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恩施民歌传承与创新的渠道和体系研究

2016-03-07柳晶鹏吴传利李世民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恩施民歌

柳晶鹏,罗 莹,吴传利,李世民

(湖北经济学院 法商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恩施民歌传承与创新的渠道和体系研究

柳晶鹏,罗莹,吴传利,李世民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恩施民歌是恩施劳动大众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口头传唱而形成的一种歌曲,是最能代表恩施的艺术形式之一。它表达了恩施人的思想情感,寄予着恩施人美好的愿望。但是,近年来,恩施民歌出现了愈演愈烈的消亡现象,民歌传承工作呈现衰微之势,因此对恩施民歌传承模式和创新经验的深入研究,寻找适合的传承和创新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田野调查法在了解恩施民歌传承理念和模式、传承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恩施民歌的可创新渠道和传承体系。

恩施;民歌;传承;创新

一、恩施民歌的传承理念和模式

(一)恩施民歌传承理念

1.记下来,传下去

恩施民歌大多是以口口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的,因此许多流传下来的民歌是比较零散的,失去了原本的美与味,也丧失了民歌原有的价值。民歌艺术家和专业的工作人员一致认为,只有文字记载才是解决这一问题最好途径。有章可循,才能尽量避免传承中的疏漏与误差。也就是说,只有记下来了,才能传下去。所以,“记下来,传下去”便成为了恩施民歌传承的理念。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恩施当地已有了《恩施地区民歌集》(上下册)资料卷本,恩施民歌集锦《龙船调》歌碟和各县市搜集、整理、保存下来的一些民歌手稿。这些资料,除了真实记录民歌外,还将恩施民歌作为民族文化遗产保存下来。一方面给音乐工作者和理论家提供了研究的素材,包括研究恩施民歌的旋律走向,找出恩施民歌的风格特点和曲调本身的调式、发展规律;另一方面,也利于今后的学习者和传承者更好地了解民歌、熟悉民歌,更准确地把握民歌,能使其在演唱、改编和再创作等方面都能源其原味而不至于似鹿非马,不失本民族本地区的民歌风味。

2.歌者徳优先,德艺双馨

我们在对邓永红,谭学聪等老一辈艺术家采访时,谈到选取继承人的标准时,他们都不约而同的把德放到了最前面。“我们有最亲身的感受和经历,唱歌人的品德尤为重要,如果让我选择继承人,首先要有德。并且,在天赋和德之间,我看重的是德,歌可以学会,但是品德不行”邓永红这样说到。许多的民歌老艺人都希望能够培养一位德艺双馨的接班人。歌者徳优先,不仅仅是恩施民歌在传承中挑选继承人的一个标准,德艺双馨,也不仅仅只是一种对继承人的期望,已经上升为恩施民歌传承中的一种理念和坚持。

(二)恩施民歌传承模式

民歌与当地人们的生活、语言、自然环境等其他诸多因素相结合,使其从生活到人文习俗在很大程度上自成系统,很容易产生排他性。[1]在这个因素的影响下,民歌的传承方式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主要是以亲缘传承和地缘传承为主。

亲缘传承以家庭为核心,即该种艺术是由与传承人有亲缘关系的家庭成员一代接一代的传承下去。[2]这种传承模式主要以口传心教为主,没有一套科学的体系和控制措施。传承人的教学方法,接受人的兴趣、能力,以及整个家族的稳定与否等多种因素不确定,都加大了民歌流失的可能性。

地缘传承以地域为中心,即一种艺术形式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极其盛行,并不断的流传。这种传承方式会受传承人生长和生活的环境影响。传承人的艺术特长是由其在生活的特定地理环境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所得。

近几年,恩施民歌在传承方面突破了原来的亲缘、地缘传承模式,探索出了一套现代化的传承模式,即:“保护,传承,展演,普及,官民结合,循序渐进”。这一套模式凝结了几代民歌传承工作者、艺人的心血和汗水。在这个模式下,恩施民歌传承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保护,就是为了让民歌源头有“活水”,如今,民歌工作者采用视频录制,录音、谱写词曲等先进技术,下到乡间,走到田间地头,深入老民歌艺术家家中进行采风、记录。然后,政府机构举办专业培训班,与民间“收徒弟”和“认干儿子”的传承方式相结合,让恩施民歌得以一代代传下去。再通过展演这个环节进行集中宣传,让民歌为广大人民群众所了解、熟知、喜闻乐见。此外,还通过民歌走出恩施,让更多的人了解恩施民歌,喜欢民歌,爱唱民歌。在这个模式下,恩施市级文化单位与乡镇级的文化站紧密合作,民间团体和个人也密切配合,循序渐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二、恩施民歌传承与创新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恩施民歌传承中面临的问题

1.民歌传承后继乏人

在国务院2005年42号文件《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精神指引下,近几年,恩施“非遗”工作者又进一步的开展了挖掘、抢救濒临消亡的民歌、寻访民歌艺术传人活动。相继编出一批民族文化研究丛书,发行了恩施民歌集锦《龙船调》歌碟,命名了首批、二批民间艺术大师。

