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现”到“表现”

2016-03-07李杰文

艺术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表现

李杰文

摘 要:纵观西方绘画史的发展历程,从中世纪的基督教艺术到20世纪中后期的现代主义艺术,西方绘画的图像表现总体上呈现出一个比较清晰的趋势:“再现”向“表现”的逐渐转变。通过对西方艺术史上的一个经典绘画题材——“天使报喜”在不同时期所采取的不同图像表现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在漫长历史当中图像表现发生了三次重要的变革:通过透视法和明暗画法在二维平面塑造三维空间的错觉;在户外写生、近代色彩理论和摄影术的影响下科学捕捉真实的光线以呈现自然色彩;在现代主义的号召下摆脱真实走向象征性的抽象表现。每一次变化都是一定文化和技术推动的结果,具有鲜明的特点。作为西方绘画艺术史上的三次重要革命,展现出图像表现的无限可能性,推动西方绘画艺术不断向前发展,体现出艺术求新求变的本质和特征。

关键词:图像表现 再现 表现 天使报喜 西方绘画 西方绘画艺术史

相对于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艺术,西方绘画一直被认为具有注重“写实”的传统。这是当今中国艺术界普遍接受的一种说法,然而纵观西方绘画史的发展,在不同时期的文化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西方艺术家所追求的显然不是“写实”一词可以概括的。正如英国著名艺术史家贡布里希在其著作《艺术的故事》开篇的第一句话——“不存在艺术,只存在艺术家”,艺术家才是艺术史的主体。面对无穷无尽的世界,不同时期的艺术家关注着不同的东西,追求着不同的艺术理想,他们的思考和答案融汇在自身的作品当中,构成了一部不断求新求变的艺术史。更进一步来说,笔者认为从不同时期的艺术家在作品当中对图像的不同表现,可以看出西方绘画的发展从中世纪开始就已经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而不仅是“写实”可以涵盖的。

总的来说,西方绘画的图像表现在中世纪到20世纪中后期这段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呈现出一个由“再现”向“表现”逐渐转变的趋势。贡布里希在其著作《艺术的故事》和《艺术与错觉》中提出过这样的观点:从15世纪的基督教艺术至19世纪的印象主义为止,西方艺术史发展一直围绕着“再现”这个核心。到了20世纪中后期,现代主义艺术兴起,西方艺术家的目光开始转向了“表现”。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三个重要的变革:首先在面对“再现”问题时,16世纪以前的艺术家专注于如何在绘画的二维平面塑造三维立体的空间错觉,17世纪以后的艺术家则专注于如何捕捉最科学的光线以呈现大自然的真实色彩;当“再现”的可能性已不能再满足艺术家的创作欲望时,“表现”的魅力开始吸引艺术家的注意,进而产生以象征、抽象、几何、平面等手法展现的各种现代主义风格。

那么促使这三个变革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每一次变革的图像表现具有什么特点呢?为了更清晰集中地突出这过程中的变化,这里将以不同时期的画家对同一个绘画题材——“天使报喜”的不同图像表现为例,看看西方艺术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的三次重要的图像革命以什么样的姿态推动着西方艺术的发展。

“天使报喜”(Annunciation),又名“受胎告知”或“圣母领报”,是西方艺术家喜爱表现的经典题材之一,从中世纪开始到现代,许多画家都尝试创作过这个题材的作品。这个题材取自《圣经·新约·路加福音》,是著名的基督教圣经故事,主要讲述天使向圣母玛利亚告知她将受圣灵感孕而即将生下耶稣。作为绘画表现的题材,画面内容上一般有两个主要人物:圣母玛利亚和带来喜讯的天使,以及一些带有象征意义的图像符号,如百合花和鸽子等。虽然表现的是同一内容,西方艺术史上不同阶段的画家所采用的图像表现却截然不同。换句话来说,他们采取了不同的形式去表现。无论是构图、色彩、线条,都可以看出不同时期的图像表现技巧和风格特征。

一、图像表现的第一次变革——“三维空间的错觉”

文艺复兴是西方艺术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可以说是一切近代西方艺术成就的开端。这个时期诞生了众多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创造了众多流芳后世的伟大作品,为西方艺术的繁荣发展开辟了一条光明大道。他们打破了中世纪的禁锢,脱离工匠之名,开始踏上一条不断突破创新的漫长旅程。在这旅程的开始,首先可以看到西方艺术史上第一次图像表现的伟大变革——“错觉”的产生。

