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场的科学管理措施
2016-03-08赵福忠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150038
赵福忠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150038
奶牛场的科学管理措施
赵福忠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150038
1 分群饲养,合理投料
在分群上有严格的要求,并认真执行。成母牛群分为新产牛群、泌乳牛群、干奶前期和后期牛群。对断奶期犊牛坚持饲喂优质苜蓿和由饲料服务公司加工的犊牛开食料。后备牛分群为育成牛和青年牛,要根据其不同的生长需要,制作不同的TMR日粮。
2 标准化的TMR制作与管理
牧场每年可进行两次例行生产检查,检查项目涵盖所有TMR制作事宜。牧场要坚持统一的日粮配制原则,使精粗比合理,营养全面,价格合理,适口性强,确保奶牛健康和乳成分正常稳定。全混日粮要混合均匀,水分适宜。集团要统一采购各类优质饲料,并统一配发到各牛场。
3 犊牛的标准化管理
要挤出新生犊牛脐内的污物,在距腹部6~8cm处断脐,用5%碘酒对脐带进行消毒,擦干牛体,称重并填写出生记录,放入犊牛岛。犊牛出生10日内,打耳号、照相、登记谱系。标准化的耳号书写:上面是场号,下面是牛号。奶牛谱系要求填写清楚,使血统清晰。关于犊牛的标准化管理,最重要的是保证犊牛在出生后1小时内吃到足量的优质初乳(饲喂量为3~4kg,用胃管灌服或自由哺乳)。不但对初乳质量进行检测,而且在用胃管灌服足够的初乳后,要对犊牛采血检测饲喂效果,通过折光仪检测血清蛋白的含量,此数值可以反映犊牛吃到的初乳质量、数量,确保犊牛哺乳期健康。
4 认真执行卫生保健规定
防疫包括隔离、消毒、免疫、预防性治疗,以及环境保护等。检疫包括每年的常规检疫,也即春秋两次采血测布病,两次结核检疫,BVD检疫。免疫包括每年一次的炭疽免疫,三次口蹄疫“O”型和亚Ⅰ苗的注射,犊牛2月龄首免,3月龄加强免疫,常年的BVD免疫清除。常规的卫生保健工作主要是指消毒和隔离。牧场要备有专用消毒车,常年坚持专人消毒,使用的消毒药包括火碱、灭毒威和硫酸铜等。另外是隔离。要设立病牛隔离圈,将感染牛、疑似感染或携带病原微生物的牛只与健康牛群分离,单独饲喂管理。犊牛3月龄时要加强免疫,因为这个阶段牛是散放的,可设置免疫通道,确保免疫到位。
5 制定乳房炎控制计划
乳房炎的控制是牛场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需要做的工作非常多。一是创造干净、干燥、舒适的奶牛休息环境;二是保持挤奶机正常的工作状态;三是制定正确的挤奶程序,坚持“两次药浴,纸巾干擦”;四是对泌乳牛每月进行一次隐性乳房炎检测,充分利用DHI报告,掌握乳房健康数据,及时采取措施,改进饲养管理手段,控制乳房炎的发病率;五是加强产前、产后牛的饲养管理,集中停奶要由专人负责,给奶牛的每个乳区注入专用干奶药;六是对临床型乳房炎病牛应隔离饲养,并及时治疗,待痊愈后再归群。对久治不愈和患慢性、顽固性疾病的牛应及时淘汰。可采用加州乳腺炎诊断法诊断奶牛隐性乳房炎。
6 奶牛的肢蹄保健
在干奶前对奶牛进行四蹄检查和整形;坚持常年修蹄,春秋两季集中对牛蹄状况进行普查,对变形蹄进行修整;坚持定期浴蹄,例如每年的5月、10月,每周进行1次浴蹄,6、7、8、9月每周进行2次浴蹄;加强运动场管理,保证运动场及卧床的平整、干净和干燥,现有的砖面运动场要求表面有10cm以上的干粪;在产房和挤奶通道铺设防滑橡胶垫,防止牛舍及通道地面打滑,造成牛只行走困难及摔伤,尤其在冬季要防止地面结冰。使用专业的修蹄车,且设置修蹄通道。一些牧场的做法值得借鉴:一名兽医常年负责修蹄,如果有人负责赶牛,一个兽医每天应对20多头牛是没有问题的,既节省人力又保证效率。
7 建立产后监控制度
原则与要求:仔细观察,适时监测,正确诊断,有效治疗,做好记录。对经产牛坚持补糖、补钙;奶牛分娩后,连续10天测定体温,并做好记录;坚持对产后牛灌水和丙二醇,减少酮病发生率。
8 牛奶质量控制
为了保证牛奶产量和质量,要给奶牛创造舒适的环境,规范挤奶操作,对挤奶设备定期维护。要保证牛场泌乳牛全部有卧床,并保持卧床清洁平整,做到及时补充垫料。保证饮水清洁。常年设专人负责运动场及牛舍的消毒工作,清除蚊蝇。保证挤奶设备正常使用,选择服务好的供应商与之建立长期服务合同,每半年对设备进行一次保养。常年坚持修剪牛尾。
9 数字化应用与管理
奶牛场应使用统一的生产管理软件。下面以金银岛牧场为例进行说明。该牧场的日常生产管理都是利用设备数据结合DHI报告和体况评分调整分群和掌握饲料的投入。工作人员根据牛奶理化指标,对照检查乳室、挤奶员、奶车司机的工作和饲料投入的合理性,及时作出判断,为生产提供管理目标(繁殖、产奶、体况和后备牛发育情况等)。数字化管理的应用提高了繁殖率,其中21天妊娠率考核成为考核繁殖效果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