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舞蹈教育标准化与科学化对我国的启示
——基于美国《国家舞蹈教育标准的执行》的解读

2016-03-09

关键词:现代舞舞蹈标准

霍 蕾



美国舞蹈教育标准化与科学化对我国的启示
——基于美国《国家舞蹈教育标准的执行》的解读

霍蕾

【摘要】美国《国家舞蹈教育标准的执行》是全球首个从国家层面上制定的舞蹈教育细则和全国性的标准指南,它以欧美现代舞的理论为学理基础,以哈佛大学的“零点项目”成果为参照,是对1994年颁布的《国家艺术教育标准》中舞蹈细则的延续和拓展。其核心内容——“国家舞蹈教育标准”,不仅对规范美国舞蹈教育的普及工作、促进专业化教育的科学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对全球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中舞蹈教育方针的研究与制定,亦具有重要参考与借鉴价值。为此,中国可引进和学习欧美的“创意舞蹈”,构建中国的“国家舞蹈教育标准”,并动员全国多方面力量参与中国舞蹈教育的标准化与科学化建设。

【关键词】国家艺术教育标准国家舞蹈教育标准内容规范基准拉班“教育舞蹈”思想

一、美国“国家舞蹈教育标准”的发生

(一)基于美国国情,源于“零点项目”

美国“国家舞蹈教育标准”(简称“舞蹈教育标准”)诞生于21世纪初,作为世界范围内首部针对舞蹈教育的全国性标准,它的成形基于两条历史发展的脉络。

就宏观而言,美国的正规舞蹈教育始于19世纪初叶,从1817年西点军校模仿法、德等国的军校教育制度设立舞蹈课程开始,美国的中小学、女子高中、私立学院便纷纷将舞蹈课程引入了自己的相关教学计划内。*黄昕:《道布勒与美国高等舞蹈教育的发生之本质与关系探讨》,第10页,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但当时的教育现状是:基于美国宪法和《独立宣言》精神,美国教育改革的信念十分强大,需向德、法、英三国学习,但却又必须有所区分;当时的舞蹈教育的概念十分模糊,欧洲古典芭蕾的教育体系不完全适应美国的国情,而现代舞则在美国发展迅猛;当时的美国没有规范舞蹈课程的相关教育标准存在,大多数舞蹈课程都依附于其他课程,如体育和音乐;各校有各自的教学计划、教案内容五花八门、移民而来和本土的舞蹈教师的教学水平也良莠不齐。面对上述状况,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中叶,以玛格丽特·道布勒(Margaret H’Doubler,1889—1982)等为代表的美国本土舞蹈教育家发起了对美国现代舞教育和整个舞蹈高等教育的研究。在此期间,他们博采众收,率先在普通高校中进行舞蹈教学的各类探索,从而在学理上奠定了舞蹈作为独立学科的规范与标准,并为社会源源不断地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舞蹈教师,促使了以现代舞见长的美国迅速超越英、法两国,一跃成为舞蹈高等教育的发源国,并进入了舞蹈先进国家的行列。

就微观而言,《国家舞蹈教育标准的执行》(简称《执行》)中的“舞蹈教育标准”,源于1967年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发起的“零点项目”,基于1994年美国颁布的《国家艺术教育标准》(简称“艺术教育标准”)。舞蹈则从后者开始,进入了美国国家的“艺术教育标准”框架,成为了艺术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Fran Anthony Meyer, National Dance Association. Implementing the Nation Dance Education Standards. Champaign: Human Kinetics, 2010: 48,vii,3—4,7,3—4,9.到2010年,美国“国家舞蹈协会”(NDA)*该协会也为美国“健康卫生、体育教育、娱乐舞蹈”的联盟组织(AAHPERD),该协会为修订“舞蹈教育标准”而召集了一个修订委员会,后名为“中央指导委员会”(CSC)。最终定稿并公布实施,历时整整43年,期间见证了美国经济与科技腾飞、美国教育法的完善、艺术教育的崛起,以及美苏之间的冷战。

(二)《执行》的核心:七条“舞蹈教育标准”

