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的防制

2016-03-08完善春黑龙江省鸡西市鸡冠区动物卫生监督所158100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6年2期
关键词:尿囊血凝产蛋

完善春 黑龙江省鸡西市鸡冠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158100

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的防制

完善春黑龙江省鸡西市鸡冠区动物卫生监督所158100

产蛋下降综合征是一种由禽腺病毒引起的,以产蛋量下降为特征的禽类传染病。病鸡无明显症状,而以产蛋量骤然下降、蛋壳异常(产软壳蛋、薄壳蛋)、产畸形蛋、蛋质低劣和蛋壳颜色变淡为特征。

1 病原

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属于禽腺病毒,在7~10日龄鸭胚中生长良好,可使鸭胚致死,其尿囊液具有很高的血凝滴度。病毒亦可接种5~7日龄鸡胚卵黄囊,使胚体萎缩,雏鸡出壳率降低或延缓出壳,但尿囊液的血凝滴度低下。病毒能凝集鸡、鸭、鹅等禽类的红细胞,但不能凝集啮齿动物、马、绵羊及山羊等哺乳动物的红细胞。

2 流行特点

该病易感染的动物主要是鸡,除鸡外的自然宿主为鸭、鹅、野鸭和多种野禽,但是鸭、鹅和野禽感染后均无临床表现。该病主要侵害26~32周龄的鸡,尤其是产褐壳蛋的母鸡最易感,35周龄以上的鸡很少发病。幼龄鸡感染后不发病,血清中也检测不到抗体,只有在开产后才表现出症状,并可转为血清抗体阳性。

该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病鸡和带有病毒的禽类。传播方式主要是经蛋垂直传播,种鸡感染后病毒经输卵管进入蛋内,感染病毒的种蛋仍可孵化出雏鸡,而且一般不表现症状,当鸡进入产蛋期后才引起发病。病鸡排出的粪便污染周围环境、饲料及饮水而导致水平传播,地面平养比笼养传播速度快。此外,鸭、鹅通过粪便污染饮水而将病毒传播给母鸡。

3 临床症状

该病的潜伏期为7~9天,被感染鸡群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在26~32周龄产蛋鸡突然出现群体性产蛋下降,产蛋率可比正常下降20%~30%,甚至50%。起初蛋壳色泽变浅,接着产出薄壳蛋、软壳蛋、无壳蛋、小蛋和畸形蛋,蛋壳表面粗糙或蛋端呈细颗粒状如砂纸样,蛋黄色淡,蛋清稀薄如水,有时蛋清中混有血液或异物等,异常蛋可占产蛋量的15%以上,蛋的破损率可达40%左右。病程一般持续4~10周,以后逐渐恢复到正常。发病鸡群中死亡率无明显变化,但可能有部分鸡出现精神不振、鸡冠发白、羽毛蓬乱、食欲减退和下痢等症状。

4 剖检变化

该病常无明显的特征性眼观病变。剖检病鸡可见输卵管轻度萎缩,黏膜有炎症,有时输卵管内有卵黄样凝块和少量粘液。卵巢萎缩或充血,卵泡充血、变型或发育不全。子宫输卵管腺体水肿,单核细胞浸润,黏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子宫黏膜及输卵管固有层有浆细胞、淋巴细胞和异嗜细胞浸润。输卵管上皮细胞中有核内包涵体。

5 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和症状可做出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诊断。

(1)病毒分离与鉴定。取病鸡的输卵管黏膜、变形的卵泡、无壳蛋等为病料,经常规方法制成悬液,离心沉淀后加入双抗处理,然后取上清液,接种于l0~12日龄鸭胚绒毛尿囊腔中,可使鸭胚致死,尿囊液中有很高的血凝滴度,并可被抗产蛋下降综合征血清所抑制。

(2)血凝抑制(H1)试验。采集被检鸡血分离血清,用4个血凝单位抗原和1%鸡红细胞悬液,按常规方法进行操作。通常被检血清的抑制价在1∶32以上时判为阳性。鸡感染病毒7~10天后血清中可出现HI抗体,至2~3周时抗体量达到高峰。HI试验既可用于调查鸡群的感染状态和监测鸡群的抗体水平,也可对所分离的病毒进行鉴定。

6 防制

目前对该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只能从加强饲养管理、免疫和淘汰病鸡等方面进行预防。但在流行期间可适当使用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无该病的鸡场要防止从疫场将病毒带入,严禁到疫区引入种蛋、雏鸡及种鸡等。对已发病的鸡场,要严格执行兽医卫生措施,严格将病鸡群与健康鸡群隔离。由于该病既可垂直传播又可水平传播,因此产蛋下降期的种蛋不可留作种用。同时做好鸡舍及周围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对粪便实施无害化处理。预防该病最有效的措施是接种疫苗。目前国内外均采用产蛋下降综合征油乳剂灭活苗接种免疫,接种对象多为110~130日龄的母鸡。接种后2周内产生免疫力,免疫期可维持12~16周,以后抗体水平逐渐下降,40~50周后抗体消失。

猜你喜欢

尿囊血凝产蛋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产蛋目标
动物产蛋王
影响蛋鸭产蛋的因素(上)
膀胱尿囊囊肿破裂合并脐膨出1例
全自动血凝分析仪采用2种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方法的评价
尖吻腹蛇血凝酶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止血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母鸡喜欢在舒服的地方产蛋
输尿管回肠储尿囊吻合口狭窄的腔内治疗
胆红素对ACL TOP700全自动血凝仪检测凝血四项结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