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开展社区教育的思考
——以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社区教育实践为例

2016-03-09

甘肃开放大学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终身教育学习型社区

朱 倩

(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科研处,甘肃 金昌 737100)



关于开展社区教育的思考
——以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社区教育实践为例

朱 倩

(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科研处,甘肃 金昌 737100)

社区教育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撑之一。通过对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社区教育开展情况的梳理,指出当前社区教育中存在的制度建设不够健全等突出问题,提出通过健全制度、创新机制、扩大宣传、丰富资源等举措,不断探索开展社区教育的有效手段,确立社区服务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正确方向。

社区;终身教育;金昌市金川区;学习型社会

社区教育是立足于社区,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开展旨在提高社区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成员全面发展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活动。近年来,甘肃广播电视大学金昌分校等教育机构在金昌市金川区部分社区进行了广泛的社区教育实践探索,取得了经验,也发现尚处在探索阶段的社区教育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我们借此就社区开展终身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金昌市金川区开展社区教育的基本情况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共43个社区,所辖6个街道办事处、2个镇,其中16个城市社区、27个农村社区。2011年全区常住人口22.97万人,流动人口1.12万人,乡村人口仅3.09万人,城镇化率达86.55%。

各社区普遍开展的活动包括素质大讲堂、普法宣传教育、文体娱乐活动(如广场舞、健身操、太极拳、兵乓球、篮球等),其中部分社区开展了乐器、书法、绘画、舞蹈、养生保健等专题辅导和讲座,部分社区开展了老年教育、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培训、外来务工人员培训、农民养殖技能培训,以及青少年校外素质教育培训等,不少社区教育活动具有代表性。

1.金阳里社区按照地缘相近、居住相邻、便于管理的原则,将整个社区划分为12个网格(其中11个居民网格,1个非公经济网格),每个网格都配备网格长、网格员、网格医生等6至8人的服务团队,并成立各业志愿者队伍共11支,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文体活动,建立健全了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和为民服务综合平台。该社区没有自己的活动场地,依托当地大型企业的离退休党支部和社区老年大学的活动室开展文体活动,社区数字图书阅览室也是依托当地幼儿园建立。

2.宝运里社区开展了居民培训工作,依托社区“市民学校”开辟了居民文化娱乐场所,并依托老年协会实施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项目,为辖区老年人提供日间托养、就餐、康复训练服务。

3.宝晶里社区致力于“文化型社区”品牌的创建,采取“合并收编”的方式,把社区群众自发组织的书画班、秧歌队、舞蹈队、篮球队、老年门球队、太极剑爱好者等11支文体队伍的300多人整合到社区,坚持日常活动、主题活动、创新活动“三结合、同步走”。三年来该社区先后举办各种文化活动70多场次,参加人数达3万余人,受到辖区居民的广泛好评。活动主要有宝晶里社区第二届文化艺术节文艺汇演、百姓大舞台文艺演出、“书香宝晶”青少年读书演讲比赛、“唱响宝晶”小戏小曲表演、“品味宝晶”家庭厨艺比拼、“毽毯宝晶”踢毽子比赛等。

4.金芝里社区以扶老助残项目构建多样化托养服务体系,设立日间照料中心(残疾人托养中心),向辖区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居家托养、健康教育、康复训练、就业指导、技能培训、文体活动、心理咨询等服务项目。社区专门成立了残疾人手工制作协会,开设手工制作工坊,教授残疾人学习十字绣、娟花、珠花等手工制作,为60余名残疾人提供了技能指导与培训。同时,该社区以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成立社区文体活动中心,开辟图书阅览室、文化活动室、棋牌室、书画室等,组建豫剧队、秧歌队、“喜洋洋”民间艺术团、广场舞团、金芝书画社、青年读书会等文体团体和1200人的文化志愿者队伍。社区还以“福满金芝”为主题,组织开展了“金芝·重阳”“金芝·迎春”“金芝·绿芽”“金芝·百合”“金芝·夕阳”“金芝·巾帼”“金芝·喝彩生命”“金芝·全家福”等群众性文化系列活动。