《执行》的内容丰富详实,共由两章内容组成。第一章为“高效的舞蹈教学”,第二章为“学习的经历范例”。内容从构建有效的目标、适宜的应用指导与学习策略到创意(Creating)、表演(Performing)、反应(Responding)这三个范围的教学评估(简称“CPR”),再到构建有效学习经验的模板设计以及对空间的利用与教学设施的13条标准等,都有清晰的指导方案,可谓细致入微却又不失灵活性。其中第一章的核心——七条简明扼要的“舞蹈教育标准”意在提出舞蹈的“教育”细则,而非宏观上艺术教育的“标准”。它透露出的教育精神,旨在通过全方位的舞蹈教育指导大纲,达到促进年轻人身体、心理健康,获取各领域的渊博知识。在“全人”和“全脑”发展的教育目的下,《执行》框架内的综合性舞蹈课程(含“创意舞蹈”)充分致力于“学识”与激发“动机”的舞蹈教学方式研究。其课程除支持幼儿园至高中阶段的学生实现各类舞蹈的创作愿望外,还引导学生们学会自我表达、相互分享和欣赏他人的创作成果,帮助他们建立与同学及社会间的广泛关系,并学习和鉴别美国及国外的多元文化社会,练习协作能力,培养合作和尊重的意识等等。此外,“舞蹈教育标准”还为美国那些具有学前教育(PRE—K)、幼儿园至高中12年级(K—12)教育资质的学校,制定出清晰、完善、系统的舞蹈教学科目,并为学校、社区、立法机构的关键决策制定者们在商讨各种教育改革问题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这一切都使受教育者和教职员工同时受益,尤其是使学生们在全面的舞蹈课程中获得每一个机会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以及练习他们渴望在校外习得的工作技能。*Fran Anthony Meyer, National Dance Association. Implementing the Nation Dance Education Standards. Champaign: Human Kinetics, 2010: 48,vii,3—4,7,3—4,9.

(三)“舞蹈教育标准”的组成部分:“内容规范”与“基准”

每条“舞蹈教育标准”都是由两个重要部分组成的,即“内容规范”(content standards)和“基准”(benchmarks)。“内容规范”详细地说明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将要知道什么和做什么*Fran Anthony Meyer, National Dance Association. Implementing the Nation Dance Education Standards. Champaign: Human Kinetics, 2010: 48,vii,3—4,7,3—4,9.;它在以舞蹈表演、创作、欣赏为教学核心的基础上,涵盖了各类批判性思维、理解力、美学、历史和文化研究等丰富的学习内容,由此推进学生在舞蹈艺术或体育健身舞蹈活动中的各类交流与创意能力。而“基准”则是一个参照点,它确定了达到“优秀”与“专业”所需的水准。每一条“舞蹈教育标准”都有若干个“基准”,并作为教学的预期成果被用于教授特殊的知识习得、创意作品、文化与历史赏析、独舞或者群舞表演等方面。

此外,《执行》对“舞蹈教育标准”“基准”和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作了进一步的解释。首先,“舞蹈教育标准”可相继说明舞蹈表演、舞蹈创作、舞蹈欣赏这三种形式的学习价值,澄清课程内容的选择,叙述有关表演的结果;通过对“内容规范”和“基准”的详细界定,教师可以向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清晰地解释每一条标准内容背后的含义,明示学生们在这些经过详细设计的舞蹈教育课程结束时,他们将会了解并掌握何种知识与技能。*Fran Anthony Meyer, National Dance Association. Implementing the Nation Dance Education Standards. Champaign: Human Kinetics, 2010: 48,vii,3—4,7,3—4,9.其次,“基准”将使教育者们高度关注内容与表现水平在每一条“舞蹈教育标准”中的相互关系,并根据不同年龄建立起不同的学级。*Fran Anthony Meyer, National Dance Association. Implementing the Nation Dance Education Standards. Champaign: Human Kinetics, 2010: 48,vii,3—4,7,3—4,9.再者,“舞蹈教育标准”和“基准”的关系是:标准成为规范舞蹈教育课程的支配性框架,舞蹈表演、舞蹈创作、舞蹈欣赏也成为建设全方位课程计划的三个关键领域。而已建立的“基准”则可引领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选择各种教学指导内容,并运用“舞蹈教育标准”下设的不同阶段的“基准”去决定授课内容的进度,使学生们最终可以成功地完成这些教学目标。最后,《执行》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舞蹈教育标准”和各条“基准”则能由简至繁,循序渐进。因此,舞蹈教师需要重视标准与标准之间的关联性、全面性等。教师在运用“基准”来达到自己的教学目标时,如果只是片面地使用一条“舞蹈教育标准”,或者仅仅采用一到两个“基准”,是无法为学生提供全面完整、综合详尽的舞蹈课程的。唯有通过吸收由全部标准建立起来的课程,才能帮助教师和学生判断、集成各类“基准”,由此达到适当的教学目标。*Fran Anthony Meyer, National Dance Association. Implementing the Nation Dance Education Standards. Champaign: Human Kinetics, 2010: 48,vii,3—4,7,3—4,9.

