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疑似耍猴

2016-03-08水善下

前线 2016年3期
关键词:小帽子进场热身

水善下

童年最开心的娱乐项目,莫过于看耍猴了。“文革”末期,在燕赵农村,二月春暖后和秋收忙完时,是耍猴的旺季。咣、咣、咣咣……几声锣响,就知道耍猴的来了。随着尾追看猴的小伙伴增多,选一宽敞热闹处,围成一个大圈儿,耍猴人一番交代后,紧敲破锣,猴子便一溜小跑进场热身,连跑带翻筋斗几圈下来小试身手,便如掌声过后登台作报告般落定场子中央,向观众一番作揖行礼,算个序幕,接着就道具伺候。

耍猴,最要是人模狗样、滑稽可笑,简单的方法便是穿衣戴帽。红红绿绿各种小衣褂,草帽布帽纱帽各种小帽子是不可少的。尤其是猴子戴上宋朝那种纱帽翅官帽,摇摇摆摆走两步,俨然一位判官。随着锣锤敲打的密集,猴子小衣褂脱了又穿,小帽子摘了又换,骑骑羊、牵牵狗,捎带翻几个筋斗,拿文作武,人五人六,耍猴也进入高潮。有诗赞曰:“铛铛锣儿敲,小猴披红袍。倒立扮悟空,行走本领高。”一场耍毕,猴子回到主人身边汇报“完成任务”,主人及时鼓励给猴子好吃的,观众也纷纷将钢镚儿、钞票投掷场内。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生活丰富多彩,耍猴很少见了。久不见耍猴更让我想念耍猴,并感悟出驯猴之诀窍在于开发猴子的模仿能力,模仿对象主要是人,模仿人的要旨在于学人充人假装人,耍猴的魅力与境界在于模仿得惟妙惟肖。于是,我便以“模仿和假装”为踪迹,在生活中寻觅耍猴的“替代品”——仿佛耍猴。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种“疑似耍猴”进入眼帘,让我“童年最开心的娱乐”得以延续。

有时开会,众人都坐好了,会见到自我感觉良好的某些领导在一手端水杯、一手拿笔记本的服务人员导引下,伴着零散稀疏的掌声、小摇小摆,甩着“走两步”的小手上场。见此情景,就唤起我“紧敲破锣,猴子便一溜小跑进场热身”的记忆。

如果幸运,接下来会欣赏到忽而慷慨激昂、忽而卡壳不畅、忽而吱哇跑调、忽而哈哈假笑的虚张声势、哗众取宠的“说学充装”,伴之慷慨听众再给点掌声的“鼓励鼓励”,就仿佛场上进入“破锣咣咣作响,猴子表演正忙”的高潮。

还有在官场职场会场交际场,常看到那衣服换了一套又一套,领带换了一条又一条,裙子裤子长袖短袖轮番上装又卸装,赤橙黄绿青蓝紫五光又十色的“只见形象靓,不见功夫棒”的表演,也能激活看耍猴的喜感涌上心头。

后来读过一首小诗:“一只颈圈,一根缰绳,一条鞭子,一道密令,耍,一只猴。玩,一群猴。”循着这个思路,结果视界大开,发现党政学文商等大大小小舞台上,“一只猴”何其多!“一群猴”何其乐!这也应了鲁迅先生引用生物学家的话:“人类和猴子是没有大两样的,人类和猴子是表兄弟。”

然而,尽管他们的表演极其卖力,但毕竟缺少道具,总露出沐猴而冠之瑕疵,特别是长期木讷呆滞惯了,缺乏猴子的乖灵,少了几分神似。所以,仅能聊补儿时的开心愉悦。

按照“不好即是上升空间还很大”的逻辑,或许,他们还能提高和进步。

责任编辑:魏晔玲

猜你喜欢

小帽子进场热身
铅笔有了顶小帽子
沪指筑底 稳步进场
泸指v型逆转 进场机遇可期
警惕热身时易犯的错误
when与while档案馆
运动之前要热身
秋游去
小帽子学写字
弹性动作解析(四)进场上旋击球
热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