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教育“三进三促”合作模式的实践研究

2016-03-07林列英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慈溪市社区活动

林列英

社区教育“三进三促”合作模式的实践研究

林列英

(慈溪市社区学院,宁波慈溪315300)

慈溪市社区学院通过社区教育“进学校促共建”、“进社团促传承”、“进家庭促和谐”的活动,提炼了社区教育”三进三促”合作模式。从调研社区教育运行现状入手,通过合作活动的实践,建立了合作保障机制,并取得了合作的成效。这种全方位、深层次、多元化的合作不仅充分整合了社区教育的各类资源,同时也提升了社区教育团队的服务理念,促进了社区教育的深化发展。

社区教育;三进三促;合作模式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社区教育发展迅速,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到政策、人力、经费、场地等因素的制约,其中还存在着很多困难和问题。慈溪市社区学院作为慈溪市社区教育的龙头,必须承担起统筹协调、资源整合、合作互赢的职责。课题组开展社区教育“进学校促共建、进社团促传承、进家庭促和谐”的“三进三促”实践活动,集学校、社团和家庭之力来共同推进社区教育发展,是一项重要的尝试。将合作模式引入到社区教育工作中,不仅可以提升我们的服务能力,整合现有的资源,扩大服务的范围,提升服务的质量,拓展服务的内涵,也为社区教育工作可持续深化发展找到一条捷径。

二、研究过程

(一)社区教育运行情况调研分析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前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的学习需求和社区教育的运行情况,课题组进行了前期的调研工作。通过个案访谈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慈溪市社区教育主要呈现“三多三少”现象:一是社区教育活动多,师资少,导致受众面不广;二是社区教育形式多,品牌少,导致参与度不够;三是社区教育资源多,应用少,导致利用率不高。鉴于以上情况,课题组决定通过社区教育合作项目来改善这一现状。

(二)社区教育合作模式的主要实践

1.政府主导,部门共建,推进社区教育进学校

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是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践行“学校社区化、社区学校化”的终身教育理念,在全市推动社区教育进学校的共建活动,既是共同拓展中小学校和所在社区自身功能,共享学校教育资源与所在社区文化资源,构筑现代学校教育新生态和青少年教育社会大课堂的需要,也是促进学校资源进一步向社区开放,造福社区居民,提高市民综合素质,推动和谐社区与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校周边环境的重要途径。

根据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共建资源共享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慈溪市早在2009年就部署社区内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所有或管理的运动场、游泳场馆、健身房等体育设施和会(礼)堂、图书馆、培训教室、多功能厅等教育、文化娱乐设施,通过一定形式,用于社区各种居民服务活动,以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使社区内的教育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2011年11月,慈溪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全市中小学与所在社区开展社区教育共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并且召开了专门的协调会议,全市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学校)与学校所在社区结成了对口联盟,以求知、求乐、求健为重点,大力开展科教、文化、法律等进社区活动。乡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因地制宜,开设了书画室、音舞室、摄影室,各室常年向协会成员开放。

为了保障共建活动的顺利开展,中小学与社区开展的共建活动要求具备“三有”:一是要有慈溪市学校(单位)社区合作共建协议书;二是要有慈溪市学校(单位)社区合作共建活动登记表;三是要有慈溪市学校(单位)社区合作共建总结。同时,慈溪市教育局和慈溪市体育局联合出台了《慈溪市学校体育资源向社区开放考核细则及办法》,对共建单位采用明查暗访形式进行检查考核。

2.草根引领,文化传承,推动社区教育进社团

慈溪市社区教育致力于不断丰富以“慈孝、包容、勤奋、诚信”等为核心的全市人民共同价值观,同时,加强“围垦、移民、青瓷、慈孝”等地域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和展示,积极营造以文育人的环境氛围。通过设立群众文化群星奖,积极培育农村传统节庆、民间艺术、社团文化、文体竞赛等群众文化活动社团,涌现了姚剧团、车子灯、龙舟队等民间草根文化团体优秀品牌,进一步传承和发扬了慈溪的本土文化。

慈溪市大力推进社团联动与结对,培养了一大批业务技能扎实、热心文化事业、广受群众欢迎的文体团队和骨干人员,使基层群众文化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在统一组织协调下,全市百支优秀文体团队和百名优秀文体骨干与我市近80家文化礼堂结对,以文化礼堂为阵地,开展形式各异、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

