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审美精神的失落及其复归策略思考
2016-03-09王行,刘雨
王 行,刘 雨
(东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当代审美精神的失落及其复归策略思考
王行,刘雨
(东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摘要]当代“日常生活审美化”生发的“审美泛化”问题,导致当代审美精神的失落。审美泛化造成感性对理性的遮蔽和缺失,导致感性主义的肆虐,从而矮化了审美精神。物质对精神的挤压和裹挟消解了审美精神。生活意义的退场从根本上颠覆了审美精神。破解当代审美精神失落困境的一种可能性美学生存策略是:通过制度化落实把美育教育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全过程,推动当代审美精神的时代化发展,以弘扬人文精神救赎审美精神。
[关键词]审美精神;审美泛化;困境;矫正策略
在当代市场经济的直接冲击下,作为文化存在形式的美学面临着生存发展的严峻现实,其挑战之一在于:由于审美向日常生活的强力扩散和全面渗透而呈现的“审美泛化”现象,导致了审美精神的失落,从而消解了审美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如何深描这一问题的种种现象呈现?如何透视产生这一问题的社会历史文化条件?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基于现实缘由又着眼于矫治和提升的高度,为解决问题提供一种可能的思想路径和实践借鉴等,是聚焦这一问题所要直面的。
一、学术界关于审美精神失落问题研究现状的基本概述
学界关于审美精神失落问题的讨论涉及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的阐述,对当下审美精神失落现象的梳理和本质认定,及对审美精神失落解决策略等主要方面的富有成效的讨论。
首先是基本概念方面的讨论。所有问题的研究,都要以“是什么”作为思维支点。讨论审美精神失落问题与日常生活审美化、审美泛化等概念内在相关。审美精神失落问题的产生往往被归结为是由于审美的日常生活化带来了审美的泛化,审美精神失落不过是审美泛化的一种结果。所以,解析这两个概念就成为批判审美精神失落的前提。
关于什么是日常生活审美化。“日常生活审美化”一词最早由当代英国社会学家迈克·费德斯通提出。法国皮埃尔·布尔迪厄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是直接将“审美的态度”引进现实生活,大众的日常生活被越来越多的“艺术的品质”所充满,亦即“把审美特性授予原本平庸甚至‘粗俗’的客观事物”。中国学者陶东风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是指审美活动脱离了纯艺术的界限,而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目前占据大众主要文化生活的不是经典意义的审美艺术,而是诸如广告、流行歌曲等新兴的泛审美艺术。艺术活动场所也转换到大众的日常生活空间,文化活动、审美活动、商业活动、社交活动交织在一起[1]165。
关于审美泛化。日常生活审美化必然出现审美泛化问题。法国学者鲍德里亚认为,审美泛化就是审美价值的扩散。他认为,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已经被“内爆”所抹平,现在一切事物都趋于审美化,我们进入了一个泛审美时代。中国学者金惠敏认为,审美泛化不是指形象在一个社会所占份额之增加的问题,而是由份额之增加所引起的质变问题。从形而上的意义上,它是对真理、知识和主体性的挑战,是对美学成熟的前提条件的颠覆[2]176。徐碧辉认为,审美泛化是指人类的生存,从日常生活到生产消费,从个体的道德选择和认识都充斥着审美的色彩。
其次,关于审美泛化的性质认定。肖鹰认为,当代审美文化在“美化”生活的普遍欲望中,表现了一种泛审美意识。它是个体自由扩大的结果,也包涵着自我意识的丧失和审美理想的落空,因此,它实现为一种伪审美精神—审美活动失去了超越力量,沦为纯粹形象的物化追求[3]44。鲁枢元指出,审美泛化是技术介入并操纵了审美,是感官享乐、功利、情欲置换了精神愉悦。耿波指陈道:审美泛化透视出当代审美中不断增强的庸俗性和食利性。当然,也有学者从正面定性审美泛化。王德胜认为:审美日常生活化表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视觉性表达和享乐满足,这是一种进步的“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童庆炳认为,审美泛化问题的关键点是它对美的异化而不在于其泛化,它几乎要颠覆原有的文艺学和美学。
关于审美泛化的消极后果。综合诸学者的观点,审美泛化导致审美理想的消解、审美精神的失落。审美泛化的后果是追求简单的感官快乐,悬置了精神追求;它以感性对垒理性、消解理性;是意识形态的隐蔽性的功利性工具;它拖至审美陷入“低俗、媚俗、庸俗”的“三俗”泥潭,使美丧失了其本有的品格。
