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改革中的农业特质与经济发展

2016-03-08罗静

河南社会科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供给农产品农业

罗静

(四川大学,四川成都610065)

供给侧改革中的农业特质与经济发展

罗静

(四川大学,四川成都610065)

农业兴,则天下兴;农业稳,则天下稳。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对13多亿人口的中国起着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有明确提及,供给侧改革如果想要深入农业领域,就要增强农业资源在市场中的配置,优化农业结构以提高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促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2016年习近平在“两会”上指出,未来我国农业发展与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这对于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以及国际竞争力意义重大。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占比逐年下降,目前已经低至9%左右,但它依旧是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作用产业。所以农业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为了更好地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我们需要对农业供给侧改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

一、农业现状与供给侧改革中的特征

(一)农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初期,农业产出增长带动了经济增长,第一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78年的28.3%提升到1983年的33.4%。农业的发展夯实了国民经济的基础,为发展工业和服务业创造了条件。随着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第一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越来越低,但是其基础性作用无可替代。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粮食安全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满足13.73亿城乡居民日常生活需求是中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根本和保障。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粮食产量稳定增加,已经实现了“十二连增”,但农业生产结构问题仍然突出[1]。与此同时,中国对外进口的粮食规模也持续扩大,基于“托市收储”粮食保护制度下我国粮食库存水平也高居不下,呈现出库存量、进口量、生产量全部持续增长的怪象。究其原因:一方面,农业生产的有效供给不能够适应农业需求的变化;另一方面,由于生产成本过高,农产品的价格要高于国际农产品价格,导致我国农产品与其他国家相比竞争力低下,而且由于农产品质量不高以及收储政策的局限性,我国农业生产存在着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为了应对现今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难题,立足于长期可持续发展,在加快推进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农业质量与竞争力提升的目标导向。2015年中国农村人口为6.05亿,数量巨大,乡村人口和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比重依然较高。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民就业稳定、减小城乡差距,都离不开农业的发展[1]。我国农业与其他产业相比产业性质更为特殊,一方面存在着生产周期长、生产方式落后、依赖自然条件以及产品缺乏弹性等特点,另一方面在国际贸易中竞争力较弱,对国际上市场上的粮食价格变动反应较为敏感。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和其他产业息息相关,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农业都有与其历史条件相对应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结构相互影响。当农业与历史条件二者相互协调时有共同促进的作用,但是当二者出现不协调甚至于矛盾冲突时,农业经济的发展就会面临倒退的危险。

(二)供给侧改革下农业的特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呈现出许多全新的特点,准确地了解这些新的特点,对于我国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农业生产目的变化

随着粮食产量的不断增长,我国农业已告别短缺时代,除个别品种外,绝大多数农产品都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由于产量不断提升,而粮食需求变化相对较小,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目前我国生产力水平和市场条件都有利于农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进而追求更高品质产出[2]。当前,我国许多种植大户基于理性选择,已经从不断提升产量转向发展名特优新产品,实现了从追求量到追求质的转变,农业生产目的发生变化。这一转变将带动和影响更多农业生产者参与农业供给侧改革之中。

2.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变革

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正在发生改变,家庭联产承包制正向产粮大户、经营大户、家庭农场以及各种新型合作组织发展。相对于家庭联产承包制,偏向规模生产的多种经营方式更加适应当前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能够极大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规模经济必然带来生产方式的革新,相对于对土地、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严重依赖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大规模生产更加依赖资本、现代信息技术、科学技术、企业家才能这些现代化的生产要素。组成要素的改变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农业规模经济时代,农产品市场中最有力的竞争优势就是技术革新带来的成本和产品优势。因此,科技进步将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3.农业现代化分工形成

首先,随着国土功能区划分,农业中的商品化、专业化和产业化经营得到较充分的发展。不同区域之间分工明确,在充分利用各地资源优势的同时通过现代化的市场和物流体系确保农产品的自由流动。其次,农业中出现了新的分工分业。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等新型业态也得到了发展。再次,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不断发展,进入城市工作的农民工职业条件越来越稳定,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收入格局[3]。与此同时,城乡产业形态之间的差距不断减小,工业和服务业进入农村,农民的收入来源增加。

