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杜甫成都山水诗的生态美

2016-03-07江建高湖南科技学院中文系湖南永州425199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自然生态杜甫

江建高(湖南科技学院中文系,湖南永州425199)



杜甫成都山水诗的生态美

江建高
(湖南科技学院中文系,湖南永州425199)

摘 要:杜甫流寓成都4年,所作260多首诗主要是自然山水诗,内容以草堂所在的江村为中心,连同成都附近游历,以自然生态美为意趣,或描成都胜地与草堂临溪背郭的山川环境美,或状浣花溪畔红花映白花的自然生态美,或呈坦腹江亭事事幽的人情物态美。

关键词:杜甫;成都山水诗;山川环境;自然生态;人情物态

乾元二年(759)冬,杜甫辗转陇西于十二月底到达成都。在此居住约两年半。又于宝应元年(762)秋往梓州,流寓梓阆一年余,于广德二年(764)三月回成都入严武幕,至永泰元年(765)四月沿泯江下嘉州、渝州。在前后两次约4年间所作的260多首诗中,除了少数伤时感事咏史酬赠抒怀之作以外,大多为山水自然诗。这些诗打破了王孟山水诗的“熟境、熟貌、熟意、熟词、熟调”[1]633,形成了别具生态美意蕴的山水自然诗——成都草堂山川形胜气候宜的自然环境美、物色生态呈魅力的自然生态美与“长夏江村事事幽”的人情物态美。

一 草堂临溪背郭的自然环境美

1.名都形胜地。锦江边的成都传说为远古蚕从与鱼凫国所在地,秦汉以来一直为西南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唐时已十分繁荣,俗称“天府之国”、“扬一益二”。唐至德二载(757)十二月至乾元三年(760)九月曾升格为南京。此地雨量丰沛,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杜甫从陇西流离至此,营建草堂,准备“卜宅从兹老”,与成都地灵人杰的名都政治、文化、地理环境与合适气候有很大关系。成都山水诗描写了名都胜地之状与草堂周围环境之美:“层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信美无所适,侧身望川梁”(《成都府》[2]以下所引杜诗均见此书,概不另注);“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万里桥南宅,百花潭上庄。层轩皆面水,老树饱经霜。雪岭界天白,锦城熏日黄”(《怀锦水居止》);“西岭纡村北,南江绕舍东。竹皮寒旧翠,椒实雨鲜红”(《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夜喜雨》);“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为农》);“鱼知丙穴由来美,酒忆郫筒不用沽”(《将赴成都草堂途中》)。这些诗中,西岭千年雪、万里东吴船、层楼华屋居、四季树木苍、竹皮寒翠、椒实鲜红,乃至于花重锦城、烟雨江村,鱼美如丙穴,酒佳有郫筒,真可谓山川形胜物尽美。

2.亭台高下当清川。对草堂选址、位置与营建过程杜诗亦多有反映,从中可窥对环境生态美的追求。《卜居》曰:

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鸂鶒对沉浮。东行万里堪乘兴,须向山阴上小舟。

浣花溪在成都西郭外,又名百花潭。草堂就建在溪边长满桤树与竹林的高地上,其旁更有一棵树龄两百年的高楠,“楠树色冥冥,江边一盖青。近根开药圃,接叶制茅亭”(《高楠》)。营建草堂时,在成都府当司马的表弟王十五送来了修房资金,老杜喜出望外,诗曰“客里正迁次,江边正寂寥。肯来寻一老,愁破是今朝。忧我营茅栋,携钱过野桥”(《王十五司马弟出郭相访兼遗营茅屋赀》)。从初春到暮春草堂初步建成,《堂成》曰“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草堂邻近锦江,背向城郭,溪水绕宅,白茅盖屋,桤树茂密,修竹滴露,环境十分清幽。老杜与妻儿以堂为栖息之所,绕树三匝之乌与呢喃细语之燕,亦携雏而至,止飞建巢。乌燕与人,其情相通,各有归宿。堂成后向萧、韦二明府等多处寻树苗,均见于诗:《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树栽》、《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凭何十一少府邕觅桤木栽》、《凭韦少府班处觅松树子》、《诣徐卿觅果栽》等。陶开虞言子美“初营成都草堂,有裴(冕)、严二中丞,高使君为之主;有徐卿,萧、何、韦三明府为之圃;有王录事、王十五司马为之营修。大官遣骑,亲朋展力,客居正复不寂寥也”[1]645。