5.金水里社区建设了心理辅导咨询室、商务洽谈室、书画室、舞蹈室、手工制作室、棋牌室、兵乓球室、慈善超市等活动场所,开展职业介绍、人才培训、商务洽谈,举办医疗保健、健康教育讲座和文体联谊活动。

6.昌泰里社区定期组织百姓大舞台和党员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每月组织一次道德讲堂,定期开展卫生保健和普法知识讲座,在传统节日组织社区居民参与趣味性娱乐活动。

7.昌荣里社区与中医、妇幼保健站合作组织健康知识讲座,一季度一次,邀请普法宣传员开展普法讲座和活动,在传统节日组织社区居民参与趣味性娱乐活动,每月组织一次道德讲堂。居民自发成立各种协会,由社区提供场所、安排时间供各个协会活动。

8.龙泉里社区设立老年协会,积极开展老年活动。利用寒暑假举办青少年普法讲座、手工编织比赛、参观、观摩等活动。利用传统节日组织社区居民广泛参与趣味性娱乐活动,如厨艺比拼、拔河比赛、家庭整理大赛。定期开展道德讲堂、普法讲座、家长学校等。

二、金川区社区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整体而言,金昌市金川区的社区教育与沿海地区相较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虽然形式多样,但并没有渗透终身教育的内容,活动内容虽广泛,但体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活动仍较少,社区终身教育呈现极不平衡的发展格局。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以及社区教育项目实验、特色课程的分布面各有差异,除经济条件有差异以外,教育行政部门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同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有些部门对推进社区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作用认识不足,社区教育未摆上议事日程,组织宣传发动工作停滞不前,未能很好地引导、激发社区居民的学习愿望,只是停留在组织一些群体活动上。在开展社区教育的过程中,缺乏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

1.制度建设有待健全

金川区尚无终身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也没有相应的文件,没有就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思路、社区教育发展的目标等做出明确规定,制度建设滞后。制度缺陷还体现在管理体制上,包括统筹协调力度不够,有些社区存在政出多门、多头领导的现象,缺少政府牵头和部门协调,各系统、部门间缺少沟通,资源难以有效综合利用;有的社区虽然已设有社区教育的相应机构,但尚未形成完整的工作制度,没有明确相关部门的分工和职责,工作无法进行量化考核;已经开展社区教育的地方也存在管理体制不顺的问题,没有形成各职能部门配合开展社区教育的格局。

2.教育力量有待充实

教育部门力量不足。推进社区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往往是教育部门在唱独角戏,或简单地交由广播电视大学代办。区上教育行政部门没有独立负责社区教育的机构,多数是有关科室兼管,且工作人员有限。同样,社区教育机构的人员配备不足,不少社区教育机构仅挂牌而没有专职人员,师资队伍水平与社区教育发展目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如金川区社区教育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专兼职教师仅占整个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的1.4%,大量的专兼职教师还兼任学校的管理工作,致使社区教育教学、管理及项目实验、研究水平等难以同步。长期以来,从事社区教育的专职人员因教育培训、职称评审、评先评优等政策不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热情和效率。

3.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因承担社区教育任务的主体不明,对社区教育发展内涵把握不清,导致发展能力不足,创新能力欠缺。一是空化,工作仅停留在文件传达与口头布置上,停留在争取牌子上,对实质性工作缺乏思考,开展较少。二是泛化,一些人对社区教育特别是终身教育的理念还比较模糊,认为社区教育就是一个筐,只要是与社区沾边、与教育沾边的都往里装,外延无限拓展的结果是导致工作缺乏针对性,教育失去深入发展的基础。三是同化,社区教育是一种区域性的教育,需要因地制宜,形成区域特色。有的社区教育往往是以文娱活动代替社区教育,把别人“口袋”里的东西装在自己的“筐”里,在资源建设、特色课程建设、实验项目开展、理论研究等方面照抄照搬,工作创新能力不足,表面化、同质化现象严重。