二、美国“国家舞蹈教育标准”的原理性解析

(一)理论基础——拉班的“教育舞蹈”思想及其实践

《执行》提供了一个在舞蹈教育中搭建课程与传授卓越的框架。这些要素遵循发展学习的特征,为创建适宜的评估策略与工具提供了明确的方向。而在此基础上修订的“舞蹈教育标准”和新“基准”,则透露出美国舞蹈界和教育界近四十年来对于舞蹈教育发展的重要信息。

被赞誉为舞蹈科学家的拉班(Rudolf von Laban,1879—1958)通过《力效》《舞律》《拉班舞谱》《人体动律学》《现代教育舞蹈》等多部理论著作,使舞蹈表演、编创、记录、教育在20世纪中叶走向了理性化、标准化与现代化之路。这是自法王路易十四建立皇家舞蹈学院和舞蹈家诺维尔的大力改革之后,再次系统性、革命性地对舞蹈进行科学化的研究。此后,在拉班及其弟子们的努力实践下,拉班的“教育舞蹈”思想以20世纪40年代的英国为教育基地进行传播,他们所建立的现代舞体系俨然成为当今全球各现代舞流派理论和舞蹈教育体系的基石,不仅直接促进了应对普及舞蹈教育的“教育舞蹈”和培养舞蹈专业人才的“舞蹈教育”这两个重要的教育理念诞生,还间接地促进了美国舞蹈教育的发生,从而影响了欧美舞蹈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以及发达国家相关标准的制定。需要指出的是,拉班作为“现代舞之父”,非但没有反对传统舞蹈,反倒在1928年由其弟子尤斯举办的第二届德国舞蹈大会上提出,他所创立的舞蹈体系代表的是现代舞或者新舞蹈,而这类舞蹈应该与传统的舞蹈和芭蕾舞结合,并多次与其弟子玛丽·魏格曼(Mary Wigman,1886—1973)据理力争。根据尤斯的回忆,拉班和他都认为:芭蕾是舞蹈的遗产,有500年历史,因此,现代舞没有任何权利去与它对抗;同时,他们坚决主张传统舞蹈与现代舞相结合,并认为由新舞蹈发展出来的现代舞并不是那么“新”。*这个观点来自欧建平研究员2015年在北京师范大学“第一届中国拉班学术研讨会”上同声传译的资料片。为此,拉班认为,专业的舞蹈人才在掌握传统舞蹈的表演技巧之余,还需要掌握现代舞“动作四要素、运动原理、力效动作、创作技巧”等知识。*H. B. Redfern. Concepts in Modern Educational Dance. London: Henry Kimpton Publishers,1973: 67.通过上述陈述,后人才得以理解“舞蹈教育标准”对于传统舞蹈教育价值之重视。