江村背郭临溪,花木扶疏的自然环境,老杜引以为乐。“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水槛遣兴》);“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为农》)。诗人准备在此安居养老。闻一多《少陵先生年谱会谱》摘录杜诗,就仔细考查过草堂结构、规模、方位、环境,曰:“按《寄题江外草堂》‘诛茅初一亩,广地方连延……敢谋土木丽?自觉面势坚。亭台随高下,敞豁当清川'。《绝句漫兴九首》‘野老墙低还是家',此草堂结构之大概也。《送韦郎司直归成都》原注‘余草堂在成都西郭',《绝句三首》‘茅屋石笋西'(石笋街在成都西门外),《西郊》‘时出碧鸡坊,西郊向草堂',《堂成》‘背郭堂成荫白茅',《遣闷呈严二十韵》‘南江绕舍东',《卜居》‘浣花溪水水西头',《狂夫》‘万里桥西一草堂',《怀锦水居止》‘万里桥南宅',《遣闷呈严二十韵》‘西岭纡村北'……据此则草堂背成都郭,在西郊碧鸡坊石笋街外,万里桥南,百花潭北,浣花溪西,而北望则可见西岭也。”[1]646

二 “多事红花映白花”的自然生态美

1.幽居体物情。“平生憩息地,必种数竿竹”(《客堂》),老杜与草木有一种近乎天性的喜爱。前已言堂成后广植果木。大历二年迁居夔州瀼西草堂,更置果木40亩,有树千株,如橘、柑、桃、李等,暂不说它。江村树木除其手植绵竹、桃树、桤树等外,诗中还有松、柏、棕树、黄梅、橙树、楠树、梨树、绵竹、榉柳、桑树、枇杷、丁香、丹枫、梧桐、丽春、桅子、粟树及楠树下的药圃等,简直就是大半个植物园!(杜诗中浣花溪畔禽虫如鸡、燕子、黄鹂、黄莺、鹭鸶、风鸳、凫雏、鸂鶒、花鸭、白鸥、宿雁、鲈鹚、鹚鸦、鹍鸡、黄雀、鸱鸮、杜鹃、鹰隼、石鸿,蝴蝶、蜻蜓、蜜蜂、蚂蚁等,与正文的草木组成生态画卷。)诗人与竹木情深:“四松初移时,大抵三尺强。别来忽三载,离立如人长”(《四松》);“我有阴江竹,能令朱夏寒。阴通积水内,高入浮云端”(《营屋》)。

