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
2016-03-07陈爱爱吕梁学院思想政治教育部山西离石033001
陈爱爱(吕梁学院思想政治教育部,山西离石033001)
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
陈爱爱
(吕梁学院思想政治教育部,山西离石033001)
摘 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需要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提升国民道德精神面貌和价值行为习惯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大学生在接受知识认知教育的同时,缺少不了传统文化熏陶来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因此,文章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养之间的这种关系,从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和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分析,探究两者的双向互补效应,一方面通过大学生的学习传播,使得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更为广泛的弘扬和传承;一方面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大学生吸取接收后,对于提升个人的人文素养有直接的影响效果。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人文素养;弘扬传承
我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五千年以来汇集演化而成的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特有文化,它博大精深且历史悠久,而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又不断衍生出新的文化精神。总而概之,它是不同的文化形态表现出的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等的总称,对于维系中华民族的团结协作、民族精神的培育继承和人类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心理结构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
一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和价值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团结、国家繁荣生生不息的源泉和动力,凝聚着炎黄子孙的智慧力量,改造世界的辉煌业绩,维系着这个大家庭不断前进和发展,可见其魅力之所在。如今的时代,传统文化并未过时,四大文明古国也只有中国文化长存五千年仍然屹立于世界之林,其中饱含的精神思想丰富而深远,遗留的价值财富无可替代。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我国五千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精神数不胜数,从盘古开天地、女娲捏土造人到部落群体、繁衍子嗣再到国家王朝的建立、人民的安居乐业直至今的科技创新的信息社会,中国传统文化伴随着人们且时刻影响着人们。
1.以人为本的主体精神。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和核心,其中以“以人为本”的主体精神为主导。对于人性的探讨上,强调人的主体地位,重视人伦,这在社会中得到广泛认可和创造性发展。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在天地万物中,注重人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强调人的自我管理。“以人为本”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思想精神。
2.仁者爱人的人道精神。儒家思想中的“仁爱”思想是中华民族道德传统的源泉,是社会正能量所提倡的人道主义。对于人而言,一则是要具备仁爱之心,形成仁爱的品质,儒家认为这是基于人天生性善的内在本质,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有同情心、羞耻心、礼让心、是非心这四心,正如孟子而言,有了这四心,便有其良心。二则是要自爱,儒家认为从自爱开始,向外不断扩展。自尊自爱是关爱他人的必要前提,以此为起点,才能推广到对别人的爱。三则是爱亲人,指的是血缘亲情之爱,孔子常言重视孝悌之道,主张一切人伦关系,要从孝悌做起。四则是爱一切人,除了理所应当的爱自己的亲人,还应该爱自己身边的所有人。五则是爱世间万物,将仁爱之心推向自然社会,让爱与自然社会融为一体。
3.刚柔并济的坚忍精神。刚柔相济是中国人典型的性格特点,也是中华民族中最具有特色的民族精神。孔子儒家学说讲求“刚”,老子道家学说讲求“柔”。儒家强调的是“刚”的坚韧,而道家强调的是“柔”的隐忍。这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互补的示范。刚柔并济的坚忍精神渗透到中国当代的人文素养上,就体现为一种为人处世的方式和风度。
4.贵和尚中的中和精神。“中和”思想在历朝历代都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无论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事,还是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冲突,最终都期望以“和”来平息。“和”作为一种思想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民族精神。“贵和尚中”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对自然界、社会和人生态度的理解,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良性发展的期盼,对真善美理想追求的体现。而人与人之间相处,也应贵在和。
5.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大家族,虽有一个国家,却保留了不同民族之间的特有文化。这种极强的民族融合力、凝聚力、向心力得益于中华民族对“和而不同”观念的把握与运用,是“和而不同”精神的典型体现。[2]中国“和而不同”的思想影响至全世界,促进了全球的和平相处和共同发展。这种理念是对于个人而言,既是让每个个人与他人之间和谐,也是保留自身的个性。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影响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历经时代变迁,仍然长存在人们心中,以不同的形式和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乃至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还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崇尚道德、重视智慧,强调个体的修养,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对于中华民族以及人类的发展进步有着长足的影响价值。
1.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社会意识的重要内容,维护着国家的利益和民族的荣誉,是中华民族觉悟的集中体现。传统文化中的爱国精神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提供了催人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能够增进民众的爱国热情、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提升民族自主意识,从而达到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和价值。
2.端正社会民众的是非判断和价值观念。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精髓,不管是“见利思义”、“义然后取”的价值观念,或是“恭、宽、信、敏、惠”的待人之忠恕之道,亦或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品质,还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抱负,对于当下社会中的道德问题、人生价值取向、人际关系处理等都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3.促进和谐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谐问题在很久之前的古代思想界就备受关注,“追求和谐、崇尚和美”,“兼收并蓄、有容乃大”,热爱和平,追求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充分体现。儒家文化中倡导的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遵循内心的平等诉求和自然的发展规律,对于构建现今的和谐社会无不是一个最好的指引。人们需要从传统文化中去把握好当下与社会与自然相处的“度”,才是促进和谐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坚持科学发展观,继承传统中的训诫,科学地继承和发展和谐观念。
