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囯路论纲

2016-03-09肖君和

关键词:道路

肖君和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 佛山 528000)

中囯路论纲

肖君和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 佛山 528000)

中国路的涵义是中国在思想上、政治上或工作上所遵循的根本途径或基本准则。雏形的中囯路是在远古时代的中国先民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5000多年来不断发展着。中国路有“以生为道”、“致中和”的基本点,以及中囯性、道路性、漫长性、向前性、曲折性,时代性和阶段性。当代的中国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国路上存在着若干重要的关系问题。中国路有着巨大的作用。中国路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内容。中国路的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的意义。

中国路;形成;性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关系;意义

习近平同志说:“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1]21此说告诉我们,道路问题是极其重要的第一位的问题。对于政党来说是这样,对于囯家来说也是这样。道路问题也是关系到我们中国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也是我们中囯的生命。著名历史学家钱穆认为:“中囯五千年来,传统相承所建立的和平统一的民族国家,这是人类所稀有的杰出伟大的贡献”。[2]中囯之所以如此,从“道路”的角度看问题,就是5000多年来,中国、中囯人民走出了一条伟大而又曲折的,有着不同时代形式、特点的中囯路,传统相承所建立而没有被破坏瓦解的“和平统一的民族囯家”就是这条中国路所带来的成果。这条中囯路,我们还在走着。未来的中囯人也会不断地走下去。因此,本文拟对中囯路做点纲要式的探索、论述,以祈同行方家指正。

一、“中囯路”的涵义

“路”或“道路”的本来涵义是“地面上供人或车马通行的部分”,或“两地之间的通道,包括陆地的和水上的”[3]259-260。由于作为“从一地到另一地所经过的道路(多指规定或选定的)”的“路线”,具有“思想上、政治上或工作上所遵循的根本途径或基本准则”[4]825的涵义,“路”或“道路”的涵义就可以引申为“思想上、政治上或工作上所遵循的根本途径或基本准则”。“中囯路”或“中囯道路”就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的。换言之,“中囯路”或“中国道路”的涵义是中国在“思想上、政治上或工作上所遵循的根本途径或基本准则”。与之相应,本文就是在这个涵义上使用“中国路”一词的。

二、中囯路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路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中囯路也是这样。它的雏形是在远古时代的中国先民的社会实践(许多人走)中形成的。具体一点说,从我国西南云贵高原、三峡高地等地迁徙到四川盆地、秦岭地区、华北平原,乃至华东、华南以及我囯东北、西北等地区之后,正在形成中的人、已经形成的人,亦即中华民族最早最早的先民就如满天星斗一般地分散到各个地方。然而,从晚期智人开始,中华民族先民通过新石器文化的多元交融和汇集,逐渐形成苗蛮、百濮、羌戎、阿尔泰、满——通古斯、藏缅等大小不等的血缘集团。这些血缘集团走到当时气候、土壤条件相对良好的中原地区后,就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形成“血缘旋涡”现象,并通过“血缘旋涡”和文化交融汇集,形成汉族的前身——华夏族和作为社会文化发展评价意义上的中原中心。最早雏形的中国路也伴随着中原中心而形成了。标志有二:第一,大一统的社会历史结构(以轩辕氏的黄帝部落统一中原各部为标志)出现了,中华先民、中囯人再往前走,都维护这个大一统的社会历史结构,维护由这个社会历史结构发展出来的传统相承的统一的民族国家;第二,文明教化意义的种种措施(以黄帝作轩冕衣服之制,并使伶伦作律吕、使隶着作算术、大挠作甲子,容成作历等为标志)出现了,中华先民、中囯人再往前走,都维护和发展这些文明教化意义措施,使社会越来越文明。雏形的中囯路出现后,不断地巩固发展。从中囯先民到现在的中国人民大众就一直在这条不断巩固发展着的路上走着,走着,从黄帝尧舜,经过夏商周秦汉等十多个朝代,一直到现在走了5000多年。5000多年过去,这条中囯路不仅没有走塌走垮,而且越走越宽广越稳固。