“用拙存吾道,幽居近物情”(《屏迹三首》)。老杜流寓巴蜀,形同耕夫,幽居体物,细腻地描状了花鸟虫鱼、自然万物的姿态、生机或色彩。“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兴》),江与岸平是远景,幽树晚花是近景,具化工之妙的是后两句。叶梦得《石林诗话》言:“诗语固忌用巧太过,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之妙……如老杜‘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此十字殆无一字虚设。细雨着水为沤,鱼常上浮而淰。若大雨则伏而不出矣。燕体轻弱,风猛则不能胜,惟微风乃受以为势,故又有‘轻燕受风斜'之语。”[3]431细雨微风,鱼跃燕飞,此类体察物情而工到之句又如:“风轻粉蝶喜,花暖蜜蜂喧”(《弊庐遣兴奉寄严公》);“蝉声集古寺,鸟影度寒塘”(《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风鸳藏近渚,雨燕集深条”(《朝雨》);“钩帘宿鹭起,丸药流莺啭”(《水阁朝霁奉简严云安》);“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竹风连野色,江沫拥春沙”(《远游》);“舍下笋穿壁,庭中藤刺檐”(《绝句六首》);“为问南溪竹,抽梢合过墙”(《送韦郎司直归成都》;“仰蜂粘落絮,行蚁上枯梨”(《独酌》);“市桥官柳细,江路野梅香”(《西郊》)等。此中蝶喜轻风、蜂喧暖花;蝉声集寺、鸟影寒塘;鸳藏近渚、燕集深条;钩帘鹭起、丸药莺啭;红桃花嫩,青柳叶新;竹风与野色并绿,江沫与春沙共色;乃至于笋穿壁,藤刺檐、竹梢过墙、仰蜂粘絮、野梅清香等,大自然生机勃发,万物美不胜收。

2.花柳无私情自适的物态美。草堂花木,纷红叠绿;莺燕鱼虫,自适其性,一派生机盎然气象。《绝句漫兴九首》与《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是江村花鸟草木集体登场的大平台:“即遣花开深造次,便觉燕语太丁宁”;“孰知茅檐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苍苔浊酒林中静,碧水春风野外香”;“竹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伴母眠”;“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与浅红”;“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不是爱花即肯死,只恐花尽老相催”。诗中明责春花春鸟,实怜春草春色,爱以嗔出,乐以恼出,物态人情,栩栩如生。诗人觉花开“深造次”,燕语“太丁宁”,进而“被花恼”、“只颠狂”。卒章显意:“只恐花尽老相催”,因为“繁枝容易纷纷落”,希望留住春花、留住春天,“嫩蕊商量细细开”。

生态美的重要内容是自然万物的适性呈美。请看草堂的《田舍》风光:

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草深迷市井,地僻懒衣裳。榉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

清江绕宅,门旁古道,草茂远市井,任性赖衣裳。榉柳轻弱枇杷香,鸬鹚晒翅满鱼梁。花草呈香,鸟自适情,人与自然万物都率性无拘。又看《绝句二首》鸳鸯沙睡图:“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春阳江山、春风花草、燕飞田间、鸳鸯沙睡,物情自适,万物相生,美奂美伦。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称:“上二句见两间莫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于此而涵咏之,体认之,岂不足以感发吾心之真乐乎?”

又如“野日荒荒白,春流泯泯清。渚蒲随地有,村径逐门成”(《漫成二首》);“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后游》);“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春水》)。雾里春阳白,澄净春流清,蒲草随生,村路逐门;江山有待,花柳无私;桃花浪起,众鸟争浴,所有这些每一处诗都是风景画,都是自然生态美的模本。更有知晓人意的好鸟佳花:“门外鸬鹚久不来,沙头忽见眼上猜。自今以后知人意,一日须来一百回”(《三绝句》);“小桃知客意,春尽始开花”(句)。首诗中鸬鹚与主人由久不见而眼相猜,到鸟知人意后日来百回。论家称此乃“诗人痴语,老人情语”,幽居体物,仁心及物,纵王右丞亦莫能及。后诗小桃知人爱花而迟开,物人之情,灵犀相通。

