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国的文化状况和艺术表征

2016-03-09黄永健岳顶聪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广东深圳58060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广东深圳58060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当代艺术艺术文化

黄永健,岳顶聪(.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广东 深圳 58060;2.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广东 深圳 58060)

·当代艺术研究专题·

当代中国的文化状况和艺术表征

黄永健1,2,岳顶聪1
(1.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广东 深圳 518060;2.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广东 深圳 518060)

DOI:10.15958/j.cnki.gdxbysb.2016.03.007

学术主持人语刘 剑

“当代艺术”注定是一个纷争不断的概念,其内涵与现状的驳杂令学者和批评家头疼。究其因,在于“当代艺术”在能指和所指上均进行自我爆破,其解构精神使得自我重建成为自身的难题。在能指上,它以戏仿、挪用、复制、并置等语言方式解构了文本的独创性,康德“天才为艺术立法”的神话被消解在文本间性的无限延伸之中;在所指上,所有被固化的神圣主题都被解构,破坏的快感成为它所依赖的“春药”,甚至在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对应关系也被消解,意义变得消散漂移。以“美的艺术”为内核的现代自律性“艺术”被现成品、观念艺术、行为艺术、装置艺术、新媒体艺术等突破原来的边界和底线,“艺术”的定义变得可疑,“当代”和“艺术”拼接起来的“当代艺术”就变得更加可疑,拒绝定义本身就是“当代艺术”的姿态。所以,所有试图去定义当代艺术的人都会发现他只定义到某一个维度,它不是指时间维度又不得不涉及时间,但“当代”这个时间又是正在滑动且没有终点的动态时间;它强调在现代性轨道上的当下感,强调艺术家对生活的介入与批判精神,强调艺术家对大众的启蒙和大众主体性的确立;它强调语言的弥散性和符号化等。本期专题本身就呈现了当代艺术的驳杂性:黄永健教授和岳顶聪的论文涉及到当代艺术的求新诉求和趋同焦虑;刘永亮和王力平的论文涉及后现代以来女性以身体作为反抗载体对于男性文化的解构和自身主体身份的重建以及话语权利的争夺;王俊的论文将游戏作为当代艺术的方法来考察,但游戏首先就是当代艺术的精神姿态,其次才成为方法;张俊奎的论文既涉及时间维度又涉及地域维度,跟精神维度的当代艺术又相去甚远,但对地方性经验的强调本身又是当代艺术试图重建价值的一个途径。再言之,艺术学理论对当代艺术的阐释能力足以考验这个学科的整合能力。

文化创新主要包括人类的文化发现、文化发明和思想创新,文化创新引发艺术创新,推动人类文化和艺术文化不断演化,渐至佳境。当代中国的文化发现、文化发明和思想创新与世界大势同趋并进,尤其是新时期以来我国思想文化界的一系列创新之举,直接推动了我国当代文艺事业大发展和大繁荣局面的形成。文化传播是指文化从一个社会传到另一个社会,从一区域传到另一区域以及从一群体到另一群体的互动现象。随着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文化传播浪潮,当代中国的艺术文化得以全方位与西方文化接轨、融合并以此为契机,带来中国当代艺术文化的空前繁荣和发展。文化涵化引起文化变迁,即文化的结构性变化,这种结构性的变化表现为四种情形,分别是文化合并或融合、主文化和亚文化并存、文化被同化以及文化灭绝。这种发生在艺术文化领域内的成功“涵化”,不仅为当代中国的文化创新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同时通过文化传播加速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带动当代中国艺术振兴。

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文化传播;文化涵化

一、文化创新带动当代中国艺术繁荣

当代中国的文化发现、文化发明和思想创新与世界大势同趋并进,新材料、新能源的发现、发明,推动人类文明进入更高层次,电子信息科技、生物工程技术以及人类对于宇宙太空的科学探索不断刷新人类的思维模式、生活方式和交流方式。我们必须承认,伴随着一系列重大的文化发现、文化发明和思想创新,以欧洲工业革命为标志的全球现代化进程,包括以现代化成就为基础的目前的后现代全球化浪潮,确实为人类及中国带来了新的文明成果,尽管以工业文明和信息社会为标志的现代化进程和后现代化进程,不断遭遇当代学者的诟病,但是蒸汽机、大工业生产、现代管理模式、现代教育体制以及当下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等给世界和中国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增长,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大为改观,以至于想让已经实行了现代化、城市化、都市化和信息化的国家和地区再“返璞归真”回到农业社会无有可能。