总之,农业是基础产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农业的稳定增长。农业为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提供劳动力和原材料,国民经济中其他产业的发展都需要农业的支持和保障。如果农业基础薄弱,势必影响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此外,农业发展带动的农村社会发展、农业从业人员发展对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也存在重大的潜在影响。

二、农业供给侧改革面临的问题分析

(一)农村有效劳动力供给不足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量农业从业人员从第一产业转移到了第二、第三产业,原有农业从业人员数量不断下降。农村新生代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的比例也逐年下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农村来到城市,成为工人或服务业从业者。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69亿人,其中,80后、90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占到了70%以上。大量青壮年和相对高素质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工业和服务业,导致近年农业生产呈现出兼业化、副业化、老龄化等特点,农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从农业转移到工业和服务业的原有农业从业者,即使同时兼业务农,在农业生产上投入的人力物力也严重不足,土地荒置、耕地浪费等现象屡见不鲜。新生代农民工多数没有农业生产经验,从事农业生产的意愿低,转回农业从业的可能性很小。这就导致现有的农业从业人员中以妇女和中老年人为主体,整体素质相对较低,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比重高达50%以上。因此,虽然目前我国农业从业人员从人数上来看仍然是充足的,但是由于缺乏高素质人才和优质劳动力,农业劳动力实际上已经面临结构性短缺的问题。如果这一状况得不到根本改善,经济新常态下的农业劳动力不足将严重影响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进而对整体经济的结构性改革造成影响。

劳动力短缺必然导致人工成本上升。人工成本在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种植中占据较大比重,人工成本的变动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总成本的变动。2007—2014年间,我国三种粮食种植的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已从33%增长至42%(见图1)。

图1 2007—2014年三种粮食生产成本中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的比重

(二)成本“天花板”与价格“地板”双重挤压

一方面,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人工和土地费用以及固定资产投入的上涨导致整个农业生产成本的大幅增长(见图1)。根据国家发改委监测数据显示,1988年稻谷、小麦、玉米三种粮食的亩均总成本仅为106元,2012年却上涨到了876元(见图2)。我国当前正处于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时期,虽然从长远来看,规模经济和技术提升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从而降低成本,但是规模化生产下设备和资本的投入短期内会提升农业生产的成本。从农业结构的调整方面看,生产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必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是由于生产经济作物要求良种、特定的化肥和药物,而且有些作物的生产周期比较长,比如种植水果,要两年、三年以后才有收益。因此,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缺乏合适有效的融资渠道是阻碍农民增加农业生产投入的主要原因之一[4]。农业生产面临成本“天花板”的困境。

图2 2007—2008年三种粮食平均成本收益情况

另一个方面,在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的同时,主要农产品价格的却没有相应上升,甚至不断下降。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全球经济的低迷,导致原材料价格下降。低迷的市场需求又导致国际市场上的农产品价格不断下降。相对于不断提高的农产品产量,国内和国际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却受制于宏观经济环境反而变小了,在这种情况下,农产品的增产和国际市场的农产品低价格导致国内农产品价格下降下降,农业产品价格遭遇“地板”窘境(见图2)。

在成本与价格双重挤压之下,我国农业生产效益持续降低,农业从业人员和资本投入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都受到很大影响[4]。目前我国国内的农业生产成本持续升高,使得大宗农产品的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而如何在成本高、价格低的格局下创新农业的支持保护政策、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所必须面对的一大难题。

(三)地方政府发展农业激励不足

虽然我国农业发展仍然处在相对落后的水平,机械化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但多数地方政府却缺乏足够的动力促进农业进一步发展。我国的产粮大县在国家粮食生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来看,这些粮食生产大县却往往是经济弱县、财政穷县。根据2014年的数据,如果把全国所有的县按照其粮食产量分组并计算各组的平均预算内收入和预算内支出等数据可以发现,随着粮食产量的增多,平均预算内收入和预算内支出是递减的(见表1)。

表1 2014年按粮食总产量分组县市经济发展和财政收支水平分布(人均水平,元)

而根据产粮大县粮食产量大于4亿斤的标准,产粮大县的平均预算内收入和预算内支出不仅必然要小于全国(包括市辖区在内)平均水平,而且小于所有市(包括县级市但不含市辖区)的平均水平。由此可见,粮食产量的增加并没有给产粮大县带来更多财政收入。相反,由于耕地的经济效益不如工业用地的经济效益、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相对低下等因素,粮食种植面积的增加甚至会引起财政收入的减少。这些都影响了地方政府发展农业的意愿。