3.全面覆盖,和谐学习,推行社区教育进家庭

慈溪市家庭学习点是各镇(街道)根据本区域特点,结合市委宣传部文化下乡活动和妇联“学习型”家庭建设要求,在慈溪市社区学院、镇社区教育中心、村民学校三级网络的基础上,向基层家庭延伸的一种学习模式。

慈溪市家庭学习点是指由相同兴趣爱好或相关行业经营者,以学习引领者家庭为主阵地,吸引、吸纳相同学习愿望者(助学者)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学习者通过“家庭学习点”内的各种书籍和报刊杂志的阅读,了解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提高社会责任意识;通过工作心得的交流、致富经验的探讨,增强学习意识,获取致富技能;通过现场观摩和培训,提高文化素养,改变不良恶习。家庭学习点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在各种交流活动中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实现了互帮互助,促进了家庭和邻里关系和谐。

各社区教育学院(中心)在建设初期积极主动做好当地政府的参谋工作,并对家庭学习点的基地建设、活动开展提供有力的业务指导,这项工作目前也已经纳入各社区教育学院年度考核条例当中。课题组在家庭学习点创建过程中,积极参与指导与评估,在全市社区教育“四十佳”评选活动中选出了“十佳家庭学习中心户”。

慈溪市社区教育在合作模式推进过程中,一直重视品牌和特色建设,品牌特色建设注重三原则:

一是起点小,带动广,以示范带动为原则:社区共建结合各校的实际情况,从体育场地向社区开放为起点,带动其他部门的社区教育资源逐步向全社会开放,最终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二是据点小、影响广,以文化传承为原则:社团建设结合各区域文化特色,以各社区文艺骨干、民间艺人为核心带头组建各类社团,号召社区体艺爱好者共同参与,开展各类文娱休闲活动,尊重各地传统、习惯和风俗,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传播模式,并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三是落点小、辐射广,以注重实效为原则:家庭学习点建设采取调研先行,逐步推广等方法,使学习点像一颗颗撒落在民间的璀璨夺目的明珠,点燃社区教育的星星之火,促进了家庭和邻里间的和谐氛围。

(三)社区教育合作机制的建立

经过项目的实践研究,社区教育资源有了一定程度的整合和互动,但是要使社区教育资源能够长期有效整合,必须形成一定的机制,确保各项合作活动有序开展:

1.社区教育合作管理运行机制

坚持“党委政府领导、教育部门主管、部门齐抓共管、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管理运行体制。慈溪市社区教育指导委员会由分管副市长任主任,下设了由市宣传、教育、民政、文广、人事、劳动保障、司法、人口计生、卫生、农业等17个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工作管理机构,负责社区教育的学习资源统筹、市民学习指导、学习中心协调与检查等。各部门职责明确,协作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绩效显著。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由教育局分管副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地点在市教育局。为了加强对社区教育工作的指导,促进社区教育积极健康发展,2014年3月正式成立了慈溪市社区教育指导中心,办公室就设在慈溪市社区学院。在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推进及资源整合过程中,得到了市局领导的大力支持。同时,由于课题组成员均为慈溪市社区教育指导中心成员,也为实验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人员保障。

2.社区教育合作经费保障机制

慈溪市的社区教育经费由市、镇(街道)两级财政根据当地社区教育的发展需要来安排专项经费。2011-2014年,市、镇两级财政合计安排社区教育的专项资金(不含专职社区教育工作者工资福利经费)8,367.52万元。年平均为2,091.88万元,人均社区教育经费14.3元。其中,2011-2014年市、镇两级财政用于市民学校与村落文化宫等社区教育基地建设的资金3,279万元,安排社区教育的教育培训和活动经费3,918万元。除了政府投入外,各级社区教育机构还通过多渠道筹措经费,至2014年,全市中小学和所在地社区联盟,支持社区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累计支出经费达90.8万元。慈溪市已基本形成“政府投入,部门分担,社会捐助,受教育者承担一部分”社区教育经费筹措的良性机制。

3.社区教育合作宣传推广机制

通过自编的“慈溪社区教育报”、慈溪市民终身学习网站—99学吧、社区教育系列读本、慈溪日报、慈溪电视台等多种媒体形式对各项活动进行宣传报道,对社区教育合作的经验和成果进行及时有效地推广。同时以内涵建设为切入点,增强社区教育活动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打造一批社区教育特色品牌,提高社区教育的吸引力和参与度。