当代中国艺术繁荣,不仅仅指当代先锋前卫艺术,尤其是属于美术门类的前卫先锋美术文化的繁荣景象,还包括当代语境下的中国文学、音乐、美术、舞蹈、雕塑、影视、戏剧、设计、动漫游戏、广告、新媒体及多媒体艺术,既包括高雅小众艺术,也包括通俗大众艺术,既指向艺术作品、艺术家,也指向动态的艺术创作过程、艺术欣赏活动、艺术批评实践以及艺术交流、传播、影响等。美国文学理论家艾布拉姆斯认为艺术不仅指艺术作品,艺术作品还涉及艺术家、接受者以及作为艺术背景和本质的宇宙(自然)三个要素,艺术世界由宇宙、艺术家、艺术作品和接受者共同构成一个环形结构,自我圆满,自我成就①艾布拉姆斯(Meyer Howard Abrams)在《镜与灯》一书中指出:“每一件艺术品总要涉及四个要点,几乎所有力求周密的理论总会大体上对这四个要素加以区辨,使人一目了然。第一个要素是作品,即艺术品本身。由于作品是人为的产品,所以第二个共同要素便是生产者,即艺术家。第三,一般认为作品总得有一个直接或间接地导源于现实事物的主题——总会涉及、表现、反映某种客观状态或者与此有关的东西。这第三个要素便可以认为是由人物和行动、思想和情感、物质和事件或者超越感觉的本质所构成,常常用‘自然’这个通用词来表示,我们却不妨换用一个含义更广的中性词——宇宙。最后一个要素是欣赏者,即听众、观众、读者。作品为他们而写,或至少会引起他们的关注。”参见:http://baike.baidu.com。当代中国文化接受西方文化及非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自身在文化发现、文化发明等方面,努力进取,不舍昼夜,双向和多向的文化碰撞和文化磨合产生了不同于其前的科学发现、发明。杨振宁和李振道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等,中国科学家在核物理、航天技术以及汉字输入、互联网技术上的发现、发明,无不在促进中国文化突飞猛进的同时,直接或间接地推动当代中国艺术文化的繁荣拓展。“大地飞歌”、“印象刘三姐”、“清明上河园”以及影响国际的3D动漫影片“熊出没”、“大圣归来”、“捉妖记”等,无不都得益于世界及中国本土当下的科学发现、发明成果的创造性转化。

统观人类历史,思想僵化倒退必对文学艺术产生负面影响,新中国前30年(1949—1979),特别是文革(1966—1976)期间,中国文学艺术在教条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督导)之下,提倡艺术为现实特别是现实的政治运动服务,导致艺术的想象力和情感力匮乏。除了1950年代尚有一批文艺精品问世之外,整个文革期间,文艺百花园一片萧条,艺术成为政治的傀儡,时代的传声筒,不适当的阶级斗争理念被不适当地强加给艺术情感表达,致使文革时期的文艺作品变成了一大堆“假大空”的艺术赝品,令人扼腕叹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文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其中思想解放和理念创新功不可没。事实证明新时期以来我国思想文化界的一系列创新之举,直接推动了我国当代文艺事业大发展和大繁荣局面的形成。