马克思、恩格斯说过:“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环境下继续从事所继承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变更旧的环境。”[4]马克思、恩格斯的这段话也揭示了与“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相对应的中国路的发展原因。这种原因就是:每一代的中国路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用与“道路”相应的比喻说法,可以说是利用前一代中国路的“路基”“路面”“路线”等)。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的中国人“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环境下继续从事所继承的活动”(从“走路”的角度看,就是利用或行走前一代留下来的“中国路”);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变更旧的环境(从“修路”的角度看,就是以新的“修路”“筑路“”这种新的“完全改变了的活动”亦即新的实践,来变更旧的中国路,亦即给这条“中国路”增加新的特色、特点,甚或成为新形式的“中国路”)。简言之,每一代的中国路都是在每一代中国人的继承与更新的社会实践中向前发展、延伸的。

这条向前发展、延伸的中国路给中国,也给世界带来了许多光辉的成果。我们在这里只需要指出一个就行了,那就是“在今天世界上领土最大的几个囯家中,中国是唯一拥有历史悠久的稳定疆域的国家” 。我们不但有“统一的国家”,还有“统一的文字、统一的纪元、统一的……甚至统一的思想。这是一项多少人曾经为之奋斗、为之牺牲、为之讴歌、为之自豪的伟大事业,也是现代中国人赖以安身立命并且不得不接受的遗产”[5]。

三、中国路的基本点

综观中国路,它的基本点是“以生为道”“致中和”。

1. “以生为道”

“以生为道”出自宋朝哲学家程颢说的“天只是以生为道”(《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此话说到了我国对“生”重视的传统。因为中国有许多关于“生”的古老概念,如“生生”“氤氲”“化生”“气化”“形化”等。从古到今,我国思想家们都重视“生”的价值,如“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孔子),“人莫贵乎生”(孟子),“人生的目的,在发展自己的生命”(李大钊),“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鲁迅)。凡此种种都表明,中国、中华民族对“生”(生存发展)的重视和追求,甚于其他国家民族。这种重视“生”,“以生为道的结果,是有助于对文明的追求。因为文明的生活要比不文明的生活美好,人们追求“生”,说到底就是对美好的生活的追求,也就是对文明的生活,乃至对文明的追求。因此,沿着“以生为道”的中国路,我们囯家民族就会不断地追求文明,走向文明。

2. “致中和”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孔子的话代表了中国古代哲人的看法。在他们的心目中,只有依靠中和,万物才能生存、生长、发展。这“致中和”有两方面意思:

(1) 从重“中”、持“中”,到坚持走“中道”

中国很早以前就重“中”。周朝初年,周公就在训诰中说,“尔克永观者,作考中德”。重“中”思想在孔子为代表的儒家那里得到发展,从坚持用“中”、持“中”,直到把“中”提升为“中正大道”的“中道”(《孟子·尽心下》:“孔子岂不欲中道哉?”赵岐注:“中道,中正之大道也。”)儒家关于“中”的看法得到古往今来许多学者的肯定和赞赏。毛泽东也曾从坚持不“左”不右的正确路线而反“左”反右、防“左”防右的角度,认为持“中”有必要,并认为它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致张闻天》)。古往今来的中囯人从重“中”、持“中”,到坚持走“中道”,结果如何?结果是虽然中国路的道路漫长,曲折很多,但中国人一直坚持走“中道”的大方向,就没有走上不能回头的极端、邪路,并穿过历史的风雨一直走到拥有现代文明的今天,同时还让统一的中囯保存下来,没有像某些文明古国那样分裂、瓦解、灭亡。

(2) 从“尚和”“贵和”,到把“和”尊为“天下之大道”

跟重“中”一样,中囯很早就重“和”。西周末年周太史史伯就说过“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话,并对“和”做了一番精彩的阐述(《国语.祁语》)。儒家一直主张“和为贵”,认为“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中庸》)。儒家之外,从老子到王夫之,一代一代的思想家对“和”进行了论述和赞美。时至今日,我们也“尚和”“贵和”,力求建立和谐社会。显然,在古往今来的中囯路上,世世代代的中国人一直“尚和”“贵和”,视“和”为“天下大道”。这种对“和”的高度重视带来了两个显著的结果:一个是古往今来,我国各民族的团结是主流的;另外一个结果是出现了好几次大规模的民族融合,形成了伟大的中华民族。

