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构主义视角下微课在成人开放教育中的应用
2016-03-09苏绚李嘉鸿
苏绚 李嘉鸿
(汕头广播电视大学,广东汕头,515000)
新建构主义视角下微课在成人开放教育中的应用
苏绚 李嘉鸿
(汕头广播电视大学,广东汕头,515000)
【摘要】微课教学模式在成人开放教育中的应用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现象。以新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有助于探索符合成人开放教育特点的微课应用规律。由于成人学生独特的特点及各种不足,在微课应用中教师的作用更重于普通高等学校。教师应具有建构思想,用新建构主义理论的各种策略,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微课,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新建构主义;微课;成人教育
互联网时代,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多媒体技术的日趋成熟,视频教学开始广泛运用于各类教育。2011年,胡铁生教授在中国首先提出“微课”这一名词,在国内各教育领域掀起了一股“微课”热潮。“微课”的出现,是时代的必然。它将越来越深入到各类教学过程当中,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在成人教育领域亦是如此,但由于成人开放教育学生和普通全日制教育学生相比,存在时间、能力、主动性等诸方面不同的特点,若照搬应用,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现象,微课在成人开放教育中的应用具备其自身的特点。本文在新建构主义理论语境中,研究分析微课在成人开放教育中的应用问题,探索符合成人开放教育特点的微课应用规律。
一、微课的一般实施模式及不足
微课原名为微课程教学法,是指教师按照课程标准及教学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全过程,2008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提出[1],2011年经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教授在国内提出后,被国内教育界统称为“微课”。胡铁生教授提出“微课”后,策划和组织了佛山市中小学优秀微课展播平台。此后,“微课”首先在中小学教育中得以推广,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一)微课教学的一般实施模式
微课在普通全日制中等或高等教育中已被应用于部分科目的课堂教学中。普通全日制教育的微课教学,是按照学生学习规律,将原课程分解成为一系列具有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与反思等在内的微型课程体系[2]。它是一个关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微型课程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的统一体,以课时为单位,而不是一个个拆散的知识点,包括自主学习任务单、配套教学资源、课堂教学方式创新等三大模块。在教学活动中,把自主学习任务单、配套学习资源、课堂教学方式创新三大模块分别运用到课外、课内两个不同的教学时段,将课程划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不同的教学环节[3]。在微课的一般实施模式中,学生课前预习阶段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有了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方式也进行创新性的改变,不再注重于知识点的讲解,而起着主持、引导、解惑的作用。课后的复习,又起到加深对知识掌握的作用。
(二)微课一般实施模式在成人开放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与普通全日制学生相比,成人开放教育学生存在4个方面的局限性:⑴大部分学生以工作为主,学习为辅,存在时间和精力方面的局限性。⑵过半学生为高考的落选者,存在文化基础和学习能力方面的局限性。⑶过半学生以证书为目的,无强烈求学欲望,存在学习主动性方面的局限性。⑷学生基本成人,学习不再受到家长监督,教师对于学生的制约作用明显低于普通全日制学生,存在学习纪律的局限性。如果成人开放教育微课不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完全模仿普通中等或高等全日制教育的实施方式,效果必定大打折扣。
由于上述特点,成人开放教育学生的学习模式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是正常的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模式;二是缺少课前或课后的预习或复习,只进行课堂上的学习。主要原因或是工作太忙或是缺乏学习主动性;三是缺少课堂上的学习,只能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形成以上模式的主要原因是存在客观条件限制,但学生仍有学习主动性。很显然,成人开放教育微课的课前预习环节未必被所有学生(且不在少数)实施,微课若只以课程学习资源形式出现,仅供他们课前自主学习,因学习能力和主动性的问题,微课对这一部分学生来说可能形同虚设。若教师采用微课的一般实施模式加以教学,只是解答疑问,引导思路,许多学生将会一头雾水,课堂教学无法进行。而在有微课程视频供学生预先学习的情况下,教师仍像传统教学那样面授式满堂灌,则失去微课教学的意义。
微课运用到成人开放教育课程中,发挥其优势的同时不能像普通高校一样,一味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只满足于单纯制作微课程视频让学生自学,去实现所谓的意义建构。而仍要重视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和指导的作用,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将各个微课程视频的知识点有机联结起来,再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去实现其对知识的创新。