但是,我们又清醒的认识到:还有更多的民族文化艺术资料还静静地躺在档案袋和书柜中难见天日,难与受众会晤。而命名的两批民间艺术大师,年龄最小的已是64岁,年龄最大的已是90多岁了。我们一方面为拥有这样一批民族文化的“活化石”而感到高兴和欣慰,另一方面又为民间艺人的老化和后继乏人而感到担忧。

恩施是一个贫穷的地区,同时也是各种人才匮乏的地区,在恩施民歌的传承过程中,缺乏一支生力军。民歌艺人以老年人为主,对年轻人吸引力不大,导致的传承人老龄化,断层现象严重。而且,许多喜欢民族音乐和从事民族音乐搜集整理和研究的工作者,整理得来的民歌、民乐资料却因无钱付印,至还今尚是一堆稿纸,不能与外界见面。他们煞费苦心整理,改编和创作的民歌,由于没有钱来制成音乐伴奏,只能成为自己“孤芳自赏”的“独唱”。甚至,有的人千方百计策划组织的音乐创作演唱活动,不仅得不到经费上、思想上的奖励,还承受着部分大众的误解甚至是排斥,以及许多制度和政策的羁绊等。

2.部分民歌面临失传

恩施民歌的创作者基本上都是劳动人民,他们中大多数人文化水平不高,也没有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意识。而且,他们创作的目的是服务于劳动,流传的方式是口传声教。由于每一个学唱者自身的禀赋差异,都会造成歌曲的疏漏与误差。随着传唱的人数和次数的增多,原本一首完整的歌曲往往被零零散散的传唱下来,失去了原来的韵味与美感,最终失传。恩施民歌中有很多曲目就处于这样的境地。

以恩施《雁将班》为例:《雁将班》是高腔山民歌的代表,但在2010年以前却鲜有人知。一直以来都是由鹤峰中营乡八字山村王桂姐的家族承担着传承的任务,直到2010年已经是耄耋之年的王桂姐婆婆被同为歌手的女儿、侄女搀扶着颤颤巍巍进入录音棚为这一批传统山民歌进行抢救性录音,到此《雁将班》才原汁原味的得以保留下来,避免了失传的危机。

3.恩施本地人对民歌了解不够

通过调查发现,恩施当地年轻人的民族文化意识在不断的觉醒,支持民歌传承与创新的人数逐渐增多,但是,当地人对恩施民歌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目前,仍然有许多民歌被“束之高阁”,缺乏一个传唱的基础,而民歌自身的吸引力提升方面缺乏一个长效机制。在很大的程度上,恩施民歌还是在“被动宣传”。三岔乡文化站站长邓永红在接收我们采访时说:“近些年虽然我们走出去了,在外面演出也很多,但是,都是以政府接受演出的邀请,然后下达给各个演出团队的形式开展的,各个演出的团队或者相关工作者都还没有自己主动出去寻找演出机会、主动向外界宣传和展示。而且,唤醒新生代民歌意识还需要一段时间,而在这个过渡期如何保证许多民歌原汁原味的流传下来,仍然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此外,目前传唱的民歌内容简化,水平低下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二)原因

恩施民歌的流失是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60%以上的恩施市民认为造成恩施民歌流失的原因是流行音乐的冲击,近50%的民众认为恩施民歌流失是民间流传方式的局限性造成的。我们通过调查和更深层次的分析、归纳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失去传承基础

恩施民歌产生的基础是:集体式的劳作方式。但是随着家庭年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和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传统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改变。随着手机、电视、汽车等现代物质文明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传统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民歌因此失去了传承的基础,并逐渐被其他文化形式取代。

2.失去传承载体

年轻人是承上启下的一代。一方面,市场经济和城镇化导致的一波又一波的进城潮、打工潮,使农村的年轻人骤减;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和常年在外的奔波劳碌,使民众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开展传承工作。此外,常年在外,个人的思想、文化意识也受到一定影响,认为民歌不符合时代潮流,很多人慢慢的就不愿意再学习民歌,很多人甚至对民歌敬而远之,这就使得民歌便失去了传承的载体。

三、恩施民歌的传承与创新的渠道和传承体系

(一)恩施民歌传承与创新的主要渠道

关于恩施民歌传承与创新的渠道,我们根据调查,总结了恩施市市民和乡民们多次提到的几种主要的渠道。我们在调查期间也就可创新渠道对民众展开了问卷,大部分民众还是认为培养艺人、进学校和办活动是切实可行的传承途径,同时官方的力量也是民众看重。所以,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恩施民歌还是要沿着“官方民间相结合,以民间为主”的模式进行传承和创新。在联系恩施当地这几年的创新举措,我们进行了总结归纳,得出的结论概括起来就是:“一改”,“二传”,“三进三走”。

1.“一改”——符合现代审美的改编

不同时代的审美标准不同,不是产生于这个时代的民歌,要得到这个时代的人的接受,就必须要进行符合现代审美标准的改编。而且,以前恩施民歌只局限于恩施当地,现在,随着恩施民歌的“走出去”,更需要进行改编。