所谓的“错觉”指的是建立于二维平面之上的一种三维空间感、立体感和真实感。“错觉”的产生可以说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破旧创新最明显的标志之一,它在当时文化需求和技术进步的相互作用下揭开了西方绘画图像表现的新篇章。

文艺复兴以前,中世纪的绘画几乎是为基督教服务的工具,图像表现的最大特点在于:图像只是为了让内容更好理解的手段,因此对不同内容和题材的表现有规定好的类型划分和表达模式。这些规则由教会决定,严格执行。换言之,当时的图像表现追求类型化、形式化、直观化。

通过一幅出自1150年土瓦本的福音书写本,可以看出12世纪的“天使报喜”在图像表现上具有以下特点:在同一平面上平衡对等地表现主要人物大天使和圣母。他们的姿势、手势和表情都是规定好的:大天使昂头竖起右手的两个指头指向圣母玛利亚,圣母玛利亚略微低着头张开双手,表情既惊讶又羞涩。另外,代表圣母玛利亚纯洁的白鸽在空中指向圣母,表明圣母的贞洁之身。主题元素齐全,细节充足,准确表达故事内容。那个时候的图像主要以线描和上色为主要方式,没有任何透视法应用和光影处理,是完全平面二维的表现。具体一点来说,就如古埃及的壁画工匠画出千篇一律的人物一般,中世纪的画匠不是画所见的,而是画所知道的。即使看不到,他也会凭知识准确一笔不漏地画出天使报喜场景中应有的所有细节。

中世纪的这种二维平面上的模式化绘画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逐渐瓦解,取而代之的是艺术家们对真实“错觉”的追求。当时的艺术家为什么开始追求“错觉”,在文化上和技术上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首先,根本原因在于当时的人们开始对“现实”和自身进行关注。中世纪追求的是对彼岸的世界和神性的关注,绘画不求逼真,只求准确清楚展现圣经故事和传达教义。用规定的形式表达内容,反对引起不必要的情感。当时不存在创造的“艺术家”,只存在“工匠”。从文艺复兴开始,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真正的“艺术家”便诞生了,他们以自己的眼睛和心灵观察现实,力求以更接近真实的新方法和新形式进行创作。

其次,直接原因在于技术上,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对透视法和明暗对比法的掌握。通过文艺复兴早期的乔托、布鲁涅列斯基、多纳太罗、马萨乔和盛期的达芬奇、拉斐尔等文艺复兴的艺术家们的不断探索和实践,透视法和明暗法作为西方绘画的基本技巧其重要地位得以巩固,并借助于各国艺术家的频繁交流在欧洲各地得到广泛传播和运用。

乔托在《哀悼基督》中,画面上方天使的腿部采用里了渐渐隐入背景的画法,可以看出透视中短缩法的早期尝试。多纳太罗创作的《希律的宴会》,应用了透视法近大远小的定律,人物、拱门和廊柱的排列上具有很强的空间纵深感。马萨乔的《纳税钱》展示出对空间和光影更成熟的运用,尤其是人物的姿势和布局。达芬奇则是把透视法及明暗画法的运用推向顶峰的画家:达芬奇通过对人体解剖的研究,熟练掌握了透视表现的各种技法,包括对实现空间感尤为重要的空气透视法。不仅如此,他还创造出他独特的明暗转移法,为《蒙娜丽莎》挂上了若隐若现的“微笑”。

文艺复兴的“天使报喜”在图像表现上可以说发生了质变,呈现出由平面到立体“错觉”的明显跨越。这个跨越分为三个阶段,可以看出当时的艺术家如何在探索和实践中慢慢地把“错觉”的图像表现从生涩推向成熟:

初期是缓慢的摸索,虽然手法笨拙,但明显比中世纪大有进步:两个主要人物的分布依旧,没多大变化。但是背景(圣母玛利亚住所的拱门和廊柱)开始出现纵深感;衣服皱褶处的明暗处理也开始让人隐约感受到人物饱满的身躯。