二、新建构主义视角下微课在成人开放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进入网络时代,人类的学习不可避免出现碎片化现象。一是由于知识大爆炸,人们掌握的知识呈现碎片化。二是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学习能力、学习时间等自主安排学习,不必拘泥于传统教学的按部就班。碎片化既成为学习者面临的问题又成为学习者的一种需求。微课,实际上正是目前教育理论界根据信息时代碎片化学习的特点,倡导的将知识“化整为零”策略的一种表现,目的是让学习者能够更好的自主学习[4]。“化整为零”策略将原本比较完整的大课程分解成微型课程以至微型知识点,以微视频为表现形式展现出来。因此,微课不可避免会产生知识碎片化问题。如果使用不当,大量碎片化的知识以超链接的方式涌现在学习者面前,会造成学习无效化的一系列问题。
在国内“微课”提出的同年,中山大学王竹立教授在第一届教育技术学术沙龙上,提出“新建构主义”这一理论名词,引起教育界学者的关注。
新建构主义是认知建构主义在国内的推进和发展。认知建构主义认为,建构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其一,对新信息的理解是通过运用已有经验,超越所提供的信息而建构成的;其二,从记忆系统中所提取的信息本身,也要按具体情况进行建构。而不单是提取[5]。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等)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知识的获得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意义的能力,而不是记忆课本知识和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主导地位。
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为“学习就是建构,建构蕴含创新”。新建构主义继承了认知建构主义的思想精髓,承认学习就是意义的建构过程,所以学生对自主学习应占有主导地位。同时,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仍然不能改变。不能因为提倡“重学”而完全“轻教”,“学”与“教”应该齐头并进。新建构主义认为,教育是一个知识“嫁接”的过程,教师教学的过程实际就是将前人的理性知识“嫁接”到学生的头脑中去。对于一些经典的、基础性的知识,学生没有必要去重新建构,可以通过嫁接的方式迅速获取。所以,教师的讲授与指导作用还是非常必要而且重要的。
据此,新建构主义提出了 “自嫁接” 理论,“自嫁接” 理论是针对学生的学习而言,指的是面对网络时代大量的碎片化知识,将学生从各方面获取的碎片式知识通过学生“自嫁接”的方式,将其“移植”到学生的整棵“知识大树”上,即“零存整取”。为此,新建构主义对教师的“教”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讲授与指导外,还要将“建构”思想及策略引入“教”的过程中,在 “嫁接”成功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提升知识建构能力,学会对知识的“自嫁接”,这才是现代教学要重点考虑的关键所在。
微课程教学模式正在逐渐地改变、甚至可能颠覆传统教学模式。对于成人教育的学生而言,他们多以在职、业余、自主学习为主,对课程选择和教学方法有一定的自主权,在学习方式、学习进度、时间和地点等方面相对灵活多样;入学门坎低,如在年龄、学习资历等方面没有太多限制,只要具备一定文化、知识基础、不需要参加入学考试,均可申请入学,因而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所以,成人教育教和学的方法手段必须多种多样。微课的出现正是给成人教育的学生提供了多样的选择。而微课的某些弊端,如知识碎片化问题必须重视,并加以调整解决,否则对于成人教育中部分建构能力较低的学生而言,会产生知识无法融汇贯通,或者被庞大的知识碎片模糊了学习目标和意义等问题,容易形成信息孤岛。大量无序孤立的信息必然会快速地被学习者遗忘。而新建构主义正视网络时代知识获取的碎片化问题,强调用建构方式将零星碎片知识“嫁接”入每个人的知识网络,提出的一系列策略既尊重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导地位,又强调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能够较好的兼顾成人教育学生的特点和解决微课学习带来的碎片化问题,所以它对成人开放教育的微课程教学开展有非常积极的指导意义。
三、新建构主义视角下微课在成人开放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新建构主义语境下,微课应用于成人开放教育中的主导思想应该是:利用微课突破成人学习的各种局限性,同时教师的教导不可获缺,但必须改变传统的传授知识模式。针对成人开放教育学生自学能力较差及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自身的“建构思想”,从而使其走向自主学习的方向。
(一)帮助学生建立“建构思想”是关键
成人开放教育微课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到如何有效地将知识“嫁接”给学生,既不能简单地像普通全日制微课的一般实施模式那样,将知识点制作成若干微课程,平推到学生面前,让学生主要通过自己的学习、思考去掌握,教师主要起解惑作用;更不能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一味面授式满堂灌。成人开放教育微课必须以新建构主义思想来指导,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自己学习掌握知识的能力。要注意知识点之间、知识点上下的联系,形成环环相扣、步步推进的逻辑关系,通过教师的讲授和引导,将知识联结起来。微课视频和教师的课堂教学一定要紧密结合,做到有机统一。如教师可以利用已开发好的微课程,按章节的顺序组织教学。学生并不能随意进入各章节,但在本章节内,学生可以随意挑选目标对象进行学习。在课堂环节,也不是立足于“传递”知识,而是要把重点放在讲清讲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上。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式的学习,自己去得出答案,实现对知识的“自嫁接”。
(二)帮助学生建立“建构思想”的应用策略
