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的市长逻辑
2016-03-07蔡如鹏
黄奇帆的市长逻辑
提到黄奇帆,几乎所有的受访者给出的第一评价都是“懂经济”。无论是早年在上海操盘本地股重组,创造性地推出“净壳”概念,还是后来在重庆布局“笔电产业”、开通“渝新欧国际铁路”,无不显示出他对金融、产经理论的熟悉。
“学者是终生的”
采访中,很多熟悉黄奇帆的人都表示,他的学习能力超强。一位接近他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今已63岁的黄奇帆,仍坚持学习,“他那种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渴求,我们很多年轻人都赶不上”。
据这位工作人员介绍,除了看书、纸质资料外,黄奇帆还很喜欢通过手机微信学习,“他有一个朋友圈,发一些信息、资料给他,他一有空就会拿出手机看,车上、会议间隙甚至是上厕所。”
黄奇帆是学化工的,到重庆后为了发展“笔电产业”,开始大量学习电子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据这位工作人员介绍,现在无论是调研与专家交流,还是招商与外商谈判,他都表现得非常专业,对技术的熟悉程度,丝毫不亚于该领域的专业人士。
黄奇帆懂经济,不仅知晓理论,更善于将理论转化为执行力。前述工作人员说,他最让人惊叹的地方,就是对知识的吸纳和消化能力。
经济学家科斯曾发明过一个科斯定理,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个理论认为,凡是政府管理的、有总量管制的公共资源,都可以进行市场化交易,而市场化的交易一定会使政府的管理能够实现更好的资源优化配置,产生更好的效果。
国际上曾将这一原理运用于全球的碳汇交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黄奇帆则根据科斯定理,在重庆创造性地发明了“地票”制度。
按照这一制度,农民进城后把农村建设性用地转化为耕地,形成“地票”,拿到土地交易所交易,城里人买了这个“地票”,就可以在城郊结合部的地方征地,发展房地产。在这个过程中,既保护耕地,缓解城乡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又增加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为进城农民工转户进城提供了原始积累。
据了解,自“地票”制度实施以来,重庆已有15万亩地被用于交易。交易的结果是,一方面大约300亿元进入农村,反哺了农民;另一方面重庆在保证城市建设用地的同时,耕地却没有减少。据估算,通过“地票”制度,到2020年,重庆3400万亩耕地不仅不会减少一亩,反而还能增加100多万亩。
目前,“地票”制度已被很多学者认为是一个资源优化配置的成功案例。
在土地交易市场尝到甜头后,黄奇帆又开始考虑将科斯定理应用到新的领域。2015年6月,他在中国留美经济学会2015年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透露,目前重庆正研究在新能源车、光伏电池、风力发电等领域采取类似的办法,通过交易,让消费者得到补贴,做大市场。
细细梳理黄奇帆推出的一系列经济举措,不难发现,很多都脱胎于已有的经济理论。而与此同时,他的不少经济实践,又会成为理论界研究的对象。比如,他在重庆组建的“八大投”投融资平台,世界银行曾用两年半时间对其进行专题研究。
据他身边的工作人员介绍,黄奇帆平时很注重与经济学家的交流。他当市长后,重庆每年都会举办“市长国际经济顾问团年会”,邀请各国的经济学家建言献策。
而很多与黄奇帆有过接触的经济学家,也常被他的经济学识所折服,认为他是中国为数不多的懂经济、重研究的学者型市长之一。
黄奇帆本人也很偏爱学者这个角色。他曾对采访他的记者说,“市长只是个职务,而学者是终生的。”
市长的生意经
2001年10月对黄奇帆来说,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年,他沿长江溯流而上,到重庆出任副市长,并在一年后被提拔为常务副市长,分管国资、工业、教育、金融等领域。
据知情人介绍,时任重庆市长王鸿举非常开明、大度,放权让黄奇帆干,而黄奇帆事业心和能力都很强,“属于那种给他一点空间、一个支点,就可以撬动地球的人”。
后来的事实证明,黄奇帆确实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全球工业产品纷纷萎缩,但笔记本电脑销售逆势增长20%以上。重庆决定将笔电产业作为未来发展的支柱产业,但当时笔电的生产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这个内陆山城连一台笔记本电脑都不能生产,它该如何起步?
时任重庆市发改委主任、现重庆市人大副主任杨庆育回忆说,当时他们对惠普、宏基等笔电企业的运作模式进行了仔细分析,发现是一种水平式的布局,即从全球各个地方把零部件、原材料运到中国沿海,组装完成后,再把整机销往世界各地。
“由于物流成本过高,这种模式对远离沿海的重庆来说根本没法复制。”杨庆育说,“后来我们分析,如果能够把水平式的布局变成一种垂直式的布局,就可以减少物流成本,弥补重庆作为内陆城市的劣势。”
在此基础上,黄奇帆提出了工业集群发展的理念。2008年,他亲自到惠普总部做说服工作。他提出,在重庆把一个整机所需要的零部件80%本地化,使得零部件运输几乎没有物流成本,剩下20%极少的战略物资在世界范围内配置,并承诺“如果三年后重庆未兑现,由此引发的全部物流成本,由我们补贴”。
惠普答应落户重庆后,黄奇帆马不停蹄又赶往台湾的富士康。一见面,他就对郭台铭说,“我不是来招商的,我是来跟你讨论一个战略。惠普给了重庆4000万台电脑的单子,你如果有兴趣的话,至少可以把三分之一或者把2000万台交给富士康做,但你要把零部件制造基地,带到重庆去。”
原本半个小时的会面,后来延长到三个半小时。郭台铭对黄奇帆的设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会谈中他把富士康的4个副总裁、10个部门经理也叫了进来,一起听这位重庆市长的生意经。
随着惠普、富士康这些大品牌商、整机商的落户,众多零部件供应商也开始集聚重庆。如今,一个世界级的笔电基地已经在重庆诞生。它的年产量超过江苏、广东、上海等沿海省市的总和,占到全球的三分之一。
同时,笔电产业每年可以为重庆提供超过5000亿的工业产值,成为重庆近年来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发动机。
高官股评员
黄奇帆的口才非常好,在多数场合的讲话大多超过一个小时,而且往往不看稿,更不会让听众觉得冗长沉闷,因为他可以把课题的来龙去脉,深入浅出、脉络清晰地娓娓道来。
尤其是,他能把很深奥的经济现象讲得浅显易懂,即便是普通人也能听明白。这也是他的多篇讲话稿能够广泛流传的一个重要因素。
2014年1月,黄奇帆在重庆经贸工作会议上说,股市改革应该先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再推多渠道股权融资让巨量资金入市,提振股市信心,最后再启动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股市改革一定要接地气,按照改革需求的顺序出牌。一手好牌,出牌顺序错了,也会打输,”他说。
有意思的是,每次股市下跌,黄奇帆之前的股评就会在股民中流传。比如,2015年7月末,一篇题为《黄奇帆:金融的本质就是三句话》的文章在互联网中被广泛传播。
这三句话实际上是2015年2月黄奇帆在重庆市金融工作会上说的一段话:金融一是为有钱人理财,为缺钱人融资;二是信用、信用、信用,杠杆、杠杆、杠杆,风险、风险、风险;三是金融不是单纯的卡拉OK、自拉自唱的行业,金融如果不为实体经济服务,就没有灵魂,就是毫无意义的泡沫。
一位熟悉黄奇帆的重庆官员对记者说,敢说话、好评论实际上是黄奇帆直率、随心的性格的一种外在表现和流露。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2015年第42期 蔡如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