盛期在达芬奇、拉斐尔等大师不断实践的基础上,无论是人物还是环境的处理,景深和明暗处理都已经走向成熟。在达芬奇创作的一幅《天使报喜》中,我们既可以清晰感受到前景中大天使和圣母服饰的厚重顺滑,又可以想象那依稀山脉所在的远方。这是中世纪的“天使报喜”无法展现出来的空间感和质感。更重要的是,一种建立在空间错觉之上的和谐构图和阴影色彩的应用规范开始形成。然而,我们也可以看出中世纪图像表达的习惯依然存在:前景中的人物仍有独立于背景的感觉,人物之间没有形成在空间位置中互动的运动立体感。

后期的手法主义,在试图摆脱已成僵化的拉斐尔风格之中,让我们惊喜地看到了更有活力和运动感的“错觉”。正如格列柯创作的《揭开第五封印》一般,这时期的佚名画家创作的一幅“天使报喜”在图像表现上,有意打破盛期时期的平衡构图和和谐的光影与色彩,运用鲜艳色彩对光影的进行对比强烈的表现,预示了下一个图像表现变革的到来。

图像表现在文艺复兴的第一次变革,无论对当时还是后世的西方绘画艺术都有很大的影响。这个时期在文化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艺术家开始意识到以科学的眼睛观察并忠实记录的重要性,“再现”问题开始成为艺术家思考的重要课题,西方绘画艺术发展的齿轮终于脱去中世纪的枷锁开始加快转动起来。然而,“错觉”只是这趟“再现”旅程的开始,在追求“错觉”过程中不断求进步的艺术家在不远的将来遇到了新的挑战,面对新挑战时的困惑与思考促使他们开始追求“物理般的眼睛”。

二、图像表现的第二次变革——“物理般的眼睛”

“物理般的眼睛”指的是对光的理解与描绘。虽然真正意义上对“物理般的眼睛”的追求开始于19世纪的印象主义,但是艺术家对“光”的探索开始得非常早。当艺术家不断磨练自身的技艺以求最完美的“错觉”效果时,他们开始意识到如何更好地捕捉和表现“光”成了不得不攻克的难题。因此这场变革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可以分成了两个阶段,占据了西方绘画艺术史的大部分篇幅。

第一个阶段是16世纪后期到19世纪的印象主义之前。这个时期的艺术家对“光”的追求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透视法和单纯的明暗画法规则已经不能满足艺术家对制造“错觉”的需要。其次,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文艺复兴时期传承下来的拉斐尔风格的和谐平稳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图像视觉欣赏的需要。17和18世纪是欧洲各国君主专制统治最兴盛繁荣的时期,尤其是法国和西班牙。在艺术作品的最大消费者——王公贵族的资助下,艺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各国的人才不断涌现和相互交流。这个时期许多著名的艺术家都是宫廷的御用画家,他们的地位大大影响了创作的风格。最后,在学院派古典主义风格盛行的17世纪和18世纪,学院派的图像表现开始变得模式化和僵硬,促使艺术家从室内走向户外,以真实的自然作为临摹对象。

对“光”的重视最早体现在16世纪的威尼斯画派和17世纪的巴洛克风格。以乔尔乔内、提香为首的威尼斯画家们注意到北方画派的佛来芒之“光”,他们在光线与色彩关系上创新,使画面色调变得更加明快而富有光感。在他们的影响下,之后的卡拉瓦乔和鲁本斯,光影效果成为塑造空间真实感和加强画面戏剧性最强有力的手法。换言之,光线的处理成为在画面上进一步制造“错觉”的主导因素。这之后,光逐渐成为欧洲绘画发展中的重要命题。

然而,说到西方绘画中探索真实光线的先驱,则是17世纪的荷兰画家维米尔。他早在摄影术发明的两个世纪之前就画出了具有摄影效果的光斑。维米尔的画作充分利用自然光源来营造优雅的氛围,其中微妙的光感,潜藏着超越时代的现代性。

当进入了18世纪,对学院派绘画的质疑和对“光”的执着开始促使艺术家把目光转向自然的光线。18世纪后期的英国伟大风景画家康斯太勃尔,就是将作画场所从室内搬到室外写生的第一人。他质疑学院派僵化的古典主义,反对暗沉的色调,试图以纯朴的现实主义自然观向人们展现大自然的原貌。他最著名的作品《干草车》以大胆的鲜明色彩与清新光线,为之后风景画的革新指明了方向。另外,同时期的英国浪漫主义画家透纳是另一位“光的画家”,他毕生致力于探索自然界瞬息的光影效果,尤其是光线和空气、风雨的相互关系,启迪了后来的印象派,为西方绘画走向外光主义开辟了道路。