还有学者指出了审美泛化的诱因,“大众文化被纳入‘文化工业’模式”后,大众文化就加速并加剧了“‘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的现实趋势……这种趋势就总体而言,主要就是大众审美文化的泛化……从而形成了一种艺术化的现实生活”[4]240。
综上所述,审美精神的失落作为一种结果存在,其前因在于当代日常生活审美化生成了审美泛化问题,从而导致了审美异化。因此,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关注实质是对审美泛化问题的聚焦。学界已有的研究,为我们深入把握这一问题提供了概念基础、性质认定和产生原因等多角度启发,但是,已有成果的研究视域是需要进一步拓展的,只在事实层面或只在规范层面理解问题都难以开辟解决问题的思想路径,唯有从当代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新境遇,从人性完善的高度去思考问题才是应有的视域。不仅如此,针对学界对此问题的争论,简单肯定和否定都不可取。关键还是要回到问题本身,只有明确思维的前提、依据和标准后,参与到讨论中来,才有可能提供有益的观点。
日常生活审美化、审美泛化催生的种种现象的评价,只有回到美的本质和从美对人之意义的功能高度才能得到澄清。正如叶朗说的:“美学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的问题,是人的存在问题。”我们知道,审美已成为我们最基本的存在方式之一,审美关系作为众多社会关系中的一种,其对人的意义在于:它使人与事物之间建立起一种超越现实的、非功利的关系,使人摆脱了外在事物的功利关系的束缚,实现人对现实的超越以及人的真正解放,并在审美关系中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满足,产生精神上的愉悦。人们对于美的理解,包括一切审美活动、更根本的体现为一种审美精神。审美精神是有关美的一切灵魂所在,是人们进行审美鉴赏所依据的标准,它更多地通过审美理想来表达。
人的审美活动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活动,它超越于人的日常生活的重复性、单调性、既定性,使人类诗意和浪漫地栖居于世界。审美是人以一种无功利的、无利害的求美态度在把握和体验世界和自身的生命存在的美好关系状态,它要冲破世俗物质、功利的羁绊而达到一种精神的超越、自由和解放,并在审美活动中提高自己鉴赏美的品味和能力,真正的审美意在使人真正自觉认识到人之崇高和尊严的最高意义,获得精神的自由、人性的提升和美好和谐的生活。而人的审美趣味又可以使我们以反观的方式去理解和把握人的生命和意识的发展状态、人的本质力量,通过对人的审美能力和鉴赏力的评判,我们由此可以判断人性的发展程度,人的精神世界状况。
由此,我们可以厘出,审美精神的内涵和独立品格在于:审美对于人类的意义在于其神圣的精神性和文化性,即通常人们说的:美的价值在于“愉悦精神”;审美追求理性与感性的和谐统一;审美的终极意义在于它的精神家园性,真正的美是终极关怀的诗意家园,是超越于物质和功利的,最终在于其对人性的升华。概括地说,审美精神的旨意不能停留于人们感官的宣泄和娱乐的消遣,而在于从感性基础上跃迁到理性,实现灵魂净化,提升素质,升华境界的理想。我们只有依据审美精神对当代大行其道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审美泛化现象进行分析、揭示、辨明、比较、判断和选择性的反思和批判,才能在当代审美泛化的迷思中辨明方向。
二、审美泛化造成的审美精神迷失
审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现象呈现,即审美泛化问题。需要澄清的是,审美泛化问题不在于审美化之范围、程度的扩大,而在于其性质的变异。世界在被“审美泛化”后,美便不复存在。因为,任何事物的存在总是以自身特有的规定性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美相对于非美的事物而存在,当一切都是美时,美被泛化了,美也就被消解了。美获得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但美已经只剩下了形式,审美精神失落了。这种失落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审美泛化造成感性对理性的遮蔽和缺失,导致感性主义的肆虐,从而矮化了审美精神。按理说,审美泛化表象上表现为审美渗透于大众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文学艺术的各种形式到休闲娱乐的多种方式,以致到大众的衣、食、住、行的生活细节,这是审美向大众生活扩展的过程。但是,这一表象的背后,却阻滞了审美精神的渗透与实现。
审美向日常生活的全面渗透实现的不是本质意义上的审美精神,而是生发出一种感性崇拜和娱乐至上的追求。娱乐至上的文化行为,在使审美强力渗透到生活过程中,同时也中止了人们对审美精神的审美体验。