(四)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

一方面我国农业资源存在严重短缺,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开发过度、环境污染加重等严峻问题。如何在资源环境的硬约束下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有效供给、提升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一大挑战。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农业取得了重大发展、实现了粮食持续增产,但也导致了对水土资源等的过度开发、粗放消耗等问题。同时,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也侵占了大量土地资源,我国整体耕地资源尤其是优质粮田资源越来越紧张。在土地资源不断稀缺的同时,农业生产中还存在滥用农药、化肥导致的水土污染等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也日趋严重。工业污染和水污染、空气污染都导致了农业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2014年首次联合公布的全国土壤普查结果显示,我国“耕地点位超标率高达19.4%”[2]。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直接威胁到最基本的食品安全,是农业供给侧改革亟须解决的问题。

三、农业供给侧改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近年,劳动力、资源和环境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约束越来越大,过去粗放的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等问题开始凸显,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经济的增长模式由于存在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等问题难以持续,经济结构转型压力增大、增长速度放缓,中国经济增长呈现L型特征。在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的转型期,农业发展也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也不断发生变化。

为进一步实现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四化”战略目标。农业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必然会对经济产生革新式的影响。供给侧改革意味着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新结构和新产业。伴随农业信息化和农业产业结构改革而产生的新产业和新模式都将会对农业和农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农业信息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增长量变的两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就是农业资本投入与农业劳动力投入,而促其发生质变的重要因素就是农村信息化。所以,身处由传统农业向新型农业发展的转折时期,我们要用加大农村信息化建设力度,推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实现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和优化农业资本投入,从而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做出贡献。信息化技术渗透到整个农业产业,对建设现代农业的贡献凸现,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土地、水、农用物资等都是农业生产中必备的农业资源,科学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才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农业资源的管理过程中引入信息技术,能够大幅度提升利用各种农业资源的效率。例如,根据不同区域之间不同的土壤特性,区分种植不同的农作物所需要的肥料种类,通过建立相应的土壤肥料信息系统,可以合理配置化肥资源,在节约农业生产资料的同时高效利用了土地资源,提升产量的同时又减少了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的滥用,一举多得。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辅助,通过将农业的自动化控制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并应用于农田的基础建设、畜禽饲养管理、农作物栽培管理、养殖管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等农业生产管理过程当中,可有效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与革新。通过信息的自动传输和计算机自动控制,由计算机分析数据进行模拟运算并确定最佳的管理方法,可以极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进而改进整个国民经济生产成本。

2.提高农业经营管理水平

伴随着信息技术革命而诞生的各类新型工具,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大量新兴技术和智能工具在农业各部门中的应用,建立起现代化的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农业生产经营者通过县、省乃至全国和全球的信息网络,可以及时获取市场信息,从而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和销售计划。通过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的交流与传播,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经营者的技术和知识水平,进而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创新。农业经营者对日益强大的技术手段和高效、丰富、畅通的信息渠道的利用,可以有效处理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无法及时调控生产、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从而提高决策的合理化与科学化,推动农业发展。

3.提高农产品市场流通效率

信息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关键因素,充分、及时、透明的市场信息有助于更好地匹配生产力水平和市场需求。农业产品价格信息的公布有利于消除市场不确定性,实现对农产品的高效配置,并通过对农业生产进行安排,增强了农业市场流通效率。现代化农业生产通过市场信息的有效提供来指导农业的生产过程,运用科技手段处理农业生产、农业分配和农业消费信息,使得农产品可以快速进入市场流通,从而使农业供求关系在市场中不断达到新的均衡。一方面,现代信息传播的实时性可以大大提升买方和卖方之间的信息透明度,降低信息不对称问题。信息的传播同时也有利于消除市场分割与地方保护,打破行业壁垒,在价格信号的激励下企业进入有利可图的农产品市场,实现了充分的价格竞争,保证了农产品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此外,有了互联网这一信息传播渠道,农产品提供者就可以利用及时透明的市场信息来对农产品交易进行指导,依据即时的市场交易活动来制定生产、种植、销售和加工计划,提高产品供给弹性。可见,农业的信息化生产为实现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运转和有机衔接提供了十分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另一方面,凭借电商所建立起的信用机制和完善的网络信息系统,交易双方都减少了成本,如谈判议价、信息搜寻以及合同监督等成本。这不仅能降低交易损耗,也有助于规范行业市场秩序从而增进社会福利。

