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民工返乡创业

2016-03-07田文生

商业文化 2016年1期
关键词:小吃农民工重庆

田文生

42岁的周圣富,外出打工10年后,返乡创业,成立了两个公司,另有6家公司为其代工,建成了3个网络分销平台,有2000多个网络分销商,每年能卖出他的公司生产的七八十万件格子衬衣。

周圣富是重庆市开县人。开县被誉为“华夏打工第一县”,每年都有数十万人外出打工。2000年,开县提出“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每年都有超过1万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目前,开县返乡创业人员创办的经济实体已近3万户,投资总额超过275亿元人民币,对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50%。昔日的“打工第一县”正逐步变身为“返乡创业第一县”。

“泥脚老板”:创业方阵的重要拼图

大多数北京人并不知道,京城800多家“成都小吃”,90%都是重庆市开县人开的。这些开县人中,相当比例是或曾经是农民工。

今年46岁的谢世洪,曾是这个行业的风云人物。而今,这名前农民工早已鸟枪换炮,试图在高科技领域分得一杯羹。他和合作者创办的重庆开县特飞航空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航空特殊动力材料,得到国家发改委“高精度工业CT无损检测系统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支持,获得了轻型航空发动机、高分子复合材料加工工艺和应用等50多项发明、130余项外观设计、220多项新型实用专利。他们开发的双转子回转式容积泵,目前正在申请国际专利。

很难想象,农民工也能“玩得这么嗨”。

农民工是近二三十年一个重要的时代符号。他们背井离乡去干最苦最累的活,收入却一直维持在城镇职工一半的较低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去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超过2.7亿人。在这个庞大的人群中,数以十万计的重庆农民工投身于返乡创业的洪流之中,试图创造自己的时代,他们正昂扬地向上游动。

回眸“十二五”,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时代动向。

北京“成都小吃”店主玩转新科技

1986年,初中毕业的谢世洪成为开县赵家镇长安村第一批“打工仔”之一。

他一边为师傅放牛一边学中医,然后去建筑工地拉板车,再返乡结婚——刚步入社会的谢世洪,重复着与其他打工仔大同小异的故事。

看见别人当厨师能“半年前穿补丁衣服出去、半年后打领带回来”,新婚的他也去镇上学厨师,然后辗转漂泊10多个省。

在成都锦江宾馆,经过一些类似于电影中“偷师学艺”桥段后,他成了大师的徒弟,成了厨师长,终于可以“打领带回来”了。

一天,他出差到西安,走进一家小吃店吃午饭。别人吃几元人民币的小吃,而自己吃几十元人民币的炒菜,还喝着酒,不免有点优越感。

小吃店老板却不高兴地埋怨:“你坐在这里慢悠悠地吃炒菜,起码让这张桌子少进账好几百元人民币。”

谢世洪有些生气,认为炒菜比小吃贵得多。但是老板却说:“这张桌子本来可以坐5个人,吃小吃都吃了几轮了。”

他惊讶地了解到,这家小投入的路边小店,其实比很多大酒楼的利润高得多。

受到震撼的他,成为最早去北京开小吃店的开县人之一。

很多加入创业队伍的农民工,都和谢世洪一样,在外出打工时开阔了眼界,也初步积累了一些技能和知识。

2002年,开县人陈代利在北京第一个以“成都小吃”开店并赚了钱,这让在北京的开县人备受鼓舞。

那时候,重庆和四川在很多人的眼里都“傻傻分不清”,做生意的人也懒得厘清。于是,重庆开县人开的“成都小吃”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谢世洪也向亲戚朋友借了20万元人民币,在北京西站附近开了家近百平方米的“成都小吃”。生意非常红火,每天的流水就有6000多元人民币,可是,“非典”不期而来,一下子没有了食客,小店只得关门。

30天后,转机出现,政府鼓励大家多外出,谢世洪把重庆的大排档移植到京城,新鲜的吃法让“成都小吃”再次爆满,营业到凌晨3点,“有时实在撑不住了,还得赶人走”,每天的流水达1万多元人民币。每当他去银行,大家都知道“谢老板又存钱来了”。

这一时期开“成都小吃”的开县人80%都赚了钱,买房买车的都有。谢世洪却决定把钱用来开分店。他一边在北大进修MBA,一边管理着7家店——最大的店有700多平方米。

2007年8月,在京的800多个开县小吃店老板加入新成立的开县商会。邓文忠任会长,谢世洪等任副会长。

一次偶然的机会,谢世洪在一次接待中结识了程中云,两人在“做飞机项目”上一拍即合。他们的公司开发出世界首款超轻型、可折叠的水上动力冲浪板——TFDL-90型特飞虎鲨。与目前市面上动辄七八十公斤的“大块头”相比,这款可以拎着走的动力冲浪板是全球最轻、动力强劲、可折叠、便于携带的颠覆性产品,已获得数十项专利和CE等多项专业认证。