审美活动演变成人们的欲望舞蹈:以追求感性刺激和享乐为目的的视觉形象成为审美泛化潮流中的全部追求,观看与视听成为基本的审美活动,快餐式的享乐是最具大众性的,思想和思考完全被取代。审美越来越走向娱乐化、浮躁化、快餐化和游戏化。对快感的追逐、赏玩,成了许多人贫乏无聊的心灵世界的调味品。李泽厚曾指出,审美止于“悦耳悦目”层次的感官层次,仅仅是生理欲望的直接满足,带有刺激性,感官愉悦的审美具有短暂性和易变性。
当人们沉浸、满足于感性的狂欢之时,片面、单纯的感官享乐的消极后果报复了人们。
感性对理性的解构,使审美沦为肤浅的感官享乐而付出痛失精神深度的代价。耻言理想、拒绝崇高,迷恋物质、轻视精神,人的厚重、人的本质、人的责任都被放逐了。人们天天嘻嘻哈哈,却不知快乐为何物。感性本身的外在性、片面性、局部性和表层性并不能使人性达到完善,在这个层次,人与动物是无法划界的,只有感性上升为理性人才能在精神和文化意识上高于动物。毫无疑问,我们也不能把一切感性的东西,一切感觉或快感看成是美的。感性的精神化以及感性的提炼和高尚是不能缺失理性支持的。
可见,美不能仅仅是欲望,也不能仅仅止于快感,美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与和谐,理性中渗透感性,从而使美体现出合乎人文精神的审美力量,同时,更应使感性上升为理性,超越感性的局限性,表现出符合社会一般性的人类审美原则。因此,具有审美精神的审美活动应当是感性与理性的辩证统一。人之尊严不仅在于人有情感,更在于人具有理性。真正的审美活动,是在尊重人的感性需要的同时,以超越性的精神与理性的支撑使审美精神长存。
其次,物质对精神的挤压和裹挟消解了审美精神。说今天的时代是个物质主义时代并不为过,商品经济的大潮浩浩荡荡,精神被物化了,精神被挤压了,人的需要、人的价值、人的快乐、人的幸福,一切都靠物质来满足和填充。在这样的背景下,“美”与人们的现实物欲间产生了异化的互动关联,审美情调物欲化,物欲实现即生活审美化的实现。“美”对于生活日渐成为一种点缀日常生活物欲的门面。“美”的精神性、理想性和内在性被物质遮蔽、被物化和外在化,美蜕变为感官上的物质享受,日益张扬的物质将精神彻底掩埋和击垮。
物质对精神的挤压突出的表现是作为时代精神诗性的退隐。今天的时代审美追求的是满足大众日常生活的物质享受需求,张扬和膨胀人在现实幸福中最普遍的物质欲望。世俗化中涌动的现实性、务实性嘲讽了审美情感中诗性的合法性,消解了精神的神圣性,造成时代诗性的退隐。诗作为一种人的精神文化的重要方式,以理想的方式使人超越于现实,带人进入理想之美境,从而达到使人“提神”,形成精神状态的转换,对人的精神境界是一种提升和激发。物质主义的时代导致我们进入了一个无诗的时代。诗人死了,诗歌死了,人的精神颓唐了,审美精神陷入危机,且这种世俗化趋势不是减退而是不断加剧。
真正的美,应该是诗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是诗意的理想和终极关怀的精神家园,是超越物质和具有批判反省现实精神的。审美泛化造成的物质对精神的裹挟处处表现出审美对世俗、对物质、对商品的献媚和妥协。泛化了的所谓“审美”,不是体现为对人性的不断提升,对人的精神的安顿,而是表现为对现实物质的同流合污,美仅仅“存留着某种外在的、空洞的形式”,美成为一种标签。正如阿多诺所言,审美“如果不显出精神,或者说没有精神,艺术作品也就不复存在。”
第三,生活意义的退场从根本上颠覆了审美精神。从本质上说,审美精神蕴含的理想是人的社会愿景与人生期待的统一,它蕴含着生活的意义,赋予了人以最大的意义和最高的价值,体现为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正如叶朗所言:“美学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的问题,是人的存在问题。”所以,当代人的无意义生存状态,尤其是精神生活状态问题对审美精神必然产生负面影响作用。不能否认,当代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精神生活却与物质生活严重失衡,生活世界日益物化和功利化,人们更加现实、功利、关注当下和自我,精神家园日益荒芜和出现危机。没有理想,人也就丧失了人的超越性特征,生活浮躁,生活没有了意义和目标的支撑。当下与未来的分裂、现实之维与理想之维的两离,人们对当下、对现实的偏执固守使审美精神没有容身之地。坚守审美精神就是为了保持在现实与理想之间、自我与社会之间的张力平衡,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审美的境界本质上人与美是融为一体的。要探讨美的本质就必须理解人的本质。审美泛化把美与物直接联系,把美与生活同一,遗忘了审美的主体是人,审美的精神在于提升人和为了人。审美精神应重拾和回到人生的自由境界。
审美精神的失落不仅与审美泛化有关,也与中国当代文化格局的内部矛盾有关,尤其是与大众文化、消费文化对高雅文化的颠覆有关。
从这个意义上看,审美精神的失落从根本上是人的生活意义的失落,是人的生存方式的危机,是时代人文精神危机在审美上的折射。