(二)“舞蹈教育标准”的时代标志

1.舞蹈的环境教学

环境教学是现代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学科皆十分重视的教育手段,同时,它也是现代舞教育中一贯的教学方法之一。它自伊莎多拉·邓肯创立的“自由舞蹈”起,再经拉班将其定义为“身体—空间—力效”的理论后,在1960年的美国发展成为“后现代舞”的重要创作手段——“环境编舞法”。美国许多舞蹈表演艺术家和教育家都对此有所应用与创新,如默斯·堪宁汉(Merce Cunningham,1919—2009)和道布勒*欧建平:《外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第211—212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等。受此传统影响,《执行》认为,舞蹈承载着各类知识,学习它能帮助学生获得特殊知识、技能以及增加他们对合成信息的能力;此外,也能达成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做出明智的决定、欣赏他人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等众多教育目标。为此,舞蹈教育往往采取独立或是成为其他科目中的一部分,又或者是两者并举等方式,通过多种多样的课程融入“体育教育、美术、综合艺术、校外教学”的特定教学环境之中。学生们也可借助相关的课程空间与各类特定的教学环境,学习到舞蹈和各类知识的概念。如校园的体育教育所提供的舞蹈课程会贯穿K—12的四个年级跨度,并延续至大学;其中涉及“舞蹈与动作”的教学课程一般会放置在低年级,它们往往被界定以“创意舞蹈”或“育成舞蹈”来进行教学。当学生们的舞蹈技巧和认知能力有所进步时,舞蹈课程又会增设各类民间舞、广场舞、娱乐舞蹈和社交舞蹈*Fran Anthony Meyer, National Dance Association. Implementing the Nation Dance Education Standards: 24,50.,并在相应的环境中授课。

2.舞蹈的教育分类

教育分类体现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在舞蹈教育中的发展与应用。在传统意义上,舞蹈教育与如下三种分类有关:运动或心理运动,智能或认知,态度学习或表达情感。在各分类中,学生能力的提高表现为理解力的增长,对概念使用的水平、特别是特定技能的强化以及态度、价值观的正性发展。教师可针对与不同课程有关的分类,确定预期学生(学习)收获的临界水平*Fran Anthony Meyer, National Dance Association. Implementing the Nation Dance Education Standards: 24,50.。同时,分类也为教师和学生们提供了一种不同“学习水平”的便捷方式,即学生通过教师设计的学习经验所获得的能够证实的能力。

对此,《执行》将教育分类进一步确立为心理运动(psychomotor)、认知(cognitive)和情感表达(affective)这三大类。三大类内容的理论基础都是源于20世纪中叶美国关于教育目标分类法等教育学的研究成果。此外,因美国许多中小学和高校的舞蹈课最早都是在体育教育计划之内的,作为体育教师的美国舞蹈高等教育奠基人道布勒,也曾将许多源于体育教育的教学分类方案创造性地运用进了舞蹈教育中。

3.“国家教育技术标准”的影响

美国作为世界科技与教育强国,现代教育技术一直在美国的舞蹈教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成为美国舞蹈课堂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关于舞蹈与科技的结合,历史可以追溯至1960年。当时的教育者、舞谱记录员和表演家们已经开始着手舞蹈与科技融合的实践了*Fran Anthony Meyer, National Dance Association. Implementing the Nation Dance Education Standards: 66,66,66.,实践的焦点首先聚集在舞谱记录上。在安·赫钦森·盖斯特(Ann Hutchinson Guest,1918—)领导下的美国纽约舞谱局,以及一些美国高校和IBM公司的共同努力下,第一台舞谱打印机和舞谱软件相继于1973至1976年间面世。*凡一:《舞谱在美国》,载《世界知识》1985年第3期。而在舞台上方面,埃尔文·尼古莱(Alwin Nikolais,1910—1993)、堪宁汉等现代舞的编导家们都创作出了多种多样结合舞蹈、各类媒体和电脑技术的舞蹈作品;在1970年至1980年的十年间,随着电视机在美国家庭中的普及,许多舞蹈家的古典作品和现代舞作品均开始展现在民众的面前。磁带录像机也给舞蹈表演和舞蹈教育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并使舞蹈能够满足工作室和课室的研究教学需要。*Fran Anthony Meyer, National Dance Association. Implementing the Nation Dance Education Standards: 66,66,66.时至今日,为适应新技术与新观念的发展,美国的亚利桑那、路易斯安那、威斯康星等州府率先根据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于2007年更新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NETS),将该标准的最新精神和内容融合进了“舞蹈教育标准”之中。在此改革之下,学生们被认为除了需要发展应用媒体和计算机的竞争性技能之外,还需要从学习领域中获得各种各样的重要技能,包括“技术素养、媒体素养、信息素养”*Fran Anthony Meyer, National Dance Association. Implementing the Nation Dance Education Standards: 66,66,66.,它们将成为当今舞蹈教育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 “舞蹈教育标准”给当代中国舞蹈教育发展的启示

(一)引进和学习欧美的“创意舞蹈”

