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读封面

2016-03-07

杂文选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餐费白条老农

·我读封面·

假如生活里没有了诚信

在车站,一个热心的小伙子帮你提行李,你担心他是贼;在路上,一个美丽的姑娘向你微笑,你担心她居心不良;一个憨厚的老农说:“放心,我的鸡蛋绝对是土鸡蛋”,你觉得老农满嘴谎言。你担心买到的肉是注水肉,买到的米加了人工色素,买到的药是假药;你担心别人找你的钱是假钞;你担心……没有诚信的生活,每个人都是灾难片里的主人公,每个人都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如何找到“失踪”的诚信,让她回到我们中间?这该是我们每个人摸着心口,好好想一想的时候了。

(读2016年1月封面)

刘天明 (山西)

·感 悟·

“白条”背后的权力傲慢

曾几何时,官员在自家一亩三分地上的饭店吃饭“打白条”,农民交售农副产品领到暂时不能兑现的“白条”。“白条现象”流行自有其历史因素和客观原因,倘若能够兑现“白条”,饭店老板、农民兄弟也就心满意足了。

如今向农民“打白条”的现象几乎绝迹了,但某些地方某些政府及其部门,在自家那一亩三分地上吃饭,不管是招待上面来人,还是自个儿去吃个工作餐,海吃山喝一番,签个名,餐费留待日后再结,尽管当时身上揣着现金或者支票,也不愿多此一举。当然,这里有饭店老板为自己的饭店成为官方认定的“定点接待饭店”的自豪之情,但更多的却是那一众官员所自恃的权力傲慢:瞧,我们就是这么牛!吃饭签单,不是人人都可以有的!

至于那日积月累的餐费,自有那一纸白条上的政府公章在顶着,在消耗着政府和公职人员的公信力。有钱无钱,给还是不给,那是领导的事情。于是,饭越吃越多,“白条”也越打越多,当多到一定的厚度时,那餐费的金额也就成了“天文数字”。一茬又一茬的领导,在饭店老板找上门来兑现“白条”时,皆能找出充分的拒付理由,要么是财政困难,要么是历史遗留问题。这里,拒绝兑现“白条”,透露出来的同样是权力的傲慢。当“白条”讨款成为新闻,政府的公信力和干群、党群关系又被消蚀了一寸。被深深伤害的,可不止是当事的双方。

(读2016年1月《“白条”的承诺》)

凌 子(广东)

“浅阅读”

屠呦呦的两次“被致辞”都是互联网惹的祸。互联网思维不仅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处世之道。当点赞与转发变为轻而易举的浮躁,“段子王”逐成“话题老大”,很难有人静下心来独立思考,仔细辨别真伪,一知半解,连估带猜,多数人都停留在“浅阅读”。

问题是屠呦呦并不浮躁,灯火阑珊处的“三无”教授本无人问津,只因获诺奖?与其说屠呦呦“被致辞”了,不如说屠呦呦“被忽悠”了,被点赞与转发轻而易举地忽悠了,“互联网+”应“-”掉“浅阅读”。

(读2016年1月《伪造的屠呦呦“致辞”》)

曹 勇(安徽)

猜你喜欢

餐费白条老农
白 露
如何关闭花呗白条等金融服务
老农帮马未都劈柴
出国小费怎么给
成都
老农答记者
老农答记者问
巧用信用卡享86天免息期
憨厚的老农
一条鱼需要多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