4.经费保障有待落实

社区教育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需要政府财政经费的保障。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虽然政策已明确 “政府拨一点,社会筹一点,单位拿一点,个人出一点”的“四个一点”的经费保障机制,但更多的是仅停留在概念层面,具体落实还有差距,还未形成经费保障机制[1]。就目前情况来看,大部分省市政府对社区教育经费投入没有明确的政策性文件,社区教育经费因各地领导重视程度不同而投入不同,显著的问题是政府投入不足,经费筹措机制不够健全,多渠道投入格局尚未形成。

三、对开展社区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社区教育是全员、全程、全方位统一于社区之中的教育,是最具终身教育特性的教育形态,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手段和基础。推进发展社区教育,必须真正置社区教育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理念和实践之中。

1.尽快努力促成终身教育立法

启动金川区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立法程序,出台《关于构建金川区学习型社会的指导意见》,对学习型社会的构成,地方党委政府的主要职责,工作目标、任务、管理体制、考核与评估标准等做出明确的规定。研究制定《金川区终身教育条例》,保证终身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为全区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法律依据。尤其在经费保障方面,要明确设立社区教育专项经费,确保经费投入,保障社区教育活动正常开展。同时,完善社区教育经费投入和保障机制,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形成多元化的社区教育投入机制。

2.推进领导体制和组织机制建设

成立由区委、区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学习型社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区委有关领导出任指导委员会主任,指导、协调全市学习型社会建设各项工作,为本级人民政府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意见和建议。在委员会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逐步形成区委区政府主导、部门分工负责、社会积极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完善区镇两级组织机构,协调、指导、推动和评估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大事项,并具体负责推进、监督、跟踪本地区学习型社会创建活动。加强对社区教育的管理,在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设立负责社区教育的处(科)室或配备充裕的工作人员,切实承担起社区教育的主管职责。

3.加强对终身学习理念的宣传

以“全民终身学习周”“社区教育活动周”“倡导全民阅读,推进全民学习”等专题活动为抓手,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和报刊等各类媒体,组织宣讲团、展示会,广泛宣传社区教育的重大意义,特别是相关政策和典型案例、让社区教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让各级党委、政府带头参加社区教育,把社区教育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好,为发展社区教育、推进全民学习、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营造良好环境。拓宽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浓郁氛围。

4.着力提升社区教育机构的能力建设

在全面建成市、县区、乡镇三级社区教育网络的基础上,加快建设覆盖乡镇(街道)的社区学校、村居(社区)市民学校、居民区教学点,实现社区教育机构覆盖所有的县、乡、村。明确各级社区教育机构的功能定位,县级社区学院要注重其对街道乡镇开展社区教育的业务指导、人员培训、信息交流、政策宣传等职能;乡镇级社区学校注重为社区居民开展教育培训的公益性特性[2];居民区教学点要着眼于提高服务和辐射功能,用好用活现有资源,通过实体场所资源的“开放”,吸引更多的居民参与学习。同时,社区教育机构可以通过虚拟网络资源的“延伸”,把丰富的教育资源送到居民身边,让群众实现有选择的学习。

5.加强社区教育人才资源建设

社区教育人才队伍是发展社区教育的智力支撑。综合来看,社区教育队伍包括专职管理人员、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和志愿者团队。首先在制定社区教育政策方面要把专职管理人员、专兼职教师和志愿者团队统一纳入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加强管理。健全社区教育队伍建设和社区教育工作岗位规范,包括资格认证制度、聘用制度和管理制度等。明确社区教育机构人员编制,吸引一大批素质好、能力强的人员充实到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中。区级社区教育机构力求做到配备2至3名以上的专职管理人员或专职教师。

加大对社区教育科研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扩大高等教育的社区教育、社会工作专业招生规模,提升培养层次,为社区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推广提供人才保障。