毫无疑问,审美泛化问题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对审美泛化问题的思考和矫治都必须结合社会历史现实进行分析。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作用,文化世俗化的冲击,大众文化的泛滥,消费主义的盛行、美育的缺位都是导致审美精神失落的重要根由。
三、破解当代审美精神失落困境的一种可能性美学生存策略
“日常生活审美化”引发的审美泛化问题,导致了审美活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地位的衰微,审美活动在某种程度上被边缘化的“尴尬”,以及审美精神枯竭与人的生存的紧张关系招致的漠视和淡化。面对这样残酷的文化镜像,随波逐流只能被强大的现实所吞食,当代审美文化如何凭借其在性质和功能上的坚守与提升,进一步探寻在坚守美学本质和审美精神条件下,以“应时而变”的生存策略,拓宽促进当代审美精神回归的策略与途径。
首先,真正通过制度化落实把美育教育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倡导和树立健康的审美观,使审美精神指导人们的审美实践成为一种习惯,都离不开审美教育。而当前,我国学校教育体系中美育是缺位的,大众美育是空白的。
在西方,古希腊时期就有美学家认识到了审美对人的发展有重要作用而重视审美教育。希腊最早的美育教材主要是诗歌。柏拉图主张教育制度应包括体育和艺术教育两个方面,主要是关于心灵的教育,由于音乐能够“拿美来浸润心灵”,从而使人的性格变得高尚优美,他认为最好的教育方式是音乐。亚里士多德认为,诗净化情绪,有益于心理健康,净化产生快感。
孔子早已认识到了诗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他编辑整理了《诗经》,十分重视诗教。他认为“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
重视美育,是古今中外思想家们共同强调的。对于西方,美育问题与“感性”、与人道主义观念总是不同程度地相连着。
18世纪“美育”一词正式提出。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深感近代工业社会造成人的理性与感性、理想与现实、庸俗与诗意的矛盾及异化,他提出,达到自由的路径不是政治经济的革命而是审美的教育,至少是必须先有审美教育。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提出了“美育”。他希望通过审美自由使人达到政治自由,认为只有达到审美的自由才能抵达政治自由的国度,也只有理想的“完整人性”的人才能建立美好的社会。他认为“只有审美趣味才能给社会带来和谐,因为它在个别人身上建立起和谐。”
反观人类社会历史,每一次社会转型或者社会变革,都会促使人们改变生存方式和精神诉求,而审美精神不过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并基于现实的发展而发生变化。现实的弊端和缺陷也必然带来了人性的不完善,作为一种人格的映现或表现的美在这个时候就会受到遮蔽,使得社会风尚呈现“趣味低下”和情感“萎顿”的状态。对于每个人来讲,优良社会风尚的营造是人获得全面而健康发展的保障。当然,对于人的素质的培养和提升涉及多方因素,也有多种方式与途径,而美育无疑是其中最正规和系统进行教育的渠道。因为美育具有普遍的“寓教于乐”的功能,使人形成一种自觉的理性力量。
因此,美育是实现真正审美生活的必经之路。拥有健康的审美生活需要具有自觉审美的人生态度的主体,拥有审美知识、审美情趣、审美精神素养的人不会自我生成,只能依靠美育来培养人的健康的审美观与较强的审美能力,美育也是把人提升至“审美的人”的高度的有效途径。
其次,推动当代审美精神的时代化发展。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美都是而且应该是为那一代存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生发了审美泛化问题,从而也导致了当代审美精神的失落,面对这一审美困境,持批判态度者有之,持肯定态度者也有之。有学者就认为,审美泛化是一种“新的美学原则”等等。我们理解,以美学的本质为标准对审美泛化问题进行分析固然是我们应当坚守的美学标准,但是,审美对日常生活的渗透本身并无对错,关键在于如何去除弊端,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矫治。审美从少数人的象牙塔转而向大众的日常生活扩散,是审美精神靠近大众生活,向实际生活渗透,进一步发展为生活型审美精神的必然趋势,当下,其走势不尽如人意,但是,这也为精英文化以其科学性和人文性引领大众审美开辟了一条路径。如果精英文化以适当的“柔度”和“温度”实现与大众生活的结合,探索如何使审美能“寓教于乐”、“雅俗共赏”的道路,就有可能出现审美精神不是消失了,而是扩散了,使得审美精神的形式发生了改变。我们这个时代的审美精神,应该面向大众日常生活,与时俱进。既不脱离时代固守,也不随波逐流,而是努力把日常生活审美化转化为审美日常生活化。
再次,以弘扬人文精神救赎审美精神。把美看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美是主体化之美,因而美也成了人的自由象征,美的关键在于体现人性化。