三 “长夏江村事事幽”的人情物态美

1.元戎寻花到野亭的人情美。生态美不仅是自然万物欣欣向荣,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间的和谐相依。流寓成都时,杜甫家有七八口人:妻杨氏,三弟杜占,子宗文、宗武,两或三个女儿,可能还有仆人。虽经济紧张,但其乐融隔:或锄土摘菜,或垂钓下棋,甚或荡舟浣花溪,“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宾至》);“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江村》);“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进艇》)。再看邻里关系。浣花村八九户人家:北邻是退职的王县令,爱酒爱诗,常访草堂,老杜比之如山简、何逊:“青钱买野竹,白帻岸江皋。爱酒晋山简,能诗何水曹。时来访老疾,步堞到蓬蒿。”(《北邻》)南邻是隐士朱山人,好客善谈,老杜作《南邻》曰: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不全贫。惯看宾客儿童戏,得食阶除鸟雀驯。秋水才深三四尺,野航恰受两三人。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这位戴乌角巾、家未全贫的隐士门前有小园。进得园来,儿童仍在做他们的游戏,阶除上啄食的鸟雀,来了人也不惊飞,因为平时并没有人去惊扰、伤害它们。颔联所呈现人与自然相生相融的境界是那么平和,那么宁静!人和花鸟一样成为大自然的一份子!最后主人月下小船送老杜,情在不言中。人与人,人与自然如何相依相守,诗中或已透露相关信息。南邻还有卖文为生的酒徒斛斯融,常醉酒不归,“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江畔独步寻花》)。附近还有几个农家,稍远是黄四娘家。这就是老杜江村的左邻右里。

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便是美:“云掩初弦月,香传小树花。邻人有美酒,稚子也能赊”(《遣意二首》);“田父要皆去,邻家问不违。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寒食》);“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野人送朱樱》);“邻家送鱼鳖,问我数能来”(《春日江村》)。稚子能赊酒,田父邀又赠,邻里送野果、鱼鳖,情深意厚如同一家。诗人在梓州流寓年多再回草堂时,“入门四松在,步堞万竹疏。旧犬喜我至,低回入衣裾。邻舍喜我归,沽酒携胡芦。大官知我来,遣骑问所须。城郭喜我来,宾客隘村墟”(《草堂》),松竹依然,犬入衣裾,友邻携酒,大官垂询,以至客满村墟,乡邻浓情溢于言表。

“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有客》)。再看老杜与各界人士的交情,如与裴、严二中丞,高使君,崔、萧、韦明府等。诗写与严武、高适的尤多。就以与严交往言,据两唐书,“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上元二年(761)严武镇成都,奏杜为节度参谋、工部员外郎。老杜有《严中丞枉驾见过》、《严公仲夏枉驾草堂兼携酒馔》、《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奉酬严公野亭之作》等20多首。前两首写严两次都是带酒肴、厨师与小队人马前往草堂屈尊就饮,传为佳话。首诗“元戎小队出郊坰,问柳寻花到野亭。川合东西瞻使节,地分南北任流萍”;次诗“竹里行厨洗玉盘,花边立马簇金鞍。非关使者征求急,自识将军礼数宽”。

天宝三年(744)春杜甫曾与高适、李白同游梁宋,同登吹台。老杜与高适情同知己。初到成都任彭州刺史的高适即送来了食用,老杜酬谢曰“古寺僧牢落,空房客寓居。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疏”(《酬高使君相赠》)。因为家口多常须接济,否则“恒饥稚子色凄凉”(《狂夫》)。在成都次年秋,家中又快断粮了,老杜趁崔侍御去彭州之便,向高求援:“百年已过半,秋至转饥寒。为问彭州牧,几时救急难?”(《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再看与退职的北邻崔县令的交谊。《客至》“花径不曾为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金杯”(诗下自注“喜崔明府相过”)。诗写明府相访大喜过望:花径不扫现在扫,蓬门未开今为开,迎客喜形于色而见于行。自谦居处偏僻买东西不方便,盘中没下酒佳肴,酒也只是家中旧醅,还请将就。末了言您若不在意与邻翁一起饮酒的话,就喊他们过来作陪怎么样?宾主情、邻里情,尽在“相对饮”与“隔篱呼”中。

