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富有“儿童文化”的语文课堂
2016-03-08史小娟
史小娟
目前,儿童的生活世界和身心特点都被很多小学课堂忽略了。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尊重儿童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富有“儿童文化”的语文课堂。
一、游戏是儿童天生的兴趣
儿童的天生兴趣是游戏。因此,追寻富有“儿童文化”的语文课堂,必然要将游戏引进课堂,尤其是我们的小学课堂。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第一回合:洪教头使出个“把火烧天”式,林冲还了个“拨草寻蛇”式。第二回合:洪教头将棒劈头打来,林冲往后一退。第三回合 :林冲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洪教头的小腿骨上,洪教头“扑”地倒在地上。在我们为林冲的宽容豁达、大智大勇赞叹不已时,学生更感兴趣的可能是故事情节,他们更想演一演,过一把演员瘾。如果只考虑教者的设计,一味要求学生按部就班地朗读课文,分析人物,学生哪里会理会?因此解读文本,不仅要做文本的知音,更要用游戏的眼光创设富有“儿童文化”的语文课堂。
二、生活是儿童最宽的天地
于漪老师说过:“语文与生活同在,把语文学习挤到狭小的课堂里,挤到无穷无尽的练习中,学生几乎不读书不看报,与自然接触少,与社会接触少,学语文的源头活水被堵塞,积淀储存少得可怜,又怎能学得好呢?”这就是说,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处处有教材。语文教育必须回归生活世界,回归儿童的生活。
我曾有幸听了某特级教师执教的一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观摩课: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课堂开始,老师和学生共同研读、讨论文章内容,大约过了十分钟后,老师说:我们已经无法帮助卖火柴的小女孩了,但现在假如是冬天,外面下着大雪,早晨你打开门一看,门外有一个女孩,孤零零地站在那里,你会怎么做?同学们纷纷议论起来,大家一致认为要寻求集体的力量来帮助这个可怜的女孩。之后,老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漫画并张贴,制作电视广告、广播稿件,现场表演等……这一过程大约进行了二十分钟,最后,部分同学把自己精彩的作品进行了展示和汇报。语文与生活这根链条被教者紧紧地抓住,学生的生活储备得以充分调动,语文与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正是因为学生有着熟悉的生活空间,因此他们创新的思维特别活跃,从而提升了言语表达能力和运用语文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更融洽了师生之间的情感。教学只有贴近生活,才能唤起学生的热情,使他们的身心得以敞开,情感得到释放,个性得到张扬。
三、情感体验是儿童理解的有力保障
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可见文学作品的灵魂是情感,在语文教学中要主动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审美情感。如《大海睡了》一文,可以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个人朗读,配乐朗读,由欣赏语言美到理解意境美等。教学《浪花》一课,笔者以为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我先放视频让学生认识“浪花”,然后放《海之歌》的音乐让学生听一听海浪的声音,学生们都说:“像歌声,像笑声。”我又问:“这些歌声、笑声是谁发出的呢?”学生说:“浪花。”接着我又放幻灯片,让学生看着幻灯片读课文中的句子,“浪花轻轻走来,搔痒了我的小脚丫”“浪花跑去又跑来,给我送来雪白的贝壳、小虾”。这样浪花就像一个淘气的孩子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很有兴趣地看着幻灯片,身临其境。我马上问:“这海边的景色怎么样呢?”学生答:“很美丽。”我又问:“如果你是画上的小孩子,你会觉得怎样?”学生说:“我很高兴,很喜欢那里。”这样,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就被激发起来了。最后我让学生谈谈自己应该如何去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学生畅所欲言,课堂气氛特别活跃。再如教学古诗《春晓》的片段。
师:诗人在吟诵这首诗时的心情怎样呢?
生1:诗人看到花瓣被夜里的风雨打落了一地,心里很难受。
生2:我也觉得诗人很伤感,感觉美丽的春天即将远去。
师:还有哪些不同的感受吗?老师想听到不同的声音。
生3:我要是诗人就不会那么伤心,反而会很愉快。你想呀,清晨,一觉醒来,打开窗户,听到小鸟在枝头上叽叽喳喳地欢叫,心里该多舒服啊!
师:你们真是诗人的知音啊……
每一位语文教师,都理应追寻富有“儿童文化”的语文课堂,做儿童文化的自觉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