在这样的背景下,“天使报喜”的图像表现有了什么样的变化呢?通过几幅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风格的《天使报喜》,我们可以看出的最重要特征:中世纪图像的表现习惯和规则的消失与戏剧性的重视。生命力饱满的人物和多层次的景物在大胆的明暗对比中,相互影响,相互运动,相互包容,构成立体饱满和真实可感的另一个“世界”。从一幅浪漫主义时期的《天使报喜》,就可以看出这时期的艺术家对这个经典题材的大胆创新:不再局限于以天使和圣母玛利亚作为画面表现的主体,而是把两个主角巧妙地融合在以光线所塑造起来的强烈戏剧性当中,以更加宽广的视图和更加灵活的视角来表现这一场景。 在这幅《天使报喜》中,艺术家以从天上照射下来的圣光为唯一的光源,画面因为光的强烈对比分成了左上角的光亮部分和右下角的阴暗部分。天使和圣母则以很小的比例分别处于光亮处和阴影处,完全融入到周围的环境当中,以大全景的构图完美呈现了这一故事的戏剧性:天使在冲破黑暗云层的光明中带着上帝赐予人类的希望——耶稣诞生的喜讯来到圣母眼前;阴暗中面对天使到来的圣母玛利亚似乎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身体呈现出复杂的姿势,面上带着惊讶和喜悦昂头凝望着天使。

第二个阶段是19世纪的印象主义开始到新印象主义“点彩派”的结束。就人类进步发展的历史来说,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是科学知识和科技发明爆炸的年代。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有三个重要的技术革新为这个时期的西方艺术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影响。首先是19世纪初的物理三原色原理论的提出;其次是1837年银版摄影术的发明;最后是铅管工业颜料的量产。这三个技术革新在理论、技术和媒介三个方面对传统的图像表现提出了挑战。三原色原理的提出使艺术家开始意识到颜色的科学性,这种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上升扩大了艺术家对图像表现可能性的认识。摄影术的发明一方面直接威胁着绘画的“写实”功能,令古典主义绘画图像表现的戏剧性大打折扣,让艺术家痛苦地意识到改变的必要性;另一方面,摄影术对艺术家的创作也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让艺术家可以以更多样的视角和景别来观察和记录对象。而可以随身携带、方便使用的铅管颜料,彻底地将艺术家从画室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可以长时间投身到自然乡间瞬间幻变的光影和色彩当中,使他们的感官变得更加丰富。因此,这个阶段相对前一个阶段,艺术家对“光”的理解和表现可以说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真正开始追求“物理般的眼睛”,开启了以自然光线为参照的作画方式——“外光作画”的时代。

在这样的背景下,印象主义绘画诞生了。从莫奈的《日出》到德加的《舞台上的芭蕾舞排演》,都可以清晰看出这时期艺术家对光和色彩的重新阐释。更别说到了新印象主义“点彩派”的绘画,更是一种在严谨的科学知识指导下的创作。以无数精确到位的彩点构成的修拉的《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严格遵循光学原理,必须当观者站在其面前并以眼睛对其进行观照,那些无数的小彩点才真正结集成光影和色彩的盛宴。