百年来中国文化风雨飘摇,处于被“涵化”被“误读”的尴尬窘境。今天,西方学者不得不承认人类文化的单极化——整体西化(或美国化),不仅无法给西方文化带来福音,更不能给人类带来福音。“当前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全人类跟着西方文化模式走,是否是人类的福音?东方文化是否可以提出自己的文化精神,努力将具有世界意义的东方创新文化播撒为人类文明不可缺少的新文化元素?中国文化是否应该在一个世纪的‘去中国化’之后,思考‘再中国化’的问题?”[1]实际上,百年来中国学术界和政治界,一直都在艰难地探索可以引领中国走向更加美好未来的思想理念。当代新儒家诸贤直到今天的学术界新秀(包括民间学者)①如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新大同理念;刘浩锋著《和学:中国文化传承与开新》提出的“和学”理念,试图会通中西,弘扬中学,复兴中国文化,建构“混合互补、动态均衡、整体共赢“的世界新文明(参见刘浩峰:《和学:中国文化传承与开新》,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年版,第180-200页)。纪由春基于易经学说所创立的“阴阳32字口诀”,都是中国学者试图突破西学模式,进行本土思想创发的有益尝试。不断提出新的思想和新的理念,都试图突破传统,贯通中西,创造思想,引领中国文化别开生面。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到蒋介石的“中华文化复兴”,从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民主主义论”,到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思想”,至“三个代表”、“八荣八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的政治顶层设计也一直在寻求价值理念和治理模式的新范畴、新路径。时至21世纪世界文化格局发生了微妙变化,由西方人主导世界引领全球话语格局,可能会蜕变为由东西方文化共同主导,甚或重新又由东方文化主导世界引领全球,“环宇各有思想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今天,中国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在其十八大会议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敬业、诚信、友善。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理念,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社会层面的价值理念,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理念。2014 年10月15日,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复兴”、“创新是文艺的生命”、“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文艺以人民为中心”、“抓好网络文艺创作生产”等,这些价值理念的提出,标示着当代中国的集体智慧已经超越“民族中心主义”、“民粹主义”以及西方“自由主义”的价值立场,展现出回望历史文脉,放眼全球及宇宙,展望未来景深的宏阔视野和宏大气象。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提升,在人类的从“大陆文明”、“海洋文明”走向“太空时代”的历史进程中,中国文化经由转化创新,试图从一个多世纪以来的“西方文化的中国化”转向“中国文化的世界化”,[1]已经展现出辉煌灿烂的曙光,它的艺术文化在这个走向人类第三条文明的道路上,势必绽放出奇光异彩——既属于民族的,也是属于世界的。

二、文化传播推动当代中国艺术走向繁荣

文化传播是指文化从一个社会传到另一个社会,从一区域传到另一区域以及从一群体到另一群体的互动现象。①文化传播参见http://baike.baidu.com威廉·A·哈维兰在其《文化人类学》一书用“diffussion”一词,来解释文化传播现象,一个社会的成员向另一个社会借用文化元素的过程叫作传播(diffussion)。[2]但“diffussion”原意是气味、光热、学问、知识的散布、传播。文化传播有时更注重思想、信仰的传播和扩散,所以也有的学者用“dissemination”一词解释文化之间的传播现象,“dissemination”主要是指思想、信仰的散布。文化传播发生在不同的文化模式之间,人类学家童恩正认为:“除了自身的发现和发明以外,一个社会里新文化因素的出现也可能来源于另一个社会。这种从其它社会借用文化因素并且将之融合到自己固有的文化之中的过程,就称为传播。”[3]文化学者司马云杰认为文化传播也发生于社会、群体以及人与人之间,文化传播是“人们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产生于社区、群体及所有人与人之间的共存关系之内的一种文化互动现象。”[4]无论如何小到个人大到一个民族国家必然生活在文化传播的语境之中,文化传播伴随着接受方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一般来说,只有当所接受的价值与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不发生冲突,文化传播的内容才能顺利地扩散并产生效果,否则,文化传播无法实现。文化传播的另一个特点是传播方式的平和性和渐进性,历史上商旅、传教、游学、迁徙、航海都是文化传播的最常见的方式。

当代中外文化传播对我国艺术创作、艺术接受、艺术思潮、艺术评论、艺术理论发生过负面影响。在论及当代艺术(当代先锋美术)时,有的学者指出,当代中国艺术从1978年到2008年间,可以用从“去中国性”到“再中国性”来加以概括。从1985年开始,中国艺术圈向欧美世界开放,欧美的前卫艺术成为了“85艺术运动”的唯一范本,当时,欧美艺术作为“他者”(the other)形象出场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不仅中国前卫艺术从此得以开场,而且前卫艺术之外的其他的传统艺术类型都受到了这种外来的深刻影响。中国当代艺术在接受借鉴西方现代艺术的过程中,由于盲目模仿跟风,或为了迎合西方市场的审美趣味,有意无意地借用“中国符号”进行拼贴,将艺术背后的本土化的语境剔除了,这就好似将中国传统文化的这根“萝卜”彻底拔出了土,然后去泥、切割、烹饪而成为了一道道地道的“西餐”或者“中西餐杂拌”。[5]当然,在从“去中国性”到“再中国性”的过程中,已经出现了能够整合“高科技”与“深文化”的成功作品,如2007年奥地利电子艺术节上出现的互动装置作品《行气》——在一个铺满白沙的封闭空间里面,一面屏幕正对着两个座位,参与者可以坐到上面去,在古典音乐的伴奏下,利用自己的气息去调节屏幕上徐徐写出的书法的速度、力道和进程。艺术家以“阴阳”概念进行互动设计,一位以呼吸的速度来控制书法的行进,一位以呼吸的深浅来影响书法的浓淡,观众透过彼此互动的过程,体会人与他人、人与万物微妙不可分的共鸣和协奏。与此同时,屏幕上的书法也倒映在白沙之上。这样的作品,可谓真正把握到了中国古典文化之“魂魄”。[5]

