侨批档案研究能加深双边情感交流,有利于认识当代全球化国际新移民,促进“海丝战略”的认同和实施。当前深化侨批档案的研究,应着重从“挖掘、保护、服务”三方面实施,以彰显其档案价值。

【关键词】侨批档案;海丝之路;档案价值

我国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以下简称“海丝战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它是国内发展的新引擎,改革开放政策的对外延伸,是产能过剩、外汇资本过剩的有效转移途径,也是构建和谐世界、和谐区域的大战略。此战略旨在借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与沿线国家共同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在这其中,侨批档案作为重要的历史符号之一,对推进海丝战略的实施发挥着记忆、情感纽带等重要作用。

一、“海丝战略”背景下研究侨批档案的意义

侨批,在国内仅限于广东、海南、福建等地所特有,是指海外华人通过民间渠道寄回给国内亲人的书信、附言和汇款的凭证。侨批简称“批”,俗称“番批”、“华侨银信”等。为何称“批”?有多种解释。一是说唐朝的书信都叫“批”;二是说闽南语和潮州方言通常把信称“批”,而在福建省大部分地区的方言中,“批”即“信”的意思;三是说侨批往返主要通过季风扬帆传送,故民间流传“这批船”、“这批款”、“这批客”等说法,久而久之也就成为了约定俗成的说法。从侨批的内涵中不难发现,侨批寄托着海外华人对家人的情感思念,他们通过家书与亲人保持联系,所寄回的汇款维持着家人的生活,是侨眷生活的生命线。

侨批的存在形式,有一个发展变化过程。一开始主要是通过熟人(越洋贸易的商贩或船上的水手)传送;后来,随着海外交通贸易的继续发展与华侨出国的不断增多,逐渐产生了侨批局,比较著名的有“天一信局”和“有信批局”等,从而使零散的侨批发展成侨批业;新中国成立之初,侨批业仍保留着,划归银行管理,但仍保留原来的私营性质,直到1979年所有的侨汇业务全部由中国银行接办,转为国有,纳入金融体制之中,侨批才淡出历史舞台。从侨批的内涵和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侨批档案研究对当前国家实施“海丝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侨批档案研究有利于认识当代全球化国际新移民,促进“海丝战略”认同

古丝绸之路之所以为世人传颂,是因为它记载了先人们共同克服艰难险阻,开创人类崭新文明的历史篇章,并且有力地促进了相互间的文明传播和友好交流。“海丝战略”虽然被赋予新的历史内涵,但依旧传承并发扬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精神。

“海丝战略”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领域,通过与沿线国家的合作,促进各国间的人员往来与交流,开启了新时期的移民热潮。作为民间文献的侨批档案,它真实、完整、系统地记录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相关历史内容。侨批是世界范围内珍贵的移民文化遗存,这对于研究和认识当代全球化国际新移民,包括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移民潮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于理解和认同国家关于构建海上丝路战略的构想,处理当前的南海问题、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问题也有很大助益。

通过侨批档案深入研究海丝之路沿线国家的关系史、文化史、民俗史等,进而探讨未来中国和关联国家在其中要扮演的角色,这无疑能促进各国人民对海丝战略的认同。

(二)侨批档案研究能加深双边情感交流,促进“海丝战略”实施

华侨华人在寄回家乡的书信中描述他们在侨居地的见闻,包括所在国人的生活习惯、行为观念、社会组织方式以及建筑式样,同时还隐含着华侨华人在异国他乡打拼过程中锤炼而成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胸怀境界和价值追求,这些往往都触动着家乡亲人的神经。华侨华人通过批信方式在推动侨乡社会转变的同时,对侨居国也注入了中华文化。侨批中的书信内容,明显带有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如孝悌观念、多子多福观念,问神算卜、丧俗、拜祖、神明崇拜等民俗,华侨在侨居国仍然保留,并且大多数得到侨居国的尊重,甚至部分还转化为当地居民的观念和习俗,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融汇贯通。

