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教学目标合理定位

2016-03-08赵晓燕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6年1期

赵晓燕

【内容摘要】教学目标是教学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它指导着教学设计的制定,对课堂教学起着关键的作用。语文课堂存在教学目标过多或大而空的现象,教学目标的确立要有学科专业性,要具体得当。

【关键词】语文教学目标  具体明确  指导性强  有层次

教学目标是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的结合点,是对教学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结果的规划,是整个教学计划的基础,是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技能的前提和起点,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设计的。语文课程与其他学科有着明显的不同,其他学科有严密的学科体系,每个章节的内容是确定的,教学目标显而易见。语文课程则不然,一篇篇课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讲什么,不讲什么,取决于教学目标。同一篇课文,由于教学目标不同,教学内容也就不同;反之,同一个教学目标,可以选用这篇课文,也可以选用另一篇。经常看到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很多,教学内容跟着很多,学生一节课达成了多少目标,教师却控制不了。因此,语文课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合情合理。

语文学科要写出符合教学理念、符合学情的教学目标,应把握三个原则:

一、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不宜多,要单一而明确

有些教师确立教学目标随意性较强,不注重学情。有一个老师在教学《范进中举》时,确定的第一个教学目标是“了解科举制度下社会各色人等心灵扭曲、趋炎附势的众生相”,后来在教学中紧扣这一目标展开文本研读,文本研读处理得很干净,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其实,该课教案中,还设置了另外一个目标,“掌握文章所用的讽刺手法,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这个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形同虚设,并没有达成。歪打正着,这节课好就好在实际教学中目标单一,因单一反而目标明确了,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想想短短一节课,怎么能达成那么多目标?贪多不烂,学生的接受能力必定是有限的。

二、教学目标要具体,指向明确可评价

许多老师在写“教学目标”的时候,总是直接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或者“理解议论文的结构”“掌握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这一类表达能力目标的句子,很是空洞,指向不明。而实际上,我们教一篇课文是无法真正达成以上目标的。在理论内涵上,这些目标性表达都不是叫“这一篇”课文的目标,而是完成许多“这一篇”课文后才能达成的目标,即课程目标。在语文教学中,直接用课程目标顶替某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一个痼疾。一方面,他偷走了课程的目标;另一方面,他虚化了一篇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大而不当。有一位老师在教学《伤仲永》一课时,设计的教学目标有两点,“掌握有关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加强文言文的朗读训练,注意朗读的节奏”,“指导学生准确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读懂故事,并能复述故事,感悟故事。通过充分的活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探究问题,积累知识”,这个目标的设计就很具体了,教学指导性很强,有利于老师的课堂落实。

三、注重目标设计的层次性

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着差异,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符合大纲所提出的最低限度要求,设计大部分学生能达到合格水平的目标,这样就顾及了基础较弱学生的学习能力。

符合大纲所提出的各种基本要求,设计中等以上水平的学生能达成的目标,它是中等学生应完成的,并鼓励基础较弱学生尝试完成。

符合大纲所提出的最高要求,达到优秀水平的目标。他是优秀学生完成的,并鼓励中等学生尝试完成的目标。

这样确立有层次的教学目标,当然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它向我们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它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层次性,符合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也是人性化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就是明确本节课“教什么”“学什么”,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要达到什么目标,也就是使学生学到什么知识,掌握哪些能力,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那些培养和提高,它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师在上课前需要认真的对待教学目标的制定,方能保证一节课的预期效果。

【参考书目】

[1] 王鹏伟. 文本研读:从基础做起,步步为营,《中学语文教学》2015年第9期.

[2] 贾玲. 新语文 新理念,《“三维”目标的正确制定》.

(作者单位:陕西省碑林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