打工仔创办的鞋厂销到了国外

开县这个闻名全国的“打工第一县”,全县170万人口中,近70万人常年在外务工。

“十二五”期间,开县每年都有超过1万多名打工仔、打工妹返乡创业,创办的经济实体已经超过2.7万户,投资总额超过275亿元人民币。

谢世洪是其中一名,42岁的肖华同样“成了气候”。

这名曾经的“打工仔”如今拥有一家鞋业公司的一半股权,而该公司的资产超过1亿元人民币。

1991年,19岁的肖华离开家乡,去福建晋江鞋厂打工,靠勤奋好学做到了销售经理,每月能有两三万元人民币收入。

他由此挣得第一桶金。在那个年代,七八十万元人民币的积蓄已经足以为更大的梦想搭上起跑器。1998年,外出7年的他回到家乡,希望从正在推进的三峡迁建中找到机会。

他承包了开县橡塑公司的一条生产线。在企业整体改制时,他和志同道合的下海青年杨勇一起,买下整个公司,从两人名字中各取一个字,成立了勇华鞋业有限责任公司。

激越的年代,产生出激越的梦想。位居西南的开县则为他们的梦想提供了孵化的温床。“在老家,人脉、政策都有一定优势,比如有三峡后期产业扶持政策、税收优惠、贷款贴息等,其中一些政策在沿海地区是无法享受的,土地价格也更低,”肖华说,“这让我们能做一些自己的事情。”

“产品从研发、生产到销售,都是自己做。” 肖华说,每年12月6日至次年1月6日,邀请销售商来公司开会,将来年需要的品种和数量确定下来,支付定金后,公司按计划生产,“经营风险也不大。”

公司早已站稳脚跟,有了好口碑。产品定位于中低端,在这个长尾市场里,每双鞋带来的利润很低,但积少成多,仍能累加出极其可观的数额。

几年发展下来,公司日渐壮大,现有资产1.0157亿元人民币,去年生产了800多万双鞋,其中,大约8%被出售到西亚和东南亚国家。公司去年实现销售收入1.84亿元人民币,纳税200多万元人民币。

更大的意义在于,作为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公司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公司现有员工686人,在农闲时的用工最高峰期间,有1029名工人在这里挣钱,其中以“4050”妇女为主。

在开县,在鞋厂工作所得到的薪酬,足以让他们过上相对体面的生活,还能兼顾家庭。

水里养的除了鱼还有谋求上市的梦想

40岁的开县人曾汉宇,已跻身于重庆水产行业的最前沿方阵。

1997年,出生于厚坝镇大坝村8组的他从合川水产学校淡水鱼专业毕业后,去师兄创办的通威集团打工。懂技术、头脑活络的他进步神速,很年轻就成为片区经理。这位当时业界的风云人物,年收入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当绝大多数人只能骑自行车时,这个农家子弟就开上了汽车。

他发现,高温天气时,鱼的损耗非常大,侵蚀了很大的利润空间。也就是说,如果能减少运输中转,仅仅节省下来的损耗,都是非常可观的收入。

“鱼场必须有规模,但也不能太集中,要靠近市场终端,假如有自己的鱼场就好了。”一个念头在曾汉宇心中腾起。

2009年,开县举办首届乡情会,出台了返乡创业的一揽子优惠政策。曾汉宇听到这个好消息返回家乡,注册成立了重庆市飞渝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他将厚坝镇闲置的3000亩山坪塘进行改造升级,让“死鱼塘”成了“聚宝盆”,还被授予“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称号。在湖南,他也有2000亩的养鱼基地。

“仅靠能吃苦还不够,科学养殖才是王道。”曾汉宇推行轮捕轮放的养鱼模式,每次放养的鱼种、大小、品类都很有讲究,实现了基地一年四季都有成品鱼销售。

2011年,曾汉宇又进行了“水上种蔬菜”的尝试,套养了珍珠蚌,提升了效益。

2012年,一场大洪水让他的鱼跑光了。渡过难关后,他再一次加强了对基地的改造,去年,他又投入七八百万元人民币进行“小改大”“浅改深”的改造,“往后,还会提升设备的智能化程度,喝着茶就能知道鱼是否缺氧”。

“如今,我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核心技术,亩产能达到四五千斤;也搭建起了营销网络,直接在乡镇二级市场建立了自己的交易中心。”曾汉宇说,他在重庆的基地已经形成了年产量近千万斤的规模,去年的销售收入7000多万元人民币,“虽然投入大,但利润也不少。”

“重庆的水产市场有巨大的空间,”踌躇满志的曾汉宇说。

他的企业吸引了风投的关注,注资额以千万元人民币计。而今,曾汉宇正积极筹备公司上市事宜。

猜你喜欢

小吃农民工重庆
开胃小吃“丝娃娃”
数说:重庆70年“账本”展示
怕冷的小吃货 等
厦门品小吃
大家都爱吃小吃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我国2.8亿农民工月均收入3 275元
公租房计划中不能少了农民工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