4.社区教育合作督导督评机制

慈溪市人民政府每年都将社区教育的重要项目推进情况和绩效要求,列入对各镇(街道)年度目标考核的内容。各镇(街道)也相应将社区教育列入对社区(村)的年度考核内容,并在年底时进行考评。

为了进一步提高社区教育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社区教育专兼职师资队伍培训,提高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慈溪市教育局专门出台了项目督导督评机制。以工作任务完成率、群众满意度为基本要求,建设社区教育工作者考核对账平台,为社区教育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慈溪市教育局每年年初向各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下达年度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年底组织专门力量逐个进行实地考评,并按照考核得分评出年度社区教育工作优秀单位、合格单位和末位单位,同时将失分情况通报学校,将考核结果书面通报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三、研究成效

课题组通过走访、参与和个案分析等形式,对目前慈溪市社区教育合作模式的开展情况做了进一步了解和总结,现将实验成效展示如下:

(一)收获了社区教育“三进三促”活动成果

在社区教育进学校过程中,全市各中小学积极响应,截至2014年7月,全市19个乡镇共有155家学校或单位和社区进行了结对,投入经费90.849万元,志愿者进社区人次达到29,464人次,活动次数1,429次,参与群众共计500,190人次。其后,全市的社区教育中心和一些民办培训机构也加入到了这支队伍中,为共建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社区教育进社团的项目运作下,群众喜闻乐见的“草根”团体在民间蓬勃发展。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慈溪市共有体育类、戏曲类、休闲类镇村二级社团近780个。各乡镇社区教育中心积极引导培育镇级社团,使各类社团活动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在活动中,社区文化志愿者扎根基层、服务基层,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也促进了基层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在社区教育进家庭的实践探索中,慈溪市家庭学习点取得了不少实效。“截至目前,全市共创建1,078个家庭学习点,面积 28,598平方米,书籍128,850册,报刊杂志20,833份,投入经费147.63万元。据统计,2014年开展戏曲、健身、读书读报、致富经验交流等各类活动达43,059次,惠及群众近37.3万人次。2014年,家庭学习点项目被中国成协评为全国终身学习活动品牌。”[1]

以学校、社团和家庭学习点建设为载体的“三进三促”活动的开展,盘活了社区教育资源,推动了慈溪本土文化的发展,活跃了邻里氛围,充实了百姓的生活。“为我市走出了一条立足实际办文化、服务大众讲文化、推动发展兴文化的新路子,成为我市“文化品质之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

(二)构建了社区教育立体化学习网络

慈溪市统筹城乡各类教育资源和文化资源,形成了以市社区学院为龙头、街道(镇)社区教育中心(学院)为骨干、市民学校(村民学校)为基础、家庭学习点为补充的四级市民学习网络,市民学习点遍布城乡。除了设在中小学的市民学习活动点外,全市现有市级社区学院1所,镇(街道)社区教育学院5所、社区学习中心14个,65个社区和297个行政村都有市民学校或村民学校,同时还建立了包括由热心市民和社会培训机构设立的学习点300多个。另外,市体育中心、青少年宫、博物馆、陈列馆、图书馆、工人文化宫、160多所社团职工学校都成为了市民学习的定点场所,全市形成了便捷的社区教育服务圈。生机勃勃的各类学习活动,大大丰富了市民的业余生活。

(三)拓展了社区教育全方位合作联盟

慈溪市社区学院作为社区教育的龙头,肩负着社区教育全面推进的各项职能。在推进过程中,社区学院积极和各单位、各部门统筹协调,构建了广泛的合作联盟,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把社区教育渗透到各个领域。

按照市培委、市妇联、市老龄委、市教育局等部门下达各镇(街道)的培训任务,慈溪市社区学院积极指导各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做好“四项惠民工程”培训工作:一是与市劳动和保障部门牵手,扎实推进“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工程”;二是与市妇联牵手,扎实推进“母亲素养工程”;三是与市老龄委牵手,扎实推进“华龄乐学工程”;四是与市教育局牵手,扎实推进“青少年校外素质教育工程”。