如今,侨批档案作为一种民间文献,之所以能够吸引收藏界、学术界的眼球,除了它自身隐含的史料价值外,还因其独特的文化审美价值。侨批上精美的图案设计、信局留下的印戳、主人所用的各种图章和笔划印记、精美邮票,都在片纸方寸之间融于一体,让人油然而生诸多情感和审美感受。这其实就是一种文化归属感的认同,是侨批档案所具有的文化属性与文化价值。正如泉州市档案局局长夏丽清所说:“清末以来,一代又一代福建人跨海出去打拼,又时时刻刻关心着乡土。侨批牵动着老一辈华人华侨的回忆和情感。保护、传承侨批文化,也是对国人和新一代华侨的教育。”[1]例如,泉州侨批图片在菲律宾华侨历史博物馆中有专门的展厅长期展出,部分华侨后代在此发现了自己先辈的书信,对自己的祖籍和血缘有了更深刻的认同。

二、侨批的档案价值

早期华人足迹遍布世界五大洲,较为集中的地方为东南亚一带,如越南、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说:“侨批可以看出哪个时候潮人在哪些国家及其活动,还可以从潮人活动看那个国家的经济和政治。”[2]因此,侨批档案既是历史档案,又是侨居海外华人的集体记忆。

(一)侨批的史料价值

侨批档案,作为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民间文献,见证并促进了华人与东南亚文明、欧美文明之间一个半世纪的密切交流,也记录和见证了近两个世纪以来华人移民海外的历史,是考证这段历史时期海外侨胞创业史的最珍贵的史料,是当今国际学术界研究中国对外贸易史、中外关系史、海外移民史、邮政史等领域的珍贵世界文献遗产。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赞誉侨批为“海邦剩馥”,媲美徽学,是对侨批和侨批档案研究的莫大肯定。侨批,既是一部南洋华侨移民史,也是一部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史[2],其内容包罗万象,大到“世情”、“国情”,小到“乡情”、“亲情”,这些都成为最好的社会“切片”和标本[3]。由此可见,侨批具有历史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等多元价值,是研究海外华侨史、侨乡民间史、中国近现代金融史,甚至是研究近现代邮政史、中外交通史、国际关系史的珍贵文献,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二)侨批的文化价值

2013 年6月19日,由广东福建两省联袂申报的“侨批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这是广东省首个世界记忆遗产项目。世界记忆项目亚太地区委员会主席埃德蒙森说,“侨批的收发双方和运送中介,是一个涉及成千上万人的广泛人群,尤其是催生这一特殊现象的中国早期国际移民,还承载了东西方多层面的交流,甚至持续了数个世纪。他们留下的丰富档案,并不仅属于移民群体和他们的家族,更属于一个时代、属于世界。”[4]埃德蒙森主席的评价,更进一步彰显了侨批档案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国际价值。“侨批档案”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充分证明了侨批档案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侨批的教育价值

侨批通常以家书的形式,实质上属于一种草根文献,寄托着海外华人与家乡亲人的情感,如实记录了海外华人的生活境况。在一封封家书的背后,都有着一个个家庭的故事,诉说着那一个年代生活的酸楚,留下了那一段岁月的痕迹。侨批不仅仅反映华侨的辛勤劳动,更重要的是它背后传递的故事和奋斗史,这也是其作为历史文化所具有的无法代替的教化功能。侨批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其中的历史文化之中。一是传统的孝悌文化教育。侨批的目的,是瞻亲养家,其内容反映最多的是对父母亲人的问候与祝福,如初次闯南洋的潮人,一般寄回的第一封侨批,当地俗称“回头批”或“平安批”,其意义是报平安的同时不忘牢记自己肩负的接济家人的责任。二是艰苦创业精神教育。侨批反映的是海外华侨的创业史、血泪史。借助侨批,生活在当下的人们能真实地认识和感受先辈们渡海打拼的历程,这对现今中国政府倡导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具有很好的教育启示作用。三是诚信精神教育。从侨批本身的内容到整个流通过程,有力地展现了海外华侨自身以及作为“水客”等人员高度的诚实守信精神。

