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附红细胞体病的综合防控

2016-03-09袁志芸青海省海南州畜牧兽医工作站813000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6年6期
关键词:体病羊场病羊

袁志芸 青海省海南州畜牧兽医工作站 813000



羊附红细胞体病的综合防控

袁志芸青海省海南州畜牧兽医工作站813000

羊附红细胞体病又称附红体病、血虫病和红皮病。该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以羊高热、黄疸、贫血和生长缓慢为特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导致发病羔羊贫血,母羊表现出繁殖障碍,是严重威胁养羊业健康发展的一种传染病。

1 流行病学

羊附红细胞体病主要流行于高热、多雨且吸血昆虫滋生的夏末秋初季节,在北方7月中旬到9月中旬为发病高峰期,蚊、蝇、虱、蜱等吸血昆虫叮咬羊只而引起发病。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羊都可感染,其中幼龄动物较易感,放牧的羊发病率高于圈养羊。

患病羊与隐性感染羊是最主要的传染源,患病羊与猪可交叉感染。虱、蚊等吸血昆虫是该病最主要的传播媒介。羊附红细胞体病也能够经接触性传播、血源性传播和垂直传播引起感染。另外,长途运输、饲养管理不良和恶劣气候等因素等都可诱发该病。

2 临床症状

绵羊和山羊均可感染附红细胞体病,其中以感染羔羊的死亡率最高。发病羊只严重消瘦,体质变差,精神沉郁,采食和反刍逐渐减少或废绝,体温升高,被毛粗乱,有的四肢无力、步态不稳、喜卧、不愿走动,并伴有腹泻症状,粪便稀薄、恶臭,混有黏液或血液。有的出现呼吸困难、流涕等症状,鼻孔周围有黏液性黄色结痂。后期可视黏膜与皮肤苍白或黄染,腹泻,出现下痢症状,伴有前胃贫血和消瘦,常因衰竭而死亡。个别病羊后肢瘫痪,肌肉颤抖,四肢抽搐,口吐白色泡沫,肛门排血,死亡时呈急性溶血性贫血,病程1~3天。母羊生产性能下降,表现出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和受胎率低,有时在放牧或喂料时突然倒地死亡。

3 病理变化

该病的主要病变为贫血和黄疸。病羊尸体极度消瘦,可视黏膜苍白、黄疸。剖检可见皮下苍白,血液稀薄,凝固不良。皮下组织发黄,呈胶冻样浸润。淋巴结肿大并变软呈土黄色,脾脏肿胀呈黑褐色,肝脏肿大呈黄褐色,并有出血点。胆囊充盈,含浓稠的胶冻样胆汁。肾脏肿大质软,有出血点,髓质严重出血。

4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病理变化和血液学检查可初步诊断该病,确诊需进行实验室检验。耳静脉取患羊的鲜血,加生理盐水稀释后混匀,加盖玻片后显微镜下观察,有带齿轮状红细胞周围半圆形或圆形或逗点状附着物,红细胞变形,血浆中有大小不一的游动物。取发热期病畜血液制成血涂片,甲醇固定,瑞特氏染色或姬姆萨染色后油镜下观察,红细胞表面有数量不等的球形附红细胞体。

5 防制

(1)治疗。治疗羊附红体病,应在早期诊断的基础上尽早用药,对患病羊进行隔离饲养,及时治疗患病家畜,这样方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目前常用的药物有血虫净(贝尼尔)、咪唑苯脲、阿散酸、黄色素、新胂凡纳明、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附红康、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等,各地可根据药源和具体情况选用。其中长效土霉素(欧克米先)和附红康的治疗效果最好。羊场同时要进行辅助性对症治疗,对虚弱消瘦的病羊肌注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等,促进病羊早日康复。

(2)预防。由于羊附红细胞体病临床多呈隐性感染状态,在免疫预防及换群等饲养环境发生改变等应激条件下易发。因此养羊场应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羊场的清洁消毒、驱蚊灭蝇以及免疫预防工作,减少应激,预防该病的发生。

坚持自繁自养,在引进外地种羊时严格检疫,隔离观察后再合群。切断动物的传播途径,夏季搞好灭蚊蝇和驱螨灭蜱工作。饲养人员应保证羊只日常饲料良好的适口性,为全面供给营养,饲粮应多样化。在疫苗接种、治疗时要特别注意针头和器械的消毒,增强羊群的抵抗力,减少不良应激。牛羊圈养保证合理的饲养密度,羊舍通风良好,调整羊群,不要拥挤。

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养殖场要加强夏秋炎热季节的饲养管理工作,供应充足饮水,尽量减少热应激的发生。羊场圈舍要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定期用生石灰等消毒药对环境和用具等进行消毒处理,确保养殖环境、圈舍和水食槽等的清洁卫生。及时清除垫料和粪便,防止对环境场地等发生重复污染,尤其在药物驱虫期间的粪便必须及时处理,并经堆积生物热发酵,此外还应合理使用杀虫剂,保持舍内清洁卫生。

[1]俞春英,彭远义.附红细胞体病的研究概况[J].畜牧兽医杂志,2007(2):38-39.

[2]王永,孟炜,王振勇.附红细胞体病实验室诊断方法概述[J].吉林畜牧兽医,2005(10):20-21.

猜你喜欢

体病羊场病羊
规模化舍饲肉羊场饲养安全体系的建设
肉牛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防治措施
肉牛呼吸道合胞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诊断和防治措施
对肉羊瘤胃积食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
羊咳嗽怎么治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种羊场生存发展之路
团结的班子
猪弓形体病的诊治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治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