这时期的“天使报喜”首先是由于出对学院派的反感和对自然风光的追求,以此为题材的艺术家相比以前已经大大减少。再者,以此为题材的艺术家在图像表现上有了一个很明显的特征:戏剧性的失去。画面的场景开始搬进日常生活的一幕,两位主要人物开始逐渐蜕去神圣的光晕。这一著名的圣经故事仿佛成为发生在你我身边,斑斓的光点和色点中的一瞬间。艺术家擅用光线和色彩对瞬间感受的捕捉,使作品一反传统绘画的图像表现,虚幻缥缈而引人遐思。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19世纪这个变革的年代,不仅进行着光的革命,许多艺术家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寻找创作的新出路。就在印象主义产生之前不久,面对学院派艺术的腐朽,一群自称“前拉斐尔派”的艺术家深信只有回到拉斐尔以前的那个真诚单纯的时代,才是艺术真正的出路。他们想重新返回到中世纪名家的精神,以诚心诚意的态度去描绘圣经故事。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一位意大利画家罗塞蒂,他所创作的《天使报喜》带着一种“返璞归真”和“现代性”融合的奇妙感觉。这幅画一反学院派古典主义“戏剧性”的图像表现,采用非常单纯严谨、平面感很强的图像表现来展示这个场景,带着一种“中世纪”图像的感觉。画面上的天使和圣母玛利亚占据着画面的绝大部分空间,两人的互动和象征性的百合都时刻让我们回想起中世纪的“天使报喜”。然而,罗塞蒂始终是19世纪的艺术家,况且他的目的并不是重现中世纪的“天使报喜”,而是以中世纪的精神开辟未来的创作之路,这种心态造就了这幅画的“现代性”。首先是构图上,打竖的长方形画面里,左边的天使顶天立地,右边床上的圣母玛利亚蜷缩着,两人刚好更占一半的画面。这种紧迫的构图,仿佛可以看出摄影术的影响,很好地传达出圣母刚听到这一消息时,既恐惧又疑惑的心绪。其次,两个人物衣着质朴,尤其是圣母宛如一个还处于做梦年纪、毛毛糙糙的单纯少女。正如笔者所说,这时期的天使和圣母已完全失去了神圣的光晕。最后,罗塞蒂的用笔和用色虽然质朴,但都属于19世纪的风格,孕育着印象主义,甚至体现出一定的现代主义。

从文艺复兴之后一直到新印象主义“点彩派”的结束是西方艺术家继承文艺复兴的传统,围绕“再现”问题,不断求新求变的创作历程。这一个阶段中,艺术家不但意识到“光”的重要性,丰富了图像表现的真实性和戏剧性,更在科技的推动下把图像表现推向另一个层面——“现代性”,为西方绘画艺术史上最后一个图像表现变革奠定了基础。在“点彩派”之后,我们将看到“再现”逐渐为“表现”而取代,西方绘画艺术向着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前进。

三、图像表现的第三次变革——“隐喻象征的现代性”

20世纪以后,艺术家在创作上逐渐抛弃一直追求的“再现”,而转向了对“表现”的探索。这意味着这时期的艺术家不仅抛弃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制造真实“错觉”的图像表现,更反对19世纪以来印象主义过度依赖光与色彩的图像表现。现代主义的艺术家带着反叛的精神,采取一种更为理性冷漠的态度,抛开现实世界原有的样貌,分解和重组他们的所见、所想和所感,甚至深入到人内心深处的隐秘梦境,力求以一种隐喻象征的方式,向我们展示图像表现的多样可能性,颠覆人们长久以来对艺术和审美的观念。正是对“表现”这一新挑战的思考,产生了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立体主义、抽象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现代绘画流派。

造成艺术家创作心态改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20世纪之后,西方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娱乐生活越来越丰富,摄影加上精良的印刷,运动的电影加上无处不在的广告招贴画,审美情趣不断随着新事物的出现而变化,过去艺术的光晕已经彻底消失。加上世界大战的影响,西方的精神文明受到很大的冲击,许多传统的价值观似乎已不复存在。在现代工业社会中贫困潦倒的艺术家敏感痛苦地感受到这一切,有的选择回到乡间描绘自然,然而大部分艺术家尝试探索新的图像表现作为反讽和抗争的武器。

其次,19世纪后期以后传进西方的东方艺术,尤其是日本浮世绘对当时的众多西方艺术家产生了重大影响,让他们接触到东方式图像表现的别样魅力。如梵高就十分崇尚日本浮世绘,还创作过几幅日本风味十足的画作。

再次,随着资本主义的世界扩张,西方艺术家接触到更多不同民族和种族的文化。一些民族传统绘画的图像表现和原始部落中对宗教图像的使用都给这时期的艺术家带来丰富的灵感,让他们意识到图像表现的多样性。如高更,他那包裹着“原始性”的现代主义作品就带着一种异国和人类初始的风韵。

最后,对这个时期艺术家的创作风格产生巨大影响的还有各种流派的哲学思想。艺术家在这些思想中找到了的影响下,不断加深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促成了各种现代画派的形成。

总的来说,追求“表现”的现代主义艺术主要以寓言、象征、抽象、解构、夸张、复制、简化等图像表现方式来表达内容。这种特点在这段时期的“天使报喜”中彰显无遗:

