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尿潴留患者留置尿管时间与尿路感染的关系

2016-03-09张海宁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7期
关键词:尿常规尿管尿潴留

张海宁

急性尿潴留患者留置尿管时间与尿路感染的关系

张海宁

目的通过不同的尿液检查方式,观察急性尿潴留患者留置尿管时间与尿路感染的关系。方法150例急性尿潴留住院治疗并留置尿管的男性患者,根据留置尿管时间的不同,分为1 d组,3 d组和7 d组,分别于留置尿管1 d后、3 d后、7 d后进行尿常规检验、尿培养及尿道分泌物培养,观察留置尿管时间的不同与尿路感染的关系。结果三组患者留置尿管前,尿常规、尿培养及尿道分泌物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 d后,三组尿常规、尿培养及尿道分泌物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d后,3 d组和7 d组尿常规阳性率分别为36%、38%,高于1 d组的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 d后,7 d组尿常规阳性率、尿道分泌物培养阳性率、尿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3 d组、1 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长时间留置尿管可能诱发尿路感染,且留置尿管时间越长,尿路感染可能性越大,应注意避免。

急性尿潴留;尿常规、尿培养、尿路感染

尿常规检查在临床上是常用的一项初步检查[1],指通过采取患者尿液标本送检,通过各检验设备检测尿液的理化性质,以及其中血细胞、蛋白质、细菌等物质的含量,从而判断疾病的一种检验方法。留置尿管是临床常规操作的一种,也是解决急性尿潴留患者排尿困难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有学者提出长时间留置尿管可能导致尿路感染[2]。本文选取本院4年间收治的急性尿潴留并留置尿管的患者,观察留置尿管时间的不同与尿路感染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6年1月因急性尿潴留住院治疗并留置尿管的男性患者150例。根据留置尿管时间的不同分为1 d组,3 d组和7 d组,各50例。1 d组患者平均年龄(49.0±21.9)岁;3 d组患者平均年龄(50.0±20.8)岁;7 d组患者平均年龄(51.0±19.3)岁。三组患者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三组患者入院时均及时留置尿管,同时由医护人员按照规范化程序采集尿液,自尿管口选取新鲜中段尿,立即放入清洁干燥的容器(医院提供的一次性尿杯或尿试管),采集尿液后于1 h内送入检验科进行检验,进行尿常规检验和尿培养;同时消毒尿道外口后采集尿道分泌物,同样送入检验科进行尿道分泌物培养。所有患者按照分组的不同,在不同的时间拔出尿管,并在1 d后、3 d后和7 d后重复上述检查。所有患者留置尿管过程中均预防性应用广谱抗生素,尿管拔出后立即停止使用。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尿常规阳性标准:每高倍镜下红细胞>3个,同时白细胞>3个;或每高倍镜下白细胞>5个。尿培养阳性标准:培养3 d后检出阳性致病菌;尿道分泌物培养标准:培养3 d后检出阳性致病菌。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三组患者尿常规检验结果比较 三组患者1 d后、3 d后及7 d后复测尿常规检验。1 d后,三组患者尿常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d后,3 d组和7 d组尿常规阳性率分别为36%、38%,高于1 d组的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 d后,7 d组尿常规阳性率高于3 d组、1 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见表1。

2.2三组患者尿道分泌物培养结果比较 三组患者于1 d后、3 d后及7 d后复测尿道分泌物培养。1 d后,三组患者尿道分泌物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d后,三组患者尿道分泌物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 d后,7 d组尿道分泌物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3 d组、1 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3三组患者尿培养结果比较 三组患者于1 d后、3 d后及7 d后复测尿培养。1 d后,三组患者尿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d后,三组患者尿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 d后,7 d组尿培养阳性率高于3 d组、1 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三组患者尿常规检验结果比较[n(%)]

表2 三组患者尿道分泌物培养结果比较[n(%)]

表3 三组患者尿培养结果结果比较[n(%)]

3 讨论

急性尿潴留是因机械因素或动力因素导致小便不能排出的一种急症,男性急性尿潴留通常由前列腺增生[3]或尿道结石引起[4],通常需要留置尿管以帮助排尿。留置尿管的时间不一,一般≤7 d。由于插管操作及尿道口的开放有可能诱发尿路感染,因此留置尿管过程中可通过尿液检验来明确病情。

尿常规检查是临床检验三大常规之一,可初步诊断多种疾病,检测项目包括尿液外观、理化性质、尿液内血细胞[5]、蛋白质[6]、细菌等物质的含量等各项指标。尿液内各成分的异常变化通常提示不同部位的病变,如尿液中出现蛋白尿或尿沉渣中有形成分常提示某些早期肾脏病变,尿液红细胞或白细胞超标表面尿路感染可能,而尿路隐血则需警惕泌尿系肿瘤可能。

本文选取本院收治的150例急性尿潴留并留置尿管的患者,分组后分别于不同的时间复查尿常规、尿培养和尿道分泌物培养。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1 d后,各组复测尿常规、尿培养及尿道分泌物培养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d后,3 d组和7 d组尿常规阳性率分别为36%、38%,高于1 d组的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看出短时间内留置尿管并不会增加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但随着留置尿管时间的延长,尿路感染则不可避免。从尿液培养和尿道分泌物培养可以看出,7 d后,7 d组尿道分泌物培养阳性率、尿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3 d组、1 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7 d内三组患者尿液及分泌物培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留置尿管时间≤7 d是比较安全的,一般不会引起泌尿系系统内细菌大量繁殖而造成培养阳性结果。这一点也与大部分泌尿外科医师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留置尿管≤7 d时,不会对泌尿系统内细菌生长产生明显的影响。但也要看出,随着留置尿管时间的延长,尿路感染的发生率逐渐升高,这要求临床医师在诊治急性尿潴留患者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尿液情况,结合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早拔出尿管,则更有利于患者恢复。

[1]李小燕.尿常规检验中尿沉渣镜检和尿常规干化学法的应用研究.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7):25-26.

[2]王利娜,杨昕昕,田君.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中的运用.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6):286-287.

[3]任宝明.前列腺增生发生急性尿潴留的危险因素分析与评估.陕西医学杂志,2015,44(9):1173-1174.

[4]李峰,苗树,张清桂,等.成人尿道结石并急性尿潴留的急诊微创治疗.海南医学,2013,24(24):3699-3701.

[5]高燕红.标本留置时间对尿RBC及WBC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中国医药导报,2011,8(13):184-185.

[6]王胜霞.尿常规与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分析.继续医学教育,2015,29(5):89-9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7.056

2016-07-05]

110000 沈阳二四二医院检验科

猜你喜欢

尿常规尿管尿潴留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诊疗特点分析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研究进展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尿常规与尿沉渣对尿液检验的影响及分析
运用PDCA降低肝、胆、胰大手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间的效果评价
运用PDCA降低肝、胆、胰大手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间的效果评价
一例膀胱镜下留置尿管困难拔除个例分析
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