为了能让民歌走向更加广阔的空间,让民歌得以流传,当地的文化工作者和民间艺人对部分曲目的谱子和歌词都进行改编和创新,并获得了广泛赞誉。如《龙船调》(原名《种瓜调》)唱进了维也纳金色大厅。更有新编的恩施土家风情歌舞诗剧《恩嘎˙女儿会》,被省委宣传部、省文联授予“文化节庆活动金奖品牌”,并于2012年12月份参加首届湖北省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荣获第一名。《哪门搞起》走进了中央电视台《中华情》的舞台,并且获得中国第十届艺术节“群星大奖”以及湖北省委宣传部颁发的“屈原文艺奖”。此外,中央电视台《曲苑杂坛》湖北省垄上频道,以及澳门的媒体上都有了恩施民歌的声音。

2.“二传”——官方传承与民间传承

恩施民歌传承结合地方特点,采取了“官民结合”的途径。在民间,许多老艺术家的心愿是:“愿得一人,倾囊相授”。主要采取的途径是:“收徒弟”和“认干儿子”。在官方还没有重点介入时,这种方式对民歌的传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民歌艺人。后来,政府开始重视民歌的传承,并举办了专业的民歌培训班。自此,便形成了官民齐头并进的局面。官方的培训班进一步提高了民歌的知名度,扩大了民歌的文化影响力。“官民结合”,运用各自无法取代的优势,在民歌传承领域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局面。

3.“三进三走”——进学校,进单位,进场院。走进去,走下去,走出去。

民歌从高阁走向广大人民群众,走进普通大众的生活,中间有一个过渡期,而这个过渡期间内,需要唤醒或树立普通大众的民歌意识。

⑴民歌进学校。主要是编写民歌教材并在中小学音乐课上教授民歌。这种方式一方面有助于直接影响广大青少年,给他们树立起传承民歌的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学校,学生间接地扩大民歌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从而提高民歌在社会上的认可度。目前,从社会反响来看,这一举措是民歌在传承过程中的又一创新的成功举措。

⑵民歌进单位。采取“外部搜集,内部学习”的方针,让工作者不仅记下来,而且,还要从自身做起,身体力行的传下去。现在,以恩施市文体局“非遗”展演中心为代表的文化单位内部工作者,都具有双重的身份。他们既是文化单位的工作者,同时也是一位民歌歌唱者。一位文化机构内部的工作者说:“单位制定了一套科学的机制,兼顾了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不仅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也使我们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以实际行动来践行‘传下去’的理念”。目前,民歌正在进行“进企业”的尝试。

⑶民歌进场院。在进学校,进单位的“走进去”取得成功后,相关单位部门又决定“走下去”,进场院。场,即广场;院,即农家大院。也就是说,在城镇,通过在广场上播放民歌,潜移默化的来影响广大市民。目前 ,恩施市文化广场上采用“旋律喷泉”来扩大民歌的影响。通过这一新奇的创意,把更多的民歌带给广大市民。在农村,送戏下乡,把民歌唱到农家大院,拉近与广大劳动人民的距离。引起他们的共鸣,唤醒他们唱歌的意识。恩施市文体局“非遗”展演中心因为送戏下乡到农家大院,获得了“第一批服务群众的先进集体”称号。在“走进去”和“走下去”取得成功以后,恩施民歌将大力“走出去”。

(二)恩施民歌传承与创新的体系

通过近些年对传承工作的总结和实践的检验,恩施民歌形成了“自上而下的流传,自下而上的继承,上下结合”的创新体系。

首先,自上而下的流传,要有可流传的“源头活水”,要把“口头”变成“文字”防止民歌误差与疏漏,避免因为老艺术家的逝世而导致的民歌传承的中断和失传。增强继承性和连续性。

其次,自下而上的继承,要有愿继承的“虔诚学徒”,解决他们的“依托职业”的问题,减轻他们的经济和精神负担,让他们不仅愿意而且能够全身心投入。

最后,上下结合的创新,要有对创新的不穷追求。具体来说,要传授者站在接受者的角度上想问题,接受者站在倾听者的角度上想问题,也就是说,教者怎样让学者易学,学者怎样让听着愿听。学的人多了,唱的人多了,听的人多了,民歌也就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也就普及了。

[1]王雅琴.论民歌的沉寂[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28(2).

[2]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恩施州志[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78.

[3]张汉卿,黄应柏.恩施市民间歌曲概述[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

[4]王希恩.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J].民族研究,2000,(6).

[5]方鹤春.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研究和发展[J].中国——瑞典第二届少数民族问题研讨会发言稿,1998.

2095-4654(2016)07-0153-04

2016-04-13

教育部2015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201513251002)

J607

A

猜你喜欢

恩施民歌
飞檐走壁
畲族民歌
恩施新农人:农业互联网创业七年走过的弯路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十送红军》不是纯粹的民歌
穿花衣 唱民歌
恩施年俗——点路烛
动真招下苦功创建平安恩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