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制定猪场免疫程序

2016-03-08张志伟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农林畜牧局644000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6年9期
关键词:耳病口蹄疫猪群

张志伟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农林畜牧局 644000

科学制定猪场免疫程序

张志伟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农林畜牧局644000

养殖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养殖业发展迅猛,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尤为迅速,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与此同时,猪病流行形势严峻,科学制定、严格实施免疫程序成为控制猪病流行的关键,只有提高猪群的免疫力,才能降低猪患病几率。本文就如何科学制定猪场免疫程序进行分析与探究。

1 影响猪场免疫程序制定的因素

(1)地域差异。猪场免疫程序的设计与制定,必须根据所调查区域猪场疾病流行情况予以把握,及时对可能存在的疾病类型进行评估。养殖户必须具有前瞻意识,以便做好一系列的预防与治疗工作。猪瘟、猪蓝耳病、口蹄疫和猪病毒性腹泻等都是猪最常患的疾病,且都属于传染性疾病[1]。若想达到理想的免疫效果,必须充分考虑疾病特点、地区环境和流行性疾病类型等,进而确定相应的免疫范围。

(2)季节差异。不同季节流行的疾病不同,养殖户应充分考虑季节因素的影响,根据不同疾病的流行特点,在常发季节到来之前做好主猪群的免疫并使之达到有效抗体水平,提高猪群的免疫力,减少发病率。

(3)抗体水平差异。在进行猪群免疫程序设定时,必须掌握足够的实验室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作为重要依据,合理掌握猪群的免疫时机。因此,只有定期对猪群进行抗体水平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来确定疫苗接种的最佳时机,才能够达到理想的免疫效果。

(4)疫苗差异。决定猪场免疫效果的关键还在于疫苗的质量。为此,养殖户应选择信誉度好、行业口碑佳的企业进行合作。

2 科学制定猪场常规免疫程序

(1)猪蓝耳病的免疫程序。通常情况下,在开展猪蓝耳病的免疫程序设计时,大都以弱毒苗为主,只有弱毒苗才能凸显疫苗的免疫效果。母猪产仔7天后,应肌注疫苗,注射量为母猪2头份/头,后备猪主要在配种前1个月注射1次疫苗,剂量与产仔母猪相同。处于成年阶段的公猪,应每隔4个月注射1次疫苗,且每次接种剂量与产仔母猪一致。

(2)猪瘟的免疫程序。按瓶签注明的头份加生理盐水稀释,大小猪均肌肉或皮下注射1mL。在没有猪瘟流行的地区,断奶后无母源抗体的仔猪,注射1次即可。有疫情威胁时,可于仔猪生后21~30日龄和65日龄各注射1次。断奶前仔猪可接种4头份疫苗,以防母源抗体干扰

(3)猪口蹄疫的免疫程序。在猪口蹄疫的免疫中,主要从种猪与商品猪两个方面着手,根据猪品种的不同设定相应的免疫方式与程序。对种公猪、种母猪的免疫在配种前的2个月进行,每头的注射量控制在3mL。而对于产仔母猪,应在配种前7天与生产前30天分别注射1次口蹄疫疫苗,注射量为3mL/头。公猪4个月为一个周期免疫1次,注射量为3mL/头。商品猪在65日龄注射1次口蹄疫疫苗,注射量为3mL/头,110日龄时加强免疫1次。

(4)猪病毒性腹泻的免疫程序。在猪群养殖过程中,病毒性腹泻属于常见疾病,猪群会出现严重的腹泻现象,仔猪死亡率高,故加强对病毒性腹泻的免疫很是关键。此类疾病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常常发生在温度较低的冬季或春季。免疫时可采用猪流行性腹泻与猪传染性胃肠炎二联油乳剂灭活疫苗用于预防,免疫14日后可产生免疫力。生产猪或后备猪每头注射4mL,体重25kg以下仔猪每头注射1mL,体重25~50kg的生长猪每头注射2mL,体重50kg以上的育成猪每头注射4mL。猪轮状病毒弱毒疫苗的免疫可在母猪产前15天和产后7天进行两次免疫。

此外,猪场应根据当地猪病流行趋势,适时制定猪丹毒、猪链球菌病和猪圆环病毒病等的免疫程序,免疫工作是养猪业最为关注的话题,免疫的水平决定着猪群疾病防治的效果,选择合理的猪群免疫程序,对免疫质量具有直接性的影响。猪场免疫程序的设定,必须以保证猪群健康为目的,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严格制定免疫流程,对每道免疫工序进行严格控制与管理,对免疫时机、免疫操作、免疫周期等进行全面的掌控,进而达到理想的免疫效果。

猜你喜欢

耳病口蹄疫猪群
牛口蹄疫的鉴别诊断与防治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猪注射口蹄疫疫苗 出现应激反应咋办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防控猪群免疫抑制的技术措施
血清驯化在猪蓝耳病防控中的应用
猪蓝耳病(PRRS)综合防控对策
两种猪蓝耳病活苗单独与同时免疫试验
口蹄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