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生态文学中的回归主题研究
2016-03-07王扉
王扉
[摘要]生态文学兴起于20世纪中期,作为一个文学概念被提出。近年在文学研究中也是比较受关注的领域,因为它涉及的内容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从英美文学出发,对生态文学所倡导的“回归自然”和“回归本性”两方面主题的深层内涵进行剖析,借以引起读者对生态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思考。学者王诺对生态文学有自己的认识,生态文学是在生态整体主义的基础上产生的,最终目的是要获得生态系统整体利益,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探究影响生态危机的根源。简单地说,生态文学反映人和自然之间的发展关系,这种概念虽然提及的时间短,但反映的思想却是影响深远的,观看英美文化的发展史发现,浪漫主义和写实主义的作品,都提倡对自然本性的尊重,题材形式各异,无论是小说、诗歌,还是文章等都体现了这种思想,真正体现了回归的思想。个人认为英美文学提到回归思想包含两个方面“回归本性”和“回归自然”,这两个方面又包含多种层面的含义,非常值得探讨和深思。人类应当具有怎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点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生态文学;回归主题;英美文学
[DOI]1013939/jcnkizgsc201608110
生态文学是在全球生态危机的背景下,伴随着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和对现代文明的深刻反思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文学形态。它以语言艺术构筑的形象书写人与自然关系的现实,表达人类应有的对待自然的伦理信念、情感态度及行为规范,引领人们进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审美的理想境界。
1英美生态文学强调“回归本性”
英美文学中提到的回归本性,也是作家喜爱宣扬的。英国写实主义代表作家杰克·伦敦在其创作的畅销小说《野性的呼唤》中描写了一只名字叫巴克的狗的变化。巴克是官宦家庭中的一只狗,生活非常惬意,后来接受了文明的教化,然而,随着当时阿拉斯加地区盛行的淘金热,完全改变了这只狗的命运,它被偷盗者卖掉,成为北方地区的一只雪橇狗。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巴克逐渐学会了适应,懂得了生存,学会了战斗,唤醒了体内的野性,并加入了狼犬,成为了它们中的领头者。作者认为,狗的野性是本性的使然,应回到真实的生活场景中,这样才能获得最终的价值和意义。如果巴克没有经历那次改变,也不会唤回内在的本性,本性的回归也无从谈起,这就是作者创作的巧妙之处。
2英美生态文学重视“回归自然”
回归自然是指感受自然的美好,享受自然赐予的生命,这也是生态文学所提倡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就是这样一位自然派的诗人,对山川河流和鸟语花香等自然景物的描写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将儿童和农民的生活场景真实地再现出来,将一幅美妙的自然画卷呈现在读者面前。他曾经描写了这样一种场景“我好似一朵孤独的云朵,飘荡在山谷间,然后我看到了大片金色的花朵开满了山野,和湖畔相依,与树木为伴,随风飘扬”。当读者读到这里,感受到的是水仙花的美好,如同进入了一个诗情画意般的境界,令人流连忘返,不禁感慨道,这是一种怎样惬意的生活呀!美国冒险主义代表诗人艾默生在自己所著的《论自然》中将对自然的热爱推向了更高的境界。在其眼中,世间万物都是灵魂和自然构成的。他有一句经典的独白:“当我在空旷的原野里,享受着和暖阳光的照射,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仰望无边的天际,感觉自己是如此渺小。我变成了一个晶莹剔透的眼球,事实上,这也是不存在的,仿佛我看到世界万物,感受到上帝的存在。在这里不仅欣赏到自然的美好,同时也让我看到生命的本源,它是一种和大自然的融合,在它的怀抱中,我仿佛顿悟了佛的真谛。”
另外,当代美国小说家在创作的《白噪音》体现了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主要是这部小说倡导对自然的回归。小说中的主人翁杰克和妻子害怕死亡,希望自己能长久地活下去,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妻子宁愿出卖自己的肉体,也要换取正在开发阶段的长生不老药,杰克因为报复奸夫,在开枪的那一霎而良心发现,并最终将其送往医院。这种延年益寿的药富有戏剧性色彩,向读者展现了三个层面的人性回归,首先,是回归人体正常的生命规律,为了延长寿命,而不惜使用任何手段,这就缩短了生命的宽度,这是一种毫无意义的交换。其次是人性善良的回归,帮助他人,能够充实自己,远离功力,重新找回内心的充实和安宁,小说中提到的杰克夫妇的死是因为受到波的辐射,这种毒雾带来的污染,正是人类一手造成的结果。最后就是回归价值判断标准,为了不效仿别人,找寻自己,小说的题目巧妙地运用了隐喻,是指各种传播媒体,这种噪声充斥着人们的生活,让人们在无意识中接受这种思想,从而失去判断的能力,如同行尸走肉一般。作者将现代危机呈现给读者,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就是要提醒人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本性,这样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才能和谐共处,人类也应如此。
3生态文学的近况
1949年年初,徐迟翻译的《瓦尔登湖》出版,梭罗的生态思想植入中国文坛的土壤。这是关乎中国生态文学影响源的重要事件。20世纪70年代,世界生态文学里程碑一般的杰作《寂静的春天》中译本问世,震撼了并一直震撼着一些中国作家的心。80年代,罗马俱乐部的
思想被译介引入,为刚刚兴起的我国生态文学提供了另一重要的思想资源。21世纪初,欧美生态文学、生态哲学的成就被系统介绍进来,为我国生态文学走向深入提供了重要参照。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生态文学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感悟自然、展现危机和反思根源几个方面。但中国生态文学远未成熟,甚至,在生态问题日益引起各界的重视下,文学对生态还显得较为冷漠。
4结论
我们从生态文学中倡导的关注人的思考和行动中,学到要尊重并爱护自然,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如果生态文学能固定在文化、自然和社会链条中,意义将超越作品本身,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一些变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人类滥砍乱伐,为了获得经济效益,而不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这种对生态规律的破坏将受到越来越严厉的指责,环保意识已经深深植根于人的脑海中,为了子孙后代能更好地生存,我们需要将这种意识更好地传播,对牺牲环境换取利益的行为予以谴责。在对待个人价值问题上,许多人为了加官进爵,贪图物质享受,形成了错误的人生价值,把身体健康和对大好河山的领略来定位自己的人生意义。在世界气候大会中,联合国倡导国家和地区之间都要避免发生矛盾冲突,以和平的方式来解决,避免使用武力,这种呼声深入人心,和平发展才是人类的最终目的,我们将这一切都归于生态文化带来的影响。生态文学所起的作用非常大,为地球生命的存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马若飞英美生态文学的浪漫传统[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67-70
[2]马若飞论英美生态文学的浪漫传统[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64-66
[3]钱小丽现当代英美生态文学的嬗变与现实映射[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26-128
[4]聂小凤,傅琴芳生态文学批评理论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意义与作用[J].宜春学院学报,2011(7):184-185
[5]尹根德生态语言学视野下的高校英美文学教学[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4(4):104-106,131,226
[6]马雷,曹永梅生态批评视野下的英美文学教学[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5(2):97-99
[7]刘志平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英美文学教育[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9):49-50
[8]李晓明比较视野中的当代英美生态批评[J].北方论丛,2008(2):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