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例先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
2016-03-08赵丽艳赵丽丽陈洁刘微
赵丽艳 赵丽丽 陈洁 刘微
(河北省秦皇岛市骨科医院手术室,河北 秦皇岛 066000)
·个案护理·
二例先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
赵丽艳 赵丽丽 陈洁 刘微
(河北省秦皇岛市骨科医院手术室,河北 秦皇岛 066000)
先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患儿; 遗传性疾病; 护理
Congenital bullous epidermolysis; Children patients; Hereditary diseases; Nursing
先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是一种常染色体异常的遗传性疾病,发生率约为1/30万,是一组以皮肤和黏膜在轻微摩擦刺激下即可反复起疱、溃烂、表皮坏死松解、脱落为特征的遗传性疾病[1]。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以四肢、关节的伸面最为常见。由于手部关节多,婴幼儿时期大多时候手呈屈曲状态,反复起疱破溃,愈后通常留下萎缩性瘢痕,手指和足趾可被瘢痕组织的假性带捆在一起,形成无用的棒状手[2]。我院从2008-2015年先后收治了2例患此病的儿童,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两例患儿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5岁、8岁,表现为广泛皮肤黏膜损害、棒状手畸形,皮肤损伤占体表面积的20%~30%,以要求改善手部形态和功能为主诉入院治疗,无手术禁忌证。血培养阴性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1例,均采取保护性隔离、减少皮肤摩擦、皮肤创面消毒、局部及全身使用抗生素等综合治疗措施。患儿均分期行“并指分离、手部挛缩瘢痕松解、游离皮片移植术”,5岁患儿手术分2期进行,8岁患儿手术分3期进行,2例均治愈出院,平均每次住院19 d。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消毒隔离 先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者由于先天免疫缺陷,加之皮肤黏膜大面积受损,在护理过程中应充分重视消毒隔离。(1)环境要求:室内按时通风,每日紫外线照射2次,时间>30 min,室温22~24 ℃,湿度40%~60%,地面及物体表面以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每日3次。(2)严格限制探视人员,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护理;医务人员接触患儿时,应认真洗手、戴口罩帽子,采取保护性隔离[3]。(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4)选用较软的床单被套,经灭菌处理后使用,并及时更换。
2.1.2 皮肤黏膜护理 (1)一般护理:嘱患儿家长为其准备宽松、柔软、吸水性好、无装饰物品的衣裤,并反穿,减少衣物连接处对皮肤的摩擦。(2)创面护理:对直径大于1 cm的张力性水疱,严格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抽尽液体,外涂莫匹罗星软膏,暴露治疗;直径小于1 cm的水疱让其自行吸收;已破溃、渗出液多的创面先用1%的过氧化氢清洗,之后再用生理盐水清洗,然后用0.5%聚维碘液清洗消毒[4]。(3)黏膜护理:每日用生理盐水漱口,溃疡部位涂抹口腔溃疡散;保持大便通畅。
2.1.3 营养支持 患儿因疾病因素常年处于皮损状态,大疱的破裂导致患儿持续失血、丢失蛋白质和体液,很容易造成体液不足和低蛋白质血症。住院期间应营养配餐,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提高患儿的体质,必要时静脉输注白蛋白。
2.1.4 心理护理 随着年龄的增长,因疾病导致的外貌和耐力等方面的影响常使患儿产生自卑、忧郁的心理,在护理过程中,应尽快与患儿建立良好的关系,取得患儿的信任,告知患儿接受手术后可以像其他小孩一样写字和游戏,帮助其建立自信,实现良好的依从性,为治疗和护理措施的顺利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2.1.5 术前访视 手术前1 d进行术前访视,评估患者。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对患儿进行心理护理,消除陌生感,减轻恐惧,建立信任和好感,最大程度的争取患儿的合作;向患儿家属了解患儿日常皮肤护理情况,为制订术中皮肤护理措施提供参考,同时告知家长,由于患儿皮肤极易破损,术中必要操作有造成皮肤损害的风险,请家长理解。
2.2 术中护理
2.2.1 接患儿进入手术室过程中的护理 对接车上平铺一柔软的无菌床单,瞩患儿主动躺在适当的位置,安抚其情绪,避免哭闹抗拒,推患儿进入手术间。过床时瞩患儿双腿并拢,双手交叉放于胸前,四人兜起床单,将患儿轻移至手术床上。需注意保持床单平整,四人动作协调,避免床单与患儿皮肤产生侧向拉力。