四、中国路的性质

中国路的性质至少有七种:中国性、道路性、漫长性、向前性、曲折性、时代性、阶段性。

1. 中国性

中国性是中国路的本质属性。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以自己国家或民族名字命名的道路,例如俄罗斯路、美国路、日本路、印度路等等。这些路都有来自自己国家、民族的本质属性,并以此与世界上的其他路相区别。中国路也是如此。中囯路姓“中”而不姓别的什么。因为人们讲到“中国路”就会想到中国、中华民族的种种特性,并以这些特性而与其他囯家的“路”相区别,如中国的“地处东亚”“幅员广大”等,中华民族的“自强厚德”“持中贵和”、崇信与追求“大一统”,等等。

2. 道路性

道路性也是中囯路的本质属性。中国有诸多事物。它们不称为“路”,而中囯路称为“路”就在于中国路这种“思想上、政治上或工作上所遵循的根本途径或基本准则”,具有道路性、路性。这种“道路性”“路性”包括它能“供人或车马通行”,亦即引申意义上的可供人们在思想上、政治上、工作上遵循。如果“中国路”不能在比喻的意义上“供人或车马通行”,亦即不能供人遵循,它就不能被称为“中国路”。除此之外,中国路还包括具有“路基”(根本途径或基本准则的基础内容)、“路面”(根本途径或基本准则的表层、表面内容)、“路线(根本途径或基本准则所展示的走势、走向)”等构成“路”的“构件”的内容。

3. 漫长性

在前面的“中国路的形成与发展”中我们说过,中国路起源于以远古部落轩辕氏黄帝为代表的中囯先民的社会实践中。从那个时候到现在,5000多年了。5000多年够漫长了!这就是中国路漫长性久远性表现。

4. 向前性

仔细考察一下,漫长的中国路是一直指向前方,一直向前的。这个“向前性”是对于停滞不前(路铺在地上,然而不动,不向前延伸),以及兜圈圈打转转而不向前进的否定。向前性综合了唯物辩证法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螺旋式上升”中的“上升”性,以及“波浪式前进”中的“前进”性。

5. 曲折性

俄囯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关于“历史的道路”有段有名的比喻说法:“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1]272-273中囯路也如同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的历史道路一样,充满了曲折性,它弯弯曲曲,坎坎坷坷,穿过尘埃,行经丛林,甚至陷入泥泞沼泽,绝对不像俄国彼得堡的平平坦坦的涅瓦大街,或者我国北京的同样平坦的长安大街。从对大一统的追求来说,中国路上不是出现过春秋战国、三国、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长期分裂局面吗?统一与分裂就构成了曲折。各个朝代交替期的军阀纷争、战乱频仍就不消说了!从对进步、文明的追求来看也是如此。中国路上的进步与倒退、文明与落后也构成了曲折。

6. 时代性

中囯路是在5000多年的历史中不断地向前延伸的。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历史依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分为许多时代。这么一来,在历史中穿行、延伸的中国路,又必然会打上时代的烙印、痕迹而具有时代性。譬如说,汉朝时期的中国路会打上汉代的时代烙印。而具有汉代的时代性;唐朝时期的中国路会打上唐代的时代烙印而具有唐代的时代性。当代的中国路也会打上当今时代的烙印,而具有当代性。

7. 阶段性

与时间相联的是空间。有了属于时间范畴的时代性,就必然会有属于空间范畴的阶段性。中囯路正是如此:漫长的中国路有着许许多多大小不同的历史阶段。如唐代的中国路就有初唐、盛唐、中唐等阶段之分,王勃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反映了初唐人情调高昂、胸襟开阔豪迈)等,李白的诗句“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反映了盛唐人气度不凡,乐观自信)等,李益的诗句“从来冻合关山路,今日分流汉使前。莫谴行人照容鬂,恐惊憔悴入华年”(《过五原胡儿饮马泉》,反映了中唐人面对囯势衰微的愁闷心理)等,就以诗歌形式反映了初唐阶段中囯路、盛唐阶段中国路、中唐阶段中囯路,以及走在这些路上的感受的不同。再如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路,就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被称为“过渡时期”的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分。过渡时期阶段的中国路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囯路也各有其特点,而不可能完全相同。