微课的学习模式实际上就是学生利用自己碎片化的学习时间,进行知识碎片化的学习。碎片化的知识就像一台机器上的各个零部件,零部件制作完成了,如何整合成一台机器才是整个制作过程的重点和难点。而如何整合,把碎片化学习转化成整体化学习,这就是成人教育中教师教育的核心。因此,教师课堂教学的设计,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就本节课的知识点开展“零存整取”的学习策略。新建构主义提出零存整取学习策略,实际上类似中国传统学习经验中常常提到的“水滴石穿”这种学习积累的力量。与之不同的是,零存整取要求创新,新建构主义提出“通过积件式写作、个性化改写和创造性重构等阶段,实现知识的“零存整取”和创新”。在知识学习积累的过程中,不是单一地跟随老师“抄笔记”,而是要求接受微课视频中所讲内容,自己“撰写笔记”。在“撰写”过程中,加入了每个人的自我理解,重构与创新。学习主动性差、建构能力差,课前没有充分地利用微课进行预习的学生,课堂上必须由教师指定目标微课视频加以学习,保证学生能够学到教学要求内的知识点。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与自身应用或兴趣相关的想法或设计思路,但因为某些能力不足,无法实现。因此这些想法一直被深藏或过后被忽略,以至于在以后真正可实现时却被遗忘,这就属于新建构主义提出的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挖掘需要靠学习者自发地对自身内化知识的深挖和发掘。对于有一定建构能力的学生,教师除了解决其预习所遇到的困难外,还应该要求学生对所学章节,以至课程中所有学过的知识作整体性把握,对课程知识与自身应用的关联作自我思考,并提出学术上的问题或应用上的问题,同时书写问题及解题思路,这是新建构主义为挖掘隐性知识提出的“内读法”策略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类学生,他们学习积极性较强,个人兴趣爱好方向明显,当知识点内容符合他们的兴趣方向时,表现出强烈的学习欲望;当知识点内容偏离个人兴趣时,则被动消极。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利用新建构主义的“包容法”学习策略对其加以引导。“包容法”学习策略原指应该将不同意见、观点包容性接纳,为日后建构提供更多思路。包容性思考法指的是一种思维方法,当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了个人兴趣和需要的学习切入点后,应该包容性地学习,为“喜欢”接受“不喜欢”,为“需要”接受“不需要”。教师应该在学生完成感兴趣的目标对象之后,鼓励其学习其它不感兴趣的知识点,为日后另一些有兴趣的学习打好基础。
(三)微课设计融入新建构主义的各种学习策略
微课设计者应该把“建构思想”融入到微课教案设计及各微视频中。微课以精简短小闻名,每个微课视频包括有一个完整知识点。学生利用微课进行学习,可以不用遵循传统学习流程,他们可以随机进入任一微课视频,随机学习到任何知识点。因此,微课的设计就因考虑到“建构”的这种随机进入性。在每个微课教案资料或微课视频中应该列清学习某一知识点应该具备哪些预备知识,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嫁接”相关知识点;在知识点讲解前,应该利用“抛锚法”,为学生点明本微课学习的“锚”,让学生明确自己学习的目标及用途;在视频的知识点讲解结束后,除了总结,还应该有可检验学生是否能掌握此知识点及是否能正确应用此知识点的机制,即要检验学生是否“嫁接”成功。无论是“抛锚法”、“情景引入”、“嫁接法”、还是“自嫁接法”,都是建构思想发展到新建构主义的相关学习策略。在微课设计中,应将它们融入其中,让新建构主义充分引导微课教学。
四、结语
不可否认,微课在教育上的运用有其非常积极的意义,会越来越广泛地得到推广,但是,每一种教学方式的运用,都必须遵循其内在的教育规律。在成人开放教育中,微课的运用,一定要根据成人教育的特点来开展。新建构主义提出的“学习就是建构,建构蕴含创新”理论,指出了知识的获得是一个“嫁接”和“自嫁接”过程,对成人教育微课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成人教育的微课,只有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讲授、引导的作用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产生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65-73.
[2]金陵.从微课程的属性入手认识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11):21.
[3]王同聚.“微课导学”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5,(2):112-117.
[4]王竹立.新建构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创新实践[J].远程教育杂志,2012,(6):3-10.
[5]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微风)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lecture in Adult Open Education:A Perspective of New Constructivism
SU Xuan LI Jia-hong
(Shantou RTV University,Shantou,Guangdong,China,515000)
Abstract:The application of micro-lecture teaching is not quite effective in distance learning. The paper argues that new constructivism is beneficial to its application in adult education. Teachers should use some strategies of the new constructivism theory to help students take full advantage of micro-lecture and improve their learning.
Key words:new constructivism;micro-lecture;adult education
【作者简介】苏绚(1979-),女,广东潮州人,汕头广播电视大学讲师;李嘉鸿(1980-),男,广东潮阳人,汕头广播电视大学讲师。
【收稿日期】2016-03-08
【中图分类号】G7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32x(2016)02-0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