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的文化寓意及园林应用
2016-03-08江西财经大学罗紫蛟
江西财经大学 罗紫蛟
合欢的文化寓意及园林应用
江西财经大学罗紫蛟
合欢(Albizzia julibrissin Durazz.),(又名:绒花树、合昏、夜合花、马缨花、夜合树等),豆科(Leguminosae)合欢属(Albizzia Durazz.)[1]。落叶乔木,高可达16米,树冠开展;小枝有棱,幼枝、花序和叶轴被绒毛或短柔毛。托叶线状披针形,较小。二回羽状复叶;羽片4~12对;小叶10~30对,线形至长圆形,长6~12毫米,宽1~4毫米,先端有小尖头,有缘毛。头状花序于枝顶排成圆锥花序;花粉红色;花丝长2.5厘米;荚果。花期6~7月;果期8~10月[2]。产于我国东北至华南及西南部各省区[2]。
起初罗马人认为丝织品产于此树,于是称呼它为“丝树”,到目前为止许多西方语言将它称为丝绸之树。合欢树木质结构很好,也可以用来做家具,但是容易裂缝,得妥善处理。合欢特性清奇,昼开夜合,知情而舒,耐人玩味,谓之“合”。同时合欢作为一味中药,有安神解郁之效,古人以“欢”字为它命名。名美,树美,给人们留下无尽遐想[3]。
古人知合欢可消忧解郁,平心安神之功效。《中华古今注》中记载:“欲蠲人愤,赠之以青裳。青裳,合欢也。”。在《神农本草经校正》中也有记载,合欢能“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4],嵇康《养生论》记载“神农经言中药养性,故合欢蠲忿,萱草忘忧。亦谓食之也。”。合欢花含有合欢甙,鞣质,解郁安神,可以让人消除忧虑,心情愉悦。《红楼梦》中也有关于合欢的描述:林黛玉因螃蟹后觉得心口疼,需喝一点合欢花浸的酒来止痛。由此可见,自古以来合欢花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处可见“夜合花开香满庭”的景象。《聊斋志异》中也有相关描述,如“门前一树马缨花”。
合欢花的话语是:两两相对、夫妻好合,与百合花相似,都是人们对于爱情的美好心愿。韦庄有诗,“江湄波涛,千年万载,合欢繁衍,几多春秋。”赞颂了舜和娥皇、女英二妃纯洁的爱情,也描述出了一个动人的传说。传说舜在南方巡视仓梧时,不幸身亡,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遍寻整个湘江,终未果。二妃伤心欲绝,整日痛哭,最终泪干血尽而死,于是变成了湘江的守护神。后来,他们夫妻三人的灵魂相互结合,变成了合欢树,树叶白天展开夜晚合并,相拥相抱。因此,合欢也成了夫妻好合、美好爱情的象征。
合欢花虽然不名贵,但是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却对它寄予丰富的情感。“夜合枝头别有春,坐含风露入清晨,任他明月能相照,敛尽芳心不向人。”明代诗人李东阳这首《夜合欢》将合欢的清丽描绘的淋漓尽致。纳兰性德的《生查子》写道:“不见合欢花,空倚相思树。”表达出对美好爱情的渴望。清朝乔茂才的《夜合欢》,“朝看无情暮有情,送行不合合留行。长亭诗句河桥酒,一树红绒落马缨。”借合欢传递离愁别绪。明代王野的“春色不知人独自,庭前开遍合欢花。”及杜甫诗中的“合欢尚知时,鸳鸯不独宿”等,则让合欢变成了断鸿零雁、云山万里、触动惆怅的琴弦。白居易在遭贬时,作诗:“碧荑红缕今何在,风雨飘将去不回。惆怅去年墙下地,今春惟有荠花开”,以表身心凄凉之情,让人读后感受弥深。元好问的《江城子·绣香曲》“问枉绣合欢花样子,何日是,合欢时。”以及袁宏道的《古荆篇》“东风香吐合欢花,落日乌啼相思树。”等诗词用合欢寄托相思之情。
合欢花花朵清新亮丽,具有抑郁症药物保健功能,还具有净化环境的功效,对污染气体的抗性很强;树皮具有镇静、解决抑郁、活血的效果,还可以杀虫、驱蚊。合欢的叶片奇特雅致细密似羽毛,小枝小叶两两相对疏密有致,白天张开。一到晚上则合拢起来,好似两人相拥相抱。花丝根部连合在一起如天鹅绒般丝柔,形成一个毛绒绒的球,淡淡的粉红色,视觉感也很柔和舒适。远看,纤细柔美,如天鹅绒似的流苏,所以又叫做马缨花。
合欢是高大的乔木,最高可以达到16m。树冠伞形,枝繁叶密,可作庭荫树、景观树在空旷地带进行孤植。花开红艳,秀丽别致,也作行道树进行列植、对植,且合欢对有害气体有很好的吸附作用[5],是街道、坊间绿地优选树种。合欢树形绮丽,散植于山坡和草坪上也是不错的选择。合欢对干旱和盐碱地有很好的抗性,还可以保持水土,可以作为滨海地区的绿化树种[5]。
合欢花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它的应用还不够丰富,没有意识到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更多学者的要求是研究其药理、化学成分、种质资源等内容,对合欢的综合利用价值研究尚有缺乏,有待进一步提高。
[1]张志翔.树木学(北方本)[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299.
[2]白明峰,张志超.合欢树育苗及园林观赏.
[3]翁有志,姜卫兵.合欢的文化意蕴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449-11450.
[4]王筠默,王恒芬.神农本草经校正[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383-384.
[5]张星海.合欢的园林应用与苗木培育[J].安徽林业科技,2006(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