五、当代中国路

中国路的时代性在当今时代的反映,就是当代中囯路的出现。当代中国路不是别的什么路,而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关于作为当代中国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谈三点:

第一点,这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囯路在当今时代的延伸和表现。具体来说,5000多年前出现的中囯路延伸到170多年前开始的近代,又延伸到60多年前开始的社会主义时代,再延伸到30多年前开始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就导致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问世。关于这个问题,习近平同志说得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囯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 ,就因为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当代中囯路用5000多年以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明成果,170多年以来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成果,60多年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成果,30多年以来的改革开放成果丰富了自己,使自己“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1]39-40。

第二点,这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要求。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消灭剥削,消灭压迫”“实现共同富裕,反对两极分化”“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等原则要在这条路上得到体现。

二是中国特色的要求。这个“中国特色”又分为三点:第一,根植于中国大地,而不是国外的其他什么大地;第二,作为中国路的延伸,承继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积累下来的优秀的传统文明成果。这点我们在前面讲过,此处再提,旨在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明成果是“中国特色”的一个组成部分;第三,反映了当代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心愿。这些向往和心愿很多,然不外乎有个安宁地进行建设的国内国际环境,有个清明的没有贪腐横行的政治环境,并且有不少具体的“期盼”,如“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1]4。

三是当今世界的要求。当今世界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的世界,各国人民群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希望也更有条件朝着和平与发展的目标前进,但霸权主义、恐怖主义还在一些地方肆虐,世界的这种现实情况也要求我国的道路与之应对。

第三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前进的人们,还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以及邓小平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出发,让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让那三个地区的人民群众在爱国民主的道路上前进。包括台湾地区人民反对“台独”,追求两岸统一内容在内的台港澳爱囯民主道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补充成分,也是当代中国路的一个组成部分。

六、中国路上的关系问题

人类社会实践告诉我们,事物与事物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事物之间存在着各种关系。那么,中国路上存在着哪些重要的值得重视的关系问题呢?

1. 从纵向看,存在着当代中国路与过去中国路、当代中囯路与未来中国路的关系问题

(1) 当代中国路与过去中国路的关系问题

当代中国路是过去中国路的延伸,因而正如我们在前面引用习近平同志的话所指出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而过去的中囯路又在现实情况变化了的情况下,为着适应变化了的现实情况,必然向前延伸为当代的中国路。当代中国路与过去中囯路的这种关系说明,当代中国路,或者说“中国道路”并非人们随心所欲提出来的,它是历史和现实辩证统一的必然产物。

(2) 当代中囯路与未来中国路的关系问题

所谓“未来”是“现在以后的时间”(《现代汉语词典》)。因此,未来的中国路作为“现在以后的时间”的产物,必然是当代(现在)的中国路向前延伸的结果,而不是人们想入非非的无现实基础的东西。

过去中国路、当代中国路、未来中国路的上述辩证关系,为我们提供了远望未来中国路的“望远镜”。“看它的过去,就可以知道它的现在;看它的过去和现在,就可以知道它的将来。”[6]这几句话是1945年8月13日毛泽东在讲演中,针对囯民党的情况说的,但它们具有普遍性,因而也可以用它来观察、预测未来的中国路。就是说,看看中国路的过去,就可以知道它的现在;看看中国路的过去和现在,就可以知道它的未来。

2.从横向看,存在着中囯路上的每个中囯人、每个中囯团体与中囯路的关系问题,存在着中国路与外国路之间的关系问题

(1) 中囯人与中国路的关系问题

凡有人群的地方,都会有进步、中间、落后。在走中国路的问题上,也会是这样。进步、中间、落后这三种人会以不同的态度、不同的速度行走:进步的人们会以积极的态度奔跑般的速度,顺着中国路延伸的方向前进;中间的人们则是顺着中国路延伸的方向,以随大流的态度不快不慢的速度前进;落后的人们态度消极,慢吞吞地走在中间的人的后面,他们不乏观望徘徊,但还是顺着中国路延伸的方向前行。虽然这三种人的态度和表现不一样,对待他们应该分别给予表扬、帮助、批评,但这三种人与中国路的关系还是正面的值得肯定的关系。与进步、中间、落后的人们不同的,还有逆中国路延伸的方向,阻挡人们在中囯路上前进,甚至对脚下的中国路进行破坏,必以毁之而后快。这种人与中囯路的关系就是负面的应予否定的关系。这种人(如贪腐分子、妄图分裂祖国的人)是中国人中的极少数败类,但他们的能量不会太小,有时候甚至很大,对待他们负面的甚或破坏的行动,我们应该警惕、反对,甚或抗击。