二 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现状及局限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颁布,大学生的人数也逐渐增加,虽然在校大学生大部分都能够顺利取得毕业证和学位证,但是普遍大学生经过四年的大学学习和生活后,人文素养不甚理想,令人堪忧。这一现象引发了高校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和探讨,使得学界不得不对此展开研究分析获得解决措施。
(一)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
目前,我国大学生人文素养,通过就业入职的企事业单位反馈意见,他们常常抱怨现今的非人文社科类的学生人文素养低,写个材料,错字连篇,而且语句不通顺,读来令人费解。根据相关调查,现今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的普遍表现在:文化底蕴不够深厚,敢于挑战知识的欲望不强,缺乏积极乐观面对事物的态度,历史文化知识缺乏,道德理想追求不够等等,具体归类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人文社科类知识薄弱。专业课程负担过重,往往给学生造成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摄取,对人文社科类学科知识关注不够,对中西方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知之甚少,[3]表现薄弱的人文功底,才会造成错字连篇和语句不顺的局面。
2.道德价值观念出现偏差。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主流还是好的,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一些不好的风气也到处兴起,而表现在学生道德价值观念层面上可能就是,是非、善恶、美丑等界限的混淆,拜金、享乐、极端等思想的滋长,以自我为中心的利己主义严重。[4]这些显然都会成为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念出现偏差甚至滑坡的导火因子。
3.人文情感及心理素质欠佳。人文情感包括对国家、民族、社会、集体的归属和认同以及对他人的道义和道德感,大学生的情感世界丰富且复杂,处在生理心理即将成熟稳定的时期,却缺乏相应完整系统的情感培养和心理疏导,不可避免地造成大学生内心的矛盾和冲突,使得人文情感无法得到良好的培育、心理素质不能得到实际的锻炼。
(二)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局限
大学专业化教学:我国的教育由于专业分得太细,加之国家社会人才的迫切需求,使得大学生培养急于求成,忽略了如何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以专业传授为主,缺乏人文内化。为此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虽然固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却往往缺乏较为深厚的人文素养,造成知识面受限。
教育制度的弊端:现代教育观念的引导,培养专业性精英型的人才,出现唯技术、唯知识、唯分数的观点,使得大学生缺乏对人文素养提升的意识。学校教师、管理职工对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不够重视,教师的潜移默化效应和管理服务部门的影响都会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
大学生自身的问题:当下的大学大多为90后的学生,这一辈的人因为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从小没有吃过什么苦,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并伴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表现欲,对于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没有自觉地认识,也没有提升自我人文素养的主动性,从而造成人文素养培育效果不佳。
三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双向实现
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积累,在发展的过程中,随着新兴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在不断销匿和流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成为了每个中华民族的人民的责任和使命,而这其中最具影响最有效的群体就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也富有激情,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他们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栋梁之才,应该具备充分的知识技能和素养品质,尤其人文素养不可或缺,这应该是大学教育中加以重视并落实到实际教学和授课当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文化精神与加强大学生的人文教育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传统文化中的和谐中庸文化、以人为本的民本精神等等对帮助大学生坚定信念、涵养德性、启发智慧、提高情趣都有促使人格完善的作用。因此,大学生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自身人文素养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人文精神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作用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并非只有单一的课堂教学,它还包括平时大学生所处的环境、所接触的人、所行的事等等,不可否认的是,课堂教学是主要的渠道。教育家杜威曾说:“你接受什么样的教育,你就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同样,你受到什么样的文化影响,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高校要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一起融入到课程教学中,确保基础教育、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学生自主活动同时进行。[5]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会影响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道德规范理念、行为准则,引导大学生激发和吸收真善美的事物,传统文化的人文理念能深入大学生的内心,使大学生兼具完全的人格素养。
(二)大学生的学习传承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传播效应
一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中国传统文化追溯到五千年前,沿袭了历朝历代人文思想的精华,是中华民族复兴崛起的后盾。每一位大学生勤恳学习和积淀,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式的继承,加之大学生良好的理解力和透彻的研究力,都是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得以继续长久流传的要素。大学生群体要做到学古通今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广泛地浏览和阅读国学文化,丰富自身的学识和见闻的同时,与人交往论述的人文传统,也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志朋.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教育中的价值及价值实现[D].吉林大学,2008,(4):6.
[2]王东,郭新萍.再论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力、向心力、生命力[J].北京社会科学,2003,(3):7-11.
[3]孔增强.论国学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J].思想教育研究,2014,(5):51-54.
[4]梁炳源.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的新挑战[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5):14-14.
[5]王毅.论课程整合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J].中国远程教育,2005,(1S):59-62.
(责任编校:呙艳妮)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6)04-0090-02
收稿日期:2016-01-20
基金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传统文化维度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2013115)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爱爱(1984-),女,山西中阳人,吕梁学院思想政治教育部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