总的来说,新时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文化传播浪潮,当代中国的艺术文化得以全方位与西方文化接轨、融合并以此为契机,带来中国当代艺术文化的空前繁荣和发展。改革开放文化交流互动催生出新时期30年文艺创作的累累硕果,如朦胧诗、寻根文学、女性文学、第五代导演的电影、1990年代散文热等,文学上出现了两个诺贝尔奖获得者(高行健、莫言),②虽然因种种原因高行健获诺贝尔文学奖并没有广为人知,但是其《灵山》等代表作,是在接受西方文学的影响并以汉语写作的文学文本。高行健在获奖感言中提到了卡夫卡和费尔南多·比索瓦等。莫言在获奖感言中指出他的小说创作受到了美国的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重要启示。[11]高行健和莫言的作品,借用西方(包括南美洲)现代小说的表现技巧,来讲述中国故事,从另一个视角展示中国文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人类心灵的思维深度,拓展了中国传统叙事文学的展示空间。莫言在诺贝尔获奖感言中指出,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社会的巨大发展与进步,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有他这样的一个作家。莫言学习过西方现代派的形形色色的叙事花样,只是最终还是回归到传统,只是这种回归,不是一成不变的回归,其《檀香刑》及其以后的小说,是继承了中国传统小说同时又借鉴了西方小说技巧的混合文本。[6]与其同时,上述作家及其作品因与国际接轨有效地传播了中华文化,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声音,展示当代汉语的独特魅力。此外像小说家余华、陈忠实、汪曾祺、王安忆、王蒙、张承志、韩少功、张贤亮、贾平凹、铁凝、王小波,诗人北岛、舒婷、顾城、海子以及剧作家沙叶新、魏明伦等,都成为新时期中国文学的代表性人物;张艺谋、陈凯歌的影视艺术获得国际大奖,也从另一个层面展示大国崛起艺术繁荣的历史画面。

有学者指出,在全球化时代,文化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强度大、多样化。可是目前我国文化传播面临一系列困境:文化传播实力“西强我弱”,国家政府对传媒微观管理多,宏观管理少;传播模式、方法和手段僵化;传播内容选择缺乏针对性。因此,必须加快构建技术手段先进、方法方式灵活,体制、观念、理念、内容新颖,覆盖全球的文化传播体系,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称的文化传播能力。[7]变被动、自然“引进来”为主动、积极“送出去”,目前已经成为中国当代顶层设计的共识。当代中国文化传播和艺术文化的对外传播其意义重大,有时候,文化传播(如意识形态、哲学和宗教等)困难重重,但是,艺术传播却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习近平主席2014年10月15日在全国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指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他们想了解中国,想知道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想知道中国人对自然、对世界、对历史、对未来的看法,想知道中国人的喜怒哀乐,想知道中国历史传承、风俗习惯、民族特性,等等。这些光靠正规的新闻发布、官方介绍是远远不够的,靠外国民众来中国亲自了解、亲身感受是很有限的。而文艺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在这方面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让外国民众通过欣赏中国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来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增进对中国的了解。要向世界宣传推介我国优秀文化艺术,让外国民众在审美过程中感受魅力,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的认识和理解。[8]当代中国文化传播特别是艺术文化传播在中国“硬实力”逐渐突显出来的话语环境之下,必将以其多元务实的传播模式和传播风格,促进中西、中外文化的大融合和中国艺术的大发展。

三、文化涵化带动当代中国艺术振兴

文化涵化引起文化变迁——文化的结构性的变化。这种结构性的变化表现为四种情形:

一是文化合并或融合。如果两种文化丧失了它们各自的认同而形成一种单一的文化,就发生了合并或融合。哈维兰认为美国的英裔美国人文化就是这种融合之后的新文化,意即当今的美国文化是融合了英国文化与北美原住民文化而行成的一种新文化。

二是主文化、亚文化并存。其中一种文化丧失其自主性,但却作为亚文化继续保持其身份,以等级、阶级或种族群体的形式存在,西方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通过一种“间接威胁”的方式使非西方文化变成了一种亚文化,如今在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西方价值通过一种非武力的潜在的威胁改变着非西方的本土文化传统。