4.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

“互联网+”时代下的农业信息化改革将会对农业生产运营方式和产业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互联网行业和农业的结合将为农业带来从生产、运输到销售加工的革新。市场信息指导下的精确生产、高效物流,电商时代的精准营销和品牌营销,农业信息化将能更好地匹配市场需求与供给,提高市场效率。而随着互联网进入农业领域的信息技术人才,会作为农业产业中的新鲜血液为传统农业带来技术革新和品牌创新。

当前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正从传统的高耗、低效型结构向新兴的低耗、高效的产业结构转变。这个转变过程中所依靠的主要是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传统农业的粗放式生产过程和高消耗的生产模式将向高产量、高效率、低消耗的高度集约式的生产模式转变,农业生产过程将实现自动化、信息化和高效益化,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变。农业生产率将大幅度提高,生产成本下降,生产方式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变而不断升级。

(二)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对经济的影响

1.家庭经营集约化水平提升

资料显示,中国的家庭规模化经营以及集约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国人均百亩以上的农业生产大户接近48万户,耕种面积达到了9744万亩,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5%多,而且对于耕种面积较大的西部地区而言,规模化经营的趋势更加明显。以种粮大户为主的生产经营体制,不仅解决了农业劳动力大量流失所造成的农业劳动力不足进而限制粮食增产的问题,还弥补了我国长期以来现代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的缺失问题。这对于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增加生产者收益都有积极意义,同时对于稳定市场供需关系、维持粮食充分供给起到保障作用。相对于传统的家庭联产承包制,种粮大户的生产水平更高,以种粮大户为主的经营体制大大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方式有利于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方式在农业生产中的大范围应用。规模化经营带来的生产方式变革是种粮大户收益提高的首要原因。种粮大户文化水平较一般农民高、易于接受新事物和新技术,他们通过应用先进生产技术来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推动供给侧改革下的农业不断发展。此外,规模化经营所带来的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创造更高的收益,进而提高了农业整体生产效率。

2.农民专业合作社兴起

从概念界定上来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体是农产品同类生产者,或者农业生产经营供应者;组织性质是互助性的经济组织;管理方式是民主管理与自愿联合;目标是实现协调合作以及经济效益最大化[5]。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有利于引进农业先进技术、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而且对提高农民互助合作水平、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张莹,2011)。农民合作社的合法身份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已经被明确认定,保障了其能够作为一个独立的市场主体开展交易活动(张晓山,2009)。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全新的经营主体形式,对于我国的农业经济转型意义重大。总体来看,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存在多样的形式,在我国主要包括了机械化合作社、种植及产业加工合作社以及信息技术合作社三种类型。其对经济转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种植转变为产业化生产

生产模式决定生产效率,农民专业合作社这种经营方式使传统的家庭种植向产业化生产转变,推动了农业经济的转型,使农业的经济发展已经初具市场规模,提高了农业经济的稳定性。20世纪80年代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农村经济水平迅速提高,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农民进城务工的收入远高于农业种植的收入,使得大量农民进城转身成为产业工人,种植反而成了许多农民的兼业。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大规模转移,农业劳动力供给严重不足,农业经济发展近乎停滞。在此背景下,农村土地的规模化流转以及集约化经营克服了劳动力供给不足的短板,实现了土地的高效利用,在加大生产设备和农业基础设施投入、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还节约了农业劳动力。与此同时,规模化种植所获得的财政补贴也弥补了先期的固定资产投入。相对于家庭种植,合作社模式的市场影响力更大,可以跳过中间商直接面对市场需求,利用市场信息制定种植、销售计划。同时,合作社模式之下,除最基的农产品种植之外,还可以通过对农产品进行加工来提升产品附加值,获得更多的收益。规模足够大的合作社甚至可以打造自己的农产品品牌,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实现农业经济产业化生产。