6.尝试构建学分积累、转换、互认制度

学习成果在不同教育形式之间得到认可,是顺应教育改革发展要求,构建人才培养立交桥,多形式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人才的需要,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具体要求。认可学习者的学习成果,并能加以互认,最终为其提供与学习内容对应的工作机会或就业条件,实现教育功能的集成效应,是社区教育自身功能内化发展的应有之义。

制定实施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具体政策,形成包括普通高校、广播电视大学、职业院校、业余大学、培训机构等共同参与,基于同一社区教育服务体系的各教育主办方之间的多向学分互认系统。学习者参与社区教育获得的学分可以积累作为岗位聘任、职称晋升、转岗择业、执业注册等的重要依据,从而实现社区教育与各级各类教育或培训间的相互沟通、相互衔接,发挥教育功能的集成效应,促进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

7.努力推动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共享

各地社区教育发展不平衡、各个社区群体不同、各个社会阶层不同,及受教育者的年龄、爱好不同,形成对社区教育海量的资源需求和快捷的获取需求,这是任何单个社区大学或社区学院都无力承担的。解决当前社区教育中需求与供给之间矛盾的关键在于整合共享资源,尝试建立多节点分布式存储的社区教育资源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体系内各个层级的优势,分工合作,构建资源服务体系。

各社区教育机构要分析把握和区别对待城区、城郊、乡村、行业、企业的不同社区居民的现实性与发展性学习需求,确定合适的学习资源开发方向,确定合适的多元化资源建设路径,努力建设富有区域特色的适用资源。优化区域间资源建设与配置,培育组建资源建设团队,尤其着眼于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接受社区教育,在进城务工人员的功能性扫盲,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城镇化进程中离土农民的市民化教育,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员的教育援助等方面,形成有影响力的社区教育品牌。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协调地方高校、行业企业培训机构、群团组织、社会培训机构等更多的资源提供方参与到社区教育领域,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建设分布式的资源库,形成各级网络站点学习资源的共享。

8.发挥社会组织的参与作用

社区教育引入具有一定社区教育知识和技能的专业性社团,从深度上挖掘社区居民的需求,为居民提供除了社区大学和社区学院教育之外的更丰满的体验,让居民体验到社区教育的温度。社会资本控制的营利性组织、公益性民间组织和民间力量等进入社区教育领域,不单能够扩展社区教育的布局和类型,还能激发受教育者更加广泛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形成更具活力的社区教育,搭建政府与市民之间的新桥梁。

要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中介和参与作用,发挥行业协会、学会、商会等社会团体在发展社区教育中的功能作用,支持和鼓励专业性社区教育团体发展。营造社会组织参与的良好制度环境,从教育政策的角度明确社会组织的活动空间,确立社会资本的进入与管理机制,社会组织的进入与退出机制,公益性民间社团获得公共财政支持的机制,优秀社团评选与表彰机制,形成鼓励参与、激励作为的良好氛围。

总之,我们对社区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还处于探索阶段,全面推进不可能一蹴而就,不仅要自上而下制定方针政策,指导社区教育的具体实施,而且要在不断的摸索和尝试中,协调处理问题与困难,确立社区教育的正确方向。以“提高技能、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为目的的社区教育,始终贯彻“教、学、乐、健、为、养有机结合”的教育方针,就一定能通达“培养身心健康、与时俱进的社会人”的社区教育宗旨。

[1]程仙平.政府购买社区教育服务的理性思考和策略选择 [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6):117-122.

[2] 杨淑珺.浙江省社区教育发展轨迹与策略研究[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 2014(3):16-20.

[责任编辑 张亚君]

2016-06-26

朱倩(1985-),女,吉林人,助理讲师,主要从事高职教学。

G648.6

A

1008-4630(2016)05-0073-04

猜你喜欢

终身教育学习型社区
社区大作战
五环节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终身教育与培训研究》QQ群(110278383)“共享好文”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我国终身教育制度建设的创新方向
社区统战与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