三、“海丝战略”背景下侨批档案研究的实施

加强侨批档案研究最重要的一环是深化对侨批档案的应用,当前应着重从“挖掘、保护、服务”三方面实施,以彰显其“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档案价值。

(一)挖掘民间侨批档案

侨批虽局限于广东、海南、福建三省,但存在历史久远、海外侨胞数千万之多,侨批档案史料亦数量巨大。随着岁月的流逝,在“土改” 、“四清”、“文革”等政治运动中侨批档案遭到销毁而大量消失,现存收藏在档案馆的侨批只是冰山一角。现存的馆藏档案更显其价值之珍贵。为此,我们在对其加强保护的同时,更应该挖掘其鲜为人知的东西,如深入挖掘其隐含的历史背景、故事以及背后的时代内涵,这样才能真正展现其历史和现实价值。一是要开展民间调查,挖掘民间收藏。侨批本来就是家书,属于民间流传之物,要丰富馆藏,保护侨批,需要有关部门组织调查小组到侨乡重镇开展民间走访调查,力求摸清民间侨批“家底”。对于发现的侨批,可通过购买、认捐、借用或寄存等方式用于展示、交流、馆藏和研究。二是要重视口述档案的征集整理。“口述历史”是记录历史的活生生的形式,同样,“口述档案”也是记录档案的活生生的形式。在挖掘民间侨批档案时,将口述史方法运用于侨批档案研究中,通过侨批档案家属的口述、通过水客(也就是邮差)以及侨批局工作人员等的口述,能更深入地了解侨批鲜为人知的一面,因为他们是这些侨批及侨批业、侨批史的经历者和见证者。由于侨批业已于1970年代末退出历史舞台,这些亲历者也已年迈,对他们进行访谈录像和记录已刻不容缓,这是做好侨批档案保护的重要工作之一。三是挖掘侨批间的关联性。侨批的样式多种多样,内容艺术风格各异,而且也因侨居国的风俗文化不同而出现差异。但在同一年代、同一时期内,侨批档案所隐含的侨胞与胞亲的时代境遇必然有很多类同之处,如海外迁移过程中的留守女性现象、移民家庭的变迁历程,侨胞在侨居国的创业艰辛史及为所在国发挥的作用等等。四是挖掘侨批背后的故事。一个个侨批背后都包含着一个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历史。如研究抗日烽火中的侨批路,对研究抗日战争时期侨胞如何爱国爱家、侨批局如何为侨胞服务、海内外同胞如何同仇敌忾等等,都具有弥足珍贵的价值。

(二)做好侨批档案保护

侨批是华侨寄给国内亲人的“银信合一”的家书,散落在民间,目前档案馆馆藏仅占其中一小部分。当前加强侨批档案的研究工作,首先要做好对侨批档案的保护。一是要提升对侨批档案价值的认识。当前侨批很多保存于民间的收藏家中,各人的兴趣点和认识不同,有的喜欢侨批中的邮票信封,有的喜欢文字书法,导致对侨批档案的局部性损坏,影响对侨批完整性的保护;二是要制订一套便于对侨批档案分级分类保护的政策和标准,以推动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便于各地档案馆的交流、合作、研究;三是要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加大投入,完善档案馆设施和设备,引入先进技术,加强信息化建设,做好现存侨批件的整理、归档、预防、保护和修复等工作。做好侨批档案的保护工作,是推进侨批档案应用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三)服务“海丝战略”的实施