“创意舞蹈”作为实践手段,大量地蕴含了拉班的“教育舞蹈”思想,并在《现代教育舞蹈》16个基本动作主题的基础上,发展为层次分明的初阶“要素”课程和高阶“意象”课程。因此,学习基于“舞蹈教育标准”的“创意舞蹈”,将有助于中国舞蹈教育者理解拉班“教育舞蹈”思想及其理论对于建构舞蹈科学体系的重大价值。

拉班自1912年投身于研究事业以来,其“教育舞蹈”思想由他本人及其追随者们从瑞士阿斯科纳、德国埃森、法国巴黎、英国曼彻斯特、美国纽约传至全世界。*Isa Partsch-Bergsohn and Harold Bergsohn.The Makers of Modern Dance in Germany: Rudolf Laban, Mary Wigman, Kurt Jooss. Hightstown:Princeton Book Company, 2003: 1—6.现今,拉班的“教育舞蹈”思想已为各发达国家教育界所广泛理解,而各国则以此为基础,发展出符合自身国情且条分细缕的国家标准。以“舞蹈教育标准”为例,七条标准背后的原理清晰明了,其全部原理间的因果关系可以在16个动作主题中找到答案。由此可得到三点认识:一是拉班的教育舞蹈思想高瞻远瞩,而在该思想下创立的动作记谱、人体动律、动作分析、舞蹈教育与治疗等理论则强化了舞蹈艺术的理性层面与科学属性,使舞蹈摆脱了18世纪以来受文学、音乐与戏剧思维左右的局面,回归到了“动作”的本体上;二是如果不学习拉班的现代舞理论与教育舞蹈思想,则无法理解美国国家舞蹈协会制定的“舞蹈教育标准”及其与原理相关的具体操作方法;三是以拉班科学理论体系为支撑建立的欧美各发达国家相关舞蹈教育标准,都是有科学依据,并有规律可循的。

(二)中国的“国家舞蹈教育标准”亟待构建

随着当今欧美现代舞的发展,以及英、美、澳等国家舞蹈教育标准的相继建立,“创意舞蹈”紧密结合“舞蹈教育标准”和时代的要求,突破了原本仅限于基础教育(如美国的K—12)*Mary Joyce. First Step in Teaching Creative Dance to Children. California:Mayfield Publishing Company,1980:169.的状况,而课程则延伸到了高等教育和社会教育,并为各学龄层的学生制定了相应的教学大纲,进而使其体系日益完善,主题课程的趣味性也在不断加强,教学内容则涵盖了人文、社会与自然这三大领域。更有特色的是,教师成了想象、思维和潜力的启发者,他们能以发展心理的视角,采用规范、贴切与创意的教学用语,运用对基本动作要素娴熟的表现技巧和知识,来引导学生积极地创造属于自己风格的舞蹈作品,使他们“愉悦”地分享舞蹈与其他艺术乃至生活与工作中的互动关系,从而为学生未来的创意活动提供富有表现力的身体与迁移能力活跃的思维基础。相比之下,当下中国部分公立和私立中小学、高校推出的舞蹈课程在教学目标、原理、思路、内容、方法和教师的理念上,都显现出对舞蹈教育的盲从与无序。

虽然教育部在2011年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来指导相关课程的制定,舞蹈教育家吕艺生教授也进行了“素质教育舞蹈课程”的规范性探索,但中国版的“国家舞蹈教育标准”仍迟迟未能颁布。而现行义务教育中的艺术课程标准相比美国的《国家舞蹈教育标准执行》,仍显得过于宏观且不够细致,因而出现了全国以培养舞台演员的“早期专业型舞蹈教育”课程取代基础教育中的舞蹈课程等现象。这些“闭门造车”和“新坛装老醋”的舞蹈教学乱象,归根结底是由中国舞蹈界长期忽视了对拉班现代舞理论与“教育舞蹈”思想的研究,以及因“重苏轻美”甚至“亲苏反美”的历史原因和对欧美现代舞原理缺少研究造成的。对此,中国舞蹈界应谨记戴爱莲、郭明达等老一辈舞蹈家的教诲,继承他们当年传播拉班和欧美现代舞科学体系的成果,以理性的思维去审视舞蹈学科发展的未来。