美学的本质是人学,美学的危机和困境,说到底是人的生存的某种危机,因此,探讨破解审美精神失落的危机,某种程度上是人需要通过解决审美泛化问题,从而拯救人类自身生存的精神危机。避免在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下,大众文化的冲击下失去人生理想和意义,失去人性的丰富性,拒绝做“单向度”的人。这实质是对人文精神的呼唤,只有社会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和谐发展,审美精神才会有生存的基础和土壤。
富有时代特征的审美精神不应回避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挑战,它应产生、丰富、提升于人民大众的审美追求中,反映人民大众的审美需要。关注人的命运,重视人文关怀,提升人类本性,应是时代审美精神的重要内容。
总之,重拾与发展当代审美精神既不能在审美上随波逐流,也不能由于审美的普遍化而弃守审美标准。同时,审美精神也不能脱离商品化的时代,对由商品性暂时挤压审美的现象,应时刻保持高度的警觉和批判姿态。在艺术与非艺术、美与丑的大众视域缺乏判断力时,主流文化应当以美学的本质性与美学的精神性来作出提示、引领与有力阐释。
无论时代发生怎样的变化,美育都应对人类的生存处境和精神处境予以深切关照与反思、探索和评判,更应以审美理想为人们的精神家园拓展一片绿洲。
[参 考 文 献]
[1] 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兼论文艺学的学科反思[J].浙江社会科学,2002(1).
[2] 金惠敏.图像增殖与文学的当前危机[J].中国社会科学,2004(5).
[3] 肖鹰.泛审美意识与伪审美精神[J].哲学研究,1995(7).
[4] 王南湜,刘悦笛.复调文化时代的来临[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张树武]
The Loss of Contemporary Aesthetic Spirit of Strategic Thinking and Its Correction
WANG Xing,LIU Yu
(College of Literature,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
Abstract:Contemporary “aesthetic daily life” germinal “aesthetic generalization” problem,lead to loss of contemporary aesthetic spirit.The shelter and lack of aesthetic generalization from perceptual to rational,lead to the perceptual,so as to dwarf the aesthetic spirit.Material to the spirit of extrusion and enveloped the aesthetic spirit.The meaning of life exits radically subversive aesthetic spirit.Deciphering the contemporary aesthetic spirit lost predicament is a possibility of aesthetic survival strategy:through institutionalized to carry out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system during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temporary aesthetic spirit.To promote the humanistic spirit of redemption aesthetic spirit.
Key words:Aesthetic Spirit;Aesthetic Generalization;The Mire;Correct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B8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6201(2016)01-0027-05
[作者简介]王行(1987-),男,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刘雨(1955-),男,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4AZW015)。
[收稿日期]2015-09-18
[DOI]10.16164/j.cnki.22-1062/c.2016.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