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侨批档案的研究,其意义在于认识历史,推陈出新。侨批档案作为一种历史符号,既有历史痕迹、历史记忆,又融入各国人民、各民族血液的思维与传统,这些印记经过几代人的传承与发展,已经成为永不磨灭的文化符号。当前,国家提出“海丝战略”,就是要借助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重现历史源流和价值认同。2013 年 10 月 3 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尼国会发表演讲,提出建设中国-东盟“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宏伟蓝图,重启海丝经济圈战略。“海丝战略”的提出,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与沿线国家共同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在新世纪的今天,重提海上丝绸之路并作为国家乃至世界的发展战略,无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是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扩大同各国各地区利益汇合点的重大战略,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举措,对中国深化改革开放,对海上丝绸之路所经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生态保护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海丝战略”的提出,无疑符合相关各国谋求经济发展、扩大区域合作、维护地区稳定的利益诉求,正如《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所提到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而在这其中,人员及文化交流必将成为经济社会合作能否得以巩固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东南亚海外华侨在其中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华侨在海丝之路战略实施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是重要的建设者与参与者,也是沟通联络的重要桥梁。在今天,随着侨一代多数仙逝,侨二代开始淡化家乡概念、家乡情结的关键时刻,如缺乏激活这段历史记忆的载体的话,实是遗憾,也必然影响到侨乡与祖国的联络与交流。加强对侨批档案的研究,将加深中国特别是广东与东南亚各国的联系,对华侨联系家乡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对于增强双边交流意义重大。通过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可以激发双边特别是侨二代对侨批历史的记忆,加深双边的情感沟通。在这个意义上讲,加强侨批档案的研究和应用,能起到很好的服务“海丝战略”实施的作用。为进一步深掘侨批的作用,笔者认为还可以进一步开拓文化交流之路,支持华侨华人社团的文化活动,搭建“中华文化交流之路”,引导华侨华人居住地的华人庙宇与侨眷本土的庙宇建立联系,搭建“心灵之路”,以华侨华人社团为平台,搭建“乡情之路”,从而加深双边情感交流,以此促进“海丝战略”的实施。

“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档案工作的这一价值原则很好地诠释了“海丝战略”背景下研究侨批档案的必要性和价值。侨批档案记忆海丝之路,“海丝战略”重塑今日历史。因此,在国家实施“海丝战略”的背景下,侨批档案研究能加深双边情感交流、有利于认识当代全球化国际新移民,促进海丝之路战略的认同和实施。

【参考文献】

[1]康淼,黄鹏飞.闽南侨批唤醒东南亚“海丝”记忆[N].国际商报,2015-02-12(B1).

[2][4]陈汉初.侨批投递,独特的“海上丝绸之路”——以海峡殖民地时期新加坡批局与汕头等地的往来为例[J].广东档案,2015,(2):39.

[3]罗堃. “侨批档案”申遗成功[J]. 潮商,2013,(3):47.

(责任编辑:微风)

Research on Overseas Remittance Archive under the Sea Silk Road Background

LAN Jing-hong
(The Open University of Guangdong,Guangdong Polytechnic Institute,Guangzhou,Guangdong,China,510091)

Abstract:Overseas remittance is the collective memory for a group of overseas Chinese about a particular time. With its multiple values in heritage,economy,culture and society,overseas remittance is the rare archival documents to study the overseas Chinese history,China's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financial history and overseas Chinese traditional folk culture. Overseas remittance archive "memorizes" Sea Silk Road while Sea Silk Road "reproduces" overseas Chinese histo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ational Sea Silk Road strategy,overseas remittance archival research can deepen bilateral emotional exchange,contribute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new international migrants in the contemporary globalization and promote the recogni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Sea Silk Road strategy. To deepen the study on overseas remittance archive to display its value,the strategy of searching,protection and service should be carried out.

Key words:overseas remittance archive;Sea Silk Road;archival values

【作者简介】蓝静红(1974-),女,广东潮州人,广东开放大学、广东理工职业学院。

【收稿日期】2015-12-24

【中图分类号】G2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32x(2016)02-008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