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病理性黄疸80例临床分析
2016-03-08李亚锋
李亚锋
(鄢陵县人民医院 儿科 河南 许昌 461200)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80例临床分析
李亚锋
(鄢陵县人民医院 儿科 河南 许昌 461200)
目的 对8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鄢陵县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资料。结果 8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相关因素中,围产因素32例(40.00%),母乳性黄疸17例(21.25%),感染因素21例(26.25%),溶血因素9例(11.25%),其他1例(1.25%)。经治疗,痊愈68例(85.00%),好转10例(12.50%),放弃治疗1例(1.25%),转至上级医院1例(1.25%)。结论 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有效措施是加强围产期保健,预防胎儿缺氧,积极防治新生儿感染和正确指导母乳喂养。
新生儿;黄疸;病因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的一种常见疾病,多是由于新生儿时期胆红素增高,在体内积聚而引起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严重者可出现胆红素脑病,损害神经系统,甚至会危及患儿生命。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及时了解和掌握病因,早期防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研究对8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病因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组病例男46例,女34例。其中足月儿67例,早产儿10例,过期产儿 3例。61例发病日龄<7 d,14例7~14 d,5例14~28 d。
1.2 诊断标准 均符合新生儿黄疸诊断标准:①出生后24 h内出现黄疸;②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21 μmol/L(12.9 mg/dl),早产儿>257 μmol/L(15 mg/dl),或每日上升超过85 μmol/L(5 mg/dl);③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④黄疸退而复现;⑤血清结合胆红素>34 μmol/L(2 mg/dl)。若具备其中任何1项者即可诊断为病理性黄疸[1]。
1.3 治疗方法 采取综合治疗方法,排除光照禁忌后,给予蓝光治疗,每日照射时间为12~14 h,间歇14~12 h,应用肝酶诱导剂药物治疗,对于不同病因辅以抗感染、白蛋白等药物,并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包括纠正缺氧、代谢性酸中毒及心血管疾病,早发性母乳性黄疸需勤喂奶,晚发性则停母乳3~5 d,必要时行血浆置换。
1.4 疗效判断标准 ①治愈:一般情况好,皮肤黄疸消退,小便颜色正常,血清总胆红素<171 μmol/L;②好转:一般情况好,皮肤黄疸较前减轻,血清总胆红素较前下降。
2 结果
2.1 病因分类 80例病例中围产因素32例(40.00%),母乳性黄疸17例(21.25%),感染因素21例(26.25%),溶血因素9例(11.25%),其他1例(1.25%)。围产因素包括新生儿窒息13例,早产6例,胎膜早破5例,宫内窘迫2例,羊水粪染3例,高龄初产3例;感染因素为新生儿败血症15例,新生儿肺炎2例,皮肤感染2例,脐炎2例。ABO母子血型不合溶血性黄疸9例,红细胞增多症1例。
2.2 治疗情况 痊愈68例(85.00%),好转10例(12.50%),放弃治疗1例(1.25%),转至上级医院1例(1.25%)。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血清胆红素升高,进而出现皮肤、黏膜黄疸等症状,根据病因及临床表现不同,新生儿黄疸可分为生理学黄疸及病理性黄疸,生理学黄疸持续时间短,症状较轻,通常无需治疗,而病理性黄疸病因相对复杂,可能伴随有原发疾病,如不及时处理,严重者可能会导致胆红素脑病,甚至危及患儿生命。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国外有资料统计显示60%的患儿有高胆红素血症,国内有学者报道因黄疸收住入院的患儿高达30%左右[2],提示在临床工作中应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加以重视。
本组研究中围生期因素占新生儿黄疸病因的40.00%,巨各种病因首位,早产儿因体质量较轻,易合并低体温、低血糖及低蛋白血症,影响胆红素与清蛋白结合,增加胆红素肠道吸收,导致黄疸。应防治妊娠期合并症,做好产前保健,减少异常妊娠发生率,进而减少新生儿黄疸的发生。
感染因素占本组病例的26.25%,以新生儿败血症常见,感染可引起新生儿胆红素代谢障碍,导致黄疸。定期产前检查,加强新生儿管理,进行消毒隔离,防治感染,可减少病理性黄疸的发生。
母乳性黄疸占本组病例的21.25%。可能因母乳中富含β-葡萄糖醛酸苷酶,当其进入肠内,使未结合胆红素生成增加,引起黄疸。黄疸多于生后3~8 d出现。也有学者认为,母乳性黄疸与催产素的应用有关[3]。对于此类患儿,轻度者可进一步观察,对中重度患儿可停母乳喂养3~5 d,必要时予光疗等处理,有研究认为母乳喂养增加次数,刺激胃肠蠕动,减少胆红素重吸收,或可预防母乳性黄疸发生[4]。
溶血性黄疸多见于母亲为O型血,患儿为A型或B型血。溶血导致红细胞破坏,胆红素产生过多而致黄疸。本组病例中溶血性黄疸占11.25%。应加强对于高危人群的早期监测,及时处理,降低新生儿溶血发生率。当有溶血性黄疸发生时,应尽早进行干预,蓝光照射治疗,必要时可行血浆置换,如不具备条件,应及时转至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
综上所述,导致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相对复杂,包括围产期因素、感染因素、母乳性、溶血性等多方面因素。新生儿溶血性黄疸以预防为主,对于不同原因导致的病理性黄疸,应采取不同的干预方案,当明确病因后,应及时进行进一步针对性治疗,可避免和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在临床工作中,应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多加重视,提高诊治水平。
[1] 沈晓明,王卫平主编.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 包克珍.109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分析[J].西南军医,2010,12(1):42-43.
[3] 冯尚克,韦红,李胜立.催产素对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新生儿黄疸的影响[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18(2):131.
[4] 贺莹莹.蓝光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46例护理体会[J].山西医药,2012,41(10):1104-1105.
R 722.1
10.3969/j.issn.1004-437X.2016.12.076
2016-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