老杜率性坦诚,常以诗代简向人求助。王录事许资而久未果,便去诗《王录事许修草堂赀不到聊小诘》。王抡随意许诺说要带好酒去草堂共饮而未果,亦以诗相催,并请他约高适同去草堂共饮,而对方竟一一照办。见于诗《王十七侍御抡许携酒至草堂奉寄此诗便请邀高三十五使君同到》、《王竟携酒高亦同过共用寒字》。老杜在成都第三个年头无钱可赊酒了,成都府徐少尹携礼拜访,老杜喜之不禁,“晚景孤村僻,行军数骑来。交新徒有喜,礼厚愧无才”(《徐九少尹见过》)。老杜在江村,朋友相助,邻里友好,与人为善者,人乐与善。

2.坦腹江亭任水流的情致美。美国学者萨盖(L.eonardSciga)认为生态诗“强调人与自然的持续合作”。江村景丽境清人情美,老杜诗思翩翩,“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和裴迪登蜀州东亭》)。先看境之幽静,情之悠闲的《江村》: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来自去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诗集中体现了江村多层次的生态美:清江抱村,柳暗花明,环境生态美;燕自来去,鸥相亲近,自然生态美;老妻画棋,稚子作钓,家庭亲情美;朋友相助,人际关系美。“江村事事幽”是杜甫成都诗的基本情调。花、叶与路是幽花、幽荫、幽径,“相近竹参差,相过人不知。幽花欹满树,小水细通池”(《过南邻朱山人水亭》);“野寺江天豁,山扉花竹幽”(《游修觉寺》);“幽阴成颇杂,恶木剪还多”(《恶树》);“江鹳巧当幽径浴,邻鸡还过短墙来”(《王十七侍御抡许携酒至草堂》)。草堂是幽居、幽栖,隐者是幽人,远离尘俗寄身自然是幽意、幽心:“渐喜交游绝,幽居不用名”(《遣意》);“奉引滥骑少苑马,幽栖真钓锦江鱼”(《奉酬严公寄题野亭之作》);“落尽高天日,幽人未遣回”(《野望因过常少仙》);“深栽小斋后,庶近幽人占”(《丁香》);“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丈人山》);“草堂堑西无树林,非子无复见幽心”(《凭何十一少府邕觅桤木栽》)。以至于幽事幽春等,“春来常早起,幽事颇相关。帖石防溃岸,开林同远山”(《早起》);“落日在帘钩,溪边春事幽”(《落日》)。因之百半老杜却以“狂夫”自称,“自笑狂夫老更狂”(《狂夫》);“无处告诉只颠狂”(《江畔独步寻花》)。前有地僻懒穿衣裳,现又坦腹江亭,任性疏放。看《江亭》中诗人的率性无拘与心静如水:

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

人从来是大自然中一分子,与自然万物是平等的。老杜幽居溪畔,暮春晴日,坦腹江亭,或吟或啸,看溪流勿勿而去,而自己无心追名逐利与物人相竞;望闲云意态迟迟,悠闲自得,而心与之同化。仇兆鳌称颔联“有淡然物外,优游观化意”。这种淡然物外,融身自然的观化之意,就是物人一体,天人合一的高层次的生态美,是中国古代山水诗生态美的终极追求。当然,杜甫毕竟不是王维,不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故后半在欣欣万物争春斗丽时,难免感到寂寞,排闷裁诗。

参考文献:

[1]陈贻焮.杜甫评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中华书局编辑部.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3]叶梦得.石林诗话[A].历代诗话[Z].北京:中华书局,1981.

(责任编校:张京华)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6)04-0029-03

收稿日期:2016-02-26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规划课题“盛唐山水诗生态美研究”(项目编号13YBB096)。

作者简介:江建高(1963-),男,湖南湘乡人,湖南科技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古代诗歌研究。

猜你喜欢

自然生态杜甫
父亲最爱的杜甫,在中年等我
杜甫改诗
杜甫与五柳鱼
滨水景观在城市生活中的应用
科马克?麦卡锡西部小说的生态批评解读
从生态主义角度解读安·贝蒂的《一辆老式雷鸟》
杜甫的维稳观