2.2.2 输液护理 由于患儿的皮肤对摩擦力极为敏感,因此应尽量避免使用止血带。选择好穿刺部位(大隐静脉)后,用聚维酮碘液棉球以轻沾的方式消毒皮肤,一人用手轻握穿刺点上方代替扎止血带,一人行静脉穿刺。穿刺成功后,于针柄下方环形缠绕2~3周绷带,将针柄用2条胶布固定在绷带上,无菌棉片覆盖穿刺点,反向固定在针柄侧的绷带上,以利于术中观察。注意胶布不可直接贴在患儿皮肤上,以免拔针时撕脱胶布产生侧向拉力损伤皮肤;针柄近端的输液管路可呈螺旋形固定在绷带上,以减少脱出概率。
2.2.3 麻醉护理 两例患儿均采用静脉全身麻醉(主要麻醉)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辅助麻醉)。建立静脉通道后,给予镇静镇痛药物,再进行吸氧,面罩不可直接扣在面部,而是固定在麻醉头架上,悬于患儿口鼻之上,加大氧流量6 L/min,使局部形成富氧环境;使用环形血氧监测探头,固定在患儿趾端;测量血压的肢体先缠绕2周石膏绷带,再绑缚血压袖带;一次性心电极片术后不撕掉,待其自然脱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穿刺点以棉球轻轻按压,直至不再渗血;及时调整镇静镇痛药品的用量,避免术中及复苏时躁动。
2.2.4 术区皮肤消毒方法 轻轻托起患儿上肢,用大棉球蘸取0.5%聚维酮碘溶液,以轻沾的方式消毒术区皮肤,避免摩擦刺激;不可使用绷带或其他方法牵拉、悬吊肢体,避免产生侧向拉力。患儿棒状手的假性带解除后,会露出粘连的手指,应用稀释0.1%聚维酮碘液再次冲洗消毒。
2.2.5 仪器的使用及护理 (1)电动气压止血仪的护理:先于患儿上臂上三分之一处平整服贴的环形缠绕数周石膏棉纸,再上好袖带,设定压力值小于26 kPa,尽量缩短止血带应用时间。(2)电刀的护理:使用负极回路垫,避免粘贴一次性负极板对皮肤的影响;尽量调小电刀使用功率,以免产热作用促使大疱生成;可使用双极电凝止血。
2.2.6 伤口包扎与固定 手术结束后,使用抗菌凡士林纱布包裹线头碎屑压迫植皮区,指间环绕抗菌凡士林纱布,手指外层用柔软细致的绷带包扎,暴露指尖以利于术后观察血运;大腿内侧供皮区用抗菌凡士林纱布、棉垫覆盖切口,3裂绷带环绕固定。
2.3 术后护理
2.3.1 消毒隔离、皮肤黏膜护理、心理护理、营养支持同术前。
2.3.2 出院指导 因患儿皮肤极易破溃,刚刚成形的双手在出院后很容易再次粘连,因此需特别注意加强保护和功能锻炼,日常手部动作尽量避免指间摩擦,睡眠时最好用柔软棉布绕裹手指,互相隔开,尽量避免再次粘连。
3 讨论
单纯性大疱性皮肤松解症发病率低,临床罕见,缺乏统一的护理常规和操作指导,其治疗主要是减少水疱及促进创面愈合,防止感染。对于手部瘢痕挛缩棒状手畸形,临床常采取“并指分离、瘢痕松解、游离皮片移植术”来重建恢复手部功能,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和自信心。无论日常护理还是诊疗护理,皮肤和黏膜的保护都是重点。在2例先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儿的护理过程中,我们体会到患儿皮肤对垂直压力耐受性良好,例如压迫针孔、测量血压、使用气压止血仪,均未造成皮肤损害。因患儿大疱的发生与环境温度有重要关系,表现为温度增高时水疱增多增大,因此在护理过程中,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温度22~24 ℃、湿度40%~60%)、手术中避免无菌单的过度遮盖非常重要。患儿皮肤的敏感性要求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制订详细的护理计划、进行充足的手术物品准备,操作中尽量避免摩擦力和侧向拉力的产生,减少机械性不良刺激[5]。另外,摄入充足的水分,给予优质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饮食,增强抵抗力,可使患儿抗感染能力增强,提高其生存质量。
[1] 蒋艳玲,汤建萍. 儿童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15例临床分析.临床经验与治疗[J].皮肤病与性病,2010,32(3):38.
[2] 付慧,鲍兰香,孟宝玺.先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致手足畸形围手术期的手术室配合[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217-218.
[3] 张凤云.新生儿先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护理体会[J].232中国社区医师,2009,22(223):232.
[4] 莫玉芳.15例先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新生儿的护理[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Nursing March,2012,10(3):586-587.
[5] Fonder MA,Lazarus GS,Cowan DA,et al.Treating the chronic wound:apractical approach to the care of nonhealing wounds and wound care dressings.J Am Acoad Dermatol,2008,58(2):185-206.
赵丽艳(1977- ),女,河北滦南,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从事手术室护理工作
R475,R751.05
B
10.16821/j.cnki.hsjx.2016.23.035
2016-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