(2)农民转变为经营者

在家庭种植转变为合作社的产业化生产的同时,农民的生产者身份也从纯粹作为劳动力转型成为农业生产的经营者。与传统的家庭联产承包制不同,专业农民合作社模式下,所有的参与主体都有自主经营的权利,都能够参与生产的决策过程,能以企业经营者的方式参与农业生产管理过程。这也就意味着,农民不再依据个人经验进行生产,而是依据市场需求来进行决策。农民的农业生产有了市场特色,农民作为市场经营者也获得了参与市场竞争的良好机会。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整体制度框架下,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民相互合作,追求互惠共赢,并且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协商和决策过程,这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决策的科学化和合理化。同时,农民的身份由劳动力转变为经营者,其从事的工作也从体力劳动转变为依靠信息和技术去经营农业,在这样的角色转换中,农民具有更多的机会获取市场和技术信息,从而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农民从被动的产品销售到主动的产品经营者的角色转变,有力地保障了其参与市场活动的积极性,体现了市场竞争条件下的激励原则。

(3)农业资本转变为农业金融

农业规模化生产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资金不足长期以来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尽管近年国家财政通过多种政策支持为农业经济提供了大量的资金,但实际发展成效甚微。解决资金的问题主要还是与农业金融相关。在传统的家庭联产承包制下,家庭难以获得农业生产上的资金支持,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将农村资本转变成了农业金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出现意味着独立的经济实体的形成,以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合作组织的运行,标志着农业经济生产的融资需求规模将不断扩大,并形成了农业资本市场。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农村资本市场的加快形成,推动了农村商业银行的成立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建、经营管理以及开展专业技术指导活动都需要资本的积累,这就需要通过借用银行信贷、股市债券或者吸引各类基金等方式进行融资,无形中实现了资本的社会优化配置,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在此模式下,农民有了更多的投资渠道,可以通过入股等方式参与农业规模化经营当中去,不仅为农业规模化经营提供了资金支持,而且也提高了农户的平均收入水平。

3.农业企业化

供给侧改革下要实现农业经济的转型,需要实现农业企业化经营,充分利用市场价格规律,从供给与需求两侧调整农业生产。以农业资源开发为基础,在现有农村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基础上,在维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地位稳定不变的前提下,把分散化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调整农业资源组合结构,全面提升农业生产力,从而解决目前我国农业问题的主要症结,即农业生产过度分散化和非组织化。和兼业农户不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更符合市场规律,农业企业也更注重品牌和产品的创新与技术进步[6]。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已经成为我国优质农产品供给和农产品深加工的主体,正在推动着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进程。

(1)农业企业化促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通过用企业化的生产经营方式来取代传统的小散农户经营,进行专业化的农产品生产管理,有助于突破传统经营方式,加快传统农业改造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企业的特点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因此企业的专业化生产方式和市场导向的营销方式,都能弥补传统农业的不足,促进农产品生产的现代化进程。

(2)农业企业化经营有利于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

农业企业化意味着生产经营主体要直接参与市场竞争中去,这就促使农业化企业去适应市场的需求,迫使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主动采用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和技术手段来降低生产成本,积极地扩大销售市场,并根据市场信息准确了解消费者需求来调整产品结构、优化市场结构、加强分工协作。市场体制下建立的合作关系有助于经营主体之间增进信任、完善市场交易规则、降低交易费用,从而促进农业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3)农业企业化经营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企业化通过规模化运营,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使得农民通过企业的形式联合到一起,从而增强了市场和社会竞争力量,提高了其议价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企业化经营在实现规模化生产的同时,还有利于农业产业链的整合与发展,通过农产品的生产、加工甚至品牌化运营,能够提升其产品的附加值,扩大农业运营利润,继而实现农民的增产增收。与此同时,农业企业化经营可以推动一部分农民素质提高,增加农民收入。

四、农业供给侧改革思路

供给侧改革下,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劳动力不足、生产效益低下等问题,并且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农业经济亟须转型。与此同时,当下的农业发展呈现出由重视量到重视质、由传统生产向规模化经营和现代化分工转变等特点。农业信息化和现代化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还提升了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流通效率,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升级[7]。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新兴经营主体的兴起,在实现农业经济的规模化运作的同时,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发展,有效解决了制约农业发展的资金问题,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保证了农业经济的稳定和粮食生产的稳定,这对供给侧改革下的社会经济稳定运行有着重要的保障意义。农业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制度改革,尤其是土地制度、金融制度和户籍制度的改革会对整体国民经济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8]。

总体来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制度变革将会带来农业经济的转型、改良农业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带动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农业供给侧改革要根据自身的重点以及难点,集中精力将政策着力点放在去库存、补短板、降成本三个任务之上。