艺术家首先是放弃了逼真的立体和光影表现,逐渐走向装饰画的平面风格。一幅大约创作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天使报喜》使用了非常明快可爱的色调,大大忽略光影的对比和透视关系,以印象主义般的小色块如镶嵌一般来进行表现。优美的人物、平稳的构图和温和的色调非常适合挂在平常人家的起居室,过去让教徒们为之一怔的神圣崇高感已不复存在。

接下来,艺术家更进一步抛弃对人物和环境的写实描绘,开始大幅度地抽象化和简化。一幅创作于20世纪20年代左右的《天使报喜》鲜明地展示出这样的特点。这位艺术家明显受到立体主义和塞尚的影响,用粗狂的线条和浓厚的色彩画出了几何感很强的天使和圣母玛利亚,两人一高一低在毫无景深感的块状风景前上演着这经典的一幕。别提“神圣”,连传统的“优美”也渐渐失去了。

在此之后,更多前卫的艺术家只用单纯的几何图形或者大色块来表现,大天使和圣母的经典形象完全被抛弃,只留下符号式的“存在”。有一幅《天使报喜》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画面以狂乱粗糙的笔触和强烈对比的黄色和紫色分别勾勒和填充了两个像可口可乐瓶形状一样的图形来表现天使和圣母玛利亚。艺术家把这个题材的要素减到了最低,用极为抽象的方式来表现。或许,只有那些对“天使报喜”的标准图像表现有所认识的观者,才能从两个可乐瓶口上仅有的两圈小光环辨认出这幅画的题材。

再往后,不少艺术家甚至省去了大天使的存在,让“现代性”的圣母带着惶恐与期盼交织的眼神注视着那飞向自己的白鸽,带着深深的寓言意味。其中一幅,更是用极具颠覆性和讽刺性的图像表现来挑战人们对贞洁的概念。画中的一颗大树下,站着一个愁苦满面的女人,她手持一株百合,身边站着一个穿着背心裤衩的男人搂着她的肩,一只大白鸽从画面左方飞向他们。画面的色调灰暗,线条刚硬,给人一种绝望和冷漠的感觉。画中的女人是圣母玛利亚吗?显然,如果你已经习惯过去那圣洁无暇,洁白美丽的少女玛利亚,看着眼前这个在男人身边憔悴、沧桑、愁苦的女人,心里绝对不是滋味。笔者认为,艺术家在借用了“天使报喜”这一题材的元素,用隐喻象征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现代社会给女性身份带来的困境和矛盾。女人并没有满怀希望地看着飞来的白鸽,但手中的百合似乎又向我们诉说着她内心深处期望的纯净和美好。

综上所述,在西方绘画艺术史漫长的发展进程中,艺术家首先推倒了中世纪的坚厚墙壁,开辟出一条追求“再现”的道路。在这条路上,艺术家先是靠着透视法和明暗画法不断在二维平面上创造着三维空间错觉;然后为了更上一层楼,开始走进自然,运用“物理般的眼睛”追求极致的光与色彩表现。当“再现”的道路即将走到尽头时,艺术家毅然开辟了新的道路——开始追求“表现”,展现出图像表现的无限可能性。

现在,艺术家依然在不断苦恼中不断前进。或者有一天我们还会回到中世纪那样的图像表现;又或者再一次回复古典主义时期的“错觉”。无论如何,我深信艺术家始终是不断向前的开拓者,图像表现的道路不再局限,而是延伸向了无数不同的方向。这种单一性向多元性的演变无疑是艺术的进步,同样更清楚让我们看到了艺术不甘于现状,不断进步求新的本质和任务。

参考文献:

[1]【美】保罗·M·莱斯特.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2]【英】E.H.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M].广西美术出版社,2012.

[3]【英】E.H.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艺术的故事)[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4]【英】E.H.贡布里希.文艺复兴——西方艺术的伟大时代[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

[5]许志安,杨小彦等.光的现代性[N].南方都市报,2014-1-12(B13-16)

[6]苏珊娜·赫德森,南希·努南等.如何撰写艺术类文章[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

猜你喜欢

表现
对动漫艺术“综合与表现”领域多元化应用形式的探索
明代容像的绘制表现及技法浅析
美术审美特征论
摄影艺术中的美学探讨
用数字插画艺术表现民俗文化的尝试
浅析吴冠中艺术作品中艺术的形式语言
浅析传统工艺美术中的“吉祥”文化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室内效果图的计算机表现技法之教学要点浅析
儿童插画在平面设计中的表现形式及发展趋势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