(四)组建了社区教育高素质服务团队

通过社区教育”三进三促”合作模式的实践研究,带动了区域内一大批社区教育工作者的成长。目前,慈溪市构建了一支专兼职师资管理队伍,有在编专职教师229人,兼职教师1,325人,与网络相关的志愿者队伍1,030人。他们分布在市、镇、村及家庭学习点里,积极参与到社区教育的各项活动组织和实施过程中,不仅对社区教育的合作模式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认识,而且在参与中,提升了社区教育管理团队的工作能力。

(五)提高了社区学院合作化办学能力

在学历招生的瓶颈期,慈溪市社区学院通过与企业和单位的合作找到了办学的新路子,2014年度全年招生名列前茅,2015年春季跃居榜首。在社区教育的开拓上,学院通过和各个部门的合作找到了社区教育的新平台。通过前期的有效摸索,结合项目开展中的实践经验,学院目前已经开始与慈溪云聚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启动电子商务人才教育培训合作项目,同时也在积极搭建多方合作的网上学习平台。

四、研究反思

在探究和实践社区教育合作模式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还存在以下的问题:

(一)统筹机制需进一步确立

课题组在与学校开展合作时发现,学校由教育局主管,社区由地方政府主管,社区与学校之间没有直接的行政隶属关系,中间也没有统一的上级部门负责。学校对社区教育缺乏兴趣,社区只完成上级下达的硬性指标,对于学校教育也常常无暇顾及。虽然有些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社区成立了家长学校,但也很少开展活动。

在开展与部门合作接洽的时候,课题组也碰到了一些问题:如有些单位对于合作不感兴趣,或者不愿进行合作。在对有些部门进行调研中,也碰到不积极不配合等情况。虽然建立了初步的统筹机制,但有些部门对于社区教育活动的开展持“应付”的态度,导致有些社区活动不能持续有效的开展。

(二)合作理念需进一步提升

课题组在对前期社区教育合作活动的调研中发现,大多数单位领导认为,部门工作跟社区没有多大关系,他们不喜欢甚至反感社区介入部门的各项工作。而社区由于工作的性质和社区工作者自身的原因,他们也不太愿意参与各部门的工作,认为其他部门的工作与他们社区没有多大关系。各部门与社区都缺乏一种互动融合的意识和理念。

(三)资源管理需进一步加强

虽然学校与社区有资源共享的要求,但由于学校与社区资源的有限性,为避免资源的流逝与损耗,两个主体都不敢轻易对外开放。我国公办学校中的资源与经费的来源大多是财政拨款,向社区居民开放学校的体育馆、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会导致管理、维修、维护和损耗等成本的增加。学校因担心在与社区开放互动过程中学生发生意外事故等,也不提倡开展校外互动,而社区也是如此。社区内有较好的图书馆、纪念馆、文化广场,这些资源虽能全天候免费对外开放,但由于管理落后、使用成本过高等因素,资源浪费较为严重。

实践证明,社区教育”三进三促”合作模式的有效开展和深化,不能仅靠社区学院的一己之力,必须依靠上一级行政部门的支持和监督,也必须依托广大的一线工作者辛勤的努力和付出。

[1]彭飞龙,刘志杰.慈溪市“家庭学习中心户”建设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社区教育,2013(3):35—38.

[2]林列英.慈溪市“三大学习共同体”助推全民终身学习的实践研究[J].中国社区教育,2016(1):34—36.

[Abstract]Cixicommunity college has refined community education of"Three Entries Three Promotions"cooperationmodelby carrying outseries activitiesof community education,such as"entering schools to promote cooperation","entering communities to promote heritage"and entering fam ilies to promote harmony".By studying the currentsituation of community education and the practicing cooperation activities,themechanismsof cooperation hasbeen established and the effectivenessof cooperation hasbeen achieved.This comprehensive,deep and diversified cooperation notonly fully integrate the community education of variouskindsof resources,butalso enhanced the service conceptof community education,and promote the furtherdevelopmentof community education.

[Key words]communication education;Three Entriesand Three Promotions;cooperationmode

Practical Research on Cooperation Mode of"Three Entriesand Three Promotions"in Community Education

LIN Lie-ying
(CixiCommunity College,Cixi,Zhejiang 315300)

G779

A

1008—7427(2016)02—0021—05

2015—12—29

林列英(1978—),女,浙江慈溪人,慈溪市社区学院(宁波广播电视大学慈溪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社区教育与远程教育。

(责任编辑:李影丹)

猜你喜欢

慈溪市社区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浙江省慈溪市阳光实验学校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慈溪市桥头镇森林城镇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古灵精怪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