三是文化被同化。强势文化不但没能改变弱势文化的结构,也没能实现两种文化有效的融合,或使得弱势文化变为亚文化,相反,强势文化却被弱势文化同化了。如满清入关以后,主动放丢了原有的文化传统,这种先主后次,先试图涵化别种文化最终却被对方反涵化的现象一般发生在游牧民族与农耕文明之间,而此种情境之下的所谓强势文化只也是在武力上强大过对方,但在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方面却不及对方,由于这种被涵化是强势文化的自觉行为,我们也可以称这种文化涵化为文化被同化,即征服者最终为被征服者的文化精神所征服,征服者的全部文化或大部分文化被对方的文化所取代。

四是文化灭绝。由于宗教冲突或为了争夺经济和政治利益,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采取种族灭绝的方式彻底根除对方的文化存在,如历史上的吴哥文化的突然消失以及二战期间希特勒用武力试图彻底灭绝犹太民族和犹太文化等。

在文化涵化所产生的四种结果中,“文化灭绝”、“文化被同化”和“主文化亚文化并存”三种情形都不是理想的文化涵化成果,只有“文化合并或融合”带来了文化的整合性、创新性再生,才是文化交流和文化演变的福音。唐代文化与日本、朝鲜等东南亚邻邦的相互涵化,引起双方文化发生结构性的变化,使得诸邻邦的文明程度和文化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同时,中国本土文化通过有效地吸收东南亚诸邻邦及西域、印度以至欧洲文化的积极性因子,通过融合创新,使得中华文化更具青春的气息、豪迈的气势和宽宏博大的容量,文化涵化为唐代带来了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文化经受着西方文化的涵化,但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文化一直没有丧失其主体性,这从几个方面可以得到证明:其一,中国语言没有变,汉语至今还是中国的官方语言和通用语言;其二,中国的治理模式绝不类似于西方国家,而且中国当代的顶层设计希望开出一个更具优越性和人类性的文明治理理念和政治管理秩序;其三,经过现代化的洗礼进入全球化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价值理念重新迸发出惊人的建设性能量。

文化合并或融合也造成了艺术文化的合并或融合。风靡全球的爵士乐原先只是美国新奥尔良地区的非洲—美国混合音乐,后来在美国流行,产生了不少变种。新风格从未扼杀过老式爵士乐,最终成为黑人与白人共享的音乐。白种人不仅听爵士乐,跳爵士舞,还演奏爵士乐的各种形式。爵士乐传遍全球,老式的“新奥尔良”风格在它的出生地受到冷落,却在巴黎的圣日尔曼--代普雷的咖啡馆地下室里生机复发。随后它又回到美国,重新在新奥尔良扎根,世称“新奥尔良复兴”(New Orleans Revival)。另外,在节奏与布鲁斯忧郁曲(rhythm and blues)相遇之后,摇滚乐(Rock and Roll)在美国的白人世界里流行开来,然后传遍全世界。各地的人们用自己的语言演唱,并形成了各自的民族特性。今天,在北京、广东、东京、巴黎和莫斯科都可见到人们跳摇滚,以摇滚欢庆,用摇滚相互沟通。全世界的青年人都可以以同一个节奏在同一个星球上展翅飞翔。[9]

当代音乐文化的融合创新并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典型个案是谭盾及其“中西异合”、[10]“西音中韵”[11]的音乐作品。他的许多作品已赢得多项当今世界级音乐大奖,既有与流行音乐相关的格莱美大奖——格文美尔奥斯卡原创音乐奖,又有古典作曲大奖和德国巴赫奖这样古典音乐界的重量级奖项。华人文化圈也给予巨大荣誉,凤凰卫视等全球最重要的十家华文媒体将他评为“2006年影响世界的十位华人之一”,在国内,文化部授予谭盾“二十世纪经典作曲家”的称号。[12]谭盾音乐取得成功的秘诀是内外双重因素造成的,没有改革开放大时代赐予的留学海外充分吸收西方音乐精髓的外因,没有谭盾自小耳闻目濡充溢其灵魂的本土文化——楚文化特别是巫乐文化的精神滋养,都不可能造就谭盾的音乐成就。虽然学术界对于谭盾音乐的评价纷争不已,但是这位被誉为中国20世纪“先锋派”中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的一系列作品,却获得了中外听众、观众和市场的普遍认同。有学者指出,谭盾作品将西方作曲技术与中国传统音乐两相结合,创作出了《风雅颂》、《死与火》、《马可·波罗》、《地图》、《文书》等优秀作品,其中的西方技法(结构、主题、和声、节奏)与中国风(“道”、“自然之声”、“无声”、“水乐”以及人声、气声、京剧念腔、苦唱)相互融合浑然天成,经历了合二为一、抟异成合的音乐升华提炼过程,其结果是其中的西方技法给中国听众以新奇之感,其中的东方情调则能吸引西方听众。[10]如果两种文化丧失了它们各自的认同而形成一种单一的文化,就发生了合并或融合,谭盾音乐是在当代中西文化涵化过程中所自然也是自觉派生出来的“创新性中国艺术文化实体”——失去了双方的各自认同,而变成了一种融合二者优势的新文化——新的艺术认同方式。