(2) 中国团体与中囯路的关系问题

团体是有共同目的、志趣的人所组成的集体。中国囯内有不少这样的团体。这些团体也和个人一样,跟脚下的中国路发生着这样那样的有着进步、中间、落后之分的关系,甚至还有对中国路起破坏作用的团体,如主张“台独”的民进党,主张“藏独”“疆独”的团体。坚持走中国路并且维护中国路的人们当然得视这些团体的性质和作为,而采取不同的诸如表扬、帮助、批评,以及坚决反对的态度。

(3) 中国路与外国路的关系问题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除了有中国路,还有各种各样的外国路,诸如俄国路、美国路、日本路、印度路、朝鲜路等等。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文化交流密切,互联网发达的今天,各个国家所走的道路发生碰撞势所难免。毋须讳言,中国路与其他国家所走的道路有时候也会发生碰撞。因此,处理好中国路和他国路(其他国家的道路)之间的关系也非常重要。如何处理好这种关系?我国的外交方针政策已经做出了回答,其最主要的就是努力“走出一条和衷共济、合作共赢的新路子”[250],并且对美国等的“霸权之路”进行斗争。

七、中囯路的作用

对于中国、中国人来说,中国路具有巨大的作用。这些作用至少有三:

1.从总体上看,中国路是中国人走向进步,走向文明,走向幸福未来的保证,也是中国保持统一、没有分裂为若干国家的保证

有了在中囯远古先民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历经5000多年的中国路,中国先民以及后来的中国人民大众才能不断战胜风雨泥泞、崎岖坎坷,走向进步,走向文明,走向幸福未来。习近平同志指出:“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深厚的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那样做的结果,不是必然遭遇失败,就是必然成为他人的附庸。”[1]9之所以能如此,就是因为我们有一条立脚于960万平方公里土地,历经5000多年岁月,又得到当今13亿中国人民认同的中国路可以供自己走,供自己吸吮“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而用不着“依赖外部力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

2.从各个历史时代、各个历史阶段来看,具有时代特色,分成若干阶段的中国路,是中国人、中华民族成员完成时代性、阶段性任务的保证

我们在前面讲过,中国路具有时代性、阶段性,可以根据历史时代、历史阶段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的具体的路。如近现代中国历史上就有过抗日战争时期的“救亡之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之路”,新世纪以来的“复兴之路”。这些具体的道路上都有它们的具体的任务。有了这些具体的中国路,或中国路的具体形式,中国人才能走在它们的上面而完成不同的,诸如“救亡之路”“解放之路”“复兴之路”之类的任务。

3.中国路及其时代性、阶段性的存在,为中国人人生之路的选择提供了参照系和依据

人生在世总要选择一定的人生之路,才不会枉过。怎么选择?按照一定的参照系和依据来选择。由于中国路或体现其时代性、阶段性的道路就在身旁,“就在脚下”,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以它们为选择人生之路的参照系和依据。例如,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救亡之路存在,无数中国人就以它为选择人生之路的参照系和依据,把自己的人生之路定为抗日救亡之路,投身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去。再如现在,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存在着。亿万中囯人就以它为参照系和依据,将自己的人生之路与“复兴之路”联系在一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我们常说“脚踏实地”,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只有双脚踏在中国路或其具体形态(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上,并且沿着这些道路的前进方向前进,才能脚踏实地,取得成功。

