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致不良反应的临床报告

2016-03-09邓建英莫钟华吴水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7期
关键词:头孢菌素类药物实验组

邓建英 莫钟华 吴水生

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致不良反应的临床报告

邓建英 莫钟华 吴水生

目的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情况,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8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治疗,分析两组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类型,并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二重感染、肾功能损害、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呼吸系统不良反应、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等。实验组二重感染20.45%(9/44)、肾功能损害29.55%(13/44)、神经系统不良反应31.82%(14/44)、消化系统不良反应40.91%(18/44)、呼吸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20.45%(9/44)优于对照组4.55%(2/44)、11.36%(5/44)、6.82%(3/44)、13.64%(6/44)、4.55%(2/4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液系统不良反应9.09%(4/44)及过敏反应发生率27.27%(12/44)与对照组2.27%(1/44)、15.91%(7/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易使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为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临床医师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指导其合理用药。

头孢菌素类药物;其他药物;不良反应

头孢菌素类药物属于临床常用的半合成抗菌药物之一,该种药物主要是由冠头孢菌培养液中分离的头孢菌素C,并经过加接不同的侧链而制成的一类广谱抗生素[1]。本院为了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情况,对88例患者分别实施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14年10月~2016年2月入住本院的88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4例。88例患者及其家属均在医生的陪同和讲解下对此次的实验内容及目的进行了详细的了解,且均已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实验组患者男26例,女18例,患者最小年龄22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48.11±9.35)岁;12例患者为门诊患者,9例患者为普外科患者,20例患者为住院患者,3例患者为其他。对照组患者男25例,女19例,最小年龄23岁,最大66岁,平均年龄(48.24±9.42)岁;10例患者为门诊患者,10例患者为普外科患者,21例患者为住院患者,3例患者为其他。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治疗,对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类整理,认真记录患者使用的头孢菌素以及其他药物的用法用量,总结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类型。

1.3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类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类型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发现,患者所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二重感染、肾功能损害、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呼吸系统不良反应、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等。

2.2两组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有9例患者发生二重感染,有13例患者发生肾功能损害,有14例患者发生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有18例患者发生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有9例患者发生呼吸系统不良反应,有4例患者发生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有12例患者发生过敏反应;对照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发生二重感染,有5例患者发生肾功能损害,有3例患者发生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有6例患者发生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有2例患者发生呼吸系统不良反应,有1例患者发生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有7例患者发生过敏反应;两组患者组间二重感染、肾功能损害、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呼吸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4/44),过敏反应发生率为27.27%(12/44),与对照组的2.27%(1/44)、15.91%(7/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头孢菌素类药物属于临床常用的广谱抗生素药物之一,目前,临床常根据抗菌性能的不同将头孢菌素类药物分为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头孢菌素[2,3]。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抗感染效果良好,且相比于其他的抗菌药物,该种药物具有耐酸、耐酶、抗菌活力强、疗效高以及毒副作用相对较小等优势,目前,已被广泛用于临床中[4,5]。头孢菌素类药物能有效抑制细菌细胞壁发生合成,达到抗菌、灭菌的效果。但有研究显示,在临床治疗中,该药物易和其他药物发生多种多样的不良反应[6]。本研究为了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情况,对本院收治的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二重感染、肾功能损害、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呼吸系统不良反应、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等。作者认为,患者出现上述不良反应的原因很可能是和患者自身的体质以及用药依从性有关,具体可能为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代谢产物易和患者体内的大分子载体发生结合,最终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次很可能是由于头孢菌素类药物在生产、合成的过程中会掺杂部分其他杂质,纯度不够[7-9]。

因此,为降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临床医师在对患者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进行治疗时,应认真询问患者是否存在过敏史、过敏食品、药物以及既往病史等,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及临床症状,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治疗,同时分析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合理指导患者用药,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增加患者的安全意识,对于可能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主治医师应建议住院治疗,避免因抢救时间不及时,耽误最佳救治的机会。

此次研究数据显示,两组患者组间二重感染、肾功能损害、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呼吸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发生率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易增加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导致用药安全性降低。

综上所述,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易使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为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临床医师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指导其合理用药。

[1]刘彩霞.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分析.中国医药科学,2012,2(8):51.

[2]窦防修.基于头孢菌素类药物严重不良反应分析与应对策略探索.医药与保健,2014,22(1):67-68.

[3]高淑慧,高建.头孢菌素类药物严重不良反应分析与临床对策.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0):29.

[4]刘秋莲.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致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8):97-98.

[5]乔新江.头孢菌素类药物严重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4):117-118.

[6]师桂英,张然.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临床使用对策.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9):18-20.

[7]吕燕妮,温金华,魏筱华.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机制与化学结构的关系.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5,35(11):1050-1054.

[8]赵红娟.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预防.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497-498.

[9]吴再起.头孢菌素类与多种西药联用致不良反应分析.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2):108-10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7.137

2016-05-30]

526300 肇庆市广宁县人民医院药剂科

猜你喜欢

头孢菌素类药物实验组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头孢菌素类与多种西药联合使用所致的不良反应的临床影响分析
正电子类药物全自动核素分装仪的研究进展
研究他汀类药物联合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实践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卷柏素对唑类药物体外抗念株菌的增效作用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
头孢菌素,代数越高不一定越好
头孢菌素使用的三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