(三)“中国舞蹈教育标准”的标准化与科学化建设

著名舞蹈理论家欧建平先生曾多次说过:“舞蹈高等教育的实质,归根结底,就是现代舞的教育。”笔者对此颇为赞同。美国发达的舞蹈教育是一个“由上至下”和“由下至上”的良性循环的结果,而在这两者之间,《执行》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里的“由上至下”是说,美国作为舞蹈高等教育的发源国,其超前的现代舞教育极大地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和思维,而其繁盛的舞蹈高等教育又为舞蹈的各方面工作夯实了科研的基础,并使得所有的“舞蹈教育标准”都有据可依,既具有学理深度,又符合自身国情。反之,美国也受益于完善的“舞蹈教育标准”。具体而言,美国的舞蹈教育自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直至专业教育,其教育思路和理念都是一脉相承的。舞蹈的基础教育做得科学到位,舞蹈的高等教育和专业教育才能引领世界,并反过来更好地指导本国的舞蹈普及型教育和专业型教育的同步发展。

有鉴于此,中国的舞蹈教育工作者们还需深入地分析美国舞蹈教育背后的现代舞理论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而不能将目光仅仅聚焦在“为标准而标准”的孤立研究上。只有在对现代舞这一“20世纪舞蹈的最高成就”有了充分的了解,并对美国舞蹈的高等教育具备了完整的认识之后,我们才可以客观地判断出《执行》和“舞蹈教育标准”对于我国舞蹈普及教育和专业教育所具有的借鉴意义,并吸收其精髓为中国当代的舞蹈教育服务。

(四)广泛动员全国的多方力量参与

伴随当今中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中倡导的素质教育、创新战略的大踏步推进,美国舞蹈教育的历史经验和《执行》已成为中国舞蹈界了解欧美发达国家舞蹈普及教育和专业教育的重要线索。21世纪以来,中国舞蹈界人士开始对这方面的研究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有多位学者展开了专项研究。其中的显著成果有欧建平研究员2001—2009年带领其研究生团队进行的《美国舞蹈教育400年研究》、吕艺生教授2010—2013年带领其研究生团队完成的《素质教育与舞蹈美育研究》、平心教授在吕艺生教授科研成果基础上提出的“美育舞蹈”新观点,等等。北京舞蹈学院更于2010年和2015年相继成立了“现代舞教育研究中心”和“教育学院”,以加大对舞蹈教育的研究和发展力度。

在舞蹈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的大环境下,中国舞蹈界还需冷静地认识到“罗马非一日建成”的道理。因为美国“国家舞蹈教育标准”的制定也是近百年的现代舞理论积淀,以及近几十年来的课例实验和实践相结合的结果。中国如要建立自己的标准,尚需做好各地调研、扎实的理论研究,以及相应时长的实验工作。在没有上述基础的情况下,各类相关新课程的推广过程都不宜过快,以免因为缺乏科学的全面认识而盲目改革;同时,我们也不应简单地将欧美相关课程直接拿来套用,因为每个课程体系都是基于各国的教育理念和实际情况发展出来的。中国舞蹈界仍需根据国内的教育政策、环境等实际情况,客观地取其精华为我所用。此外,中国“舞蹈教育标准”的建设还应该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正如美国的“舞蹈教育标准”是由各州的多个组织和教育部门共同制定完成的一样,中国的舞蹈教育标准建设也应该广泛动员全国的多方力量,比如可发挥师范类院校在改革中的中坚作用,重视综合性高校在科技、美育和人文素养上的教育优势,并结合全国各所具有相当实力的幼儿园、中小学,或相关私立以及公立研究机构在教育、心理、体育、舞蹈、医疗等领域的实践成果。总之,相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中国版的“国家舞蹈教育标准”终将脱颖而出,为中国未来的舞蹈教育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王建平;实习编辑:童想文】

(作者简介:霍蕾,广东广州人,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中图分类号】J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455(2016)02-0071-05

【收稿日期】2015-10-23

【基金项目】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当代舞蹈表演的舞蹈身心训练研究”(13DE31);华南理工大学第二批探索性实验教学项目“拉班舞谱初级记谱法”(Y1150280)

猜你喜欢

现代舞舞蹈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浅析中国现代舞的发展前景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论现代舞气息在现代舞课堂中的重要性
浅谈现代舞训练中呼吸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