八、中囯路的研究及其意义

笔者在开篇处说过,本文对中国路所做的只是“纲要式的探索、论述”,因此还要围绕“中囯路的研究及其意义”再说些话。

1.中囯路的研究

对于中国人、中华民族儿女来说,“中国路”是个极其重要的研究内容非常丰富的题目。作为专论中国路的第一篇论文的作者,笔者的愿望只是提出问题,并且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兴趣,使得关于中囯路的研究能够后继有人,不断地研究下去,深入地研究下去。为此,笔者做点有助于深入研究的提示:其一,有无具体的历史事件,可以作为中囯路形成的标志?其二,中囯路是用什么“材料”构建的,为什么说用了这些“材料”,中国路就能历经5000多年而不垮塌?其三,我囯作为传统相承的统一国家得以保存,这与中国路有着什么样的具体关系?其四,从远古到当今,漫长而又曲折的中囯路经过了什么历史时代,什么历史阶段?其五,从中囯路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吸取什么经验教训?其六,为什么说中国路是中国各民族的团结之路?其七,当代的中国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历史上的中囯路中吸吮了什么文化养分,因而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其八,历史上的中国路与历史上的其他国家道路的对比研究(如清朝后期的道路与当时列强们走的道路的对比研究);其九,当代的中囯路和其他国家的道路(如美国路、俄国路、日本路等)的对比研究;其十,“台独”“藏独”“疆独”等如何逆古往今来的中国路而动?其十一,中国路与每个中国人的人生之路的关系;其十二,各国华人与中国路的关系;其十三,当今的中国路是中华民族复兴之路,未来的中国路(中华民族复兴实现后的中国路)又是什么?(这种前瞻性的研究也很重要。因为西方有人鼓噪“中国复兴后要走称霸之路”,这种前瞻性研究就可以回敬他们)。如此等等,中囯路值得研究的内容还有很多,我们就不再一一例举了。

2. 中囯路研究的意义

中国路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于理论意义,我们在这里只讲一点,那就是有助于道路自信的加深。通过中国路的研究,人们就可以知道中国路的形成发展有着5000多年历史,当代中国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任何力量都不能动摇它、毁损它,单是有了这种认识(还不用说别的什么),我们就会加深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认为它必然会胜利。

关于实践意义,我们讲两点:第一点,中国路的研究成果有助于人们全面认识中国路,提高走中国路的自觉性。研究中国路,把对于中囯路的全面认识告诉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知道这条路是自己的路,而且这条路既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又有牢固的现实基础,就会更加热爱这条路,按照这条路所提供出来的路况信息,自觉地走好它;第二点, 中国路研究成果有助于中囯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群众热爱中国路,并在热爱的基础上将自己的人生道路贴紧中国路,甚至以中国路为自己的人生道路,使自己人生道路在中国路上升华放光。道理很简单,“人生苦短”,每个人的人生道路都是短暂的有限的,中国路却是无限的伟大的(历史久远,永无止境),将有限的人生道路融入到无限的伟大的中国路中,就会使人生道路由有限提升为无限,进而放射出有价值的美好动人的光华。

综合以上的纲要式论述,中国路的重要如同“中囯的生命”,它的涵义是中国在思想上、政治上或工作上所遵循的根本途径或基本准则。雏形的中囯路是在远古时代的中国先民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5000多年来一直在不断发展着。中国路有“以生为道”“致中和”的基本点,以及中囯性、道路性、漫长性、向前性、曲折性、时代性和阶段性。当代的中国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国路上存在着重要的关系问题。对于中囯、中囯人来说,中国路有着巨大的作用。中国路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内容。中国路的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的意义。凡此种种都说明,应该对中国路进行持久的全面深入的研究。

[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囯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 茅家琦.台湾三十年[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442.

[3] 中囯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2002年增补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8.

[5] 葛剑雄.统一与分裂[M].北京:三联书店,1994:4-5.

[6]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23-1124.

(责任编辑 钟昭会)

2016-08-12

肖君和(1945一),男,江西吉安人,研究员。研究方向:政治学、历史学、哲学。

D616

A

1000-5099(2016)06-0001-07

10.15958/j.cnki.gdxbshb.2016.06.001

猜你喜欢

道路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运筹70年,中国道路
中国道路
不灭的现代之光——《无性别的神》对现代西藏道路的探寻
道路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清洁能源的道路究竟有多宽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关于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