这种发生在艺术文化领域内的成功“涵化”,不仅为当代中国的文化创新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同时通过文化传播加速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文化艺术行为”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13]既是中外、中西文化交流互动涵化创新的艺术作品,同时也是当代文化涵化带动艺术涵化成功范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全球点赞,它的创意来自全球化时代人类的共同期盼和中国人民的文化艺术想象,这是一次文化融合艺术创新的惊人之举,包含着多元性、多层次、多向度的文化艺术融合创新内涵——刘欢与莎拉·布莱曼中英文主题歌联唱,五大洲五支乐队为担纲运动员入场演奏,2008张笑脸的组合(包括来自国内22个民族的389张儿童笑脸,来自美国、荷兰、挪威、波兰、奥地利等28个国家和地区的儿童的笑脸照片866张),还有现场由演员与204个国家上万名运动员共同完成的画卷,等等,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作为当代中外文化交流涵化艺术创新的里程碑式作品,将永载中华史册。

[1] 王岳川.文化创新是中国核心价值的呈现[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2(03).

[2] [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M].瞿铁鹏,张钰,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461.

[3] 童恩正.人类与文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205.

[4]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72.

[5] 刘悦笛.当代中国艺术:建构“新的中国性”——从“去中国性”到“再中国性”之后[J].艺术百家,2011(03).

[6] 莫言诺奖感言[EB/L].http://u.sanwen.net/subject/1007805. html.

[7] 徐稳.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出路[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4).

[8]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的讲话[EB/L].http:// news.ifeng.com

[9] 哈佛燕京学社.全球化与文明对话[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129.

[10] 张娜.谭盾音乐的中西异合[J].音乐创作,2014(05).

[11] 龚佩燕.电影《卧虎藏龙》中的音乐艺术[J].影视传媒,2014(01).

[12] 杨子超.谭盾音乐的多元化因素探索[J].视听,2015 (07).

[13] 吴永芝.解析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文化特征[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8(05).

Contemporary Chinese Cultural and Artistic Representations

HUANG Yong-jian1,2,YUE Ding-cong1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Shenzhen University,Shenzhen,Guangdong 518060;2.Institute for Cultural Industries,Shenzhen University,Shenzhen,Guangdong 518060)

Cultural innovation,mainly including cultural discovery and invention and innovative thinking,initiates artistic innovation and thus promotes culture and arts to be better and better.Advancing together with world culture,contemporary Chinese cultural innovations,especially those series of innovative activities in the intellectual fields of the new era direct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ulture and arts.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fers to cultural interactions between different societies,regions and groups.The cultural transmission brought by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made it possible for Chinese culture and arts to communicate and integrate with Western ones and thus rendered an opportunity for the unprecedented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ulture and art.Acculturation causes cultural transformation,that is,the structural change of culture that can be embodies in four manifestations:cultural fusion,the co-existence of dominant culture and subculture,cultural assimilation and cultural genocide.Those successful“acculturation”in artistic culture not only has provided new growth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cultural innovation,but also has promoted the renov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s by accelerat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ultures positively through cultural dissemination.

contemporary China;cultural innovation;cultural communication;acculturation

2016-04-08

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艺术在中华文化复兴中的建构作用研究”(项目编号:13BH081);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艺术地理学与当代中国城乡发展的艺术干预”;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0000050701)。

黄永健(1963-),男,安徽肥东人,博士,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艺术理论,艺术文化学,文化产业;
岳顶聪(1992-),女,山东潍坊人,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艺术文化学,文化创意产业。

G122

A

1671-444X(2016)03-0037-007

猜你喜欢

当代艺术艺术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当代艺术的珍奇橱柜
——评《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
年味里的“虎文化”
日本当代艺术的“三剑客” 上
谁远谁近?
纸的艺术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