(一)去库存

去库存是我国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重要的任务。去库存要求通过一系列的行政以及市场手段,通过改善农产品质量,将不符合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加速消化。一般而言,我国农业去库存任务较重的产品包括玉米、大豆、红枣以及棉花等。当前粮食储存量居历史最高点,去库存压力最大。2015年《农业法实施状况报告》显示,当前政策性的积压是我国粮食库存量过大的最重要原因,导致接近10%的粮食库存超过储存年限。粮食库存过高不利于农业生产结构的转型,而且也会带来严重的财政压力,政府需要通过更多的转移支付或者政策支持手段给予农户补贴。与此同时,农产品供给过剩带来的供需错配也会导致政府与市场的“双重失灵”。

结合市场需求状况,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是去库存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农产品去库存任务最为艰巨的是玉米,原因在于中国持续的收储政策以及国际市场上粮食的过剩,政府对玉米的收购保护价格刺激了过剩需求。因此,消化玉米库存,完成阶段性的供给侧改革任务,不仅要求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降低玉米作物种植面积,而且还应出台一系列优惠补贴政策,帮助玉米加工企业消化库存。而问题的核心还在于制度变革,消除玉米库存应该从收储制度以及价格制度改革入手推进。未来应该探索“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方式,充分发挥市场在去库存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科学规划与市场调控相结合,灵活执行价格收购政策,推进农产品结构改革,实现农业生产结构的转型升级。

(二)降成本

降成本包括降低生产成本和制度成本两个维度。降低生产成本是指通过提高技术水平、规模化经营以及绿色生产等方式降低要素投入成本,实现农产品绿色发展。而降低制度成本则意味着政府需要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减税。降成本的首要任务是降低农业生产要素化肥用药的使用。与农业较为发达的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农药化肥产销总量居世界第一,但利用效率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减少农药化肥使用是未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发展绿色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这就需要贯彻落实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对废弃物资源再回收利用,加快绿色经济建设步伐。此外,采取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是当前的重要政策着力点。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前提是土地确权与自由流转,总体上我国农业土地流转尚未形成规模,分散经营的格局基本上没有变化。未来应该出台一系列的惠农政策,通过土地确权等手段加速推进农用耕地承包权以及经营权的分配,促进农业土地规模化、集约化利用。这不仅有利于降低土地的使用成本,而且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以及实现农户增收意义重大。

(三)补短板

补短板,补得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探索通过转移支付以及金融支持等创新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来,明确修建、管理、经营以及维护主体,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推进以及功能的有效发挥。

补短板,补得是有效需求短板。要求提高市场有效需求,提高附加值较高的农产品供给水平,在保证农产品总量供给的前提下,实现数量与质量的并重。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应该秉持绿色生产的理念,打造一批高质、特色的绿色农产品品牌,通过市场细分与精准定位扩展销售渠道,这有利于农产品价格的稳定以及提高农民收入。例如,集中连片贫困地区陕西秦巴山区主打“绿色环保”牌,实现了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提升。

补短板,补得是民生改善的短板。供给侧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绿色农业发展,并最终实现农民收入的总体提升。这不仅有利于农业结构转型升级,而且能够为普通消费者生产高质量的产品,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1]贾晓娟,王殿安.新常态下的农业发展动力研究[J].农业经济,2015,(5):31—32.

[2]盛来运,付凌晖.转型期农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中国农村经济,2014,(1):4—12+37.

[3]袁赛男.新常态下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径[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5,(6):52—56.

[4]陶然,史晨,汪晖,庄谷中.“刘易斯转折点悖论”与中国户籍—土地—财税制度联动改革[J].国际经济评论,2011,(3):120—147+6.

[5]赖静.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对农业经济转型的影响分析[J].农业经济,2014,(8):19—20.

[6]孔祥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地位和顶层设计[J].改革,2014,(5):32—34.

[7]刘小平.农业信息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6,(6):1260—1262.

[8]刘奇.两板挤压、双灯限行、六产开拓——中国农业新常态演绎逻辑[J].人民论坛,2015,(6):60-61.

责任编辑 凌澜

2016-09-25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2016年青年项目(SC16C013);四川省科技厅2016年软科学项目(2016ZR0248)

罗静,女,四川德阳人,四川大学博士,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供给农产品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